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图、色彩、笔法、意趣是中国水彩画语言特色的主要特征,其构图的形式多样、色彩的丰富淋漓、笔法的生动有力以及意趣的气魄深厚都组成了水彩画的语言特色。画家们由于艺术观念、时代以及地域的不同,其水彩静物画的风格特征也体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就王肇民和刘寿祥两位均画过很多水彩静物画的中国著名水彩画家的水彩静物画作品为探究对象,将其水彩静物画表现的语言特色做对比研究,能更好地理解两位画家作品中造型、构图以及光与色的应用等所表达的不同语言特色,从他们的水彩静物画中汲取水彩静物画的不同绘画技术与理解。
关键词:王肇民;刘寿祥;水彩静物画;语言特色
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史中是一种由异域文化发展为本土文化的艺术,它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在深厚的中华文化中接受熏陶,吸收了大量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章法,逐渐以一种新的中国本土艺术闻名于世。中国水彩画具有民族性、本体化等特点,随着中国民族文化及时代的不断发展,其发展走向成为画界谈论的重要话题。水彩静物画是水彩画重要分支,本文就中国水彩静物画绘画大家王肇民先生与刘寿祥先生水彩静物画的语言特色进行研究和探讨,讨论中国水彩静物画及水彩画的发展走向的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造型的理解与不同特色
王肇民的水彩静物画,别开生面,展现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新气派。王肇民善于吸收中外绘画艺术的优长,坚持“形是一切”的学术主张,崇尚“真实则美,有力则美”的美学思想。
他对画面中物体造型既不同于古人的“形神兼备”之意,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在《画语拾零》中强调画面中物体造型理解是“形是一切”“以形写形”。“形是一切”的观点反映了现代的创新精神,其通过丰富的艺术创作经历验证了这一空前绝后的理论观点的正确性,成为水彩静物绘画界中的创作创新的里程碑。其经过自身的思考,进行造型上的提炼,运用最简单的处理方式进行物体客观外形的展现,在笔触和色彩处理上都体现着洒脱奔放、干净利落的特点。而他在观察方式上受中西绘画理论影响,习得了西方绘画大师塞尚的静物观察绘画理论。王肇民在塞尚的观点上又融合了国画家“石分三面”的体积观,在静物绘画中以“以巧见拙、以拙为主”为主要表现方式,在静物造型中形成洗练又概括的表现方式,从而形成了“宁方勿圆”的绘画造型理念,以凸显画面物体体积感的形式,提升了其作品整个格调。加上画家骨子里透出的踏实厚重,造型的结实凝重,色彩的饱满和对比,构图的巧妙,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张力。“他下功力,却又不见功力;刻意探索,却能妙合自然。”
刘寿祥在艺术上博采众长,细腻奔放,他既不因循守旧盲目摹拟,也不追求形式主义与新潮,而是踏实坚定,执着探索,笔耕不辍,作品连续在全国第六、七、八届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
刘寿祥的静物画在画面造型上有着与王肇民较为相近的见解,但又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其主张“真实于物体本身”,其画中物体的造型会显现出一种“是物又非物”的理念!他刻画的自然物体是真实存在的物体与其无形精神内涵的融合。刘寿祥认为真正的造型艺术应是一种“超出象外、得其寰中”。他主张胸怀广阔返回虚静,以达到浑然之境;蓄积正气,可显出豪雄;自然得来意味无穷,而绝不是抄袭自然取悦他人!因此,其作品不仅仅是物体表面真实的描绘,更是通过刻画出物体内在的坚实与挺拔,超出自然物体本质的质感,凸显是物又非物的感官理念!同时其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用笔,以酣畅的横涂竖抹结合浓淡轻重的变化,兼有东方的深沉神韵与西方的机敏轻奢,拙中见巧、朴中求华以达到造型与内涵的完美统一和气韵生动,带给人一种素朴而博大,震撼心灵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构图特色与话语风格
