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日报记者戴鹏、徐运平采写的大型人物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以下简称《丰碑》)是获得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这篇作品以追忆的形式塑造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关爱百姓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形象,表现了任长霞一心为民、正义果敢、天性慈悲的人格魅力,并有力地揭示出“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的朴素哲理。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数读者为长霞感动、为英雄流泪。
如今,时间的流逝沉淀了我们曾经的泪水和感动,也许我们可以更加冷静地来看这篇优秀的典型报道。该作品除了题材重大、事迹感人之外,在写作方法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之处,如特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如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如朴素而又诗意的语言等。在这里,笔者仅就其结构艺术进行评析。
一只恢弘大气而又精美巧妙的“瓶子”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瓶“酒”,那么“酒”就有如文章的内容,“瓶子”则有如文章的形式,即结构。《丰碑》题材重大、人物典型、事迹感人,自然是难得的“好酒”,当然就需要记者设计一只与这“好酒”相匹配的“瓶子”,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通过对这篇作品的分析,得出结构模式如下图:
从文章结构的基本类型来看,《丰碑》采用的是常见的总—分—总结构模式。仅以其形式而论,这篇作品的结构并不复杂和玄妙。但是,如果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言,就可以看出记者的匠心独运和构思方面的大气巧妙。结构要素具有艺术性,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正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所说:“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①
《丰碑》是一件大容量的作品,长达六七千字,如何使所有的内容都“找到其必然的地位”是一个摆在记者面前的难题。而且,当时关于任长霞的报道是中宣部新闻局组织的多家媒体的集体行动,参加的新闻单位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还有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南方周末等6家都市类报刊。如何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突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让作品有“生气”,也是记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记者发现,所有的感动和泪水都来自任长霞的英雄事迹:老百姓流泪,是因为任长霞执法为民、敢于打黑碰硬;任长霞流泪,是因为她关爱百姓,灵魂深处流淌着女人的天性、天性的慈悲、慈悲的纯真;英雄的亲人流泪,是因为任长霞让人体会到一种“英雄的残缺、残缺的美丽、美丽的崇高”。于是,记者找到了贯穿任长霞所有事迹的一条线索——泪水,《丰碑》主体部分以三个并列的结构段分别展示了三种人的泪水:百姓的泪水、英雄的泪水、亲人的泪水。这不同的泪水从不同的侧面把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任长霞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她不仅仅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战神”、“铁娘子”,也是一个内心充满博大悲悯之情的爱流泪的普通女性,又是一个虽然爱家、爱亲人,却给亲人留下太多遗憾的公安局长,记者笔下的任长霞没有被神话,没有被拔高,而是鲜活饱满,如在眼前。
泪水,为《丰碑》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结构线,体现出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高度驾驭能力。全篇以泪相连、用情统摄,严谨的逻辑、精心的布局使作品主体所有的内容各就其位、多而不乱,找到了其“必然的地位”。同时,泪水还为作品营造了悲痛凝重的氛围,多层面地挖掘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意蕴,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所以,结构艺术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言之有序”,更要以艺术化的形式赋予作品以生命,结构这只“酒瓶”才能将“生气贯注于内”。
《丰碑》除了主体结构的独具匠心,头和尾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开头由“细雨绵绵”入笔,回忆登封当初“万人恸哭、挽幛如云”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悲痛凝重的氛围,“大悲”切入,引出主题和主体,结尾则以“大德”收笔——泪雨纷飞之后,记者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理性崇高的境界,这是主体所有内容的自然归结与升华,正所谓“百川归海、巨瀑入谷”。而“谁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就把你刻上心碑!历史就这么公道!”既有力地收束全文、 揭示主题,又巧妙地照应了标题和开头。
开头与结尾的遥相呼应、结构线索的前后贯穿、主体内容的整合包举等,使《丰碑》的内容顺理成章地“好酒入瓶”,这个“瓶子”既精致巧妙又表现出恢弘大气,与作品难得的好题材完全匹配,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该作品能够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最高荣誉,乃实至名归。
一首事、理、情水乳交融的“诗”
