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进行了调整,普通本科教育办学重心客观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合。为了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认为,一要扮演好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角色,二要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搭建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三要扩大培养对象范围,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同时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长足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等职业教育错位发展
[作者简介]龚海珍(1978-),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沈亚强(1959-),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浙江金华32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结构规约下的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框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JA88008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08-03
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考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扩大,中高级人才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逐年加剧。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期阶段,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迅速扩张,就业市场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中高级岗位。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重心上开始由培养精英人才转变为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中、初级应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定位的转变在客观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挤逼,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实现错位发展,这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进行全新的目标设计。
一、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的100万人增长为2012年的68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①高等教育人才供应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积聚、就业者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囿于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呈现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传统提供给大学生的城镇单位就业岗位的年增长量远远滞后于毕业生增长的人数,原先的高等教育卖方市场已转变为完全意义上的买方市场,开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国6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的传统去向是机关和事业单位,40%的大学生从事工业、建筑、交通和商业服务业工作。②而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期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增加到过去的六七倍,传统的就业市场已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必须开拓新的就业空间。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0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5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800万人。今后十多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进程,一线的中、初级人才尚存在很大的缺口,仍需要大量应用技能型人才。有专家指出,除了少数“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外,其他普通高等学校都应把培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主战场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也就是把培养中、初级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培养一线的技能操作型人才。③
当全国高等院校开始正视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这一新形势,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定位开始悄然发生变化,着力追求高等教育“生态结构”的合理化,将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人才、技术开发型人才,而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则调整为培养应用技能型的中级人才为主。相应的大专、高职生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一线操作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并同时为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关于各级各类学历教育的统计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单从高中阶段看,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在学生数的增长上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到201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为24273351人,而中职在校生人数为22317637人,在比例上已经接近1∶1。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与国家自2002年以来的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有关,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决定。然而,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普通高等教育在办学重心上作出了调整,普通本科教育办学重心开始由培养精英人才转变为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客观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合。这势必会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吸引力的提高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新世纪以来,政府相继召开了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说政府和学术界对于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但从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群体看,学生以及家长并没有同步响应这种呼唤,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显然远远不够。受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家庭在孩子的教育选择中首选具有更多升学机会的普通高中,而把职业教育作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如果高等教育一旦承担起了培养初、中、高各级人才的培养任务,所培养出来的部分技能应用型大学毕业生一定会在就业市场上与中职毕业生形成竞争,他们在学历层次上的优势势必会抢占部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如果按此形势发展下去,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何在?生存空间又在哪里?每年总数如此庞大的中职毕业生又该何去何从呢?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2月28日全国第三次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发展’”,这一“错位发展”可说是准确切中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任务不明、业务边界不清的问题,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走向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战略导航。然而,时至今日,当大部分高等学校都把培养方向转向应用型人才,把培养中、初级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大专、高职院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把培养目标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一线操作型人才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又如何与大专、高职院校实现错位发展,探索中职教育的新空间呢?
