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学校数学科研组遵循“以学定教、学主教从”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项策略。
一、学——问题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研读文本,教师激趣答疑
学生首先通过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构建起已有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接着从整体、部分、环节及具体内容上认真思考,在课本上圈、画、注,探究要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循着以上三个问题引导的思路,经过分析、综合、体验,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把握重难点、关键点、易混点,最后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应用,探索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旋转是图形运动的一种。这个知识对学生来说很常见,但因学生年龄特点,其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受限,对于旋转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本课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课前首先按照学习单上的问题引领进行自主学习,反复研读文本,理解内容。再按知识点划分部分与环节,明白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即弄清楚什么是旋转,怎么旋转,旋转图形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总结整个学习内容,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有序、反复思考,动手操作,探寻旋转本质,轻松突破难点。整个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了思维训练,改变了以往因受课堂时间局限不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造成学生准备不足的局面。同时,充足的探究时间有效弥补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学生有话可说,自信心增强,课堂气氛活跃。
二、议——问题解决:熟读文本,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示范
在学生熟读文本、有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按照学习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一般性问题;接着对重点、难点、易错问题进行全班交流;然后教师对关键点、难点问题适时点拨,教师的点拨落在学生疑惑处、思维的转折处,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外方内圆”与“外圆内方”求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的面积的图形课教学中,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听,偶有互动,也是优秀学生在发言,多数学生在观望。课后进行调查,问连接的半径是不是三角形的高,绝大多数学生说不出。教师或优秀学生说这样做,他们就默认这样做,这样写算式,从不质疑。而在实验班级,有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把这个疑问提出来了,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多数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会反复思考、探究这些问题,直到得到答案。如果得不到答案,也会在小组中提出来。如果在小组内也无法解决,会在全班交流时提出。全班交流如有困难,教师会加以引导和讲解,直至大家都明白。课堂上,学生一直在积极思考,频繁互动,有序交流,学生主宰了课堂,成为真正的主人。
三、练——问题应用:巩固练习,自我总结,教师选题评价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尝试练习,初步巩固。通过教材中的习题练习,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
步骤二:抓住本质,了解变化。反思练习中的错误原因,总结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表现形式,抓住问题本质,举一反三。
步骤三:系统理解,把握关键。合上课本,闭目回想,用简洁而准确的话概括出所学的主要内容,掌握新知和旧知之间的关系,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步骤四:综合应用,深度领会。
四、测——问题深化:课堂练习,综合运用,教师巡视指导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行拓展提升,同时反思学习过程和教学行为,改进教学过程,使学习更加扎实有效。
五、建立学习小组,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组成4人学习小组,因其规模小,使得人人有机会交流思想、展示自我、体验成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照顾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让合作交流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在交流学习中,学生每一环节存在的困惑、预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得到及时解决。
学习小组按互补原则,采取教师指定、学生自愿结合的方式科学分组。先按“AB型”搭配的原则建立同桌两人小组,指定一名成績较好的A同学担任学习主持;再按“ABAB型”搭配的原则,两个两人小组结合为一个4人小组,指定一名成绩较好的A同学担任高级学习主持,也可以由两个A同学轮流担任高级学习主持。平时以组为单位合作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学习小组就学习内容、任务,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及时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创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一)创建日常学习评价方式,有效激励学生进步
评价时,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合作情况等,及时反馈、激励、表扬,是学生自主学习得以持久坚持的保障。在评价的形式上,创建以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班内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教师评价锦上添花,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处。
(二)创建期末评价方式,全面提升整体素养
新的评价方式力图从各个角度考查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学科的各个方面,客观、真实、全面地考查学生学习的综合状况,检验学生的整体素质。
期末评价方式为:分散时间,分项考试,等级评定,学生参与。各科考试内容做到“四必考”:口头、书面表达的能力必考;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考;重点基础知识必考;良好的学习习惯必考。将数学测试项目分为口算、计算、基础知识、口头分析应用题、实际应用五项。
进行考试、评定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在各方面都达到合格等级标准,并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良好或优秀等级。因此应尽可能地给愿意升级的学生提供机会,不断向学生展示前进的路标,为学生搭建成功的阶梯,引导并鼓励学生不断迈向新目标,跨上新台阶,使学生在学业上得到充分发展。
自主学习的课堂能够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统一起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学习、思考有机地融为一体,师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互为师长,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一、学——问题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研读文本,教师激趣答疑
