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人民的物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筑企业的支柱,其质量好坏对于建筑企业的信誉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建筑施工建设量的增多而不断出现各种问题,逐步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有效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控制好建设工程的质量是建设单位、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政府共同的责任,也需要社会的力量积极进行监督整治,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需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做出有力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存环境的好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又受到相关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一项建筑工程能否按时按要求完成与之有着直接而密切联系,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各类工程项目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后果将影响到多方面的利益。虽然新时期的建筑工程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也不断加大其管理力度,但是仍然有许多工程问题出现在建筑工程质量中,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质量。为了能更好的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相关企业与部门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相关工作,制定严厉政策,以此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保障相关工程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对使用安全与使用寿命的影响,避免一些后续的质量处理问题。做到科学的进行监督管理,这样会提高管理水平,达到管理目标,为人类谋福利,也为企业发展长远提供好的基础。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设施建设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也得到了较大的进展,政府加大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建立起了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质量监督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准入规则的变化,一项基本的质量监管制度如果不能随之作出调整的话将会很难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交给通过考核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来实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该机构作为工程质量的执法机构,但是社会上对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依赖性较大,认为该机构是工程质量的主要负责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认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使得工程建设企业反而逃脱了主要的责任。由于质量监督机构的权利是政府授予的,同时政府也成为了质量问题的负责者和承担者。由此而来,政府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运行方式相互矛盾,建筑工程的参照标准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只是依靠单纯的实物质量监督难以实现全面的监测和控制。
就目前状况来看,大批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人员涌入市场,但是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一方面不能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建筑行业的不良发展趋势。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培训,掌握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标准,并严格遵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监测管理。
总体来看,在新的发展前景下,深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探讨发展新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措施
1、加强对工程监督注册的检查与工程施工的检查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先进行招标与投标工作,招标成功以后,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注册。这时,相关的监督与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其建筑工程责任主体的所呈现的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工程利益多方的质量责任制度的建立、责任人的资历的合法程度提出要求。在进行施工检查之时,检查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时所制定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度有没有得到落实,更要对其施工现状是否按照当初审查通过的设计图纸进行进行监督,施工行为是否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过关,工程的监理单位有没有尽到监理职责等等。其次,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调查,看其是否达到要求,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出具方是否具有专业资格等。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相关资料的检查,建筑工程的竣工报告与工程验收报告等。
2、构建新型的行业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要走出市场与政府的两难选择,必须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型管理模式,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提升政府经济管理能效:
2.1做好建筑行业管理模式选择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双轨运行模式是当前建筑行业较为理想的选择,通过政府机构和独立的行业协会相互协作共同履行管理职能。这种管理模式能实现政府机构的行政职能和民主管理有机结合;
2.2需要解决好建筑行业管理的统一问题和政府职能转变中的系列问题。让管理更高效,政府职能更优化;
2.3进一步完善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和企业间的中介組织,其独立的地位能保证其同时为宏观调控和市场两方面服务,政府要引导和帮助行业协会不断完善,增强其民主性、公正性以及自律性,增强经济活动参与能力。
3、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3.1工程质量诚信评价监督体系
督促各地区强化不良记录管理,加大对工程质量投诉问题的查处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入档,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不良记录的公示和社会监督,形成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及中介机构的工程质量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并为社会提供各方责任主体质量信誉信息平台。
3.2以质量监管模式改革为主体的差别化管理体系
按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资质、资格、诚信度的不同,实施监督对象差别化管理,诚信获利,失信惩戒,诚信者评优评奖倾斜,检查频率减少;按重大工程、标志性工程与一般工程,市政、公建与住宅工程,实施运用针对工程对象的差别化监管方式、方法;按政府投资项目与非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采用针对投资主体的差别化监督体制与过程控制模式。
4、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环节的监管,提高工程建设薄弱环节的质量水平
4.1加强对质量监管薄弱地区的监管力度
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形势下,必须统筹规划,协调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消除城乡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盲点与空白点,尤其要将限额以上的工程纳入正常的工程质量监管范围加大对建筑工程的技术指导,支援工程项目建设急需的技术力量,逐步缩小村镇建设工程质量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工程质量的水平全面提高。
4.2加强建筑节能监管
需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配套政策及技术标准,推进建筑节能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建筑节能监督执法特别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方责任主体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重点监管,形成对招投标、设计、审查、施工许可、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备案等各环节的闭合监管机制,确保建筑节能在施工阶段的落实。
4.3整合监管资源,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
工程质量监管要贯穿建设工程整个管理流程,逐步从目前以施工质量监管为主,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检测等综合质量监督执法转变在综合监管中要充分强调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理念,从工程建设到合理使用年限,实现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全过程监督以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为核心,整合监管资源,辐射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监管,提高工程质量监管的全面性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设工程质量也成为关系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平安稳定的重要因素。有效地实现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能,切实履行质量管理职责,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营造良好的质量氛围,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畅.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监督管理的相关思考[J].学周刊,2013,04:206.
