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柏拉图与孔子分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在中西文化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二者在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上既有相似之处,也不乏区别。本文主要以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孔子的《论语》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对二者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教育思想的背景、异同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有利于为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柏拉图;孔子;比较;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柏拉图和孔子都处在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逐渐走向了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或手工业者、平民通过其经济实力的发展而要求相应的统治权,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柏拉图生活的年代,在雅典城邦内部,支持寡头政治的奴隶主贵族与平民之间明争暗斗,政权频繁更迭。对外,伯罗奔尼撒战争使雅典惨败,结束了雅典的霸权。孔子处于春秋时期,战乱频仍,诸侯国之间不断兼并重组,对传统生产关系造成了极大破坏,社会处于大分裂、大变革时期。虽然处于相类似的时代背景下,但两国不同的国情和文化,使得柏拉图和孔子在各自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柏拉图与孔子两者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柏拉图在其青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接触到各种思潮。公元前407年,柏拉图拜年逾六旬的苏格拉底为师,苏格拉底的学识和为人深深影响着柏拉图。当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深受打击的柏拉图离开雅典,作了一次海外漫游。回到雅典后,他创办了阿加德米学园,在那里他一边教学,一边著书,逐渐形成了其教育观。孔子处于春秋时期,自15岁起他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约30岁时,在曲阜城北设学堂,开始私人讲学。50岁时,他率领众弟子游历各国,却终不被重用。68岁时重返鲁国,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成为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两人都处在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都有着外出巡游的经历和长期的教学实践,同样的经历,形成了既相似又迥异的教育观。
  二、柏拉图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1、教育的作用
  柏拉图和孔子都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对儿童的习惯所给予的影响和培养,通过这种影响,把“快乐、友谊、痛苦和憎恨都适当地植根于儿童的心灵中”。柏拉图还非常强调教育在培养未来统治者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要成为培养下一代统治阶级和维持理想国的重要手段,认为统治阶级头等大事就是抓教育。孔子则充分肯定教育改变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和在一定程度上,凭借教育的启发和诱导可以使人化恶为善、化愚为智。但是,孔子在看到教育对人的作用时,并没有把它脱离开社会,认为只有人民的衣食问题解决了,教育才有发展的可能性。
  2、教育的目的
  柏拉图与孔子都期望通过教育培养自己理想的人才。柏拉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和军人,即培养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保卫者。他提出将3—6岁儿童送到公立学前教育机关,由国家指派的保姆教养,进行简单的音乐教育和游戏活动。6岁以后,男女分开,开始接受正规的普通教育,主要学习音乐体育。18—20岁接受军事教育,并且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到20岁大部分青年被断定为军人的材料成为军人,只有少部分人经过一再挑选继续10年教育,主要学习“四艺”和哲学,到30岁,再次选拔智能稍差的担当行政官员,成为高级官吏,极少数智能超高的人再学习5年,研究辩证法,到35岁,便成为哲学家。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还是培养君子。这些君子实际上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人才。除培养“君子”外,孔子的教育目的还有“教民”。即用仁义道德对人民进行教化。在他看来,对君主进行教化可以修身与治人,而人民受了教化则成为顺民,有利于统治者的管理与控制。由此可见,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
  3、教育的对象
  柏拉图认为上帝造人,人分三等:金质的人,理性发达,理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因此,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阶级,而下层劳动者应努力克制欲望,尽心尽力为统治者服务。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习染造成。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上主观努力都可以培养成“君子”的品格。他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外,无论贫富贵贱、种族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他把受教育对象由贵族拓展到平民,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得以冲破藩篱与社会广泛联系,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对象都将奴隶排除在外,体现了其阶级特征,然而,柏拉图却十分强调男女教育的平等,他认为男女禀性相似,虽然生理上弱一些,但拥有跟男子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此外,柏拉图也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甚至主张取消家庭,实行儿童公育。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学生有名有姓者77人,几乎全是成年男性。由此可知孔子在女子和儿童教育方面略显不足。
  4、教育的内容
  柏拉图与孔子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柏拉图以四艺为主要教育内容,孔子以“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为主要教育内容,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也都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柏拉图认为音乐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音乐能深入儿童的心灵,经久不会磨灭,带来优美的一切。孔子主张音乐要采用舜时代的音乐而反对郑国流行的新乐,在孔子看来音乐是统治与秩序的象征不能随意更换。柏拉图与孔子都轻视劳动和劳动教育。柏拉图认为体力劳动只能发展丑恶的性格。孔子认为生产劳动的事情是小人做的,而君子是不屑于做的。另外,柏拉图的教育充满了宗教神学,而孔子的教育内容中没有宗教。
  5、教育的方式
  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具有知识,只不过出生以后忘记了,需要使人通过启发,“回忆”起这些知识。实际上,这是柏拉图对逻辑推理和必然性知识做了唯心主义歪曲。孔子创造出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教学,循序渐进,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二者都强调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实践中去。
  三、两者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对后世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客观唯心主义为后世的西方知识分子接受基督教教义铺平了道路;“高贵的谎言”论证了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有权独占教育;他的“七艺”内容曾支配欧洲高等教育长达1500年之久,而他的享有盛名的阿加德米学园则创始了大学—研究院的教育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道德教育标准;他的三纲五常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他创办的私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
  结语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思想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局限性,但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两位思想、教育大家在教育对象、内容等方面都有着诸多创举和值得我们借鉴吸收之处。通过对柏拉图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为我们当今教育发展提供了諸多可参考、借鉴之处,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路径启发。
  参考文献:
  [1]刘萍.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观[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6).
