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阳的“泥泥狗”又称“天狗”、“陵狗”。伏羲神话有多古老,泥泥狗也就有多古老。几千年下来。泥泥狗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淮阳太昊陵边耐人寻味地“存活”着。那悠扬的哨声传播的是历史的伴音。奇特怪诞的形象。承载的是人类对生存发展、生生不息的渴望。淮阳古称“宛丘”或“陈”,地处黄河冲积扇南沿的颍水中游。文献记载,陈为太昊伏羲之都。《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大嗥居陈,木火所自出。”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云:“伏羲……世号太嗥,都于陈。”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首人身,有圣德,都陈。”罗泌《路史·后纪一》引作“天皇伏羲都陈留”。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谓:“太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都于陈,东封太山。”郑樵《通志·都邑略》云:“伏牺都陈,神农都鲁,或云始都陈。”《水经·渠水注》载:“沙水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城东北三十里许,犹有羲城实中。”这些均说明淮阳确实是太昊伏羲氏之都邑。1997年6月,朱镕基同志来淮阳考察时曾写了“羲皇故都”的题词。据史料记载,太昊伏羲陵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占地875亩。分外城、内城、紫禁城。园其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吴伏羲之陵庙,故称“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春秋时期有陵,汉代以前有祠,唐宋时期形成规模。现存陵制及建筑为明代朱元璋颁诏兴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古到今,太昊伏羲陵前香火不断,历代皇室望族、文人墨客均来淮阳朝宗谒祖,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这里都举行规模盛大的朝祖庙会,吸引国内外游人香客纷纷前来,日客流量最多时达20万人次,形成群众性朝拜活动的高潮。在太吴陵庙会,如果你问每一个逛庙会的人对什么印象最深的话,恐怕他们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泥泥狗”。作为中原民间艺术的泥泥狗,好像在不经意间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并走进了收藏爱好者的视野。人文学者认识到它的珍贵,古老的文明也在泥泥狗身上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泥泥狗”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庙会魅力之所在,神韵之所在。1983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河南省民间艺术展览》中,“泥泥狗”一亮相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真图腾”、“活化石”、“现代的古文物”的美誉不胫而走。到淮阳对“泥泥狗”进行考察、采风者络绎不绝,还有的艺术家向民间老艺人学习,吸收“泥泥狗”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新的雕塑艺术品。据泥泥狗老艺人讲:“这些都是人祖爷和人祖姑娘造的人和狗,有老模子。代代相传。谁也不能改。改了就不是人祖爷造的人和狗了。”《拾遗记》中说:“厄羲丝桑为瑟,均土为埙,礼起于是兴矣。”“埙”这个古代吹奏乐器早已不多见了。在西安半坡遗址和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埙,特别是在淮阳东关古遗址中出土的埙和太昊陵泥泥狗中的埙,基本一样,形状像梨,大的如鸡蛋,五孔;小的如蛋黄,三孔。它们均可吹奏出不同的音节,也可伴奏民歌。《诗经》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燕子。泥泥狗中的飞燕、猴头燕,都是部落图腾,其他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鸿、蛙等。有200多种,这些泥泥狗有的精致细腻,有的粗犷简括,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被誉为“古代文明的活化石”是毫不为过的。
