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技术资深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也基本形成了,现今我国食品检验技术系统已初具规模而且具有规范的食品检验流程。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食品检验技术中执行的检验系统依然具有不健全的方面,同时一些先进的检验技术还没有得以推广,从而促使食品的检验结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食品的检验技术,从而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效果。本文对当前常用的食品检验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食品检验;技术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1-0123-01
当今社会,随着食物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加工工艺越来越复杂,食品添加剂也五花八门,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无孔不入,因此,在食品检验中需要检测的项目随着增多。在现行的检测体系中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以及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尚未得到普及,均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科技瓶颈。
1 当前常用的食品检验技术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是以液相色谱为基础,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高效液相色谱是在气相色谱和经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所说的柱层析、薄层层析或纸层析就是经典的液相色谱。因为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自动化等特点,所以人们称它为现代液相色谱法或高压、高速、高效液相色谱。所用的固定相为大于100um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这种传统的液相色谱所用的同定相粒度大,传质扩散慢,因而柱效低,分离能力差,只能进行简单混合物的分离。而高效液相所用的固定相粒度小(5一10um)、传质快、柱效高。近年来,在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营养强化剂、维生素类、蛋白质的分离测定等应用厂泛。世界上约有80%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HPLC来分析测定。
1.2 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比较符合环保要求的一种工艺,最初被用来从咖啡中脱除咖啡闪。该技术具有许多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在实验室样品制备中,并在过去10年有了飞跃的发展。其主要优点是:首先,很少使用有機溶剂;其次,通过改变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可调节其选择性;萃取时问减少,样品网收率增加,从而降低萃取成本;该技术在低温下操作并使用非氧化型介质(CO2),适用于热敏性和易氧化的物质,这一点对食品样品的制备尤为重要。有关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报道。约有40%与食品和天然产物的萃取有关。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主要缺点是所用萃取流体(如CO2)为非极性。为拓宽其应用范围,理论上应寻找一些旨在降低目标组分极性的方法。使它更容易溶解在非极性的溶剂当中。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是与光谱技术,如原子吸收光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连用对萃取过程进行控制。Heglurid曾用光导纤维实现超临界萃取与傅证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连用对咖啡中咖啡因的提取过程进行了研究。超临界萃取技术还可直接与其他分离方法如GC或超临界色谱技术(SFC)等耦合,这一点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将来,其他一些由超临界萃取派生出来的技术将有可能被用于食品分析。
2 当前常用的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快速检测不成熟
近年来我国也开展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但在灵敏度、特异性方面都有待提高。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发达国家拥有针对二英及其类似物的超痕量检测及对“瘦肉精”、激素、氯丙醇的痕量检测技术和大型精密仪器,而我国尚缺乏对这些污染物的有效快速检测方法、技术和设备。此外,一些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研究食品中疯牛病阮蛋白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我国目前尚无可供监督检测用的实用方法和技术。
2.2 控制环节不到位
当前,我国将食品监管的重点卡在成品出厂环节,而忽略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监管对象也主要是大型企业,对小型企业、家庭式食品监督不到位。加上食品检测实验室在分布上很不均衡,相对于全国的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检测体系相对落后,基层检测机构相对较少,都极大阻碍了我国食品检验体系健康发展。并且,对事物中药物残留方面的检测很不到位,甚至一些地方就忽视农药残留这一项,导致检测环节发生脱节。
2.3 检测方法不全
许多检测方法方面存在空白,多残留检测方法比较少。如在非食用性原料方面,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膨松剂、甲醛、双氧水(过氧化氢)、吊白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现行的检测方法多为定性的方法,抗干扰、定量的准确程度均存在不足。而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在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许多食品添加剂只有使用的范围和限量,而没有检测方法,这样就使行政执法和检验机构面对一些问题食品时无法可依无据可查,也给一些不法食品生产者以有机可乘,使一些食品安全留下了质量隐患。
2.4 检测设备落后
某些食品检测机构在资金上的匮乏,而直接导致检测设备落后,档次不高。尽管现在普遍采用了HPLC、AAS、GC等设备,但是在国际上公认的设备像HPLC-MS、GC-MS还没有得到普及。并且,像超痕量分析这样高等的检测手段十分缺乏。在实验技术上,食品检测机构采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技术含量低,提取净化效果更是不尽人意。
3 加强食品检验技术的对策
3.1 完善食品的检验手段
越来越复杂且变换多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对食品检验技术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对食品检验方式进行不断地完善与创新。我们国家要积极地进行新型技术的创新与研究,同时有选择地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使我国的食品检验方式综合的提升。在针对一些动植物病原体、农药、生物极速及毒素、违禁化学品等等,要集中精力发展这些物质的快速检验技术。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含免疫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代谢学技术等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并不成熟,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与探索。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国家要加强在这方面研究项目的重视及推广,使食品检验技术发展壮大。
3.2 提高食品检测的技术水平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食品检测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应大力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应用到食品检测上来,同时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保证不断地丰富食品检测手段、方法,提高食品检测效率。
3.3 强化检测机构网络建设
强化检测机构网络建设,完善食品质检体系及体系的机构配置。在政府的号召下,建立竞争有序、透明公开的检验、检测市场,促使民间资本的融入,卸掉行业壁垒,进而形成规范合理的竞争机制。并且,民间的检验检测组织机构也可在食品的安全性鉴定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技术服务以及为政府企业生产、销售食品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结束语: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国家稳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食品检验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完善食品检验体系、丰富食品检验技术及规范食品检验流程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努力提高食品检验技术运用的效益,促进食品检验的稳定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J].徐巍巍.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
