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3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net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B超诊断3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救治的胎盘早剥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分析诊断效果和胎盘着床位置与诊断率的关系。
  结果:所有患者经B超诊断后,诊断率为86.84%,漏诊率为13.16%;前置胎盘着床的诊断率为96.77%,漏诊率为3.23%,后置胎盘着床确诊率为42.86%,漏诊率为57.1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胎盘早剥和重度胎盘早剥的确诊率分别为80.95%、94.12%,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孕妇实施B超诊断,可有效的评估胎盘早剥,但须结合孕妇的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防止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B超诊断 胎盘早剥 临床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23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401-01
  胎盘早剥为妊娠期间的一类并发疫,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可对母婴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并且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后导致围生儿病死的发生率也较高[1]。为促进胎盘早剥诊断率的提升,现对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救治的胎盘早剥患者38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6.24)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2例,3例患者在28周内发病,14例患者在28-37周内发病,21例患者大于37周后发病。临床表现为,持续腰背痛和腹痛的患者3例;腹部疼痛并且伴有阴道出血的患者23例;存在流液和出血,但无腹部疼痛的患者7例;5例患者无明显症状。
  1.2 诊断标准。将患者的症状分为重度和轻度两类。重度:胎盘早剥的面积大于胎盘总面积1/3;轻度:胎盘早剥的面积小于胎盘总面积1/3[2]
  1.3 B超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B超检查,首先让患者平卧,根据常规的妇科检查方法,检查孕妇的胎儿,以及附属物,重点观察胎盘形态、胎盘位置、胎盘厚度、胎盘边缘、胎盘内部的回声,以及胎盘母面和子宫肌壁之间的关系,还需对胎盘后的复合体频谱血流的具体状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超诊断结果分析。38例患者经B超诊断后,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患者33例,漏诊5例,诊断率为86.84%,漏诊率为13.16%。
  2.2 诊断率与胎盘着床位置的关系比较。在本组患者的B超检测中,31例为前置胎盘着床,确诊30例,漏诊1例,诊断率为96.77%,漏诊率为3.23%;7例患者为后置胎盘着床,确诊3例,漏诊4例,确诊率为42.86%,漏诊率为57.1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轻度胎盘早剥中,确诊17例,17例重度胎盘早剥中,确诊16例,确诊率分别为80.95%、94.12%,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胎盘早剥为造成产前出血和妊娠期出血的主要因素,发病时,病情通常较为紧急,倘若不及时的进行临床处理,将会对母婴形成较严重的威胁。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为具有胎盘早剥和流产病史。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认为影响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为创伤、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宫内感染、吸烟史、存在胎盘早剥史,以及妊娠期存在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和高血压等。
  在临床中,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通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机率,可有效的改善母婴的状态。但根据较多的文献分析,胎盘早剥的实际检出率较低。在我国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其临床的就检出率小于70%。因此,应用B超检查,虽然能够显著的提高诊断率,但也存在较多漏诊和误诊的情况。综合本次研究,存在漏诊和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因为临床表现,孕妇在出现胎盘早剥时,通常表现为阴道流血和腹痛,但在临床的特征表现不明显时,一般情况下,胎盘的形态并不会出现较明显的变化,并且胎盘的后部也不会集有淤血,所以,B超难以诊断,容易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其次,胎盘发生早剥的位置不同也会给B超诊断造成一定的难度。如果胎盘早剥的位置为侧壁或前壁,在应用超声诊断时,对于胎盘后方产生的血肿声像和回声更为明显。如果胎盘早剥位于后壁,在距离或是胎儿的影响下,通常会显示得比较模糊,因此不容易发现,特别是在超声仪器的分辨率过低时,较难发现。因此,在诊断时,前置胎盘的诊断率会明显高于后置胎盘,表明产前的诊断率和胎盘早剥的位置相关。同时,由于剥离发生在胎盘的边缘线,则通常会形成絨毛膜血肿,或是出血,很容易将其误诊为胚外体腔,或是肿块。
  第三,由于在发生胎盘剥落时,存在不同的出血时间,其声像图会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果为急性期,并且发生在4小时内,其包块产生的回声比较均匀,若是3-7天则为等回声,在1-2周之内,则属于强回声团中的无回声,若在两周之后,则无回声。最后,如果孕妇发生胎盘早剥为显性出血,并且胎盘的形态不存在明显的变化,应用超声检查时,不具有特征性,对于范围小、出血少的患者,也容易将其漏诊;若是患者的出血为隐性出血,其积血能够在胎盘的后方构成血肿,应用B超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B超诊断后,诊断率为86.84%,漏诊率为13.16%。在本组患者的B超检测中,31例前置胎盘着床中,诊断率为96.77%,漏诊率为3.23%;7例后置胎盘着床中,确诊率为42.86%,漏诊率为57.1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例轻度胎盘早剥中,确诊17例,17例重度胎盘早剥中,确诊16例,确诊率分别为80.95%、94.12%,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表明应用B超检查,仍会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并且胎盘早剥的发生位置不同,也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应用超声检查,可有效改善胎盘早剥患者母婴的状况,但因为临床特征等因素,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情况。因此,在B超诊断的基础上,还需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鲁凤,苏敏君.胎盘早剥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2):371-372