如果我们把新华社记者朱玉采写的《警察任长霞》和《丰碑》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前者非常朴素。“整个报道体现的就是一种朴素的意味,所以既然朴素就不打扮,从标题到稿子全不打扮,完全是一个洗尽铅华清水挂面似的那种稿子”。②这种风格确保了人物和事迹的原汁原味,但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因为新闻作品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在思想的层面上带给读者更多的思索,在审美的层面上带给人以美感的愉悦。特别是这种大型的典型报道,应该努力营造多层面的丰富意蕴,才能体现出应有的厚度和深度。
《丰碑》在整体构思上给人的感觉,不仅是一件新闻作品、一篇大型通讯,还像一首气势如虹、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长诗。如果说记者质朴的叙述体现了一种还原人性、恢复本色的朴素的话,那么以泪水为线索构建起来的结构形式和以此带动起来的议论、抒情文字就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诗意,整篇作品给人的感觉就像一首赞美诗:朴素而有诗意,精美而大气。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事、情、理水乳交融,使整部作品朴实无华和华美精致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首先,在叙事方面,记者扎实而深入的采访为作品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这些事是展现人物精神风貌、揭示作品主题的基石。在主体的三个结构段中,每一部分记者都选择3至4个典型生动的细节材料,如任长霞让警察把犯人王晓伟的手铐打开让他和孩子见面的细节,如任长霞接访农妇陈秀英时伸手摸陈秀英伤口流泪的细节,如任长霞的化妆品和她的红衣服等,这些富有传奇色彩和悲剧效果的生动细节,被泪水浸透,闪烁着人格的魅力。而这些细节均由泪水串联,也使得作品的结构如诗一般精致和严谨。
其次,在议论说理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记者在每个结构段之前,都分别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情理兼容的议论文字来提示该部分的精华:
(1)其实,百姓的眼泪很金贵,也很慷慨,就看是对谁。她抹亮了嵩岳一片蓝天,还给了登封一方平安,百姓就把泪洒给她,把心掏给她,用口为她铸碑。
(2)莫道尽铁血,英雄也流泪。她的泪流淌着女人的天性、天性的慈悲、慈悲的纯真,闪耀着彩霞般的丽晖,映照出一位公安局长执法为民、关爱百姓的深切情怀。
(3)她是个优秀的公安局长,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她把有限的生命时光几乎都用到了事业上,留给亲人的唯有痛惜的泪水。
这三个议论段,理出于事,事理相融,使作品如诗一般浑然一体。
再次,是作品诗一样的情感氛围和鲜明的节奏感。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源自人们口述的故事和记者质朴的叙述,正如新华社记者周玮所言:“百姓口述的故事,情真;群众心底掏出的记忆,情深。”③
正是由于记者在结构上的精心安排,《丰碑》不仅结构严谨巧妙、浑然天成,而且理出于事、情因事生、理因情显,事、情、理水乳交融,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具有诗一般的美感。可以说,《丰碑》结构的艺术不仅使受众的新闻需求得以满足,也使人们得到审美的享受,这种双重的价值体现正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应有的品质。
一次成功的超越
比之于文学创作,新闻的魅力可能更多地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记录。记者在每一次采写中都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可以一次次地面对社会万象、咀嚼人生百味、体会各种情感。因此,记者的每一次采写活动都应有所不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记者要用全新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审视新闻人物和新闻事实。在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大胆创新、不断超越,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超越有限、进入无限。
写作的结构环节,可以说既有成法,又极具创新性。《丰碑》的结构模式,似乎可以看到借鉴的影子,很难说记者在构思时没有受到一些经典作品的影响或启发。这种结构不难让人想到当代诗人李瑛的《一月的哀思》,诗中的那句“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通过复沓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人们“像车队的河流”一样涌流不息的绵绵不尽的哀思。
但是,“借鉴”却有不同的境界:有时可能是笨拙的“学步”或“效颦”,有时却可能是全新的创造。前者的结果是固步自封,贻笑大方;而创新,却可以使作品超越已有的经验,获得永恒的生命。
艺术化的结构是一个封闭而又开放的系统,有序性仅仅是结构艺术化的表层和形式,创造性地实现要素之间的互动才是结构的内力所在,这种创造会使封闭的结构模式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巨大能量。在《丰碑》这部以泪水贯穿起来的大型人物通讯中,三组人物口述故事的并列与组接,使一个封闭式的结构拥有了无限的表现空间。泪水是一条线,也是一个创造的契机。有了这一契机,记者的思绪和情感在一个无限的空间里灵动变化、大开大合、虚实相映、点面结合、重叠反复,所有的内容不再是结构系统中部分与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深度的渗透,这使得《丰碑》的结构既精美又大气,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
《丰碑》的结构可以说是单纯中见丰富:表面上记者似乎只是选择了一种常规的“酒瓶”样式而且有所借鉴,实质上却充分体现出记者对典型报道勇于超越的创造力——举重若轻、跳出材料和程式做文章、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正是一名优秀记者必备的自为意识的体现。
纵观我们的典型报道,确曾给人们留下平面化、脸谱化、单一化的印象。而在众多媒体的不断实践和对受众心理、新闻规律的不断研究中,这种印象正被逐渐改变。新闻记者只有在报道中大胆创新、勇于超越,才能使先进典型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生动载体。《丰碑》的结构艺术,无疑是对典型报道形式创新所做的成功诠释。
