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农村学生,学习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师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耗时低效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改变这一现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性作用。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就必须诱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导地有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前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农村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环节,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入主题,结果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能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创设情境、讲述故事、妙引笑话、问题设疑等方法来引导,给学生新鲜特别、富有情趣、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自己探索知识能力进行实践尝试的需要。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也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理解尊重学生是教师教学成功的主要基础之一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很有道理,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老师,继而爱屋及乌,对该老师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对后进生尤其不能歧视,反而要加倍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参与小心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视老师为挚友,消除一切顾虑,积极与教师合作,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掌握学习,创新学习。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學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面对农村现状,留守儿童达80%以上,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依赖性强,被动性大,自觉性差。当务之急,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陋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作业批改注重科学评价
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仍挣脱不了传统的束缚,习惯用勾叉的简单形式评判正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显得乏味无力,缺乏激励性,这样的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恰当的评语不仅能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能给学生恰当的方法指导。恰当的评语不仅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对于作业质量差的学生要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处,用鼓励的语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点一点的进步是你用汗水换来的,我非常感动。”“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类似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倍感温暖,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为教师和学生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以上仅是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要真正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性作用。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就必须诱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导地有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前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农村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环节,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入主题,结果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能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创设情境、讲述故事、妙引笑话、问题设疑等方法来引导,给学生新鲜特别、富有情趣、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自己探索知识能力进行实践尝试的需要。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也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理解尊重学生是教师教学成功的主要基础之一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很有道理,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老师,继而爱屋及乌,对该老师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对后进生尤其不能歧视,反而要加倍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参与小心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视老师为挚友,消除一切顾虑,积极与教师合作,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掌握学习,创新学习。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學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面对农村现状,留守儿童达80%以上,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依赖性强,被动性大,自觉性差。当务之急,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陋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作业批改注重科学评价
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仍挣脱不了传统的束缚,习惯用勾叉的简单形式评判正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显得乏味无力,缺乏激励性,这样的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恰当的评语不仅能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能给学生恰当的方法指导。恰当的评语不仅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对于作业质量差的学生要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处,用鼓励的语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点一点的进步是你用汗水换来的,我非常感动。”“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类似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倍感温暖,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为教师和学生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以上仅是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要真正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