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陕北文化在陕西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沙漠、草原和黄土高原的交融区。又是中国革命的养育圣地,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一体性、多元性兼具的特点。
【关键词】
陕北;原始;多元;兼容;革命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东临黄河,北接鄂尔多斯大草原,南依八百里大秦川,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也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兼营地区,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兄弟民族不时迁徙回归,与汉民族长期相邻而居,特殊交流,相互涵化,扬长避短,共同发展。最终陕北以汉文化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共存的整合体。秦汉时期,陕北地区为畜牧区。西汉以后,开始发展农耕业,这一地区快速成为了一个半农业半畜牧的区域。陕北以南的黄龙山天然的将这种状态划分为半农业半畜牧和农业耕种区,直至隋唐。到宋代以后才开始逐渐有所改变。陕北地区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受这种农业与畜牧结合发展的经济结构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陕北地区一直是农牧交界的前沿阵地,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碰撞区域。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下,陕北文化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草原文化及异族文化的独特个性。陕北文化在这种多民族杂居的格局下具有以下特点:
1陕北文化的原始性
陕北,厚重的黄土地上保留着纯净的文化底蕴。同时又受到偏远的地理位置影响,造成与文化中心的疏远,使经济发展滞后。由于地貌、经济原因,交通不便,在这个地区成为走西口的要道,出现了许许多多脚夫马帮。由于历史原因,陕北成为军事战略要冲,战争不断,经济发展迟缓。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的文化圈显得有些封闭、有些迟钝。正是这种封闭使得很多已经失传的原始的民族文化能够在陕北民间得以保存,成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陕北方言中,如后生(青年人,后辈)、先后(妯娌)、夜来(昨天)、外后儿(后天)等等,都保留了古词语和宋元方言。同时也说明陕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2 陕北文化的多元性
自古陕北处于多民族杂居地带,从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周到唐、宋、元,在匈奴、突厥、鲜卑、西羌等与汉族的争战中,形成了这个地区文化的多元特征。各民族文化在这一交界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民族融合是通过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广泛交融,互相影响,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文化产生过程。陕北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向荣共存。历代以来,陕北经过无数次的争夺战争、社会变迁,每次都带来了新的民族交往、杂居条件,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荟萃。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整合是共同改变的,一方面是汉族文化凭借自身的优势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整合,例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就说明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也凭借自身独特性会积极融入汉族文化中来。陕北方言词汇中明显地留有少数民族的烙印,大量的分音词和少数民族地名的出现和存在,都联系着陕北历史上的民族斗争、动乱。如陕北话称父亲为”老子” 、 ”达”,其称呼源于羌人。另有“蛮婆、蛮汉”两词也是从四川松潘和青海东南部北迁而来的羌族的遗物。
3 陕北文化的兼容性
大量的移民过程是形成陕北文化兼收并蓄的主要原因。历史上无数次的征战造成不断的迁移,使得陕北文化独具特色。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文化开放的特性。陕北人对异地文化所采取的态度则是“来者不拒,为我所用”,使陕北文化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异地文化的精华,显得丰富多彩。陕北民歌,就是典型的广泛汲取临近地域民歌的特点,有效的汲取了自身发展与传承的养料,对异地文化的兼收并蓄使陕北民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内容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创新。例如、陕北民歌的遣词用语既有山西民歌“山曲”影子、又有陇东与宁夏地区“花儿”的调,同时从感觉上又与内蒙古的“爬山调”相近。又如榆林特有的丝弦小调榆林小曲。小曲是江南或湘楚清曲,长久以来,曾有多种说法。有清康熙年间谭吉璁从江浙带来的“韶音”说,清同治年间左宗棠部湘军前锋刘松带来的“湘楚乐”说等。小曲在保留了部分南方音乐风格,吸收了陕北民歌的材料,是外来文化与陕北文化互为影响、伴生发展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榆林小曲的伴奏乐器是以丝弦乐器为主要伴奏乐器,受明清俗曲的直接影响。乔先生说这是一种“仅传与一城”的音乐形式。
4 陕北文化的与时俱进
陕北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包容性,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当代陕北文化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对创建延安色彩的革命文艺,起来巨大的鼓舞促进作用。
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陕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宣传革命思想,推翻三座大山,陕北人民肩负起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于是就涌現出了大量和这时期相关的民歌,歌颂党,歌颂革命的新民歌很快发展。同时延安奔赴来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知识分子,他们需填上新词就成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当时要取得全国解放的最先进的文艺思想。对于能歌善舞的陕北艺人来说,为革命民歌填写唱词也积极百倍。他们把民国年以来所有的重大事件、人物都编写成民歌加以记叙。陕北民歌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具有突出“记事村史”的功能。如《东方红》、《刘志丹》、《谢子长》、《张学良》、《南泥湾》、《大生产》、《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上千首革命歌曲,唱遍了全国各地,对团结人民、凝聚人心,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近现代历史大变革以来的陕北民歌反映了各个时期战争的革命历史。把各个时期的革命歌曲按顺序编排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陕北革命史。
陕北是一块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边塞风情和历史原因,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陕北黄土文化。
从黄帝到毛泽东,从封建社会到革命战争,陕北总是和国家的民族兴衰息息相关,陕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陕北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民性,生动的纪实性,很强的兼融性,独特的艺术性的先进文化,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和开发价值,弘扬陕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北文化在陕西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沙漠、草原和黄土高原的交融区。又是中国革命的养育圣地,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一体性、多元性兼具的特点。