  [2]梁俊.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3).
  [3]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和舞蹈一直相生相伴,当然,好的舞蹈除了音乐,也离不开服装、舞台背景等一系列细节的准备。《小城雨巷》就是这样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它带来了听觉和视觉上的震撼以及对江南文化的直白呈现,这些是吸引广大观众强有力因素。  【关键词】:舞蹈;艺术之美  2007年春晚上的舞蹈《小城雨巷》惊艳了无数观众。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们,用灵动的肢体语言,将江南雨季演绎得生动而细腻。音乐与舞蹈的交融,不仅展现了
期刊
【摘要】:每一门艺术都会用自己的语言和独特方式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尤其是绘画作为视觉艺术,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依据画家内心情感和审美需求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然而绘画是始于内容还是始于形式,本文通过长期以来对大量文献的阅读、画展讲座中的学习来了解绘画是始于内容还是始于形式。  【关键词】:形式;内容;审美需求;艺术接受理论 
期刊
【摘要】:设计美是设计特有的美,设计美是社会性劳动成果的结晶。设计离不开美,人类对美的需求是设计产生的根源,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始终都在追求美和努力体现美。文章以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为例,从建筑设计美的要素的角度来探讨现代建筑“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美。  【关键词】:设计;设计美;苏州博物馆  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动力和能源,使得人类社会由手工业时代进入了先进的工业时代,设计艺术也跟着发生了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新疆就有被誉为“歌舞之乡”的美称,古称“西域”,在这千姿百态、万花争艳的13个世代居住的民族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歌舞形式,尤其以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为主,形成异域风情舞蹈种类的主要缘由是因不同时期舞蹈交流的结果所致,而这些交流体现在历史背景中、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下,以及跨领域、跨学科的领域中。  【关键词】:新疆地区舞蹈;交流与发展;历史背景;现今趋势;跨文化领域;  一、历史文化背景
期刊
【摘要】:贺绿汀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音乐评论家。他为发展我国的音乐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贺绿汀先生的音乐作品中尤其是他的钢琴作品,在中国的音乐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贺绿汀创作完成了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中国钢琴曲;创立了中国现代复调,是中国现代复调音乐的奠基人。他的钢琴音乐创作既运用了欧洲丰富的作曲技法,又继承并发展了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音乐,将中西方的作曲技法相融合,创作出特有的田园牧歌式的音
期刊
【摘要】:论文为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文章将从当前时代的大背景下,阐述地域文化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必要性,接下来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景观小品设计手法两个方面结合具体实例讲述地域文化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以此来启发地域文化在景观小品创新设计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景观小品;地域文化;独特性;统一性  任何景观形式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地域基础上,作为景观的构成元素景观小品也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参观青年艺术100展览,从作品、艺术家、策展人及展览布局等方面解读青年艺术展览的现状,为今天当代艺术尤其是青年艺术的发展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青年艺术100;当代艺术;艺术展览  什么是当代艺术?每个观者在步入一场当代艺术展之前或许都会有自己的解读。美术史家会以20世纪50年代美国崛起为切入点,分析以巴黎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地位陨落的缘由,进而探讨为何安迪·沃霍尔、
期刊
【摘要】:历来学者公认,自秦至清,小篆有三座高峰:一为秦李斯;二为唐李阳冰;三为邓石如。“二李”均为“玉箸篆”,其后的篆书家大都难出其右。至有清一代,邓石如横空出世,一扫前人作篆旧习,无论从小篆的神采还是形质,都极大的扩展了小篆的表现空间,将沉寂近千年的篆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他笔下,委婉通畅与迟涩拙朴合二为一,既不失小篆之温文尔雅,又能得汉碑之雄强峭拔,一改几百年来先贤们截毫作篆务求匀整的传统。
期刊
【摘要】:罗杰.弗莱是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史家和美学家,他提出了形式主义的美学观,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其最基本的性质,对现代美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强调美的本质来源于形式,因此多关注于艺术作品的创作特点和技法等方面,相对忽略作品的内容,这种重视艺术形式,而不过分强调很高的艺术内容的美学观点在装饰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将就此来讨论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美学的思想在装饰画中的运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功利主义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宗旨,该流派关于“幸福”的观点,成为西方典型的幸福观之一。从古典功利主义者边沁的幸福观:快乐没有质的区分、快乐是一切行为的动机与目的到密尔:“高级快乐”与“低级快乐”之分到现代行动功利主义者马斯特:评价性“幸福”与描述性“幸福”到布兰特:理性批判的快乐等内容,都有关于对“幸福”的讨论,可以看出“幸福”是功利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功利主义将一切关系归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