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外一篇)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u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夜、思,将这三个独立的词首次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是李白。我在年少时就知道了这一点,但并不清楚三者的准确关系,更不知其合成品除李白的《静夜思》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也就是说,我只知《静夜思》,却不知动词的思变成名词的思想是如何在静、夜产生出结果来。
  思想是否真就是夜的产物?很少有人能理直气壮地下这个结论。我的确总想在静静的漆黑一片的晚上向着思想的深处逼近,宁静而漆黑的夜晚,到底是思想的媒介还是思想的镜像?
  思想漆黑一片。但我感到思想仍然有光亮,来自思想内部的光亮会向思想者敞开,响应着思想者的呼唤。尽管虚幻,却是真实的存在,只要有足够的宁静,就会有足够的感受。
  应该是越往夜的深处靠近,这感觉越强烈。
  一切浮华、一切尘埃都在此时安睡下来,一种依附于存在的生存的奔波,让它们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落地为安!此时,却是一切思想之光亮张开之际,许多在白天由于阳光的持续朗照而卷曲起来的叶片、花朵以及其他的存在,现在开始张开、敞开,甚至是张望着,向着这熟悉而又拭去了赤橙黄绿的夜晚。星光、月光虽微弱,但它却不管不顾地持续进行,它持续地点亮思想并凝聚起思想,让思想通透起来,澄明并闪亮起来。实际上,我感到星光、月光本身就是思想的一部分。它们在我们的前后左右,风将它们摇晃、移动,并与之窃窃私语。
  宁静致远!宁静就有露珠形成并滴落至泥土!从这个意义上讲,宁静不仅致远,而且致近,近至渗入脚下的泥土。
  人类是通过怎样一种手段在漆黑一片的夜晚找到思想的,或者说思想是怎样在漆黑而茫然一片的夜色中让人类找到它的存在的?夜晚因而有萤光闪闪,有灰白的深浅不一的路向前,弯曲地伸向田野、伸向山冈、伸向村庄。
  但它会准确地绕开村庄。我从没见过哪一个村庄是居住在路上的。这正如思想与夜色合而为一,与星光、月光合而为一,但又是那样的泾渭分明。“夜来八万四千偈”,苏轼说的每一偈都是一道思想的敞开的光亮,但哪一偈又都是“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一个事实:夜晚是一天的终结,是人类一天劳作成果堆积的地方,是人类的一个净化装置。甚至也不仅是人类,动物、植物悉皆在此净化。
  这净化的装置是一个谷场吗?我曾见过乡村的谷场,黄灿灿一片,四周半岛似的围着草垛,高高在上,与稻谷、麦粒区分开来。我们捉迷藏只在草垛间进行,只能躲进草垛里,而不能进入谷堆。谷堆不仅有大人在看守,关键是沉甸甸的谷子,它不适合捉迷藏,它只适合我的劳作的父辈对着它默默点头,默默摇头,又默默地沉思。甚至也不是沉思,是什么也没有做,只有那吸一口便闪亮一下的旱烟告诉我们这些捉迷藏的孩子,那与夜色区分开来的漆黑一团是个人,是我们的乡亲。
  一片树叶在飘落,一只蟋蟀在那片草丛中静静的鸣叫,一个甜瓜在发出生长前撕裂的声响,一头牛半躺着甩着尾巴,发出反刍的咀嚼的声音,一只猫在马头墙上轻轻一跃,一颗流星划破夜空,一闪而过……这些是思想吗?这些是思想在游荡吗?但这些肯定是在向思想的深处逼近的某种方式,某种意味深长的指引。
  李白能将静、夜、思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写下了《静夜思》。李白写《静夜思》时,远在离家千里的扬州,是距离让他在夜晚对故乡进行思考,是宁静的月色促成他努力去解那个因远离而突然浮出而弥坚的故乡的结。事实上,李白除了在夜晚努力去解故乡之结之外,肯定也进行了其他的思考。“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不仅停杯千年一问,而且千年一答:“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既不可得又与人相随的当然不止是明月,明月只是一个影子,附着其上的还有静夜直接指向的“思”。“思”照彻环宇,照耀人类前行。
  照彻而不可攀,照彻而不可得。人类对于思想只可拥抱而不可拥有。我想起了那个颜渊的喟然之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第九》)这正如人类之于世界,世界胸有丘壑,心存大海,但没有哪一样是属于人类的。即便孔圣人,即便有比大海更宽阔的胸怀,比丘壑更深邃的谋略,那丘壑与大海仍然不属于谁,仍然不属于谁地存在着,千年万年,也只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曹操因此只能“对酒当歌”并因而感慨“人生几何”?