(一)扮演好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角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鲁昕在2011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上指出: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必须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科学定位、科学分工和科学布局。中等职业学校应重点发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作用;高等职业学校则重点发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引领作用;探索本科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服务。
当前,我国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多年来倡导的构架职业教育立交桥得以实现,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得到逐级延伸,已基本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目前,着力要解决的就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在这其中所要扮演好的就是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这一角色。中高职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衔接模式,如对口招生和一贯制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衔接等问题,不利于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其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增强。因此,如何合理统筹、构筑完整畅通的中高职沟通职教体系便成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重点。
既然衔接是重点,那么,在研究影响中高职衔接的内部因素时,职业教育系统内的两点(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一线(衔接路径)自然就成了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只有在依靠地方和行业,统筹规划中高职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诸方面的衔接这一衔接路径下明确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的任务和工作重心,才能实现中高职的有序和有效地衔接。在两者的任务分工上,高职院校应切实地担负起专业设置的研究任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直接影响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高职的专业设置是中职专业设置的纵向的延伸或横向的拓宽。因此,要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结合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实现顺利接轨。中职学校的任务重心则应放在做好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上。中职学校应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出发,结合相对应行业的职位或岗位需求,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强调扎实专业基础,注重专业基础技能的掌握和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为接下来的高职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搭建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
要实现与高职院校的错位发展,培养有市场、有生命力的职教人才,就必须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产学结合,去培养具有地方适应性的技能型人才。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行业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的就业服务。职业教育只有真正实现为地方各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服务,贴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贴近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真正获得地方和行业的支持和重视,发展才会有生命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地区都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地方性战略新兴产业也成了“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各地的中职学校由于盲目追求“短、平、快”地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往往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上缺乏地方特色,导致人才的培养与地方产业的需求出现错位,既不利于中职生的就业,也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的发展。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与高职院校的错位发展,培养有市场、有生命力的职教人才,首先就必须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产学结合,培养具有地方适应性的技能型人才。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根据所在地方的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出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紧密衔接的技能人才。唯有如此,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够更容易地了解和预测市场,适时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才能更好地调动地方和行业办学的积极性,提高办学竞争力。例如,在浙江省永康市,其主导特色产业——发达的五金机电业,有力地促进了永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永康市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地这一产业特点,调整职业学校中的专业设置,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机电专业办成了重点特色专业,永康全市的机电专业在校生数已占职业学校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实现了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接轨,成为浙江省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典范。
(三)扩大培养对象范围,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
1.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时期,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非农化转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1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全年农民工(年度农民工数量包括年内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和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长5.9%。④农民工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数量上讲,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分别占到我国二、三产业总就业人数的52%和58%,构成了不同于传统农民和工人的数量庞大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第三元。⑤亿万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巨大推动力,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的占76.4%。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户籍作用刚性的逐步弱化,就业屏障日益会被技术证书和综合素质所取代,那些低文化、无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他们职业选择的难度。要解决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是必然的选择。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响应十七大的号召,解决农民的知识化、市民化的问题上,中等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打开校门办学,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不仅有机会而且有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改善就业状况和地位,拓展其生存和发展空间。
2.认真开展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培训。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⑦中国失业率数据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仅包括城镇本地户籍的失业人员,不包含农业人口和进城农民工,也不包括下岗失业人口、外来城镇人口以及未就业的大学生,而且登记失业率将统计的年龄上限界定为男性50岁、女性45岁,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大低估了实际失业水平。这一大批失业人口如果不能及时再就业,势必给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隐患。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关键是使失业人员通过提高就业能力来适应社会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中重新具备竞争能力。而职业能力的提升要靠教育,所以再就业培训就成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中等职业教育应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形式,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和本校优势特色专业,开展一些跟生产实践及社会岗位需求密切相关的全日制、半日制、周末假期制等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掌握具有职业或岗位适应性的相关职业能力,提高失业人口的再就业率。
3.与企业合作,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一方面,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人才竞争的空前加剧,为应对竞争的挑战,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本及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员工培训需求,然而企业自身的培训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培训师,与培养新型实用人才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但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使校企合作常常仅停留在表面,这与双方利益错位有很大的关系。学校出于职业教育“为相关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想法,总是希望会获得企业尽可能多的支持,甚至希望以零合作成本付出去获得企业的无条件支持,但事实上,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营利是其根本的价值追求,当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职业人才,必然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而这种合作只是有可能间接地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当合作不能给企业的价值追求带来实际可期望的利益时,合作就成了学校的“单相思”。要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学校方一定要转变观念,分析企业需求,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针对企业在当前日益强烈的多方面培训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为企业承担部分职业培训工作,增强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性,从而提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2号)[Z].2011-11-10.
②③胡瑞文.高校毕业生供求形势与高等高考结构调整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01-28.
④教育部.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的统计[EB/OL].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201201/129518.html,2012-01-26.
