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全新的学习理念,泛在学习正在迅速改变着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给高职:校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职:校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掌握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泛在学习高职教师应对策略有效教学
泛在学习指在泛在技术和普适计算的情景创设与支持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积极主动地、随时随地利用易获取的资源来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1]作为全新的学习理念,泛在学习正在迅速改变着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给高职:校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泛在学习视阈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日趋多元化,对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日趋减弱,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掌握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1泛在学习视阈下,高职教师要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授者,几乎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唯一来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拥有近乎绝对的权威。随着信息科技教育的创新与推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学校资源、社交网络平台、3G通讯等多种途径获得知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职:校教师教学策略的改进提供了可实现的技术支持。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学会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如何制作高水平的ppt、如何处理音频和视频文件、如何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学会了这些教师在课件制作、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方面才能得心应手。
2泛在学习视阈下,高职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进度把课程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上课专心听讲和课后的复习与练习来巩固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属于单向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泛在学习视阈下,书本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载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等多种途径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这样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角色必须改变。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学生自我建构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侧重点各有不同:
2.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泛在学习视阈下的学习,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不是放任自流,作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应该达到的效果,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指引方向;鼓励学生开发并利用其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不断地学习与运用新技术,为学生开发和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这一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沿着教师设定的学习路径自主探究与学习。
2.2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是建立在教师的“教”的基础上。泛在学习视阈下的信息技术,正在变革着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泛在学习视阈下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各个教学环节都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的中心。在这一阶段,不是教师权威性的展示,而是要以学生的探索求知为核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思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进行质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辩论,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精彩,使课堂教学不再只是特定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并借助这一平台共同探讨与学习。
2.3学生自我建构:学生自我建构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这是任何人和任何外在的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在学生自我建构阶段,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再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形式,针对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在这一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学生自我知识和技能建构的促进者,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3泛在学习视阈下高职教师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对学习目标和教学实施方式、方法的预设,是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保证。泛在学习视阈下,学生学习领域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大大超出了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的范围。在这种情境下,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是高职:校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3.1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讲教学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分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泛在学习,作为教师要确定哪些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泛在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进行讲授。比如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微课教学就比较适合泛在学习,一般来讲,适合泛在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各种资讯信息或者某一具体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分组协作学习。二是学习者分析。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要素,为泛在学习内容和策略等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在泛在学习视阈下,作为教师还要分析学生可利用的泛在学习的设备与资源。目前移动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在高校学生中已经比较普及,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Ipad等为泛在学习提供了设备支持。教师要了解所教学生有哪些可用于泛在学习的设备与资源,并分析学生应用这些设备与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3.2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包含的面非常广,这里主要侧重于指教科书、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泛在学习视阈下,学生可接触到的信息,相对于纸质印刷书刊而言,其传递的信息量可以无限拓展。作为高职教师,在设计与开发学习资源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有效甄别与选取,教师要依据科学的标准,经过相关的分析,选取与开发学习资源;二是有效支持性,选择那些对教学内容具有支持作用,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具有支持作用的学习资源;三是系统性,选取与设计的文本、音频与视频、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系统等要成为一个体系。
3.3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泛在学习视阈下,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中一定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来使学生主动或被动地长久保持着对所学课程的关注度。二是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作为教师是采用讲授法还是分组讨论,无所谓孰优孰劣,而是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与状态。如果是信息式的内容和教学中的知识点可能由教师课前提供给学生,由教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即可。但对于需要学生充分思考的内容,先由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然后再由教师点评可能效果更好。而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分析工具,由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策划,可能效果更好。
3.4教学活动实施的设计泛在学习视阈下的教学实施,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自我建构与自我发展。在这里,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泛在学习视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在教学实施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程序与方法。要求学生上课前阅读课程要求和自学课程内容,对于网络教学资源也要提前阅读和观看,进行自主学习。二是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民主精神,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能使分组教学流于形式,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确实要创建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激励的气氛,取长补短。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接受程度和个性差异不同,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四是善于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质疑,通过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辩论,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脉络更清晰,更容易在原有内容上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杨玉宝,廖红建.泛在学习视角下的教育云资源建设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4).
[2]许春漫.当代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構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
[3]张建国,李孝忠.泛在学习视阈下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探赜[J].图书馆学研究,2011(01).