[2]王靖.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监督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179.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控制好建设工程的质量是建设单位、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政府共同的责任,也需要社会的力量积极进行监督整治,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需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做出有力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存环境的好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又受到相关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一项建筑工程能否按时按要求完成与之有着直接而密切联系,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各类工程项目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后果将影响到多方面的利益。虽然新时期的建筑工程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也不断加大其管理力度,但是仍然有许多工程问题出现在建筑工程质量中,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质量。为了能更好的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相关企业与部门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相关工作,制定严厉政策,以此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保障相关工程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对使用安全与使用寿命的影响,避免一些后续的质量处理问题。做到科学的进行监督管理,这样会提高管理水平,达到管理目标,为人类谋福利,也为企业发展长远提供好的基础。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设施建设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也得到了较大的进展,政府加大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建立起了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质量监督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准入规则的变化,一项基本的质量监管制度如果不能随之作出调整的话将会很难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交给通过考核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来实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该机构作为工程质量的执法机构,但是社会上对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依赖性较大,认为该机构是工程质量的主要负责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认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使得工程建设企业反而逃脱了主要的责任。由于质量监督机构的权利是政府授予的,同时政府也成为了质量问题的负责者和承担者。由此而来,政府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运行方式相互矛盾,建筑工程的参照标准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只是依靠单纯的实物质量监督难以实现全面的监测和控制。
就目前状况来看,大批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人员涌入市场,但是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一方面不能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建筑行业的不良发展趋势。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培训,掌握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标准,并严格遵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监测管理。
总体来看,在新的发展前景下,深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探讨发展新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措施
1、加强对工程监督注册的检查与工程施工的检查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先进行招标与投标工作,招标成功以后,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注册。这时,相关的监督与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其建筑工程责任主体的所呈现的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工程利益多方的质量责任制度的建立、责任人的资历的合法程度提出要求。在进行施工检查之时,检查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时所制定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度有没有得到落实,更要对其施工现状是否按照当初审查通过的设计图纸进行进行监督,施工行为是否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过关,工程的监理单位有没有尽到监理职责等等。其次,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调查,看其是否达到要求,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出具方是否具有专业资格等。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相关资料的检查,建筑工程的竣工报告与工程验收报告等。
2、构建新型的行业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要走出市场与政府的两难选择,必须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型管理模式,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提升政府经济管理能效:
2.1做好建筑行业管理模式选择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双轨运行模式是当前建筑行业较为理想的选择,通过政府机构和独立的行业协会相互协作共同履行管理职能。这种管理模式能实现政府机构的行政职能和民主管理有机结合;
2.2需要解决好建筑行业管理的统一问题和政府职能转变中的系列问题。让管理更高效,政府职能更优化;
2.3进一步完善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和企业间的中介組织,其独立的地位能保证其同时为宏观调控和市场两方面服务,政府要引导和帮助行业协会不断完善,增强其民主性、公正性以及自律性,增强经济活动参与能力。
3、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3.1工程质量诚信评价监督体系
督促各地区强化不良记录管理,加大对工程质量投诉问题的查处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入档,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不良记录的公示和社会监督,形成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及中介机构的工程质量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并为社会提供各方责任主体质量信誉信息平台。
3.2以质量监管模式改革为主体的差别化管理体系
按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资质、资格、诚信度的不同,实施监督对象差别化管理,诚信获利,失信惩戒,诚信者评优评奖倾斜,检查频率减少;按重大工程、标志性工程与一般工程,市政、公建与住宅工程,实施运用针对工程对象的差别化监管方式、方法;按政府投资项目与非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采用针对投资主体的差别化监督体制与过程控制模式。
4、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环节的监管,提高工程建设薄弱环节的质量水平
4.1加强对质量监管薄弱地区的监管力度
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形势下,必须统筹规划,协调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消除城乡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盲点与空白点,尤其要将限额以上的工程纳入正常的工程质量监管范围加大对建筑工程的技术指导,支援工程项目建设急需的技术力量,逐步缩小村镇建设工程质量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工程质量的水平全面提高。
4.2加强建筑节能监管
需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配套政策及技术标准,推进建筑节能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建筑节能监督执法特别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方责任主体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重点监管,形成对招投标、设计、审查、施工许可、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备案等各环节的闭合监管机制,确保建筑节能在施工阶段的落实。
4.3整合监管资源,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
工程质量监管要贯穿建设工程整个管理流程,逐步从目前以施工质量监管为主,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检测等综合质量监督执法转变在综合监管中要充分强调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理念,从工程建设到合理使用年限,实现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全过程监督以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为核心,整合监管资源,辐射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监管,提高工程质量监管的全面性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设工程质量也成为关系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平安稳定的重要因素。有效地实现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能,切实履行质量管理职责,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营造良好的质量氛围,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畅.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监督管理的相关思考[J].学周刊,2013,04:206.
[2]王靖.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监督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