  [2] 岳晓芳.胎盘早剥85例临床诊断及处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2,3(7):381-382
其他文献
摘要: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若不及时诊治将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总的来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环节需要包括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而本病致病病原体包括支原体、细菌、衣原体、真菌与病毒等,其中的传染源除了是患者本身外,还可能是病原体的携带者等。本文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展开了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控制对策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我院GD350型高频电刀的使用实践探讨了GD350型高频电刀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维护措施。  关键词:GD350型高频电刀 使用 注意事项 维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8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74-02  高频电刀是一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临床用药不合理因素出发,总结出药物因素、社会因素等客观因素,患者因素、医院管理及医护人员因素等主观因素,是影响临床用药安全的因素。药剂科应制定执行严格的药品出入制度、规范用药行为、建立健全用药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用药合理性、给药准确性,全面提高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剂科 临床用药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的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并探讨其优化管理的措施。  方法:对本院过去三年中手术室的管理资料及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  结果:手术室实施消毒隔离的优化管理模式后,我院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方面的管理工作进展显著。  结论: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有效促进了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有关管理工作。  关键词:手术室 消毒隔离 优化管理 培训 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
期刊
摘要: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已成为解决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现报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并颅内出血1例。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 颅内出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10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93-01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已成为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技巧、疗效等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重点对手术技巧、处理、效果等进行分析。  结果:对2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1例切口延长,1例右肝动脉损伤,手术成功率为92.86%。平均手术时间(45±5)分钟,切口平均长度(6±1)cm,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12±1.01)天。  结论:小切口胆囊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经验,将回顾性和前瞻性结合起来,同时将妇产科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妇产科学的发展,以有效地保障妇女的身体和生殖健康。  方法:主要通过产前、产期和产后三个阶段的预防护理,以及对产妇的产程观察,回顾性的分析产后出血病例的臨床资料。  结果:102例产后出血患者在经过一系列的止血、治疗、护理后,全部治愈。  结论:最大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信号及其血流动力学表现。  结果:乳腺癌有其声像特征,腺癌中病灶呈不均匀低回声团块,肿块边界不整,界限不清或欠清,呈分叶状、结节状、伪足状,边缘呈锯齿状或蟹足状,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纵横比值>1,肿块多为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多可见微钙化,后方多伴回声衰
期刊
摘要:本文就食甲鱼致过敏反应1例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食甲鱼 过敏反应1例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08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92-01  1 病例介绍  患者,杨某,男性,62岁,因3天前和朋友聚会食用甲鱼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心慌,无胸闷、胸痛、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药物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所有患者实施麻醉前0.5h给予阿托品注射,0.5mg,苯巴比妥,0.1g。送入手术室后,取患者腰椎L2-3间实施穿刺置管,并行剂量为3ml的2%利多卡因注射,确认患者未出现全脊柱麻醉表象,为其注射剂量为5ml,0.125%罗哌卡因。  结果:实施治疗后患者于48h内,VAS评分为2.5±1.4分。患者疼痛情况明显较低,且无不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