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激情。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以《金色的鱼钩》为例,著重谈一下朗读在课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言;朗读;渗透教育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课文叙事完整,线索清楚,对人物的刻画犹为突出:描写老班长的语言,朴实而真挚;描写行动,细腻而深刻;描写形象、生动而且逼真。文章的字里行间,饱蕴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文章开始,作者用简单几笔,抓住特点,勾画出了老班长的人物形象。近四十岁,高个儿,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满脸皱纹,两鬓斑白……真可以说是栩栩如生!就可以看出他在红军部队里长期操劳,辛勤工作,大家叫他“老班长”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的年纪大,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对大家“特别亲”,使读者一开始就对老班长有了一个鲜明、亲切的印象。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章写老班长的语言,更是感人肺腑。如:
①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回味”指“吃了东西再品品滋味”,“好像回味”则是没吃东西,还要装做品滋味的样子。由此可以看到老班长的内心:不能让他们知道我没吃,要不然,他们也不肯吃鱼了!他们不吃,怎么能走出草地呢!
②老班长……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能再告诉别人。”“既然”一词可以看出,老班长见已瞒不住小梁,就退了一步。“轻声说”则说明了老班长对另外两个小战士关怀备至,仍不愿让他们知道真相。
③他抬起头……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他语重心长地把任务的艰巨,情势的严重,都告诉了小梁。“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这句话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充分表现出老班长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决心之大。
这些语言描写有个性,有特性,有深度,闪烁着老班长思想的光芒。他心里想的是三个小战士,是党交给他的任务,唯独没有自己。
朗读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激情。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这篇课文虽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不必作烦琐的讲解。
一、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此步的目的是弄清时代背景,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大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文章虽长,但并不难懂,可用下面两项填空练习来检查学习效果。
1.長征从______年______月开始,到______年______月结束。途经______个省,行程______里。出发时红军有______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不到______人。
2.《金色的鱼钩》记叙的是______年秋天,方面军过______地时,一位老班长______的动人事迹。
二、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文很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是不可能的,效果也不会好。应该突出重点,大胆取舍,重点段最能突出老班长的高贵品质,特别是那些闪烁着老班长思想光芒的词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学生做个样子,教给学生读出感情的方法。老师要范读,读后还要分析读得有感情的原因。如可以范读6~9小节,读后再讲讲怎样才能读出感情:(1)过电影。一边读一边想,脑海里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连起来,就像在演电影。书上的内容在自己脑子里活了起来。(2)通过外表看内心。不仅在过电影时,看到了老班长的外表,还要通过这些外表描写来感觉老班长的内心活动。(3)进入角色。过了电影,感觉到了老班长的内心活动,深受感动,就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好像自己就是小梁,亲眼目睹了老班长嚼鱼骨头的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样,便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
2.让学生用此方法练习读11~15节。读后检查:(1)读这几小节时,你脑海里出现了哪几幅画面?(2)你感觉老班长此时是怎样想的?(3)指名读课文,看是否进入角色,是否读得有感情。此时,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交替进行,也应在技巧上做一些必要的指导。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读出感情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带着问题读书,感觉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人物外表感觉内心最难,根据重复词句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感觉到人物的内心。如读“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了……”一句时,可以问:“老班长吃这点鱼,算不算浪费东西?为什么?”“他为什么说是浪费东西?”读“你们吃吧……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一句时,可以问:“老班长到底完成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4.还可以借助电教手段,让学生听录音、看录像,帮助学生进入角色。
三、再读课文,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全文学完后,如果问,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则索然无味。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说成是金色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读后讨论,弄清楚“金色”是指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
四、精心设计作业,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此文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但如果问“你向老班长学习些什么?”或“你怎样向老班长学习?”则嫌太露、太直。应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最后,可以布置这样一项作业:如果你到了革命军事博物馆,看到了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将在“留言簿”上写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地把自己的感想讲出来。
参考文献:
李里.以读促思 读中悟情[J].小学教学参考,2011(09).