王肇民作品构图中遵循了“虚实相间,反正结合”的构图原则,通过总揽全局,多方位的构图思考,进行图画内表达的物体形状本身及超出物体形状(负形)的全面顾及,最终形成两者的相辅相成,与物体本身及背景在图画中形成浑然天成地的效果,从而得到艺术上的升华。王肇民的水彩静物图中构图充实饱满,图画中心及视角兼顾,物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十分考究,整体布局合理有序,体现着构图的完美追求。总体说来,其构图主要强调画面的均衡,主次分明,追求构图的风格变化又不失整体和谐。他在作画时对画中物体之间的从属关系要求严格,在作画过程始终对物体的点线面作合理安排,他习惯于将物体在铺平的衬布上进行穿插摆放,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视线感官。如其在《白盘里的苹果》一图中的构图,图中苹果的摆放十分有特色,桌上及果盘里的苹果的摆放均是相互挨着排列放置,但其罐子口位置的苹果摆放中,只是单单的一个苹果,白盘子中三个苹果、桌子边上的两个苹果、罐子与盘子间的两个苹果、罐子上的一个苹果的摆放在整体布局上处于奇巧而又均衡的状态,其整个作品主题与背景形成一种呼应的关系,白盘子的放置微微超出桌子边缘,巧妙的破格形成画面的错落有致。
刘寿祥在构图中与王肇民相似,都强调布局的平衡,但其在构图布局思考中会侧重于视觉效果的均衡,在静物作品构图中遵循“尺法严谨合度”的构图原则。画面上的每个物体的高低、前后、繁简、轻重等方面均有严谨尺度的计算,使得整体呈现的画面处于多一厘则多,少一厘则少的难得的恰到好处的状态!如其作品《鲜果》中,画面采取整体简练、稳定的近乎圆形的正三角构图,简洁单纯,富有形式感且耐人寻味。其中物象形体挺拔端正,庄重敦厚,整体饱满富足,高贵典雅,生动而自然!图片中的墙壁、罐子、水果、衬布以段式呈现,整体画面平稳肃穆,却又栩栩如生,俨然天成!在强烈的对比中求和谐,在动感中求稳定,细节真实,表现精到,形式感强烈!这也是画家将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西洋画造型的一种巧妙融合!
三、光与色彩的运用
王肇民在水彩静物画中的色彩绘制强调体现真实与表达力度,其认为作画中运用色彩亮度层次越多,在画面呈现上给人的视觉感受越软弱无力,而相对越少的色彩亮度层次则对比性越强,整体画面呈现更为立体,视觉上更有冲击力。可以观察以上王肇民的水彩靜物画,其画面中物体明度高度一般只有两到三个色平面,在选色上一般选择简单的同一种颜色或者采用的色彩均以原色为主,很少会出现间色和复色,使得其作品给人一种整洁、干净、清新的视觉感受,绘制过程中其经常使用黑色进行阴影部分绘制,增加事物立体感。王肇民在绘画过程中在光的运用上以平光和侧光为主,运用平光弱化投影,凸显画面平面特征且富于装饰效果;运用侧光凸显物体主体,巧妙进行事物与投影的和谐组合,使得整体画面凝重而又鲜明。其作画前经常会先做粉底,粉底的作用使得画面的色彩呈现更为鲜艳而又厚重。王肇民早期喜用保定纸作画,利用保定纸的纸纹,第二层色运用干擦、枯笔的技法,整体画面呈现透明的效果,其水彩静物作品中常用正侧面光照射,很少使用逆光。 其在1979年作的《背光的荷花玉兰》一画中,王肇民少见地采用了逆光,画面色彩纯净,典雅清丽!婷婷的姿态,稳重的构图,去华存质,有如浑金璞玉,绽放出不可磨灭的光彩;亦如贤良淑女,令人望而俨然生敬,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刘寿祥的色彩运用与王肇民用笔技法相区别,呈现效果也不同。与王肇民相比,则较为丰富,画面标志性地运用黑色衬布与白色墙壁相映衬,用浅色的投影衬托画面的整体和谐和视觉的对比冲击,用笔老辣,色彩精妙细微,鲜活灵动!