  大海永远跳动、永远起伏,应该是一种不得不起伏的起伏。它并不因有无桅帆,有无鸥鸟,有无沉舟。那些生命就在它的深处游动、吞吐,并时时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是张望吗?那些尘埃、那些残骸就从它起伏的波浪中、露出水面的呼吸中缓缓沉入底部,不再醒来,不再飞动与前行。
  我常常想,大海的跳動、大海的吞没、大海的张望产生真理吗?静夜之思直接指向真理吗?
  海德格尔在其《形而上学导论》中说过:“在者之为真理,是因为其存在。在者这样的存在,即真理。这就是说,它是在一种敞开形态中显现自身的力量。在自身显示中,敞开者站出来了。作为敞开的真理并不是绑到存在上面去的一个附属品。”也就是说存在的敞开就是真理。真理在根本上并非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判断与对象相符,而是“存在自身的显露、敞开与照亮”。
  领会了海德格尔就领会了静、夜、思?我知道,那么多的夜晚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浑然不觉地消失,即便“站起来了”也没有任何足迹。即使有,也被人类自己用各种方法覆盖。那些青青翠翠的小草、稼禾,那么轻快甚至热烈大胆地自觉地走向枯萎,永不返回,一茬一茬,一年一年。
  这些都应该是海德格尔式的“存在者的显露、敞开与照亮”,是真理。像小时候捉迷藏时看见的一闪一闪的抽旱烟的亮光。
  空谷回响
  走着走着,就不自觉地往回走了,回望、回顾、回盼……甚至如今的所谓根据地写作、故乡写作、童年记忆……我想都是往回走的一种姿态在发生。同龄人聚在一起时,三杯酒下肚,也每每总是想当年、想当初……那份甜蜜,那份伤感,既溢于言表又恋恋不舍。龙应台、蒋勋等有书《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仅这个书名就一语中的。的确,回忆总有淡淡的伤、淡淡的甜,痛时,即便不是泪如雨下,也有几分不能自拔的心神不宁;甜时,即便不是令人羡慕,也是让自己美滋滋的,自得其乐。我知道,我已在不时地往回走了,或者说在寻找那份痛、那份与生命粘连在一起的情怀。   有一种现象叫空谷回响:空空的山谷,云淡风轻,哪怕轻轻一嗓子,或者轻轻一击掌、一叩山石,便像触碰到了山门的门环,立刻响声不绝,不断传送。我在想,难道我们走着走着,身体就成了一尊空谷?只有回声在自己的天空发出声响,只剩回望了吗?
  空谷回响似乎是我的童年记忆,童年的记忆注定要追随我们一生。我的家乡并非山区,而是遍布丘陵丘冈,湖汊堰塘。记得小时候的乡村野寨,傍晚时分,感到天快要黑成一片时,劳作的人们就转身往村庄走,走向那个依稀透着灯火的地方、那个依稀有三两声犬吠的地方,有人牵着牛,有人扛着犁,或者驮着稼禾、担着谷物……几乎没有人两手空空。其实,此时,前方仍然透着灰白,西天并非完全无光,路因为天光在变暗,因而与两旁的庄稼以及野花野草暂时性地、反向地明晃晃起来。
  这种明晃晃当然是跟那些与天一起暗下来的庄稼以及野花野草相比较而言。我实在不知为什么庄稼以及野花野草先于路面而成为黑黑的一团?此时,在往村庄走的路上,我总感觉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自己,我走一脚,那东西好像也走一脚,我停下来,那东西好像也停了下来,我猛一回头,又什么都没有,于是毛骨悚然,拼命往前跑,当然在往前跑的同时,仍然禁不住要回望,看看那东西是不是跟上来了。有一次我因此摔了一大跤,不远处传来村人的询问:“那是谁呀?”这温暖的一问,顿时让我子胆子大了起来,虽然疼得一瘸一拐,却不再觉得有东西尾随着,反而轻松不少。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我感觉每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应该有过此等“遭遇”。现在想来,那个跟着我们走的东西应该就是我们自己,自己踩出来的脚步声,自己踢出去的一颗石子,“反弹”回来击中了自己那颗长着“鬼”的内心。在那个没有车辆等噪音的年代,乡村是空旷的,空旷的声音总能清脆地传送几里路程,特别是在傍晚,免不了就有了那种空谷回响。这个空谷其实也是我们内心的空谷,甚至有些空洞,由于乡村生活的单调,我们每天晚上都会聚在某个伙伴家,听大人们讲鬼的故事,又怕听又想听,久而久之,鬼就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内心埋下了种子,扎下了根,一旦有合适的气氛,就会长出“毛”来,比如傍晚,一个人往回赶的傍晚,鬼就会从内心猛然往外蹿,一棵树、一堆草、一丛灌木都具有了鬼的形态,黑乎乎的恐怖,一声山鸡鸣叫、一只野兔、一星镜片,在稀薄的天光中的反射都像鬼的声音、鬼的影子、鬼火。特别是乌鸦,一声长鸣,几乎让我们魂不附体。有时落在那个布满了祖先坟茔的树林里,黑压压的一大片。大人们说有乌鸦的地方一定有“鬼”。这些“鬼”似乎只是吓唬我们这些孩子,当然也仅仅是吓唬。
