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短跑是田径运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也是各项目中的基础项目。尤其是对短距离跑中的途中跑的技术,更需要我们教练员在教学训练中认真研究。本文根据对途中跑的技术特点和优秀运动员的特点,在不同时期对运动技术及项目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的不同,深深地影响着专项训练理论与训练方法的变革。分析田径运动中速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认为田径运动成绩虽然表现在时间、高度、远度上,但实质是个速度问题。找出影响短跑运动中途中跑的因素,总结出通过运动训练在技术上如何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快速能力,达到世界短跑前列。
关键词:短跑;途中跑;技术
一、引言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本项目,短跑水平的提高对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的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短跑水平的发展很快,世界纪录屡屡被打破,而我国短跑成绩却呈徘徊趋势,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越拉越大。原因在于我国短跑技术的落后,训练方法与手段没有大的突破,一些训练理论已不符合现代短跑运动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努力寻求一条通向运动员成才的道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短跑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对体院附属竞技体校的优秀短跑运动员以及教练们进行访谈与探讨。
2.文献资料法:在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广泛收集资料。对大量相关材料进行充分的检查、分析与利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短跑途中跑下肢技术及动作用力分析
1.短跑途中跑下肢技术分析
短跑速度的获得来源于支撑腿的蹬伸力量给身体各个运动环节的合理配合,蹬伸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跑的速度。除此以外,跑速还关系到蹬地腿的用力方向,方法以及蹬摆配合时两腿的夹角、躯干角度、身体重心高低等许多极为复杂的问题。合理的蹬伸是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前提下,使人体重心产生前移与支撑腿迅速蹬伸有机配合下进行的,当支撑腿处于缓冲阶段的最大缓冲时,支撑腿的前掌(与地面接触的中心点)正好与人体重心在垂直线上重心也同时在人体中心的垂直线上,随着初速度的惯性,人体重心超离支点。
2.短跑途中跑下肢动作用力分析
由于支撑腿的蹬伸,必然会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支撑腿给地面的蹬伸力越大,得到的反作用越大。因摆动腿的积极摆动造成了合理的身体姿势,两腿的蹬摆支撑使髋关节即刻作一个绕人体额状轴的回旋动作,是随摆动腿的前摆形成的。一侧腿的加速摆动,能增加支撑腿蹬伸的力量,又使两腿夹角增大,还为支撑腿蹬伸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条件。
经分析,了解到要从弄清楚摆动腿与支撑腿各技术环节的用力时机,用力特点和用力顺序着手,从思想上明确一个新的技术慨念,然后结合技术环节进行分析练习,具体练习手段一般采用:(1)双手或单手扶持器械作單脚抬腿练习;(2)行进间高抬腿。(3)多做行进间车轮跑的练习。在保证动作标准的前提下,加快练习节奏,加长练习距离,增加“抬腿——拔地”意识。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逐步提高难度。最后进行单个完成动作的组合练习。由于训练手段简单、易做、目的明确、用力要求具体,队员掌握动作比较快。
(二)途中跑的技术训练
途中跑的技术动作结构分支撑阶段(前摆、垂直、支撑、后蹬)和摆动阶段(后蹬、前摆)。而二者又是互为影响的。然而,自然跑和竞技跑的动作结构最大差别是在于后蹬离地后的大小腿折叠和前摆时大腿高抬的程度。为此在教学训练最初阶段应该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教学训练。
1.大小腿的及时折叠技术
重点抓好蹬地腿离地转入后摆时的大、小腿的及时折叠程度的技术训练。后蹬后,大小腿的及时折叠,足跟快速向臂部靠拢,能缩短向前提腿的重力臂,使整个腿髋关节横轴转动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增加腿在摆动运动的速度,这样可以增加跑的频率。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采用的训练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时,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2.大腿高抬快速前摆技术
在肌力相同的情况下,大腿向前方高抬得越快而有力就能够增大另一条腿后蹬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并且向前带髋,增加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地缓冲。
3.缩短支撑阶段时间技术
当脚掌着地后人体处于远端支撑,大腿后倒肌群收缩,使骨盆向前移动,从而推动人体向前移动,大腿高抬得越高下压拔地的力量也就越大,向后下方的冲量也就越大,推动人体向前速度就越快,从而缩短了支撑阶段的时间,加大了频率。
(三)途中跑各个环节技术顺序的要求
在途中跑中,当蹬地腿蹬离地面之后,大小腿进行及时折叠,脚跟直接向臂部靠拢;大小腿折紧前摆,高抬大腿;大腿抬高后,积极下压拔地,腿部要协调;腿的摆蹬结合,两臂摆动动作也要相互协调配合。
短跑运动员在跑动中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腿后蹬转换为前摆的时间较长;二是摆动腿前摆速度缓慢。支撑与摆动时短跑中相互交替的两个动作,而摆动腿前摆的速度是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重要动力。