【关键词】
陕北;原始;多元;兼容;革命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东临黄河,北接鄂尔多斯大草原,南依八百里大秦川,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也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兼营地区,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兄弟民族不时迁徙回归,与汉民族长期相邻而居,特殊交流,相互涵化,扬长避短,共同发展。最终陕北以汉文化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共存的整合体。秦汉时期,陕北地区为畜牧区。西汉以后,开始发展农耕业,这一地区快速成为了一个半农业半畜牧的区域。陕北以南的黄龙山天然的将这种状态划分为半农业半畜牧和农业耕种区,直至隋唐。到宋代以后才开始逐渐有所改变。陕北地区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受这种农业与畜牧结合发展的经济结构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陕北地区一直是农牧交界的前沿阵地,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碰撞区域。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下,陕北文化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草原文化及异族文化的独特个性。陕北文化在这种多民族杂居的格局下具有以下特点:
1陕北文化的原始性
陕北,厚重的黄土地上保留着纯净的文化底蕴。同时又受到偏远的地理位置影响,造成与文化中心的疏远,使经济发展滞后。由于地貌、经济原因,交通不便,在这个地区成为走西口的要道,出现了许许多多脚夫马帮。由于历史原因,陕北成为军事战略要冲,战争不断,经济发展迟缓。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的文化圈显得有些封闭、有些迟钝。正是这种封闭使得很多已经失传的原始的民族文化能够在陕北民间得以保存,成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陕北方言中,如后生(青年人,后辈)、先后(妯娌)、夜来(昨天)、外后儿(后天)等等,都保留了古词语和宋元方言。同时也说明陕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2 陕北文化的多元性
自古陕北处于多民族杂居地带,从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周到唐、宋、元,在匈奴、突厥、鲜卑、西羌等与汉族的争战中,形成了这个地区文化的多元特征。各民族文化在这一交界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民族融合是通过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广泛交融,互相影响,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文化产生过程。陕北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向荣共存。历代以来,陕北经过无数次的争夺战争、社会变迁,每次都带来了新的民族交往、杂居条件,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荟萃。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整合是共同改变的,一方面是汉族文化凭借自身的优势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整合,例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就说明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也凭借自身独特性会积极融入汉族文化中来。陕北方言词汇中明显地留有少数民族的烙印,大量的分音词和少数民族地名的出现和存在,都联系着陕北历史上的民族斗争、动乱。如陕北话称父亲为”老子” 、 ”达”,其称呼源于羌人。另有“蛮婆、蛮汉”两词也是从四川松潘和青海东南部北迁而来的羌族的遗物。
3 陕北文化的兼容性
大量的移民过程是形成陕北文化兼收并蓄的主要原因。历史上无数次的征战造成不断的迁移,使得陕北文化独具特色。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文化开放的特性。陕北人对异地文化所采取的态度则是“来者不拒,为我所用”,使陕北文化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异地文化的精华,显得丰富多彩。陕北民歌,就是典型的广泛汲取临近地域民歌的特点,有效的汲取了自身发展与传承的养料,对异地文化的兼收并蓄使陕北民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内容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创新。例如、陕北民歌的遣词用语既有山西民歌“山曲”影子、又有陇东与宁夏地区“花儿”的调,同时从感觉上又与内蒙古的“爬山调”相近。又如榆林特有的丝弦小调榆林小曲。小曲是江南或湘楚清曲,长久以来,曾有多种说法。有清康熙年间谭吉璁从江浙带来的“韶音”说,清同治年间左宗棠部湘军前锋刘松带来的“湘楚乐”说等。小曲在保留了部分南方音乐风格,吸收了陕北民歌的材料,是外来文化与陕北文化互为影响、伴生发展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榆林小曲的伴奏乐器是以丝弦乐器为主要伴奏乐器,受明清俗曲的直接影响。乔先生说这是一种“仅传与一城”的音乐形式。
4 陕北文化的与时俱进
陕北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包容性,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当代陕北文化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对创建延安色彩的革命文艺,起来巨大的鼓舞促进作用。
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陕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宣传革命思想,推翻三座大山,陕北人民肩负起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于是就涌現出了大量和这时期相关的民歌,歌颂党,歌颂革命的新民歌很快发展。同时延安奔赴来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知识分子,他们需填上新词就成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当时要取得全国解放的最先进的文艺思想。对于能歌善舞的陕北艺人来说,为革命民歌填写唱词也积极百倍。他们把民国年以来所有的重大事件、人物都编写成民歌加以记叙。陕北民歌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具有突出“记事村史”的功能。如《东方红》、《刘志丹》、《谢子长》、《张学良》、《南泥湾》、《大生产》、《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上千首革命歌曲,唱遍了全国各地,对团结人民、凝聚人心,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近现代历史大变革以来的陕北民歌反映了各个时期战争的革命历史。把各个时期的革命歌曲按顺序编排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陕北革命史。
陕北是一块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边塞风情和历史原因,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陕北黄土文化。
从黄帝到毛泽东,从封建社会到革命战争,陕北总是和国家的民族兴衰息息相关,陕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陕北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民性,生动的纪实性,很强的兼融性,独特的艺术性的先进文化,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和开发价值,弘扬陕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