“泥泥狗”过去也称“泥狗子”、“泥娃娃”、“陵狗子”、“泥人”等。关于泥泥狗的产生来源,有两种说法:(1)“伏”字与“陵狗”。“泥泥狗”只有在太昊陵庙会期间才有售卖。而“泥泥狗”又叫“灵狗”或“陵狗”,这是对狗的尊称。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泥泥狗”是与伏羲陵有一定关系的。另外伏羲的“伏”字,是半人半犬。而“泥泥狗”中有一种“猴骑狗”的造型则暗合了这种含义,猴在泥泥狗中称“人面猴”和“人祖猴”,因此这种造型我们可以理解为猴骑狗即人骑狗,也就是伏字的组合。《史纲评要太昊伏羲》中说伏羲“养六畜以充庖厨,且以为牺牲,享神祗,故又曰庖羲氏”。这个创举不仅使先民有了生活的保障,也开辟了中国远古的畜牧时代,这是伏羲的一大功绩。饲养家畜中最重要的动物是狗,出土的汉代陶塑中有许多狗的造型,这说明狗与远古时代的生活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而,“泥泥狗”也可以看做是后人对伏羲纪念的一种精神的化身。(2)女娲与泥泥狗。女娲炼石补天、止淫水,拯救万物生灵,使世界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开天辟地的先祖。《风俗通义》说:“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万物生于土,人类以土地得以繁衍生息,传说中伏羲与女娲是夫妻,有人把“泥泥狗”的“泥泥”的意思解释为:一是动词“制造”,二为材料“黄土”,以泥土为原料的“泥泥狗”,自然与女娲造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了。另外,“泥泥狗”的造型中题材非常丰富,如猴、狗、雁、鸟、猫、虎、牛、马、羊、龟等各种动物,反映出人类与百畜百兽共同发达的现象,这也是歌颂伏羲和女娲创造人类万物生灵的一种体现。在“泥泥狗”的所有造型中,只有以一个人的形象命名的“人面猴”,猴头人身,腹部有一个较大的女阴图形,这可以看做是源于生殖崇拜观念的对人类祖先女娲的崇拜吧。
“泥泥狗”的造型特征
象征性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与思维方式中,象征性是最重要的特点,特别是民间美术作品中,象征意义可以说是这种形式存在的最根本基础。“泥泥狗”的造型形式很多,有单体的,如“草帽老虎”、“人面猴”、“雁”、“龙”等,也有连体的,如“双头虎”、“双头鸟”“猫拉猴”等,还有共生体的,如“九头雁”、“多头虎”“多头马”等。淮阳泥玩具多是以生殖崇拜为主体的象征方式。例如“猫拉猴”、“猴骑兽”等是以动物交配或人兽交媾为基础的造型,主要反映交合、生育、繁衍的主体;“人面猴”则是对母性生殖崇拜的直接表现:“多头鸟”、“多头羊”、“多头虎”等多头系列则是表现人丁兴旺、生育哺育的主题。在这些造型的创造中,它们既表现的是动物,但又不是生活中的动物形象。而是带有创造性的、意念化、主观化的怪兽形象,这一方面反映出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又反映出劳动大众对生活追求的愿望,应该说是一种意境之美。
实用性特征。“泥泥狗”既是祭祀之物,同时也是民间泥玩具,它兼有二者的功能。从“陵狗”这样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祭祀的功用。以前还有人相信用它冲水喝可以治病,可以作为消灾解难的器物。每个“泥泥狗”的上面都有可以吹的笛孔,能发出声音,可以作为儿童的娱乐玩具。以前还有孩子追着香客讨要的习俗,而香客也认为买一些是为人祖爷讨吉利、做好事,因此“泥泥狗”的销量非常大。民间美术的实用性是其又一重要特征,虽然它具有象征意味和审美意味,但是又具 有实用性,这是它能够长久发展和广为流传的动力,民间艺人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可能没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造型的结构和功能总能够很好地把握,使它能够深深地扎根在深厚民间的土壤,历经历史的变迁也经久不衰。
原始性特征。“泥泥狗”的造型基础是以《山海经》中的故事为起源的,以古朴著称,历经千年延承不变。这也是泥泥狗被称做“活文物”、“活化石”的主要原因。“泥泥狗”的造型看起来怪异荒诞,例如“草帽老虎”是取材伏羲和女娲的故事:伏羲和女娲本是兄妹后来结为夫妻,女娲由于害羞居然变成了老虎,于是用草帽遮面,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造型,这在其他地区的民间泥塑中是绝无仅有的。还有“人面猴”的造型也是世代流传下来的,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可能正是这种简单的传承方式,使得淮阳的泥玩具古朴的造型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而没有过多的变化而显得弥足珍贵。
“泥泥狗”文化价值体现
再现当时社会状况。民间美术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与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并继承下来的,它与民间的风俗习惯、审美意识、生活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淮阳“泥泥狗”,使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野兽出没,风雷闪电,人类自身的脆弱,使他们把保护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具有很大威慑力的动物身上,并视万物为有灵魂的载体,于是产生了对动物精灵的“图腾”崇拜。“泥泥狗”简单的造型,粗犷的装饰下蕴涵着强烈的审美因素与巨大的精神内涵,它不仅是民俗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也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泥泥狗”不但成为人们选购、馈赠和收藏的珍品,而且对于研究有着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以及该社会人类生存状况、风情习俗都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精神教化功能。