注 释:
①陈果安、王定、易小斌:《新编写作学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
②《新闻调查·记者的故事》,央视国际,2005年11月9日。
③周玮:《感受榜样的力量——典型宣传走向时代主旋律》,《经济日报》,2006年5月5日。
(作者为中原工学院人文学院新闻教研室主任)
编校:张红玲
如今,时间的流逝沉淀了我们曾经的泪水和感动,也许我们可以更加冷静地来看这篇优秀的典型报道。该作品除了题材重大、事迹感人之外,在写作方法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之处,如特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如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如朴素而又诗意的语言等。在这里,笔者仅就其结构艺术进行评析。
一只恢弘大气而又精美巧妙的“瓶子”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瓶“酒”,那么“酒”就有如文章的内容,“瓶子”则有如文章的形式,即结构。《丰碑》题材重大、人物典型、事迹感人,自然是难得的“好酒”,当然就需要记者设计一只与这“好酒”相匹配的“瓶子”,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通过对这篇作品的分析,得出结构模式如下图:
从文章结构的基本类型来看,《丰碑》采用的是常见的总—分—总结构模式。仅以其形式而论,这篇作品的结构并不复杂和玄妙。但是,如果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言,就可以看出记者的匠心独运和构思方面的大气巧妙。结构要素具有艺术性,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正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所说:“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①
《丰碑》是一件大容量的作品,长达六七千字,如何使所有的内容都“找到其必然的地位”是一个摆在记者面前的难题。而且,当时关于任长霞的报道是中宣部新闻局组织的多家媒体的集体行动,参加的新闻单位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还有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南方周末等6家都市类报刊。如何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突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让作品有“生气”,也是记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记者发现,所有的感动和泪水都来自任长霞的英雄事迹:老百姓流泪,是因为任长霞执法为民、敢于打黑碰硬;任长霞流泪,是因为她关爱百姓,灵魂深处流淌着女人的天性、天性的慈悲、慈悲的纯真;英雄的亲人流泪,是因为任长霞让人体会到一种“英雄的残缺、残缺的美丽、美丽的崇高”。于是,记者找到了贯穿任长霞所有事迹的一条线索——泪水,《丰碑》主体部分以三个并列的结构段分别展示了三种人的泪水:百姓的泪水、英雄的泪水、亲人的泪水。这不同的泪水从不同的侧面把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任长霞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她不仅仅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战神”、“铁娘子”,也是一个内心充满博大悲悯之情的爱流泪的普通女性,又是一个虽然爱家、爱亲人,却给亲人留下太多遗憾的公安局长,记者笔下的任长霞没有被神话,没有被拔高,而是鲜活饱满,如在眼前。
泪水,为《丰碑》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结构线,体现出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高度驾驭能力。全篇以泪相连、用情统摄,严谨的逻辑、精心的布局使作品主体所有的内容各就其位、多而不乱,找到了其“必然的地位”。同时,泪水还为作品营造了悲痛凝重的氛围,多层面地挖掘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意蕴,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所以,结构艺术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言之有序”,更要以艺术化的形式赋予作品以生命,结构这只“酒瓶”才能将“生气贯注于内”。
《丰碑》除了主体结构的独具匠心,头和尾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开头由“细雨绵绵”入笔,回忆登封当初“万人恸哭、挽幛如云”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悲痛凝重的氛围,“大悲”切入,引出主题和主体,结尾则以“大德”收笔——泪雨纷飞之后,记者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理性崇高的境界,这是主体所有内容的自然归结与升华,正所谓“百川归海、巨瀑入谷”。而“谁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就把你刻上心碑!历史就这么公道!”既有力地收束全文、 揭示主题,又巧妙地照应了标题和开头。
开头与结尾的遥相呼应、结构线索的前后贯穿、主体内容的整合包举等,使《丰碑》的内容顺理成章地“好酒入瓶”,这个“瓶子”既精致巧妙又表现出恢弘大气,与作品难得的好题材完全匹配,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该作品能够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最高荣誉,乃实至名归。
一首事、理、情水乳交融的“诗”
如果我们把新华社记者朱玉采写的《警察任长霞》和《丰碑》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前者非常朴素。“整个报道体现的就是一种朴素的意味,所以既然朴素就不打扮,从标题到稿子全不打扮,完全是一个洗尽铅华清水挂面似的那种稿子”。②这种风格确保了人物和事迹的原汁原味,但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因为新闻作品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在思想的层面上带给读者更多的思索,在审美的层面上带给人以美感的愉悦。特别是这种大型的典型报道,应该努力营造多层面的丰富意蕴,才能体现出应有的厚度和深度。
