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42-01
一直不懂梁晓声老先生的《老师》文集中“论教育的诗性”的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教育为什么会有诗性?直至今日看完之后才有所感悟,明白了其中含义。这篇文章中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其中有个例子是关于自己的。是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在母亲和哥哥的期盼下,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上学对我很重要。第一次集体朗读课文,第一次做课间操,第一次值日,所有的小学生都怀着本能般的热枕进入了学生的角色。梁晓声认为,学生的这种热忱是具有诗性的,是主动而又美好的。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实体,当一批批的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时,他们会把学校亲切的称之为“母校”。梁先生认为,这是学校与教育的诗性关系,这是一种神圣而纯洁的关系。学校哺育了学生,成就了学生,一个“母”字就将这份情谊表达的淋漓尽致。所以,在他看来,没有学生时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学校中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师,教师亦即恩师,如果说学校是一个避风港,那么老师就是避风港里照顾我们,教我们至少知识的人。《学记》中说过:“师道而尊严”,但这里的“尊”强调的是“尊道”,是“教育之道”。自此,教育的诗性变得更广大了。
教育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教育是从一个人的出生就在进行着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是能凝住其元气不散的只有一件事——教育,因为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太紧密。教育有三个重要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而教育者和教育家们的工作正是体现了教育诗性的优美。师生关系是复杂的,在课堂上,是严师和高徒的关系;在生活中,是朋友的关系。在教育的诗性体现着诸多的人类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特别、最别致的。
在梁先生那个时代,只要他们所在的地方有所学校,不管学校像不像样;只要他们周围有些孩子天天去上学,不管是多数还是少数,他们都投以羡慕的目光,有强烈的愿望也想去上学。这时期的学生,内心的想法是最纯粹的,人生的目标没有那么明确,他们只想也去上学,这是人性对美好事物的趋之若鹜之情,这本身也是具有诗性的。还记得解海龙所拍的、成为“希望工程”宣传小明星的那个女生吗,对她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她的那双渴望上学的大眼睛把。即使在现在,也还有少数十分偏远的地区的孩子因为教育的落后而很难上学,因为家乡的偏僻而很难走向学堂。但是他们是渴望的,是急切的,这是儿童与教育的诗性关系啊。梁先生说,他曾到过一个很偏远的山区小学,设施设备自然是令人寒心的,他受委托去向小学捐赠一批书和花花绿绿的橡皮,孩子们见到橡皮之后几乎全往嘴里塞,竟然以為是糖块!相反,在一些大城市中,家庭情况好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老师和学校也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他们生怕因为竞争这些孩子们会远离舒适的环境,生怕他们以后就业难,结婚难。一味的灌输学生“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一类的话语,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使中小学生面临着沉甸甸的学业压力,这时教育诗性的质量就变成了束缚学生的枷锁了。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深思:“但是,倘学校对于孩子成了这样的地方----当他们才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就双方面联合起来使他们接受如此意识:如果你不名列前茅,那么你肯定考不上一所好中学,自然也考不上一所好高中,更考不上名牌大学,毕业后绝无择业的资本,于是平庸的人生在等着你;而你若连大学都考不上,那么你几乎完蛋了。等着瞧吧,你连甘愿过普通人生的前提都谈不上了。街头那个摆摊的人或扛着40公斤的桶上数层楼给邻家送纯净水的人,就是以后的你。这差不多是符合逻辑的,差不多是现实,同时,也差不多是某些敏感的孩子的悲哀。这一点比他们的书包更沉。这一点,一旦被他们过早地承认了,‘减负’不能就减去他们心中的阴霾。于是,教育事业对于孩子们所具有的诗性,便几乎荡然无存了。” 确实如此,虽然采取了“减负”的措施,可孩子的书包依然沉重,虽然学校并没要求家长给孩子买多少多少课外作业,可是如果只是看看教科书,孩子考试时,对于某些没有接触过的题型会不知所措,家长们不得不买来各类课外习题,让孩子多练,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如果家长不这样做,那你的孩子的成绩将会名落孙山。
如今的教育现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有理想、有志气、有文化的青年,而不是训练成机械的士兵。社会和家长也在无形之中给了学生许多压力,不能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其实梁晓声老先生说的很对,教育是有诗性的,为什么现代的社会、学校就要把这种如此纯洁美丽的事业变得不堪重负呢?教育几乎是每个人一生当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如果把教育变成一个累赘,那还有谁愿意去学习呢?这完全破坏了教育所具有的诗性的特点啊。梁先生曾说一名初二的女生给他写过一封信,信中的大致内容是她的哥哥姐姐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但还是苦于找到工作,而自己要是不努力学习的话可能连考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找到一份工作了,她的父母也十分担心。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初二的女生承受了她这个年纪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义务,而教育对于这位女生来说,无疑变成了负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不得不说,家长、学校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但追根究底到底是为什么?在我看来,只怕是这个社会的淘汰机制太吓人了吧!在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里,只要考上一个技术学校就是家里最高兴的事情,因为那意味着技术学校毕业以后就能直接分配工作了。想要考上一个大学就更不容易里,那个时候可能是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两个能考上大学,还好那时是精英教育。而现在呢,80%的学生高中毕业以后都能步入大学的门槛,实行的却是普通教育。要是个普通大学毕业以后不好就业,还要考虑考研考博,这一读,毕业出来找工作可能就二十四五了,毫无社会经验。这是现代社会所期待的吗,我想不是。
谈完了梁晓声先生的“论教育的诗性”,突然觉得,教育是真的有诗性的,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就体现了它的诗性,但也要看我们如何理解了。