其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中国的楚文化,特别是对漆器色彩的借鉴使得他的水彩画中的色彩出现了以黑色和红色、朱红等传统东方色彩为主要用色的画面,从而表现出一种雅俗共赏的独特视觉效果,同时善于巧用中国画技法,水墨淋漓,酣畅肆意,一蹴而就。
刘寿祥的水彩很显然受到王肇民先生的影响。90年代的欧洲游历使刘寿祥的水彩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色彩表现更为大胆、强烈!他的水彩静物画是中国楚文化底蕴与西方静物造型结合的产物,色彩清新典雅、婉转不媚,用笔讲究独到老辣,色调丰富布局巧妙,充满了诗意和一种自在惬意。
总之,在色彩运用对比上,典型的刘寿祥借鉴了王肇民画水果的用色方法,在借鉴上又加入了自己的独创,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在画苹果时,王肇民往往依据苹果生长过程中的颜色渐变进行色彩关系的绘画,例如,先画绿,再黄,后红,再辅以素描关系,使得苹果的色彩层层透出,凸显其质感。刘寿祥虽也按照苹果自身生长规律进行层层着色,先绿后红,但在着色前他常会在苹果上着紫灰色走一遍,以凸显苹果处的高光颜色。最后用冷暖白刷扫定格,凸显的是整个画面的整体与和谐!从光线的不同和物体的本色上来体会和把握色彩的微妙变化,稳重而含羞温婉而透达!
在这里,我们尝试着从王肇民与刘寿祥的水彩静物画语言特色分析上,对其作品绘画技巧作一些探讨和挖掘,希望能在大师们优秀绘画技巧借鉴基础上,获得一些新的认知、启发或突破,进行自身绘画元素的创造,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毕竟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静下心沉下去,从一点一滴做起,完善自己的基本功和综合素养,不但要在绘画技法上攻坚克难,更要深入中西方的文化精髓之中,习得一叶!我们相信,只有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人格基础之上的艺术才能展现出脱俗、雅致、正大光明和永久不朽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廖胜兰,邹正洪.王肇民与刘寿祥的水彩静物画表现语言研究[J].艺海,2014,(10).
[2]乌日乐.刘寿祥水彩画艺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學,2016,(32).
[3]舒黎.王肇民水彩画的艺术语言的探究[J].大观,2015,(10).
[4]王肇民.画语拾零[M].长沙: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20).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关键词:王肇民;刘寿祥;水彩静物画;语言特色
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史中是一种由异域文化发展为本土文化的艺术,它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在深厚的中华文化中接受熏陶,吸收了大量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章法,逐渐以一种新的中国本土艺术闻名于世。中国水彩画具有民族性、本体化等特点,随着中国民族文化及时代的不断发展,其发展走向成为画界谈论的重要话题。水彩静物画是水彩画重要分支,本文就中国水彩静物画绘画大家王肇民先生与刘寿祥先生水彩静物画的语言特色进行研究和探讨,讨论中国水彩静物画及水彩画的发展走向的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造型的理解与不同特色
王肇民的水彩静物画,别开生面,展现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新气派。王肇民善于吸收中外绘画艺术的优长,坚持“形是一切”的学术主张,崇尚“真实则美,有力则美”的美学思想。