“泥泥狗”造型众多,虽然表达的是人类的渴望交合、繁衍的主题,但几乎全部都是动物的形象,这种以物寄情的表现方式是民间美术中最常见的方式。我们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可以看出这种移情手段的大量使用。比如祈福的主题运用“蝙蝠”和“鹿”来体现“福”“禄”:“莲花”和“桂花”意喻“连生贵子”;其他的还有“三阳开泰”、“连升三级”等。民间美术常见的这些图形,虽然在造型上与指代的事物本身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形象在民间美术中实际上已经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认识与契约,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在民问形成了喜闻乐见的通俗概念。这种符号化的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审美心理与民俗观念,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情感沟通,也最能够引起心灵与情感的共鸣,在民间审美活动中是根深蒂固的。因此,要真正理解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就必须了解民间符号的特定含义,以及这种符号中蕴涵的特定审美属性。同时在对作品把玩欣赏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历史知识、民间传说、审美观念等有着传承与教化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人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等行为模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读书识字的机会很少,因此民间美术形式则成了人们接受教育、了解文化知识的“课本”,口头相传与实物寄情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特征,这也是民间美术形式能得到大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
娱乐功能。传统民间文化是立足于广大劳动者的生活与劳动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民间美术在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并通过娱乐的功能起到传承文化、了解历史的作用。例如在朱仙镇年画中有很多的历史故事和戏曲故事,如“罗拿四虎”、“哪吒闹海”、“三娘教子”等。民间美术作品主要在春节等一些重要的节日里使用和流传,能给节日带来欢庆的气氛,得到娱乐与满足的心理体验的双重功能。
结 语
淮阳“泥泥狗”造型古拙、怪诞,色彩艳丽,以黑色垫底,周身施以五彩纹饰。品种有数百种,多为奇禽异兽或人、兽同体。“泥泥狗”中奇禽怪兽的造型,已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形体,艺人凭直观感觉进行创造。那些具有再现“女性生殖崇拜”的纹饰符号,随艺人本能的直觉感受,施绘在虚幻、神秘的怪异形体上,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艺术的魅力,使古老的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淮阳“泥泥狗”艺术的存在,实质是一种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民间艺术,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并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淮阳“泥泥狗”,不仅是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的活性史料:同时,其特具的人类本源精神、活跃的直觉创造性和生机勃勃的现代感,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无疑也是一种有益的滋养。
“泥泥狗”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庙会魅力之所在,神韵之所在。1983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河南省民间艺术展览》中,“泥泥狗”一亮相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真图腾”、“活化石”、“现代的古文物”的美誉不胫而走。到淮阳对“泥泥狗”进行考察、采风者络绎不绝,还有的艺术家向民间老艺人学习,吸收“泥泥狗”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新的雕塑艺术品。据泥泥狗老艺人讲:“这些都是人祖爷和人祖姑娘造的人和狗,有老模子。代代相传。谁也不能改。改了就不是人祖爷造的人和狗了。”《拾遗记》中说:“厄羲丝桑为瑟,均土为埙,礼起于是兴矣。”“埙”这个古代吹奏乐器早已不多见了。在西安半坡遗址和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埙,特别是在淮阳东关古遗址中出土的埙和太昊陵泥泥狗中的埙,基本一样,形状像梨,大的如鸡蛋,五孔;小的如蛋黄,三孔。它们均可吹奏出不同的音节,也可伴奏民歌。《诗经》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燕子。泥泥狗中的飞燕、猴头燕,都是部落图腾,其他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鸿、蛙等。有200多种,这些泥泥狗有的精致细腻,有的粗犷简括,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被誉为“古代文明的活化石”是毫不为过的。