《丰碑》在整体构思上给人的感觉,不仅是一件新闻作品、一篇大型通讯,还像一首气势如虹、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长诗。如果说记者质朴的叙述体现了一种还原人性、恢复本色的朴素的话,那么以泪水为线索构建起来的结构形式和以此带动起来的议论、抒情文字就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诗意,整篇作品给人的感觉就像一首赞美诗:朴素而有诗意,精美而大气。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事、情、理水乳交融,使整部作品朴实无华和华美精致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首先,在叙事方面,记者扎实而深入的采访为作品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这些事是展现人物精神风貌、揭示作品主题的基石。在主体的三个结构段中,每一部分记者都选择3至4个典型生动的细节材料,如任长霞让警察把犯人王晓伟的手铐打开让他和孩子见面的细节,如任长霞接访农妇陈秀英时伸手摸陈秀英伤口流泪的细节,如任长霞的化妆品和她的红衣服等,这些富有传奇色彩和悲剧效果的生动细节,被泪水浸透,闪烁着人格的魅力。而这些细节均由泪水串联,也使得作品的结构如诗一般精致和严谨。
其次,在议论说理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记者在每个结构段之前,都分别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情理兼容的议论文字来提示该部分的精华:
(1)其实,百姓的眼泪很金贵,也很慷慨,就看是对谁。她抹亮了嵩岳一片蓝天,还给了登封一方平安,百姓就把泪洒给她,把心掏给她,用口为她铸碑。
(2)莫道尽铁血,英雄也流泪。她的泪流淌着女人的天性、天性的慈悲、慈悲的纯真,闪耀着彩霞般的丽晖,映照出一位公安局长执法为民、关爱百姓的深切情怀。
(3)她是个优秀的公安局长,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她把有限的生命时光几乎都用到了事业上,留给亲人的唯有痛惜的泪水。
这三个议论段,理出于事,事理相融,使作品如诗一般浑然一体。
再次,是作品诗一样的情感氛围和鲜明的节奏感。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源自人们口述的故事和记者质朴的叙述,正如新华社记者周玮所言:“百姓口述的故事,情真;群众心底掏出的记忆,情深。”③
正是由于记者在结构上的精心安排,《丰碑》不仅结构严谨巧妙、浑然天成,而且理出于事、情因事生、理因情显,事、情、理水乳交融,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具有诗一般的美感。可以说,《丰碑》结构的艺术不仅使受众的新闻需求得以满足,也使人们得到审美的享受,这种双重的价值体现正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应有的品质。
一次成功的超越
比之于文学创作,新闻的魅力可能更多地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记录。记者在每一次采写中都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可以一次次地面对社会万象、咀嚼人生百味、体会各种情感。因此,记者的每一次采写活动都应有所不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记者要用全新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审视新闻人物和新闻事实。在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大胆创新、不断超越,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超越有限、进入无限。
写作的结构环节,可以说既有成法,又极具创新性。《丰碑》的结构模式,似乎可以看到借鉴的影子,很难说记者在构思时没有受到一些经典作品的影响或启发。这种结构不难让人想到当代诗人李瑛的《一月的哀思》,诗中的那句“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通过复沓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人们“像车队的河流”一样涌流不息的绵绵不尽的哀思。
但是,“借鉴”却有不同的境界:有时可能是笨拙的“学步”或“效颦”,有时却可能是全新的创造。前者的结果是固步自封,贻笑大方;而创新,却可以使作品超越已有的经验,获得永恒的生命。
艺术化的结构是一个封闭而又开放的系统,有序性仅仅是结构艺术化的表层和形式,创造性地实现要素之间的互动才是结构的内力所在,这种创造会使封闭的结构模式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巨大能量。在《丰碑》这部以泪水贯穿起来的大型人物通讯中,三组人物口述故事的并列与组接,使一个封闭式的结构拥有了无限的表现空间。泪水是一条线,也是一个创造的契机。有了这一契机,记者的思绪和情感在一个无限的空间里灵动变化、大开大合、虚实相映、点面结合、重叠反复,所有的内容不再是结构系统中部分与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深度的渗透,这使得《丰碑》的结构既精美又大气,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
《丰碑》的结构可以说是单纯中见丰富:表面上记者似乎只是选择了一种常规的“酒瓶”样式而且有所借鉴,实质上却充分体现出记者对典型报道勇于超越的创造力——举重若轻、跳出材料和程式做文章、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正是一名优秀记者必备的自为意识的体现。
纵观我们的典型报道,确曾给人们留下平面化、脸谱化、单一化的印象。而在众多媒体的不断实践和对受众心理、新闻规律的不断研究中,这种印象正被逐渐改变。新闻记者只有在报道中大胆创新、勇于超越,才能使先进典型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生动载体。《丰碑》的结构艺术,无疑是对典型报道形式创新所做的成功诠释。
注 释:
①陈果安、王定、易小斌:《新编写作学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
②《新闻调查·记者的故事》,央视国际,2005年11月9日。
③周玮:《感受榜样的力量——典型宣传走向时代主旋律》,《经济日报》,2006年5月5日。
(作者为中原工学院人文学院新闻教研室主任)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