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语学习者存在着语言学能,认知方式方面的语言智力方面的个体差异外,还有影响英语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那就是动机,性格,情感因素。作为英语教师就必须重视这些非智力方面的个体差异。这样,就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这也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个体差异;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87-02
一、前言
在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在语言学能,认知方式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外,在动机,性格,情感等非智力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他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对教学工作产生了压力,变的更加复杂了。所以,从这些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学生找一个有效地学习策略,为教师找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动机,性格,情感,非智力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讨论他们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影响。
二、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的特征
在情感方面,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观态度,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最大。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学习目的,其中学习动机可分为工具主义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外语学习者是为了某个实际目的而努力学习语言。归附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是指一些学习者由于对某以国家的文化及风俗习惯感兴趣而产生学习该国家语言的动机。结果性动机(resultativemotivation)是指外语学习动机能导致语言学习的成功,但他也可能是外语学习的结果。和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是指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而性格把性格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外向型学习者的善谈和善于反应有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输入和实践的机会,内向型的学习者更善于利用悠闲地输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形式分析,尤其在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教学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占有优势。情感主要包括以下因素:焦虑(anxiety),抑制(inhibition),自尊心(selfesteem),自信心(selfconfidence)及自我形象(selfimage)。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心智和程度高低,并不仅仅取决于学习者的个人意愿,社会环境,教师,教材都会对它产生直接和简介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改变学习者的个人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意愿。一个人的自尊dignity,形象image情感emotion是和他的语言能力密切相连的。成功的语言行为(Communicativeperformance)能够使人产生满足感,自信心和安全感,并且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也会发生变化。对于性格坚强,开朗的学习者,可能产生一种促进性焦虑感(facilitatinganxiety),促使学习者以更大的意志力和更积极地态度去克服困难,重塑自我。相反,对于性格柔弱,内向的学习者,可能产生退避性焦虑感(debilitatinganxiety),学习者就会逃避交流,以一种推手的态度去维护原有的自我。与母语学习的学习者不同,他具有英语学习者的情感优势,如意志力,动机导向,自我意识等,同时也感受到情感过滤(affectivefilter)的困扰(Krashen,1982)。这是主要由于成年人学英语比儿童更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情感过滤产生一种语言惰性,对母语的一览性,不愿意学习和使用其他语言。
学习心理研究表明(JohnsonandMyklebust,1976),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率和学习者对认知对象的情感认同(affectiveidentification)有关。情感认同程度高的知识,就容易被学习者内化,相反,就会被容易遗忘。情感认同和学习成就感有关。如对某种知识越有学习成就感,,情感认同程度就越高。相反,就会有反复遭受挫败,和有失败带来的屈辱,焦虑,责备,学习者的情感认同就低。在大学,中学校园里对于学习有情感障碍的同学有很多,说英语一直是他们的“弱项”。大多数学生从中学开始就怕说英语,学英语。当然对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都会对应于充满憧憬,以为很快就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了。但是几个学期下来,一再遭遇考试失败,语言应用能力不见进展。“怕”的情感慢慢滋生,对英语知识的情感认同越来越低。所以认识到英语学习者的情感特征,对指导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传统的教学
传统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严重忽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分离,英语授课成为语言知识的机械传授,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唯一纽带。教师和学生的这种畸形关系,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学常常陷入无生气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与意识不强,学习英语缺乏兴趣,甚至会出现逃课的现象。
(二)转变观念
调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师生之间就不仅仅只通过认知结构发生交流。英语教师如果做到知情合一,那么英语课堂就可能摆脱这种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沉闷的课堂气氛。
(三)实施策略
英语教学是复杂的社会活动,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参与该活动的要素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中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个体差异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之一。1、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工具型动机以及在课堂教学,学习中由成功而转花的结果性动机,内部动机,逐步将学生的表层动力转换成生成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2、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尤其在语言输出方面。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语言输出遇到障碍时,一定要帮他们树立克服苦难的信心。他们害怕出错,在没有把握时不会轻易回答;3、要鼓励他们大胆表现,也不要过分强求,降低焦虑感,松弛神经系统,很好地完成学习;4、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的场合注意发挥各自的长处;5、促使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向相反的方向做些转变,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和任务。
四、总结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认得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收到压抑甚至抹杀时,认得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学生个体内心世界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外语学习时应该提高对自己情感特征的自我意识和驾驭能力。非智力因素特征虽然受环境,经验,个性的影响较大,但特不是不可以改变。英语学习者要发挥自己成熟的意识能力,用意志力去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适应学习内容。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总是能够让学习者享受更多的学习乐趣和更高的学习效果。语言学习是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Ellis,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Press,2000.