  记得那时在农村,钟表为奢侈品,一个庄子都难得一见这些奢侈品的尊容。家家户户只是通过那根细铁丝连起来的广播知晓时间,广播定时开,定时关,播音员那句“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八点整”的播报,让村民们知道该回家烧饭了、该回家吃饭了。除此之外,就是看日出日落,看月缺月圆,听鸡啼鸡叫。当然,也有另外的高人——比如我老婆的奶奶——能通过观看猫的眼睛来知道时间,她曾告诉过我:子午一条线,辰戌丑未一块片……也就是说猫的眼睛一旦成了一条线,那就是子时或午时了,而辰戌丑未之时,猫的眼睛就是一个整体了(一块片是我家乡的方言,本义是一块破布。这里的片当然是指一个小整体)。在奶奶传递给我这一难得的独家知识之前,我根本没听说过猫的眼睛居然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我虽然从未证实过,却坚信这是真的。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责任田刚刚开始承包时,村民回家吃饭,一是看看太阳的高度,二就是等着家人喊。一声“回家吃饭了”的呼唤,原汁原味,能让整个田野山冈听得真切。晴朗的天气,甚至能传送到湖的对岸去,因为我们时时能听见湖的对岸传来的呼唤。我常常想,那些山歌或者民歌为什么基本属高音,估计都是喊出来的,都是有血有肉的生活。
  想象那时的田野山丘、湖汊地头,一片原始而空灵,“喊”成了一种传递信息的生活方式。
  在家乡,不仅村民之间的表达、亲朋之间的交流用“喊”这种方式,似乎还有与灵魂之间的交流也是通过“喊”,类似于隔空喊话,叫“喊魂”。喊魂在我家乡叫嗷吓(音he),把被吓飞了的魂魄喊回来。嗷吓虽有迷信色彩,却不能不说它是一種沉淀了千年的厚重的地域文化,是孩子母亲对孩子们的生活平日里没有或难以表达的至爱。平时像我等乡野孩子被“鬼”或者其他什么吓着了,魂吓飞了,亲人特别是亲娘可以把它喊回来──传说亲娘喊千里。“魂”迷路在千里之外,娘亲的喊声它也听得真切,立马会随着娘的呼唤声返回家乡。
  农历七月半是嗷吓的日子。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娘亲站在离家门口百步左右的地方,孩子跟在后面,娘喊一声,后面孩子便应一声,边走边喊,边走边应。那种虔诚、那种执着,现代人可能品不出个中味道,只是感觉好笑、好玩。现在回想起来,那才真正是一道美丽的田园式童话,具有浪漫的诗情画意。母亲从大哥喊起,一直喊到我,喊出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与艰辛苦痛。母亲此时如数家珍,孩子们的一朝一夕一举一动全在她心中存放着:老二,你在湖里拉猪菜,莫吓!快回家!老三,你挑稻被那个屋场的恶狗吓着了,莫吓!快回家!老大,你把弟妹们一起带回家!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深情,动听,饱满。
  母亲的内心何尝不是一尊空谷?只有孩子们生活在其中,并不断发出回声,响彻故乡的天空。
  金国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班学员,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散见于《诗刊》《星星》《文艺报》《天津文学》《山东文学》《散文》《散文百家》《诗歌月刊》《青海湖》《安徽文学》《奔流》等报刊。作品多次获奖。著有诗集《记忆:撒落的麦粒》《我的耳朵是我的一个漏洞》《金国泉诗选》《金国泉散文精选》等。
其他文献
本来并无需发发牢骚。可是每年的生日和忌日,他们都要搞出那么多文章刷屏。我早就懒得听他们争来吵去了:鲁迅有多少多少副面孔。谁又没有呢?今天帮我刷存在感,明天为某个庆典感动一下,后天再来副政治正确的表情。烦死了。本想写两幅字耍耍,一想到他们为了追索我从《破恶声论》以来不断晃荡的形象,仍颇费踌躇,就有点不忍心了。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我的字上手之后就有了超常的稳定性,在自由结体中自如地抒发着格调高古的意趣
期刊