关键词:语言;朗读;渗透教育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课文叙事完整,线索清楚,对人物的刻画犹为突出:描写老班长的语言,朴实而真挚;描写行动,细腻而深刻;描写形象、生动而且逼真。文章的字里行间,饱蕴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文章开始,作者用简单几笔,抓住特点,勾画出了老班长的人物形象。近四十岁,高个儿,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满脸皱纹,两鬓斑白……真可以说是栩栩如生!就可以看出他在红军部队里长期操劳,辛勤工作,大家叫他“老班长”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的年纪大,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对大家“特别亲”,使读者一开始就对老班长有了一个鲜明、亲切的印象。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章写老班长的语言,更是感人肺腑。如:
①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回味”指“吃了东西再品品滋味”,“好像回味”则是没吃东西,还要装做品滋味的样子。由此可以看到老班长的内心:不能让他们知道我没吃,要不然,他们也不肯吃鱼了!他们不吃,怎么能走出草地呢!
②老班长……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能再告诉别人。”“既然”一词可以看出,老班长见已瞒不住小梁,就退了一步。“轻声说”则说明了老班长对另外两个小战士关怀备至,仍不愿让他们知道真相。
③他抬起头……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他语重心长地把任务的艰巨,情势的严重,都告诉了小梁。“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这句话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充分表现出老班长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决心之大。
这些语言描写有个性,有特性,有深度,闪烁着老班长思想的光芒。他心里想的是三个小战士,是党交给他的任务,唯独没有自己。
朗读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激情。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这篇课文虽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不必作烦琐的讲解。
一、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此步的目的是弄清时代背景,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大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文章虽长,但并不难懂,可用下面两项填空练习来检查学习效果。
1.長征从______年______月开始,到______年______月结束。途经______个省,行程______里。出发时红军有______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不到______人。
2.《金色的鱼钩》记叙的是______年秋天,方面军过______地时,一位老班长______的动人事迹。
二、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文很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是不可能的,效果也不会好。应该突出重点,大胆取舍,重点段最能突出老班长的高贵品质,特别是那些闪烁着老班长思想光芒的词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学生做个样子,教给学生读出感情的方法。老师要范读,读后还要分析读得有感情的原因。如可以范读6~9小节,读后再讲讲怎样才能读出感情:(1)过电影。一边读一边想,脑海里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连起来,就像在演电影。书上的内容在自己脑子里活了起来。(2)通过外表看内心。不仅在过电影时,看到了老班长的外表,还要通过这些外表描写来感觉老班长的内心活动。(3)进入角色。过了电影,感觉到了老班长的内心活动,深受感动,就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好像自己就是小梁,亲眼目睹了老班长嚼鱼骨头的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样,便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
2.让学生用此方法练习读11~15节。读后检查:(1)读这几小节时,你脑海里出现了哪几幅画面?(2)你感觉老班长此时是怎样想的?(3)指名读课文,看是否进入角色,是否读得有感情。此时,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交替进行,也应在技巧上做一些必要的指导。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读出感情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带着问题读书,感觉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人物外表感觉内心最难,根据重复词句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感觉到人物的内心。如读“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了……”一句时,可以问:“老班长吃这点鱼,算不算浪费东西?为什么?”“他为什么说是浪费东西?”读“你们吃吧……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一句时,可以问:“老班长到底完成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4.还可以借助电教手段,让学生听录音、看录像,帮助学生进入角色。
三、再读课文,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全文学完后,如果问,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则索然无味。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说成是金色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读后讨论,弄清楚“金色”是指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
四、精心设计作业,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此文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但如果问“你向老班长学习些什么?”或“你怎样向老班长学习?”则嫌太露、太直。应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最后,可以布置这样一项作业:如果你到了革命军事博物馆,看到了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将在“留言簿”上写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地把自己的感想讲出来。
参考文献:
李里.以读促思 读中悟情[J].小学教学参考,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