⑤⑥张跃进.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117,117.
⑦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2012-02-22.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等职业教育错位发展
[作者简介]龚海珍(1978-),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沈亚强(1959-),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浙江金华32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结构规约下的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框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JA88008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08-03
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考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扩大,中高级人才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逐年加剧。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期阶段,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迅速扩张,就业市场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中高级岗位。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重心上开始由培养精英人才转变为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中、初级应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定位的转变在客观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挤逼,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实现错位发展,这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进行全新的目标设计。
一、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的100万人增长为2012年的68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①高等教育人才供应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积聚、就业者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囿于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呈现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传统提供给大学生的城镇单位就业岗位的年增长量远远滞后于毕业生增长的人数,原先的高等教育卖方市场已转变为完全意义上的买方市场,开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国6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的传统去向是机关和事业单位,40%的大学生从事工业、建筑、交通和商业服务业工作。②而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期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增加到过去的六七倍,传统的就业市场已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必须开拓新的就业空间。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0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5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800万人。今后十多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进程,一线的中、初级人才尚存在很大的缺口,仍需要大量应用技能型人才。有专家指出,除了少数“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外,其他普通高等学校都应把培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主战场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也就是把培养中、初级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培养一线的技能操作型人才。③
当全国高等院校开始正视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这一新形势,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定位开始悄然发生变化,着力追求高等教育“生态结构”的合理化,将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人才、技术开发型人才,而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则调整为培养应用技能型的中级人才为主。相应的大专、高职生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一线操作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并同时为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关于各级各类学历教育的统计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单从高中阶段看,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在学生数的增长上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到201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为24273351人,而中职在校生人数为22317637人,在比例上已经接近1∶1。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与国家自2002年以来的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有关,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决定。然而,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普通高等教育在办学重心上作出了调整,普通本科教育办学重心开始由培养精英人才转变为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客观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合。这势必会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吸引力的提高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新世纪以来,政府相继召开了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说政府和学术界对于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但从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群体看,学生以及家长并没有同步响应这种呼唤,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显然远远不够。受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家庭在孩子的教育选择中首选具有更多升学机会的普通高中,而把职业教育作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如果高等教育一旦承担起了培养初、中、高各级人才的培养任务,所培养出来的部分技能应用型大学毕业生一定会在就业市场上与中职毕业生形成竞争,他们在学历层次上的优势势必会抢占部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如果按此形势发展下去,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何在?生存空间又在哪里?每年总数如此庞大的中职毕业生又该何去何从呢?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2月28日全国第三次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发展’”,这一“错位发展”可说是准确切中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任务不明、业务边界不清的问题,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走向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战略导航。然而,时至今日,当大部分高等学校都把培养方向转向应用型人才,把培养中、初级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大专、高职院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把培养目标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一线操作型人才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又如何与大专、高职院校实现错位发展,探索中职教育的新空间呢?