一、 文体意识和两个问题  《主角》是不是《装台》的延续?《主角》的主角是谁?至少是带着两个疑问,我开始阅读作家陈彦新近出版的这部七十八万四千字的长篇小说。  为什么会有这些疑问?两年前,陈彦凭借长篇小说《装台》在当代文坛开嗓、亮相。2016年初,《装台》领跑“中国好书”和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装台》这出戏唱火了,陈彦“一书成名”。一年后,《主角》问世,同样写舞台,从传播学的角度,人们有理由认
期刊
我曾经不知道你是谁?  但我却莫名地把你等待  等你在高原  在一个虚空的地带  ……  我等你,没有别的目的  仅仅是一个灵魂  对另一个灵魂的渴望  ——吉狄马加《我在这里等你》  边疆人,外地人,啊,在这些地区无足轻重的人;来自谷地、高原和远离我们河岸的世界屋脊的人;嗅出征兆和缘由的人……啊,探寻者,啊,找到理由远走高飞的人,你们可别去贩卖更咸的盐  ——圣琼·佩斯《阿纳巴斯》  一、 诗歌
期刊
林文月曾撰文说她的选择和成就有很多偶然,始终是靠“直觉”。选择读中文系,是因为同学都报考外文系,她为了免俗涂改了志愿,被台大中文系录取。后来也曾尝试转系,被系主任台静农劝返。读完四年本科,林文月再入台大中文系研究所,从事古典文學研究。1969年,三十六岁的林文月获得去京都大学访学的机会。此次访学,林文月是为了撰写有关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影响的论文。与此同时,她接到林海音《纯文学》杂志的邀约撰写域
期刊
我把故乡弄丢了  多少次,夜深人静,我站在阳台上,远眺着东方,因为故乡就在东方。尽管我知道,我远眺的目光早已被城市里林立的高楼阻隔。  可我依然固执地远眺。我在想象着:此时的故乡,大概已同劳作了一天的乡亲们相拥着,酣然入梦了吧?  或许,此时的故乡,感受不到一个远方的游子对她的惦念!故乡的老屋,早已被窗外滚滚的车轮辗落在我支离破碎的梦境。  白天总是忙忙碌碌,常常冷落了远方的故乡。只有等到披着一身
期刊
一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已经把迟子建这部《候鸟的勇敢》看做是一部关于生命、命运或者宿命的小说。迟子建将一部小说置于中篇小说的框架内,一口气写到八万字,这是她五十多部中篇之中最长的一部,完全可以看得出作者的心力和用情之投入、执着。我想,迟子建之所以如此,一定是文体的容量,明显已经难以承载思想、精神和形象的意蕴及其叙事格局,使后者无法不凭借作家激情的叙述,冲破窠臼而从旧式文体中逃逸或涨溢出来,生成
期刊
卵 石  ——依靠感觉生存。  它感觉流水,  感觉其急缓及从属的年代,  感觉那些被命名为命运的船  怎样从头顶——驶过。  依靠感觉它滞留在  一条河不为人知的深处,  某种飞逝的力量  致力于创造又痴迷取消,并以此  取代了它对岁月的感受。  ——几乎已是一生。它把  因反复折磨而失去的边际  抛给河水,任其漂流并在远方成为  一条河另外的脚步声。  这首诗,我视之为胡弦诗学理念的诗性呈现,
期刊
工友们总爱把心爱的工服戏称为窑服,久而久之,窑服便成了我们对工服的昵称。  窑服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土里土气,与其他任何行业的工装都无法相比。千篇一律的款式彰显着特殊环境的特殊功能,蓝莹莹的色泽,厚实坚挺的棉布料,穿在身上有种板正坚挺的感觉。最耀眼的是,还未着身,双膝和臀部已经有了三块显眼的“大补丁”。  记得第一次领到窑服后,对这三块补丁横竖看着不顺眼,一时心血来潮,就把它們“请走”了。掌头王凤刚
期刊
1980年代初写诗至今,吕德安是少数持续专注书写自然和乡野,且未将自然滥情化的诗人。从儿时的马尾镇,到旅居美国时期的曼凯托小镇,再到回国后于福建北峰山上筑居,与自然的亲近不仅是吕德安习惯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诗歌底色。不过,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诗歌写作中,尽管书写对象几乎始终没有离开自然物象,但吕德安的创作形态、书写语调却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1980年代早期,是模仿洛尔迦的谣曲风格,包括《驳船谣》 《芦
期刊
听说作家萧军有个短篇小说《四条腿的人》。我就开始寻找此书,问了几个煤矿作家以及我认为可能知道情况的同志,均未果。也买了《萧军文集》等书,还是未能如愿。前几天我在成善一先生的《活着要有点精神》一书中见到他写的《再读〈四条腿的人〉》一文。此文写于2009年12月,说明他在2009年见过此书。于是与成老联系,在他女儿成艺丁的帮助下,有了线索。9月8日成老来电话讲:这篇小说收入在《中国大众创作文艺丛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