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教师告别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还可以巩固、感悟,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实施云课堂教学时,同学们、老师们各自在家,信息技术让学生轻松地缩小距离,感受到真实课堂依然存在,信息技术通过云课堂,让师生们相聚在一起,实现了有效的交流、学习。所以说信息技术有效运用,能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教学;增添活力
  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的产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生活节奏,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5G技术的应用,教学可以更方便地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信息处理,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范期间,我们在“钉钉群”上授课,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实现课堂最优化效果的工具。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能在短时间内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引领学生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这里,笔者谈谈关于能够为教学添加活力的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体会:
  一、巧用信息技术导入课堂,激发兴趣
  首先,课堂伊始,激趣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图文、声音、视频、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直观教学的预期效果。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第3课《一起画学校》时,播放视频再现了同学们进入校园、做操、课间活动、校园景物等画面,还插入了《校园早晨》歌曲,音乐与视频的有机结合,运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陶醉在音乐中,观看着校园的视频,同学们不知不觉被激起了爱校、爱家的热情,激发了求知欲望,为画好我们的学校垫定了基础。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拉近了师生与生活的距离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思想品质,规范人的行为,让学生养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小公民。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把握好方向,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有机运用,既可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又可拉近师生的距离,让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如,笔者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整节课选取了两段视频,一段是“三无产品”生产过程,把“三无产品”的生产、售卖过程展示出来,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突出了教学重点。另一段视频是《买东西的学问》动画片,通过动画片的播放,让同学们在轻松环境下重温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避免了教师满堂灌,学生无心听的现象。视频的有效运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巧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增添活力
  《道德與法治》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与法治的教育,思想品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综合性特别强。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健全学生的人格,养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当冲突发生》教学时,因为疫情期间,学生们各自在家,他们可能发生过一些冲突,也淡忘了。让学生们讲和讨论,网课时间是不允许的。笔者大胆播放了某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发生的一起冲突事件,最后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和好的视频。另外,为了让同学们认识社会历史与文化,还播放了《将相和》动画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宽容的魅力。通过观看小视频,学生们在趣味中加深了对宽容这一品质的理解,原来宽容有如此大的魅力,宽容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象直观视频教学,同学们能借鉴历史,结合现在,《当冲突发生》的教学目标很容易达成了。
  四、巧用信息技术延伸课堂,形成品质
  《道德与法治》是以宪法为主线,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生生活性与德育性的有机统一。在疫情期间,笔者上完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后,同学们在“钉钉”上提交作业,作业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自己参与家务劳动的照片,或学习的照片,并要求写上照片的内容说明,还可以把看到的或听到的好的现象或行为拍照写说明,让大家关心观察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正能量。还可以把不良现象拍下来,警醒大家告别不文明行为。在疫情期间,好多学生都是拍了自己在家读书、做家务、锻炼身体的照片;也有个别学生拍到村头、路口联防队员值守防控疫情的照片,还有村民劳动的照片;个别学生还拍到了一些乱丢垃圾,乱丢废弃口罩的不文明行为照片。学生们参与了实际的生活,用照片记录了生活场景,这些都是身边的事例,学生们易写易做,感悟深。还有笔者在《买东西的学问》课前要求大家观察身边物品标签,特别是食品包装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让大家拍照上传上来,学生们有些从上传照片的过程中学会了看包装。在课后,笔者设计了问卷星调查问卷,调查同学们是否会看物品的包装,能效标识等。问卷星调查方便同学提交,老师也方便统计同学们的完成情况。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易于操作,师生乐于接受。
  五、信息技术让《道德与法治》专题教育收效明显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笔者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将宣传内容制作了视频、抖音的形式宣传,效果显著。还有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课时,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有些人到河中、山塘、水库中游泳的图片,还有小学生不听劝阻,私自到山塘游泳溺水身亡的视频。特别是溺水身亡给家人造成的惨痛,因此,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游泳,这是爱护自己,爱护家人的好思想,更是爱国爱家的承诺。禁毒宣传教育时,笔者要求五、六年级的同学在家长的指导下,观看视频之后,仿照视频,大声说一句禁毒宣传教育的话,以视频形式上交,还叮嘱学生拍视频时穿着整洁、戴红领巾,让家长也一起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可以是照片、抖音、文字等,还结合问卷星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激趣导入、拉近距离、活跃课堂、课后延伸、形成品质的环节,让学生获取最多的知识,优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本文系2018年度广州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增城北部山区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ZCYJ18102)]
  参考文献:
  [1]高天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2).
  [2]宋仪平.浅谈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88.
  [3]姬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8(29).
  [4]赵元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调查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8(01).
其他文献
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需要关爱,由于家庭的变故、父母管教缺失等的原因,有少数学生往往缺少必要的关爱、教育、管理和引导而造成不少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当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这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管理多了一重社会责任。教育者必须关注着学生的各种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班主任,本人觉得除了解决学生的问題外,还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场人。   一、从前的他——不合格的职
仍记得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我们的如期约定,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成就了我们难忘的岁月。至此,让作为小学生的你们铭记着这不平凡的2020,2020注定是难忘的一年,2020注定是改变的一年,2020注定是成长的一年。  难忘:2020年1月中旬,湖北新冠肺炎疫情一次次告急,感染者的数据不断攀升,为竭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1月23日湖北武汉新冠肺炎指挥部宣布“封城”。这时,一批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课堂教学是向学生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以岳麓版必修二中的《近代前夕的发展与迟滞》一课为例,分别讲述明清之际农耕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前夕的迟滞的相关史实,通过“学”与“问”的课堂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关键词】家国情怀;明清农耕經济的发展;近代前夜的迟滞;命运共同体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要想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把语文课内外阅读很好地衔接起来。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有如下方法。  一、立足教材,尋找课外阅读的衔接点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犹如一把钥匙,学生可以拿它去开其它的书库。”立足于语文教材,学生从中学到的方法,可以去阅读更多的书籍。笔者在教学《景阳冈》这课,当分
今年春季,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也给各级各类学校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不能正常开学,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秩序打乱了,广州外国语学校灵动政治教育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广州市杜良云名教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员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将面对面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变成线上交流互动,以个性化的方式坚守教育教学教研阵地。   一、挖掘
【摘要】微课作为课改“高效课堂”的辅助手段,既可以用在预习上,也可以用在课堂中,还可以用在课后,同时分层顾学困生和优等生的转化和促进。由于微课把很多关键性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都放在课外解决,有效地提升高效课堂效率,从而让数学“高效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微课;高效课堂;翻转课堂  随着近年来“高效课堂”课改模式推行,课改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校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
【摘要】教师发展是教育教学工作持续精进的重要支撑。中山小学围绕“习惯引领发展、性格影响未来”的办学理念,从无到有摸索出一套包括管理习性、教师习性、家长习性和学生习性的办学方法体系。本文介绍了该体系中教师习性部分在同化、活化、进化和文化四个层面的发展举措,是可供教育同仁办学参考的有益实践。  【关键词】习性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举措  中山小学拥有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教师队伍,这也是一支师
【摘要】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思想与信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指针,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南边小学现有的文化特色与地域文脉,集中众人的智慧,我校最终确立“书品立校,和雅育人”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积极构建和雅校园,打造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相结合的高效教学。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第一门学科,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担任着传承中国国学文化的重任。小学生往往心智不够成熟,对文学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欠缺。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概念性过强,背诵内容过多等特点均导致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厌倦。而读写教学模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针对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成为一线教师着力探索的问题。课堂观察能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更为关注有效活动的设计,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本文主要分析探究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观课和议课。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观察;观课;议课  当前,听课和评课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