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前提下,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是课改的中心问题,也是核心育人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培养核心素养的几个主要方面,从语言的运用、思维的活跃和提升、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方面,再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模式,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促进他们在活动中成长。下面,就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策略谈几点做法。
一、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如果把这些知识强加于学生,学生会感到乏味。为此,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语文的实践性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融入游戏,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如教学了a、o、e后,组织学生开展“看口型,猜字母”的游戏,如教师不出声做口形,让学生根据口形,读出拼音字母的读音,这个游戏可以采用对比法,游戏开展的目的是激活课堂,活跃气氛,关键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更通过活动的参与,感受成功,体验拼音学习的乐趣。
单韵母可以采用这个游戏,复韵母、声母等的教学中,也可以融入这个游戏,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拼音游戏的种类很多,除了“看口型、猜字母”之外,还有“听音节”“声母排队法”“找宝宝”“摘苹果”“坐火车”“读儿歌”“对歌”“叫号”“找朋友”等,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融入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拼音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词语教学、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融入游戏、竞赛活动等,同样让语文课堂不再乏味、学生不再被动听、机械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除了融入游戏、竞赛等活动之外,教师还应突出语文学科的情感内容,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元素,注重引发导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老师,您好》的教学时,让学生明确这首诗歌以歌颂老师为主,抒发作者尊重、爱师、敬师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诗歌的深刻情感,也考虑采用怎样的活动,让学生表达出对老师的敬爱的心声……
二、注重学习环境的营建,激活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将核心素养写入计划,而应切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情感体验和理解之外,语文知识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发展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也是新课标提出的中心任务,更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师应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文字的魅力,形成良好的知识氛围,构建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喜欢语文、爱上语文。
如对于字词的教学,教师不妨从字词的结构、意义的传达等几个方面,挖掘“乐趣”的元素,让字词的学习“活”起来。如“休”的学习时,教师告诉学生“人干活累了,依在树上(木)上休息”。这样“休”的字形,让学生轻松记住,“休”的意义也富于故事性,给“休”字的学习增添了趣味性。“碧”的教学时,用“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头上拉家常”……通过为一个字加一笔画、减一笔,构成一个新字,也同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方法的融入,竞赛性元素的渗透,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也积极参与,实现“寓教于乐”之目的,起到乐学、善思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更新教學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构建教师善教、学生思学乐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注重过程的优化,创新良好的学习情境,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掌握和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优化学习过程,创设情境,是主要的方法和策略。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依托情境,为有效课堂助力。如《要下雨了》的阅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件容易的事,多数学生会有畏难情绪,教师应从这个实际出发,改变教生字、讲课文的方法,尽可能优化课堂过程,为学生营建悦读的氛围和环境。如运用多媒体呈现倾听低飞、小鱼儿游到水面上、蚂蚁搬家等,这些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现象的发生,一般在怎样的天气中,你会看到?于是,引出课文的阅读:《要下雨了》。教师再设计活动:自读课文,比一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得最通顺,读得最流利、最标准,并且找一找要下雨了,自然界的动物有哪些异常,看谁发现的多……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
总之,核心素养的提出,亟待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新型的教学观,把“学生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指南,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乐学、善思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新华小学(221400)
一、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如果把这些知识强加于学生,学生会感到乏味。为此,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语文的实践性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融入游戏,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如教学了a、o、e后,组织学生开展“看口型,猜字母”的游戏,如教师不出声做口形,让学生根据口形,读出拼音字母的读音,这个游戏可以采用对比法,游戏开展的目的是激活课堂,活跃气氛,关键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更通过活动的参与,感受成功,体验拼音学习的乐趣。
单韵母可以采用这个游戏,复韵母、声母等的教学中,也可以融入这个游戏,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拼音游戏的种类很多,除了“看口型、猜字母”之外,还有“听音节”“声母排队法”“找宝宝”“摘苹果”“坐火车”“读儿歌”“对歌”“叫号”“找朋友”等,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融入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拼音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词语教学、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融入游戏、竞赛活动等,同样让语文课堂不再乏味、学生不再被动听、机械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除了融入游戏、竞赛等活动之外,教师还应突出语文学科的情感内容,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元素,注重引发导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老师,您好》的教学时,让学生明确这首诗歌以歌颂老师为主,抒发作者尊重、爱师、敬师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诗歌的深刻情感,也考虑采用怎样的活动,让学生表达出对老师的敬爱的心声……
二、注重学习环境的营建,激活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将核心素养写入计划,而应切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情感体验和理解之外,语文知识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发展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也是新课标提出的中心任务,更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师应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文字的魅力,形成良好的知识氛围,构建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喜欢语文、爱上语文。
如对于字词的教学,教师不妨从字词的结构、意义的传达等几个方面,挖掘“乐趣”的元素,让字词的学习“活”起来。如“休”的学习时,教师告诉学生“人干活累了,依在树上(木)上休息”。这样“休”的字形,让学生轻松记住,“休”的意义也富于故事性,给“休”字的学习增添了趣味性。“碧”的教学时,用“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头上拉家常”……通过为一个字加一笔画、减一笔,构成一个新字,也同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方法的融入,竞赛性元素的渗透,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也积极参与,实现“寓教于乐”之目的,起到乐学、善思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更新教學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构建教师善教、学生思学乐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注重过程的优化,创新良好的学习情境,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掌握和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优化学习过程,创设情境,是主要的方法和策略。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依托情境,为有效课堂助力。如《要下雨了》的阅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件容易的事,多数学生会有畏难情绪,教师应从这个实际出发,改变教生字、讲课文的方法,尽可能优化课堂过程,为学生营建悦读的氛围和环境。如运用多媒体呈现倾听低飞、小鱼儿游到水面上、蚂蚁搬家等,这些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现象的发生,一般在怎样的天气中,你会看到?于是,引出课文的阅读:《要下雨了》。教师再设计活动:自读课文,比一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得最通顺,读得最流利、最标准,并且找一找要下雨了,自然界的动物有哪些异常,看谁发现的多……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
总之,核心素养的提出,亟待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新型的教学观,把“学生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指南,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乐学、善思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新华小学(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