(一)扮演好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角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鲁昕在2011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上指出: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必须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科学定位、科学分工和科学布局。中等职业学校应重点发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作用;高等职业学校则重点发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引领作用;探索本科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服务。
当前,我国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多年来倡导的构架职业教育立交桥得以实现,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得到逐级延伸,已基本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目前,着力要解决的就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在这其中所要扮演好的就是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这一角色。中高职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衔接模式,如对口招生和一贯制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衔接等问题,不利于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其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增强。因此,如何合理统筹、构筑完整畅通的中高职沟通职教体系便成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重点。
既然衔接是重点,那么,在研究影响中高职衔接的内部因素时,职业教育系统内的两点(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一线(衔接路径)自然就成了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只有在依靠地方和行业,统筹规划中高职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诸方面的衔接这一衔接路径下明确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的任务和工作重心,才能实现中高职的有序和有效地衔接。在两者的任务分工上,高职院校应切实地担负起专业设置的研究任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直接影响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高职的专业设置是中职专业设置的纵向的延伸或横向的拓宽。因此,要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结合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实现顺利接轨。中职学校的任务重心则应放在做好中高职衔接的预备教育上。中职学校应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出发,结合相对应行业的职位或岗位需求,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强调扎实专业基础,注重专业基础技能的掌握和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为接下来的高职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搭建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
要实现与高职院校的错位发展,培养有市场、有生命力的职教人才,就必须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产学结合,去培养具有地方适应性的技能型人才。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行业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的就业服务。职业教育只有真正实现为地方各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服务,贴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贴近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真正获得地方和行业的支持和重视,发展才会有生命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地区都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地方性战略新兴产业也成了“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各地的中职学校由于盲目追求“短、平、快”地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往往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上缺乏地方特色,导致人才的培养与地方产业的需求出现错位,既不利于中职生的就业,也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的发展。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与高职院校的错位发展,培养有市场、有生命力的职教人才,首先就必须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产学结合,培养具有地方适应性的技能型人才。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根据所在地方的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出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紧密衔接的技能人才。唯有如此,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够更容易地了解和预测市场,适时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才能更好地调动地方和行业办学的积极性,提高办学竞争力。例如,在浙江省永康市,其主导特色产业——发达的五金机电业,有力地促进了永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永康市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地这一产业特点,调整职业学校中的专业设置,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机电专业办成了重点特色专业,永康全市的机电专业在校生数已占职业学校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实现了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接轨,成为浙江省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典范。
(三)扩大培养对象范围,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
1.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时期,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非农化转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1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全年农民工(年度农民工数量包括年内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和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长5.9%。④农民工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数量上讲,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分别占到我国二、三产业总就业人数的52%和58%,构成了不同于传统农民和工人的数量庞大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第三元。⑤亿万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巨大推动力,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的占76.4%。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户籍作用刚性的逐步弱化,就业屏障日益会被技术证书和综合素质所取代,那些低文化、无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他们职业选择的难度。要解决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是必然的选择。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响应十七大的号召,解决农民的知识化、市民化的问题上,中等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打开校门办学,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不仅有机会而且有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改善就业状况和地位,拓展其生存和发展空间。
2.认真开展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培训。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⑦中国失业率数据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仅包括城镇本地户籍的失业人员,不包含农业人口和进城农民工,也不包括下岗失业人口、外来城镇人口以及未就业的大学生,而且登记失业率将统计的年龄上限界定为男性50岁、女性45岁,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大低估了实际失业水平。这一大批失业人口如果不能及时再就业,势必给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隐患。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关键是使失业人员通过提高就业能力来适应社会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中重新具备竞争能力。而职业能力的提升要靠教育,所以再就业培训就成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中等职业教育应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形式,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和本校优势特色专业,开展一些跟生产实践及社会岗位需求密切相关的全日制、半日制、周末假期制等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掌握具有职业或岗位适应性的相关职业能力,提高失业人口的再就业率。
3.与企业合作,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一方面,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人才竞争的空前加剧,为应对竞争的挑战,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本及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员工培训需求,然而企业自身的培训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培训师,与培养新型实用人才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但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使校企合作常常仅停留在表面,这与双方利益错位有很大的关系。学校出于职业教育“为相关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想法,总是希望会获得企业尽可能多的支持,甚至希望以零合作成本付出去获得企业的无条件支持,但事实上,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营利是其根本的价值追求,当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职业人才,必然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而这种合作只是有可能间接地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当合作不能给企业的价值追求带来实际可期望的利益时,合作就成了学校的“单相思”。要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学校方一定要转变观念,分析企业需求,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针对企业在当前日益强烈的多方面培训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为企业承担部分职业培训工作,增强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性,从而提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2号)[Z].2011-11-10.
②③胡瑞文.高校毕业生供求形势与高等高考结构调整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01-28.
④教育部.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的统计[EB/OL].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201201/129518.html,2012-01-26.
⑤⑥张跃进.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117,117.
⑦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