他对画面中物体造型既不同于古人的“形神兼备”之意,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在《画语拾零》中强调画面中物体造型理解是“形是一切”“以形写形”。“形是一切”的观点反映了现代的创新精神,其通过丰富的艺术创作经历验证了这一空前绝后的理论观点的正确性,成为水彩静物绘画界中的创作创新的里程碑。其经过自身的思考,进行造型上的提炼,运用最简单的处理方式进行物体客观外形的展现,在笔触和色彩处理上都体现着洒脱奔放、干净利落的特点。而他在观察方式上受中西绘画理论影响,习得了西方绘画大师塞尚的静物观察绘画理论。王肇民在塞尚的观点上又融合了国画家“石分三面”的体积观,在静物绘画中以“以巧见拙、以拙为主”为主要表现方式,在静物造型中形成洗练又概括的表现方式,从而形成了“宁方勿圆”的绘画造型理念,以凸显画面物体体积感的形式,提升了其作品整个格调。加上画家骨子里透出的踏实厚重,造型的结实凝重,色彩的饱满和对比,构图的巧妙,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张力。“他下功力,却又不见功力;刻意探索,却能妙合自然。”
刘寿祥在艺术上博采众长,细腻奔放,他既不因循守旧盲目摹拟,也不追求形式主义与新潮,而是踏实坚定,执着探索,笔耕不辍,作品连续在全国第六、七、八届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
刘寿祥的静物画在画面造型上有着与王肇民较为相近的见解,但又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其主张“真实于物体本身”,其画中物体的造型会显现出一种“是物又非物”的理念!他刻画的自然物体是真实存在的物体与其无形精神内涵的融合。刘寿祥认为真正的造型艺术应是一种“超出象外、得其寰中”。他主张胸怀广阔返回虚静,以达到浑然之境;蓄积正气,可显出豪雄;自然得来意味无穷,而绝不是抄袭自然取悦他人!因此,其作品不仅仅是物体表面真实的描绘,更是通过刻画出物体内在的坚实与挺拔,超出自然物体本质的质感,凸显是物又非物的感官理念!同时其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用笔,以酣畅的横涂竖抹结合浓淡轻重的变化,兼有东方的深沉神韵与西方的机敏轻奢,拙中见巧、朴中求华以达到造型与内涵的完美统一和气韵生动,带给人一种素朴而博大,震撼心灵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构图特色与话语风格
王肇民作品构图中遵循了“虚实相间,反正结合”的构图原则,通过总揽全局,多方位的构图思考,进行图画内表达的物体形状本身及超出物体形状(负形)的全面顾及,最终形成两者的相辅相成,与物体本身及背景在图画中形成浑然天成地的效果,从而得到艺术上的升华。王肇民的水彩静物图中构图充实饱满,图画中心及视角兼顾,物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十分考究,整体布局合理有序,体现着构图的完美追求。总体说来,其构图主要强调画面的均衡,主次分明,追求构图的风格变化又不失整体和谐。他在作画时对画中物体之间的从属关系要求严格,在作画过程始终对物体的点线面作合理安排,他习惯于将物体在铺平的衬布上进行穿插摆放,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视线感官。如其在《白盘里的苹果》一图中的构图,图中苹果的摆放十分有特色,桌上及果盘里的苹果的摆放均是相互挨着排列放置,但其罐子口位置的苹果摆放中,只是单单的一个苹果,白盘子中三个苹果、桌子边上的两个苹果、罐子与盘子间的两个苹果、罐子上的一个苹果的摆放在整体布局上处于奇巧而又均衡的状态,其整个作品主题与背景形成一种呼应的关系,白盘子的放置微微超出桌子边缘,巧妙的破格形成画面的错落有致。
刘寿祥在构图中与王肇民相似,都强调布局的平衡,但其在构图布局思考中会侧重于视觉效果的均衡,在静物作品构图中遵循“尺法严谨合度”的构图原则。画面上的每个物体的高低、前后、繁简、轻重等方面均有严谨尺度的计算,使得整体呈现的画面处于多一厘则多,少一厘则少的难得的恰到好处的状态!如其作品《鲜果》中,画面采取整体简练、稳定的近乎圆形的正三角构图,简洁单纯,富有形式感且耐人寻味。其中物象形体挺拔端正,庄重敦厚,整体饱满富足,高贵典雅,生动而自然!图片中的墙壁、罐子、水果、衬布以段式呈现,整体画面平稳肃穆,却又栩栩如生,俨然天成!在强烈的对比中求和谐,在动感中求稳定,细节真实,表现精到,形式感强烈!这也是画家将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西洋画造型的一种巧妙融合!
