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能领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经验。同时数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诸多的德育因素,在学科整合理念的诉求下,数学教学中也应相机实施德育,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洗礼,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大的勇气面对困难。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呢?笔者总结近来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归纳如下。
一、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
(1)利用插图进行德育。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时,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图画在蕴含数学教学信息的同时,也能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只要稍加点拨,便可取得一举双得的效果。比如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准备课”中,既有学生向老师问好的场景,又有同学间相互问好的场景等。这些素材的选择在引导学生“数一数”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帮互助。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会无形中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为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数字进行德育。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量在数学教材中可谓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数量关系的运算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六年级数学下册“节约用水”中写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我把上述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一边呈现图片,一边读文字。读着这些数字,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体验呢?也许学生没有经受过缺水的困扰,但这些数据折射出的严重问题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正是教育学生珍惜水、不要浪费水资源的好时机。同时,当学生们看到一些缺水城市的现状以及那些饱受无水之苦人们的生活状态,会激发起他们保护水资源的决心。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施德育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计划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审时度势,巧妙地渗透德育,让德育悄无声息地直抵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并非一件快乐的事,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有时候要完成教学目标也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渡过学习上的难关。如面对一道难题,是退避三舍还是用自己的努力战胜它;面对考试不及格,是灰心丧气还是再刻苦努力争取下次考好,等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学困生,即便是优秀生,也应该继续自我挑战,向数学的更高峰奋进。或许会遇到困难,或许会遭遇挫折,但这是学习前进必须经历的,只有不断地克服它、展示它,自己的意志品质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才会凭借意志勇攀人生的高峰。
(2)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理念。未来的社会不是“单打独斗”的社会,而是“合作共赢”的社会。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落实合作共赢的最好途径。如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小组中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每个人分工明确,操作得当,最后通过合作共同解决了内角和的度数。这样,每个同学在合作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合作精神,必将延伸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延伸到今后的工作之中,实现人生的合作共赢。
(3)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形成了某种行为习惯后,即使没有人对他进行约束或提醒,他也能自然而然地去完成那种习惯动作。小学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后,对他今后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不能抢话,等同学发言后再进行补充发言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习惯,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也大有裨益。再比如课堂上专心致志听讲不仅是数学的事,在生活中也要专心致志地做事。
(4)教学中体会实践出真知的朴素真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朴素真理比比皆是。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原理、法则、公式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作为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实践出真知朴素真理。比如低年级“20以内的加法”,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自我探究、自我总结,通过实践操作,很清晰明了地得出了算式的结果,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再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等运算定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算的方法得出结论的正确性,也能体现实践出真理的道理。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这一理念能在很多的案例中得到验证。
三、利用课外活动,实施德育
数学教学要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实现有机的结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一种延伸,更是学生思想道德的一种教育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课外活动,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在学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这样的原理,你能通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做哪些好事,帮助家长解决什么问题等。有的孩子想到可以修理椅子,可以固定板凳,可以加固黄瓜架等。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明确数学和生活联系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爱劳动、爱生活的思想。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利用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巧妙地渗透,有效地实施,就能实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新店子小学)
一、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
(1)利用插图进行德育。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时,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图画在蕴含数学教学信息的同时,也能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只要稍加点拨,便可取得一举双得的效果。比如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准备课”中,既有学生向老师问好的场景,又有同学间相互问好的场景等。这些素材的选择在引导学生“数一数”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帮互助。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会无形中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为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数字进行德育。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量在数学教材中可谓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数量关系的运算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六年级数学下册“节约用水”中写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我把上述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一边呈现图片,一边读文字。读着这些数字,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体验呢?也许学生没有经受过缺水的困扰,但这些数据折射出的严重问题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正是教育学生珍惜水、不要浪费水资源的好时机。同时,当学生们看到一些缺水城市的现状以及那些饱受无水之苦人们的生活状态,会激发起他们保护水资源的决心。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施德育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计划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审时度势,巧妙地渗透德育,让德育悄无声息地直抵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并非一件快乐的事,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有时候要完成教学目标也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渡过学习上的难关。如面对一道难题,是退避三舍还是用自己的努力战胜它;面对考试不及格,是灰心丧气还是再刻苦努力争取下次考好,等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学困生,即便是优秀生,也应该继续自我挑战,向数学的更高峰奋进。或许会遇到困难,或许会遭遇挫折,但这是学习前进必须经历的,只有不断地克服它、展示它,自己的意志品质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才会凭借意志勇攀人生的高峰。
(2)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理念。未来的社会不是“单打独斗”的社会,而是“合作共赢”的社会。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落实合作共赢的最好途径。如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小组中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每个人分工明确,操作得当,最后通过合作共同解决了内角和的度数。这样,每个同学在合作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合作精神,必将延伸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延伸到今后的工作之中,实现人生的合作共赢。
(3)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形成了某种行为习惯后,即使没有人对他进行约束或提醒,他也能自然而然地去完成那种习惯动作。小学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后,对他今后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不能抢话,等同学发言后再进行补充发言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习惯,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也大有裨益。再比如课堂上专心致志听讲不仅是数学的事,在生活中也要专心致志地做事。
(4)教学中体会实践出真知的朴素真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朴素真理比比皆是。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原理、法则、公式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作为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实践出真知朴素真理。比如低年级“20以内的加法”,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自我探究、自我总结,通过实践操作,很清晰明了地得出了算式的结果,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再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等运算定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算的方法得出结论的正确性,也能体现实践出真理的道理。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这一理念能在很多的案例中得到验证。
三、利用课外活动,实施德育
数学教学要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实现有机的结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一种延伸,更是学生思想道德的一种教育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课外活动,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在学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这样的原理,你能通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做哪些好事,帮助家长解决什么问题等。有的孩子想到可以修理椅子,可以固定板凳,可以加固黄瓜架等。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明确数学和生活联系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爱劳动、爱生活的思想。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利用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巧妙地渗透,有效地实施,就能实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新店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