关键词:泛在学习高职教师应对策略有效教学
泛在学习指在泛在技术和普适计算的情景创设与支持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积极主动地、随时随地利用易获取的资源来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1]作为全新的学习理念,泛在学习正在迅速改变着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给高职:校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泛在学习视阈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日趋多元化,对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日趋减弱,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掌握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1泛在学习视阈下,高职教师要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授者,几乎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唯一来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拥有近乎绝对的权威。随着信息科技教育的创新与推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学校资源、社交网络平台、3G通讯等多种途径获得知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职:校教师教学策略的改进提供了可实现的技术支持。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学会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如何制作高水平的ppt、如何处理音频和视频文件、如何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学会了这些教师在课件制作、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方面才能得心应手。
2泛在学习视阈下,高职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进度把课程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上课专心听讲和课后的复习与练习来巩固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属于单向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泛在学习视阈下,书本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载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等多种途径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这样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角色必须改变。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学生自我建构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侧重点各有不同:
2.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泛在学习视阈下的学习,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不是放任自流,作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应该达到的效果,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指引方向;鼓励学生开发并利用其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不断地学习与运用新技术,为学生开发和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这一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沿着教师设定的学习路径自主探究与学习。
2.2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是建立在教师的“教”的基础上。泛在学习视阈下的信息技术,正在变革着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泛在学习视阈下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各个教学环节都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的中心。在这一阶段,不是教师权威性的展示,而是要以学生的探索求知为核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思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进行质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辩论,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精彩,使课堂教学不再只是特定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并借助这一平台共同探讨与学习。
2.3学生自我建构:学生自我建构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这是任何人和任何外在的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在学生自我建构阶段,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再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形式,针对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在这一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学生自我知识和技能建构的促进者,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3泛在学习视阈下高职教师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对学习目标和教学实施方式、方法的预设,是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保证。泛在学习视阈下,学生学习领域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大大超出了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的范围。在这种情境下,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是高职:校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3.1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讲教学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分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泛在学习,作为教师要确定哪些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泛在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进行讲授。比如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微课教学就比较适合泛在学习,一般来讲,适合泛在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各种资讯信息或者某一具体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分组协作学习。二是学习者分析。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要素,为泛在学习内容和策略等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在泛在学习视阈下,作为教师还要分析学生可利用的泛在学习的设备与资源。目前移动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在高校学生中已经比较普及,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Ipad等为泛在学习提供了设备支持。教师要了解所教学生有哪些可用于泛在学习的设备与资源,并分析学生应用这些设备与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3.2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包含的面非常广,这里主要侧重于指教科书、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泛在学习视阈下,学生可接触到的信息,相对于纸质印刷书刊而言,其传递的信息量可以无限拓展。作为高职教师,在设计与开发学习资源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有效甄别与选取,教师要依据科学的标准,经过相关的分析,选取与开发学习资源;二是有效支持性,选择那些对教学内容具有支持作用,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具有支持作用的学习资源;三是系统性,选取与设计的文本、音频与视频、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系统等要成为一个体系。
3.3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泛在学习视阈下,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中一定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来使学生主动或被动地长久保持着对所学课程的关注度。二是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作为教师是采用讲授法还是分组讨论,无所谓孰优孰劣,而是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与状态。如果是信息式的内容和教学中的知识点可能由教师课前提供给学生,由教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即可。但对于需要学生充分思考的内容,先由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然后再由教师点评可能效果更好。而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分析工具,由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策划,可能效果更好。
3.4教学活动实施的设计泛在学习视阈下的教学实施,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自我建构与自我发展。在这里,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泛在学习视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在教学实施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程序与方法。要求学生上课前阅读课程要求和自学课程内容,对于网络教学资源也要提前阅读和观看,进行自主学习。二是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民主精神,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能使分组教学流于形式,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确实要创建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激励的气氛,取长补短。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接受程度和个性差异不同,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四是善于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质疑,通过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辩论,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脉络更清晰,更容易在原有内容上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杨玉宝,廖红建.泛在学习视角下的教育云资源建设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4).
[2]许春漫.当代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構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
[3]张建国,李孝忠.泛在学习视阈下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探赜[J].图书馆学研究,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