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目标相符,同时也与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与自主协作能力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种模式不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生命科学;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合理评价
初中生命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有效的教学效果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探究分析。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需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作为情境中的主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利用所学知识与有效资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这种模式不仅使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得到培养,而且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把课程目标体现在问题里,使旧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因此,教师需要精心选择设计问题,使问题情境具有足够的复杂性与相通性,不给予现成的信息,学生通过查询、收集相关资料,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笔者在进行“激素调节”的教学中,首先以小组结合为关键点,把全班分为5组,每组8到9人,每组设置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评委一名,然后创设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兴奋剂多为激素类物质,服用兴奋剂不仅违背体育道德、破坏公平竞争,而且伤害运动员身体,严重的可导致猝死激素如果被滥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正常生理状况下,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重要调节作用,激素有哪些种类,又是各自怎么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这本节课中,笔者不仅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而且作为解决问题中的合作者,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困扰,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关联,使学生主动的学习,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真实问题为中心,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责任感。
二、假设问题分析,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不能将课本知识灵活的迁移到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并对假设的结论进行探究分析,使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断探究发现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的条件”教学中,首先明确问题:“人的生命活动需要哪些条件?”对于问题的提出,小组分别开始讨论,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空气、水、温度,可能大气压力对生命活动的进行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提出假设后,笔者引导学生梳理、聚焦主要问题,对学生的活动方案进行适当指导,然后,学生自主上网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在讨论交流后构建新知识,并解决问题。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回忆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新旧知识达到完美整合,逐步构建知识表象,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以自己的理解构建生命科学知识网络架构。
三、科学合理评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学生解决完问题后,每个学生需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分享。在分享后,每个人需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包括教师的评价,而且包括学生自评、组内小组成员的评价、组间的互评,使评价趋于科学与合理。
笔者在进行“模拟伤口处理和包扎”教学中,对每个学生在学习效果与学习表现方面上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包括鼓励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小组的表现情况以及遇到问题本身的情况。同时,设置学生自我评价表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各个环节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包括:“提出的主意、利用的资源、提供新的信息、想到的学习课题等”,小組之间也相应做出评价,设置了小组互评表,包括:“学习内容、表达、设计、特色等”,通过设置评价表的方式,使学生更加客观的看到自己的表现情况,使学生认知到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学生不仅注重了学习成果的实现,更加注重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假设、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把“想、做、讲”完美整合,并合理的利用多种有效资源探究问题,使开放性的问题与学科知识系统达到平衡。初中生命科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生命科学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目标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为出发点,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基于问题的学习也为初中生命科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吕娜,韩菲.“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4,30(6):6-8.
[2] 李保玲.“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09(32):120-120.
关键词:初中生命科学;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合理评价
初中生命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有效的教学效果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探究分析。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需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作为情境中的主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利用所学知识与有效资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这种模式不仅使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得到培养,而且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把课程目标体现在问题里,使旧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因此,教师需要精心选择设计问题,使问题情境具有足够的复杂性与相通性,不给予现成的信息,学生通过查询、收集相关资料,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笔者在进行“激素调节”的教学中,首先以小组结合为关键点,把全班分为5组,每组8到9人,每组设置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评委一名,然后创设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兴奋剂多为激素类物质,服用兴奋剂不仅违背体育道德、破坏公平竞争,而且伤害运动员身体,严重的可导致猝死激素如果被滥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正常生理状况下,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重要调节作用,激素有哪些种类,又是各自怎么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这本节课中,笔者不仅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而且作为解决问题中的合作者,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困扰,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关联,使学生主动的学习,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真实问题为中心,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责任感。
二、假设问题分析,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不能将课本知识灵活的迁移到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并对假设的结论进行探究分析,使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断探究发现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的条件”教学中,首先明确问题:“人的生命活动需要哪些条件?”对于问题的提出,小组分别开始讨论,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空气、水、温度,可能大气压力对生命活动的进行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提出假设后,笔者引导学生梳理、聚焦主要问题,对学生的活动方案进行适当指导,然后,学生自主上网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在讨论交流后构建新知识,并解决问题。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回忆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新旧知识达到完美整合,逐步构建知识表象,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以自己的理解构建生命科学知识网络架构。
三、科学合理评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学生解决完问题后,每个学生需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分享。在分享后,每个人需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包括教师的评价,而且包括学生自评、组内小组成员的评价、组间的互评,使评价趋于科学与合理。
笔者在进行“模拟伤口处理和包扎”教学中,对每个学生在学习效果与学习表现方面上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包括鼓励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小组的表现情况以及遇到问题本身的情况。同时,设置学生自我评价表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各个环节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包括:“提出的主意、利用的资源、提供新的信息、想到的学习课题等”,小組之间也相应做出评价,设置了小组互评表,包括:“学习内容、表达、设计、特色等”,通过设置评价表的方式,使学生更加客观的看到自己的表现情况,使学生认知到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学生不仅注重了学习成果的实现,更加注重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假设、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把“想、做、讲”完美整合,并合理的利用多种有效资源探究问题,使开放性的问题与学科知识系统达到平衡。初中生命科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生命科学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目标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为出发点,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基于问题的学习也为初中生命科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吕娜,韩菲.“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4,30(6):6-8.
[2] 李保玲.“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09(32):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