[2] 关于食品质量检验相关问题分析[J].祝文威,郑丛忠.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3] 食品检测中现代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J].王楠楠.现代食品.2016(07)
[关键词]食品检验;技术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1-0123-01
当今社会,随着食物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加工工艺越来越复杂,食品添加剂也五花八门,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无孔不入,因此,在食品检验中需要检测的项目随着增多。在现行的检测体系中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以及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尚未得到普及,均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科技瓶颈。
1 当前常用的食品检验技术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是以液相色谱为基础,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高效液相色谱是在气相色谱和经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所说的柱层析、薄层层析或纸层析就是经典的液相色谱。因为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自动化等特点,所以人们称它为现代液相色谱法或高压、高速、高效液相色谱。所用的固定相为大于100um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这种传统的液相色谱所用的同定相粒度大,传质扩散慢,因而柱效低,分离能力差,只能进行简单混合物的分离。而高效液相所用的固定相粒度小(5一10um)、传质快、柱效高。近年来,在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营养强化剂、维生素类、蛋白质的分离测定等应用厂泛。世界上约有80%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HPLC来分析测定。
1.2 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比较符合环保要求的一种工艺,最初被用来从咖啡中脱除咖啡闪。该技术具有许多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在实验室样品制备中,并在过去10年有了飞跃的发展。其主要优点是:首先,很少使用有機溶剂;其次,通过改变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可调节其选择性;萃取时问减少,样品网收率增加,从而降低萃取成本;该技术在低温下操作并使用非氧化型介质(CO2),适用于热敏性和易氧化的物质,这一点对食品样品的制备尤为重要。有关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报道。约有40%与食品和天然产物的萃取有关。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主要缺点是所用萃取流体(如CO2)为非极性。为拓宽其应用范围,理论上应寻找一些旨在降低目标组分极性的方法。使它更容易溶解在非极性的溶剂当中。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是与光谱技术,如原子吸收光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连用对萃取过程进行控制。Heglurid曾用光导纤维实现超临界萃取与傅证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连用对咖啡中咖啡因的提取过程进行了研究。超临界萃取技术还可直接与其他分离方法如GC或超临界色谱技术(SFC)等耦合,这一点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将来,其他一些由超临界萃取派生出来的技术将有可能被用于食品分析。
2 当前常用的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快速检测不成熟
近年来我国也开展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但在灵敏度、特异性方面都有待提高。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发达国家拥有针对二英及其类似物的超痕量检测及对“瘦肉精”、激素、氯丙醇的痕量检测技术和大型精密仪器,而我国尚缺乏对这些污染物的有效快速检测方法、技术和设备。此外,一些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研究食品中疯牛病阮蛋白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我国目前尚无可供监督检测用的实用方法和技术。
2.2 控制环节不到位
当前,我国将食品监管的重点卡在成品出厂环节,而忽略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监管对象也主要是大型企业,对小型企业、家庭式食品监督不到位。加上食品检测实验室在分布上很不均衡,相对于全国的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检测体系相对落后,基层检测机构相对较少,都极大阻碍了我国食品检验体系健康发展。并且,对事物中药物残留方面的检测很不到位,甚至一些地方就忽视农药残留这一项,导致检测环节发生脱节。
2.3 检测方法不全
许多检测方法方面存在空白,多残留检测方法比较少。如在非食用性原料方面,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膨松剂、甲醛、双氧水(过氧化氢)、吊白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现行的检测方法多为定性的方法,抗干扰、定量的准确程度均存在不足。而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在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许多食品添加剂只有使用的范围和限量,而没有检测方法,这样就使行政执法和检验机构面对一些问题食品时无法可依无据可查,也给一些不法食品生产者以有机可乘,使一些食品安全留下了质量隐患。
2.4 检测设备落后
某些食品检测机构在资金上的匮乏,而直接导致检测设备落后,档次不高。尽管现在普遍采用了HPLC、AAS、GC等设备,但是在国际上公认的设备像HPLC-MS、GC-MS还没有得到普及。并且,像超痕量分析这样高等的检测手段十分缺乏。在实验技术上,食品检测机构采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技术含量低,提取净化效果更是不尽人意。
3 加强食品检验技术的对策
3.1 完善食品的检验手段
越来越复杂且变换多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对食品检验技术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对食品检验方式进行不断地完善与创新。我们国家要积极地进行新型技术的创新与研究,同时有选择地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使我国的食品检验方式综合的提升。在针对一些动植物病原体、农药、生物极速及毒素、违禁化学品等等,要集中精力发展这些物质的快速检验技术。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含免疫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代谢学技术等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并不成熟,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与探索。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国家要加强在这方面研究项目的重视及推广,使食品检验技术发展壮大。
3.2 提高食品检测的技术水平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食品检测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应大力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应用到食品检测上来,同时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保证不断地丰富食品检测手段、方法,提高食品检测效率。
3.3 强化检测机构网络建设
强化检测机构网络建设,完善食品质检体系及体系的机构配置。在政府的号召下,建立竞争有序、透明公开的检验、检测市场,促使民间资本的融入,卸掉行业壁垒,进而形成规范合理的竞争机制。并且,民间的检验检测组织机构也可在食品的安全性鉴定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技术服务以及为政府企业生产、销售食品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结束语: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国家稳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食品检验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完善食品检验体系、丰富食品检验技术及规范食品检验流程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努力提高食品检验技术运用的效益,促进食品检验的稳定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J].徐巍巍.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
[2] 关于食品质量检验相关问题分析[J].祝文威,郑丛忠.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3] 食品检测中现代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J].王楠楠.现代食品.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