“泥泥狗”过去也称“泥狗子”、“泥娃娃”、“陵狗子”、“泥人”等。关于泥泥狗的产生来源,有两种说法:(1)“伏”字与“陵狗”。“泥泥狗”只有在太昊陵庙会期间才有售卖。而“泥泥狗”又叫“灵狗”或“陵狗”,这是对狗的尊称。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泥泥狗”是与伏羲陵有一定关系的。另外伏羲的“伏”字,是半人半犬。而“泥泥狗”中有一种“猴骑狗”的造型则暗合了这种含义,猴在泥泥狗中称“人面猴”和“人祖猴”,因此这种造型我们可以理解为猴骑狗即人骑狗,也就是伏字的组合。《史纲评要太昊伏羲》中说伏羲“养六畜以充庖厨,且以为牺牲,享神祗,故又曰庖羲氏”。这个创举不仅使先民有了生活的保障,也开辟了中国远古的畜牧时代,这是伏羲的一大功绩。饲养家畜中最重要的动物是狗,出土的汉代陶塑中有许多狗的造型,这说明狗与远古时代的生活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而,“泥泥狗”也可以看做是后人对伏羲纪念的一种精神的化身。(2)女娲与泥泥狗。女娲炼石补天、止淫水,拯救万物生灵,使世界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开天辟地的先祖。《风俗通义》说:“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万物生于土,人类以土地得以繁衍生息,传说中伏羲与女娲是夫妻,有人把“泥泥狗”的“泥泥”的意思解释为:一是动词“制造”,二为材料“黄土”,以泥土为原料的“泥泥狗”,自然与女娲造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了。另外,“泥泥狗”的造型中题材非常丰富,如猴、狗、雁、鸟、猫、虎、牛、马、羊、龟等各种动物,反映出人类与百畜百兽共同发达的现象,这也是歌颂伏羲和女娲创造人类万物生灵的一种体现。在“泥泥狗”的所有造型中,只有以一个人的形象命名的“人面猴”,猴头人身,腹部有一个较大的女阴图形,这可以看做是源于生殖崇拜观念的对人类祖先女娲的崇拜吧。
“泥泥狗”的造型特征
象征性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与思维方式中,象征性是最重要的特点,特别是民间美术作品中,象征意义可以说是这种形式存在的最根本基础。“泥泥狗”的造型形式很多,有单体的,如“草帽老虎”、“人面猴”、“雁”、“龙”等,也有连体的,如“双头虎”、“双头鸟”“猫拉猴”等,还有共生体的,如“九头雁”、“多头虎”“多头马”等。淮阳泥玩具多是以生殖崇拜为主体的象征方式。例如“猫拉猴”、“猴骑兽”等是以动物交配或人兽交媾为基础的造型,主要反映交合、生育、繁衍的主体;“人面猴”则是对母性生殖崇拜的直接表现:“多头鸟”、“多头羊”、“多头虎”等多头系列则是表现人丁兴旺、生育哺育的主题。在这些造型的创造中,它们既表现的是动物,但又不是生活中的动物形象。而是带有创造性的、意念化、主观化的怪兽形象,这一方面反映出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又反映出劳动大众对生活追求的愿望,应该说是一种意境之美。
实用性特征。“泥泥狗”既是祭祀之物,同时也是民间泥玩具,它兼有二者的功能。从“陵狗”这样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祭祀的功用。以前还有人相信用它冲水喝可以治病,可以作为消灾解难的器物。每个“泥泥狗”的上面都有可以吹的笛孔,能发出声音,可以作为儿童的娱乐玩具。以前还有孩子追着香客讨要的习俗,而香客也认为买一些是为人祖爷讨吉利、做好事,因此“泥泥狗”的销量非常大。民间美术的实用性是其又一重要特征,虽然它具有象征意味和审美意味,但是又具 有实用性,这是它能够长久发展和广为流传的动力,民间艺人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可能没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造型的结构和功能总能够很好地把握,使它能够深深地扎根在深厚民间的土壤,历经历史的变迁也经久不衰。
原始性特征。“泥泥狗”的造型基础是以《山海经》中的故事为起源的,以古朴著称,历经千年延承不变。这也是泥泥狗被称做“活文物”、“活化石”的主要原因。“泥泥狗”的造型看起来怪异荒诞,例如“草帽老虎”是取材伏羲和女娲的故事:伏羲和女娲本是兄妹后来结为夫妻,女娲由于害羞居然变成了老虎,于是用草帽遮面,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造型,这在其他地区的民间泥塑中是绝无仅有的。还有“人面猴”的造型也是世代流传下来的,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可能正是这种简单的传承方式,使得淮阳的泥玩具古朴的造型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而没有过多的变化而显得弥足珍贵。
“泥泥狗”文化价值体现