学生首先通过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构建起已有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接着从整体、部分、环节及具体内容上认真思考,在课本上圈、画、注,探究要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循着以上三个问题引导的思路,经过分析、综合、体验,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把握重难点、关键点、易混点,最后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应用,探索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旋转是图形运动的一种。这个知识对学生来说很常见,但因学生年龄特点,其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受限,对于旋转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本课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课前首先按照学习单上的问题引领进行自主学习,反复研读文本,理解内容。再按知识点划分部分与环节,明白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即弄清楚什么是旋转,怎么旋转,旋转图形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总结整个学习内容,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有序、反复思考,动手操作,探寻旋转本质,轻松突破难点。整个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了思维训练,改变了以往因受课堂时间局限不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造成学生准备不足的局面。同时,充足的探究时间有效弥补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学生有话可说,自信心增强,课堂气氛活跃。
二、议——问题解决:熟读文本,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示范
在学生熟读文本、有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按照学习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一般性问题;接着对重点、难点、易错问题进行全班交流;然后教师对关键点、难点问题适时点拨,教师的点拨落在学生疑惑处、思维的转折处,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外方内圆”与“外圆内方”求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的面积的图形课教学中,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听,偶有互动,也是优秀学生在发言,多数学生在观望。课后进行调查,问连接的半径是不是三角形的高,绝大多数学生说不出。教师或优秀学生说这样做,他们就默认这样做,这样写算式,从不质疑。而在实验班级,有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把这个疑问提出来了,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多数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会反复思考、探究这些问题,直到得到答案。如果得不到答案,也会在小组中提出来。如果在小组内也无法解决,会在全班交流时提出。全班交流如有困难,教师会加以引导和讲解,直至大家都明白。课堂上,学生一直在积极思考,频繁互动,有序交流,学生主宰了课堂,成为真正的主人。
三、练——问题应用:巩固练习,自我总结,教师选题评价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尝试练习,初步巩固。通过教材中的习题练习,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
步骤二:抓住本质,了解变化。反思练习中的错误原因,总结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表现形式,抓住问题本质,举一反三。
步骤三:系统理解,把握关键。合上课本,闭目回想,用简洁而准确的话概括出所学的主要内容,掌握新知和旧知之间的关系,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步骤四:综合应用,深度领会。
四、测——问题深化:课堂练习,综合运用,教师巡视指导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行拓展提升,同时反思学习过程和教学行为,改进教学过程,使学习更加扎实有效。
五、建立学习小组,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组成4人学习小组,因其规模小,使得人人有机会交流思想、展示自我、体验成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照顾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让合作交流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在交流学习中,学生每一环节存在的困惑、预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得到及时解决。
学习小组按互补原则,采取教师指定、学生自愿结合的方式科学分组。先按“AB型”搭配的原则建立同桌两人小组,指定一名成績较好的A同学担任学习主持;再按“ABAB型”搭配的原则,两个两人小组结合为一个4人小组,指定一名成绩较好的A同学担任高级学习主持,也可以由两个A同学轮流担任高级学习主持。平时以组为单位合作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学习小组就学习内容、任务,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及时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创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一)创建日常学习评价方式,有效激励学生进步
评价时,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合作情况等,及时反馈、激励、表扬,是学生自主学习得以持久坚持的保障。在评价的形式上,创建以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班内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教师评价锦上添花,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处。
(二)创建期末评价方式,全面提升整体素养
新的评价方式力图从各个角度考查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学科的各个方面,客观、真实、全面地考查学生学习的综合状况,检验学生的整体素质。
期末评价方式为:分散时间,分项考试,等级评定,学生参与。各科考试内容做到“四必考”:口头、书面表达的能力必考;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考;重点基础知识必考;良好的学习习惯必考。将数学测试项目分为口算、计算、基础知识、口头分析应用题、实际应用五项。
进行考试、评定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在各方面都达到合格等级标准,并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良好或优秀等级。因此应尽可能地给愿意升级的学生提供机会,不断向学生展示前进的路标,为学生搭建成功的阶梯,引导并鼓励学生不断迈向新目标,跨上新台阶,使学生在学业上得到充分发展。
自主学习的课堂能够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统一起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学习、思考有机地融为一体,师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互为师长,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