三、光与色彩的运用
王肇民在水彩静物画中的色彩绘制强调体现真实与表达力度,其认为作画中运用色彩亮度层次越多,在画面呈现上给人的视觉感受越软弱无力,而相对越少的色彩亮度层次则对比性越强,整体画面呈现更为立体,视觉上更有冲击力。可以观察以上王肇民的水彩靜物画,其画面中物体明度高度一般只有两到三个色平面,在选色上一般选择简单的同一种颜色或者采用的色彩均以原色为主,很少会出现间色和复色,使得其作品给人一种整洁、干净、清新的视觉感受,绘制过程中其经常使用黑色进行阴影部分绘制,增加事物立体感。王肇民在绘画过程中在光的运用上以平光和侧光为主,运用平光弱化投影,凸显画面平面特征且富于装饰效果;运用侧光凸显物体主体,巧妙进行事物与投影的和谐组合,使得整体画面凝重而又鲜明。其作画前经常会先做粉底,粉底的作用使得画面的色彩呈现更为鲜艳而又厚重。王肇民早期喜用保定纸作画,利用保定纸的纸纹,第二层色运用干擦、枯笔的技法,整体画面呈现透明的效果,其水彩静物作品中常用正侧面光照射,很少使用逆光。 其在1979年作的《背光的荷花玉兰》一画中,王肇民少见地采用了逆光,画面色彩纯净,典雅清丽!婷婷的姿态,稳重的构图,去华存质,有如浑金璞玉,绽放出不可磨灭的光彩;亦如贤良淑女,令人望而俨然生敬,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刘寿祥的色彩运用与王肇民用笔技法相区别,呈现效果也不同。与王肇民相比,则较为丰富,画面标志性地运用黑色衬布与白色墙壁相映衬,用浅色的投影衬托画面的整体和谐和视觉的对比冲击,用笔老辣,色彩精妙细微,鲜活灵动!
其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中国的楚文化,特别是对漆器色彩的借鉴使得他的水彩画中的色彩出现了以黑色和红色、朱红等传统东方色彩为主要用色的画面,从而表现出一种雅俗共赏的独特视觉效果,同时善于巧用中国画技法,水墨淋漓,酣畅肆意,一蹴而就。
刘寿祥的水彩很显然受到王肇民先生的影响。90年代的欧洲游历使刘寿祥的水彩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色彩表现更为大胆、强烈!他的水彩静物画是中国楚文化底蕴与西方静物造型结合的产物,色彩清新典雅、婉转不媚,用笔讲究独到老辣,色调丰富布局巧妙,充满了诗意和一种自在惬意。
总之,在色彩运用对比上,典型的刘寿祥借鉴了王肇民画水果的用色方法,在借鉴上又加入了自己的独创,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在画苹果时,王肇民往往依据苹果生长过程中的颜色渐变进行色彩关系的绘画,例如,先画绿,再黄,后红,再辅以素描关系,使得苹果的色彩层层透出,凸显其质感。刘寿祥虽也按照苹果自身生长规律进行层层着色,先绿后红,但在着色前他常会在苹果上着紫灰色走一遍,以凸显苹果处的高光颜色。最后用冷暖白刷扫定格,凸显的是整个画面的整体与和谐!从光线的不同和物体的本色上来体会和把握色彩的微妙变化,稳重而含羞温婉而透达!
在这里,我们尝试着从王肇民与刘寿祥的水彩静物画语言特色分析上,对其作品绘画技巧作一些探讨和挖掘,希望能在大师们优秀绘画技巧借鉴基础上,获得一些新的认知、启发或突破,进行自身绘画元素的创造,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毕竟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静下心沉下去,从一点一滴做起,完善自己的基本功和综合素养,不但要在绘画技法上攻坚克难,更要深入中西方的文化精髓之中,习得一叶!我们相信,只有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人格基础之上的艺术才能展现出脱俗、雅致、正大光明和永久不朽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廖胜兰,邹正洪.王肇民与刘寿祥的水彩静物画表现语言研究[J].艺海,2014,(10).
[2]乌日乐.刘寿祥水彩画艺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學,2016,(32).
[3]舒黎.王肇民水彩画的艺术语言的探究[J].大观,2015,(10).
[4]王肇民.画语拾零[M].长沙: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20).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