再现当时社会状况。民间美术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与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并继承下来的,它与民间的风俗习惯、审美意识、生活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淮阳“泥泥狗”,使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野兽出没,风雷闪电,人类自身的脆弱,使他们把保护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具有很大威慑力的动物身上,并视万物为有灵魂的载体,于是产生了对动物精灵的“图腾”崇拜。“泥泥狗”简单的造型,粗犷的装饰下蕴涵着强烈的审美因素与巨大的精神内涵,它不仅是民俗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也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泥泥狗”不但成为人们选购、馈赠和收藏的珍品,而且对于研究有着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以及该社会人类生存状况、风情习俗都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精神教化功能。“泥泥狗”造型众多,虽然表达的是人类的渴望交合、繁衍的主题,但几乎全部都是动物的形象,这种以物寄情的表现方式是民间美术中最常见的方式。我们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可以看出这种移情手段的大量使用。比如祈福的主题运用“蝙蝠”和“鹿”来体现“福”“禄”:“莲花”和“桂花”意喻“连生贵子”;其他的还有“三阳开泰”、“连升三级”等。民间美术常见的这些图形,虽然在造型上与指代的事物本身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形象在民间美术中实际上已经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认识与契约,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在民问形成了喜闻乐见的通俗概念。这种符号化的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审美心理与民俗观念,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情感沟通,也最能够引起心灵与情感的共鸣,在民间审美活动中是根深蒂固的。因此,要真正理解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就必须了解民间符号的特定含义,以及这种符号中蕴涵的特定审美属性。同时在对作品把玩欣赏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历史知识、民间传说、审美观念等有着传承与教化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人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等行为模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读书识字的机会很少,因此民间美术形式则成了人们接受教育、了解文化知识的“课本”,口头相传与实物寄情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特征,这也是民间美术形式能得到大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
娱乐功能。传统民间文化是立足于广大劳动者的生活与劳动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民间美术在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并通过娱乐的功能起到传承文化、了解历史的作用。例如在朱仙镇年画中有很多的历史故事和戏曲故事,如“罗拿四虎”、“哪吒闹海”、“三娘教子”等。民间美术作品主要在春节等一些重要的节日里使用和流传,能给节日带来欢庆的气氛,得到娱乐与满足的心理体验的双重功能。
结 语
淮阳“泥泥狗”造型古拙、怪诞,色彩艳丽,以黑色垫底,周身施以五彩纹饰。品种有数百种,多为奇禽异兽或人、兽同体。“泥泥狗”中奇禽怪兽的造型,已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形体,艺人凭直观感觉进行创造。那些具有再现“女性生殖崇拜”的纹饰符号,随艺人本能的直觉感受,施绘在虚幻、神秘的怪异形体上,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艺术的魅力,使古老的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淮阳“泥泥狗”艺术的存在,实质是一种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民间艺术,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并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淮阳“泥泥狗”,不仅是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的活性史料:同时,其特具的人类本源精神、活跃的直觉创造性和生机勃勃的现代感,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无疑也是一种有益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