(四)途中跑各环节技术动作的误区
1.支撑腿后蹬过直
由于受传统短跑技术理论的影响,许多人以为后蹬力量是推动人体向前运动的主要动力,力量训练重点都集中在采用大负荷膝关节的屈伸练习上,努力提高蹬伸力量。在技术训练时,强调后蹬阶段膝关节充分伸展。然而,现代短跑技术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在起跑和加速跑段落,人体从静止状态进入到运动状态,主要依靠工作肌群在克服外界阻力条件下所发挥出来的快速收缩力量,其蹬伸动作是人体获得动力的重要因素。 2.对后蹬爆发式用力观点质疑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机械力学原理,形成这样的观点,即在爆发式用力项目中,如短跑的后蹬、跳跃项目的起跳等,作用力时间越短,获得的力量越大;短跑后蹬时间很短,所以获得的后蹬力很大。用公式表示:爆发力=力×距离÷时间。因此,人们一直习惯运用该理论解释体育运动中的各种爆发用力现象,用作用力值的大小和作用力时间量指标评定运动效果。然而现代肌肉收缩力学研究认为,人体的运动是在外部机械力和身体内部的肌肉收缩力共同作用下进行的,人体运动既要遵循机械运动定律,同时又必须考虑到生物体的生物学特点,即人体肌肉发力时间(发力速度)这一重要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在全程跑的不同阶段对后蹬用力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不能笼统地讲后蹬用力越大越好。
四、結论与建议
1.结论
对于克服支撑腿后蹬过直的训练方法,要多采用缩短正常步幅的跑或上坡计时跑的练习,这种练习既能提高步频又可制约膝关节过分伸展;踝关节肌群离心----向心收缩能力,关系着支撑脚着地时间和膝关节的用力程度,提高踝关节肌群快速用力能力是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重点。训练中,应将后蹬跑、各种跳跃和负重提踵等作为发展踝关节力量练习的重要手段;大腿股后肌群快速收缩的力量,直接影响摆动腿折叠与前摆的效果。
2.建议
应该深入了解基本练习技术实质和目的,使训练对象能熟练掌握动作技术和要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突破传统基本练习的格局。开拓自己的视野,敢于发展,敢于创新,在教学与训练中,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好各局部动作的正面效应,并能够实现教学与训练手段的多样化,抓住技术实质,举一反三,实现短跑技术教学与训练水平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香菊.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技术生物力学分析与训练方法研究[J].少年体育训练,2008(01).
[2]张生军.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技术[J].少年体育训练,2009(06).
[3]左辉,刘雨,袁炜煜.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训练方法研究[J].少年体育训练,2007(05).
[4]朱铁威.对短跑途中跑技术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5]白寅昆.浅析100米跑途中跑的技术特点[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6).
作者简介:
李晓杰,1990年,汉,山东省济宁市人,工作单位: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短跑;途中跑;技术
一、引言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本项目,短跑水平的提高对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的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短跑水平的发展很快,世界纪录屡屡被打破,而我国短跑成绩却呈徘徊趋势,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越拉越大。原因在于我国短跑技术的落后,训练方法与手段没有大的突破,一些训练理论已不符合现代短跑运动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努力寻求一条通向运动员成才的道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短跑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对体院附属竞技体校的优秀短跑运动员以及教练们进行访谈与探讨。
2.文献资料法:在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广泛收集资料。对大量相关材料进行充分的检查、分析与利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短跑途中跑下肢技术及动作用力分析
1.短跑途中跑下肢技术分析
短跑速度的获得来源于支撑腿的蹬伸力量给身体各个运动环节的合理配合,蹬伸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跑的速度。除此以外,跑速还关系到蹬地腿的用力方向,方法以及蹬摆配合时两腿的夹角、躯干角度、身体重心高低等许多极为复杂的问题。合理的蹬伸是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前提下,使人体重心产生前移与支撑腿迅速蹬伸有机配合下进行的,当支撑腿处于缓冲阶段的最大缓冲时,支撑腿的前掌(与地面接触的中心点)正好与人体重心在垂直线上重心也同时在人体中心的垂直线上,随着初速度的惯性,人体重心超离支点。
2.短跑途中跑下肢动作用力分析
由于支撑腿的蹬伸,必然会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支撑腿给地面的蹬伸力越大,得到的反作用越大。因摆动腿的积极摆动造成了合理的身体姿势,两腿的蹬摆支撑使髋关节即刻作一个绕人体额状轴的回旋动作,是随摆动腿的前摆形成的。一侧腿的加速摆动,能增加支撑腿蹬伸的力量,又使两腿夹角增大,还为支撑腿蹬伸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条件。