一直不懂梁晓声老先生的《老师》文集中“论教育的诗性”的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教育为什么会有诗性?直至今日看完之后才有所感悟,明白了其中含义。这篇文章中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其中有个例子是关于自己的。是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在母亲和哥哥的期盼下,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上学对我很重要。第一次集体朗读课文,第一次做课间操,第一次值日,所有的小学生都怀着本能般的热枕进入了学生的角色。梁晓声认为,学生的这种热忱是具有诗性的,是主动而又美好的。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实体,当一批批的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时,他们会把学校亲切的称之为“母校”。梁先生认为,这是学校与教育的诗性关系,这是一种神圣而纯洁的关系。学校哺育了学生,成就了学生,一个“母”字就将这份情谊表达的淋漓尽致。所以,在他看来,没有学生时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学校中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师,教师亦即恩师,如果说学校是一个避风港,那么老师就是避风港里照顾我们,教我们至少知识的人。《学记》中说过:“师道而尊严”,但这里的“尊”强调的是“尊道”,是“教育之道”。自此,教育的诗性变得更广大了。
教育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教育是从一个人的出生就在进行着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是能凝住其元气不散的只有一件事——教育,因为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太紧密。教育有三个重要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而教育者和教育家们的工作正是体现了教育诗性的优美。师生关系是复杂的,在课堂上,是严师和高徒的关系;在生活中,是朋友的关系。在教育的诗性体现着诸多的人类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特别、最别致的。
在梁先生那个时代,只要他们所在的地方有所学校,不管学校像不像样;只要他们周围有些孩子天天去上学,不管是多数还是少数,他们都投以羡慕的目光,有强烈的愿望也想去上学。这时期的学生,内心的想法是最纯粹的,人生的目标没有那么明确,他们只想也去上学,这是人性对美好事物的趋之若鹜之情,这本身也是具有诗性的。还记得解海龙所拍的、成为“希望工程”宣传小明星的那个女生吗,对她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她的那双渴望上学的大眼睛把。即使在现在,也还有少数十分偏远的地区的孩子因为教育的落后而很难上学,因为家乡的偏僻而很难走向学堂。但是他们是渴望的,是急切的,这是儿童与教育的诗性关系啊。梁先生说,他曾到过一个很偏远的山区小学,设施设备自然是令人寒心的,他受委托去向小学捐赠一批书和花花绿绿的橡皮,孩子们见到橡皮之后几乎全往嘴里塞,竟然以為是糖块!相反,在一些大城市中,家庭情况好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老师和学校也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他们生怕因为竞争这些孩子们会远离舒适的环境,生怕他们以后就业难,结婚难。一味的灌输学生“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一类的话语,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使中小学生面临着沉甸甸的学业压力,这时教育诗性的质量就变成了束缚学生的枷锁了。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深思:“但是,倘学校对于孩子成了这样的地方----当他们才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就双方面联合起来使他们接受如此意识:如果你不名列前茅,那么你肯定考不上一所好中学,自然也考不上一所好高中,更考不上名牌大学,毕业后绝无择业的资本,于是平庸的人生在等着你;而你若连大学都考不上,那么你几乎完蛋了。等着瞧吧,你连甘愿过普通人生的前提都谈不上了。街头那个摆摊的人或扛着40公斤的桶上数层楼给邻家送纯净水的人,就是以后的你。这差不多是符合逻辑的,差不多是现实,同时,也差不多是某些敏感的孩子的悲哀。这一点比他们的书包更沉。这一点,一旦被他们过早地承认了,‘减负’不能就减去他们心中的阴霾。于是,教育事业对于孩子们所具有的诗性,便几乎荡然无存了。” 确实如此,虽然采取了“减负”的措施,可孩子的书包依然沉重,虽然学校并没要求家长给孩子买多少多少课外作业,可是如果只是看看教科书,孩子考试时,对于某些没有接触过的题型会不知所措,家长们不得不买来各类课外习题,让孩子多练,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如果家长不这样做,那你的孩子的成绩将会名落孙山。
如今的教育现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有理想、有志气、有文化的青年,而不是训练成机械的士兵。社会和家长也在无形之中给了学生许多压力,不能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其实梁晓声老先生说的很对,教育是有诗性的,为什么现代的社会、学校就要把这种如此纯洁美丽的事业变得不堪重负呢?教育几乎是每个人一生当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如果把教育变成一个累赘,那还有谁愿意去学习呢?这完全破坏了教育所具有的诗性的特点啊。梁先生曾说一名初二的女生给他写过一封信,信中的大致内容是她的哥哥姐姐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但还是苦于找到工作,而自己要是不努力学习的话可能连考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找到一份工作了,她的父母也十分担心。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初二的女生承受了她这个年纪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义务,而教育对于这位女生来说,无疑变成了负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不得不说,家长、学校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但追根究底到底是为什么?在我看来,只怕是这个社会的淘汰机制太吓人了吧!在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里,只要考上一个技术学校就是家里最高兴的事情,因为那意味着技术学校毕业以后就能直接分配工作了。想要考上一个大学就更不容易里,那个时候可能是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两个能考上大学,还好那时是精英教育。而现在呢,80%的学生高中毕业以后都能步入大学的门槛,实行的却是普通教育。要是个普通大学毕业以后不好就业,还要考虑考研考博,这一读,毕业出来找工作可能就二十四五了,毫无社会经验。这是现代社会所期待的吗,我想不是。
谈完了梁晓声先生的“论教育的诗性”,突然觉得,教育是真的有诗性的,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就体现了它的诗性,但也要看我们如何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