经分析,了解到要从弄清楚摆动腿与支撑腿各技术环节的用力时机,用力特点和用力顺序着手,从思想上明确一个新的技术慨念,然后结合技术环节进行分析练习,具体练习手段一般采用:(1)双手或单手扶持器械作單脚抬腿练习;(2)行进间高抬腿。(3)多做行进间车轮跑的练习。在保证动作标准的前提下,加快练习节奏,加长练习距离,增加“抬腿——拔地”意识。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逐步提高难度。最后进行单个完成动作的组合练习。由于训练手段简单、易做、目的明确、用力要求具体,队员掌握动作比较快。
(二)途中跑的技术训练
途中跑的技术动作结构分支撑阶段(前摆、垂直、支撑、后蹬)和摆动阶段(后蹬、前摆)。而二者又是互为影响的。然而,自然跑和竞技跑的动作结构最大差别是在于后蹬离地后的大小腿折叠和前摆时大腿高抬的程度。为此在教学训练最初阶段应该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教学训练。
1.大小腿的及时折叠技术
重点抓好蹬地腿离地转入后摆时的大、小腿的及时折叠程度的技术训练。后蹬后,大小腿的及时折叠,足跟快速向臂部靠拢,能缩短向前提腿的重力臂,使整个腿髋关节横轴转动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增加腿在摆动运动的速度,这样可以增加跑的频率。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采用的训练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时,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2.大腿高抬快速前摆技术
在肌力相同的情况下,大腿向前方高抬得越快而有力就能够增大另一条腿后蹬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并且向前带髋,增加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地缓冲。
3.缩短支撑阶段时间技术
当脚掌着地后人体处于远端支撑,大腿后倒肌群收缩,使骨盆向前移动,从而推动人体向前移动,大腿高抬得越高下压拔地的力量也就越大,向后下方的冲量也就越大,推动人体向前速度就越快,从而缩短了支撑阶段的时间,加大了频率。
(三)途中跑各个环节技术顺序的要求
在途中跑中,当蹬地腿蹬离地面之后,大小腿进行及时折叠,脚跟直接向臂部靠拢;大小腿折紧前摆,高抬大腿;大腿抬高后,积极下压拔地,腿部要协调;腿的摆蹬结合,两臂摆动动作也要相互协调配合。
短跑运动员在跑动中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腿后蹬转换为前摆的时间较长;二是摆动腿前摆速度缓慢。支撑与摆动时短跑中相互交替的两个动作,而摆动腿前摆的速度是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重要动力。
(四)途中跑各环节技术动作的误区
1.支撑腿后蹬过直
由于受传统短跑技术理论的影响,许多人以为后蹬力量是推动人体向前运动的主要动力,力量训练重点都集中在采用大负荷膝关节的屈伸练习上,努力提高蹬伸力量。在技术训练时,强调后蹬阶段膝关节充分伸展。然而,现代短跑技术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在起跑和加速跑段落,人体从静止状态进入到运动状态,主要依靠工作肌群在克服外界阻力条件下所发挥出来的快速收缩力量,其蹬伸动作是人体获得动力的重要因素。 2.对后蹬爆发式用力观点质疑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机械力学原理,形成这样的观点,即在爆发式用力项目中,如短跑的后蹬、跳跃项目的起跳等,作用力时间越短,获得的力量越大;短跑后蹬时间很短,所以获得的后蹬力很大。用公式表示:爆发力=力×距离÷时间。因此,人们一直习惯运用该理论解释体育运动中的各种爆发用力现象,用作用力值的大小和作用力时间量指标评定运动效果。然而现代肌肉收缩力学研究认为,人体的运动是在外部机械力和身体内部的肌肉收缩力共同作用下进行的,人体运动既要遵循机械运动定律,同时又必须考虑到生物体的生物学特点,即人体肌肉发力时间(发力速度)这一重要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在全程跑的不同阶段对后蹬用力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不能笼统地讲后蹬用力越大越好。
四、結论与建议
1.结论
对于克服支撑腿后蹬过直的训练方法,要多采用缩短正常步幅的跑或上坡计时跑的练习,这种练习既能提高步频又可制约膝关节过分伸展;踝关节肌群离心----向心收缩能力,关系着支撑脚着地时间和膝关节的用力程度,提高踝关节肌群快速用力能力是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重点。训练中,应将后蹬跑、各种跳跃和负重提踵等作为发展踝关节力量练习的重要手段;大腿股后肌群快速收缩的力量,直接影响摆动腿折叠与前摆的效果。
2.建议
应该深入了解基本练习技术实质和目的,使训练对象能熟练掌握动作技术和要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突破传统基本练习的格局。开拓自己的视野,敢于发展,敢于创新,在教学与训练中,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好各局部动作的正面效应,并能够实现教学与训练手段的多样化,抓住技术实质,举一反三,实现短跑技术教学与训练水平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香菊.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技术生物力学分析与训练方法研究[J].少年体育训练,2008(01).
[2]张生军.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技术[J].少年体育训练,2009(06).
[3]左辉,刘雨,袁炜煜.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训练方法研究[J].少年体育训练,2007(05).
[4]朱铁威.对短跑途中跑技术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5]白寅昆.浅析100米跑途中跑的技术特点[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6).
作者简介:
李晓杰,1990年,汉,山东省济宁市人,工作单位: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