\[2\]Gardner,R.C.andW.E.Lambert,1972.Attitudesandmotivationinsecondlanguagelearning.NewburyHouse.
\[3\]Krashen,S.1982.P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4\]戴伟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国语,1994,(4).
\[5\]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育,2001,(2).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个体差异;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87-02
一、前言
在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在语言学能,认知方式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外,在动机,性格,情感等非智力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他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对教学工作产生了压力,变的更加复杂了。所以,从这些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学生找一个有效地学习策略,为教师找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动机,性格,情感,非智力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讨论他们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影响。
二、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的特征
在情感方面,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观态度,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最大。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学习目的,其中学习动机可分为工具主义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外语学习者是为了某个实际目的而努力学习语言。归附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是指一些学习者由于对某以国家的文化及风俗习惯感兴趣而产生学习该国家语言的动机。结果性动机(resultativemotivation)是指外语学习动机能导致语言学习的成功,但他也可能是外语学习的结果。和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是指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而性格把性格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外向型学习者的善谈和善于反应有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输入和实践的机会,内向型的学习者更善于利用悠闲地输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形式分析,尤其在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教学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占有优势。情感主要包括以下因素:焦虑(anxiety),抑制(inhibition),自尊心(selfesteem),自信心(selfconfidence)及自我形象(selfimage)。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心智和程度高低,并不仅仅取决于学习者的个人意愿,社会环境,教师,教材都会对它产生直接和简介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改变学习者的个人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意愿。一个人的自尊dignity,形象image情感emotion是和他的语言能力密切相连的。成功的语言行为(Communicativeperformance)能够使人产生满足感,自信心和安全感,并且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也会发生变化。对于性格坚强,开朗的学习者,可能产生一种促进性焦虑感(facilitatinganxiety),促使学习者以更大的意志力和更积极地态度去克服困难,重塑自我。相反,对于性格柔弱,内向的学习者,可能产生退避性焦虑感(debilitatinganxiety),学习者就会逃避交流,以一种推手的态度去维护原有的自我。与母语学习的学习者不同,他具有英语学习者的情感优势,如意志力,动机导向,自我意识等,同时也感受到情感过滤(affectivefilter)的困扰(Krashen,1982)。这是主要由于成年人学英语比儿童更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情感过滤产生一种语言惰性,对母语的一览性,不愿意学习和使用其他语言。
学习心理研究表明(JohnsonandMyklebust,1976),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率和学习者对认知对象的情感认同(affectiveidentification)有关。情感认同程度高的知识,就容易被学习者内化,相反,就会被容易遗忘。情感认同和学习成就感有关。如对某种知识越有学习成就感,,情感认同程度就越高。相反,就会有反复遭受挫败,和有失败带来的屈辱,焦虑,责备,学习者的情感认同就低。在大学,中学校园里对于学习有情感障碍的同学有很多,说英语一直是他们的“弱项”。大多数学生从中学开始就怕说英语,学英语。当然对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都会对应于充满憧憬,以为很快就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了。但是几个学期下来,一再遭遇考试失败,语言应用能力不见进展。“怕”的情感慢慢滋生,对英语知识的情感认同越来越低。所以认识到英语学习者的情感特征,对指导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传统的教学
传统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严重忽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分离,英语授课成为语言知识的机械传授,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唯一纽带。教师和学生的这种畸形关系,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学常常陷入无生气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与意识不强,学习英语缺乏兴趣,甚至会出现逃课的现象。
(二)转变观念
调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师生之间就不仅仅只通过认知结构发生交流。英语教师如果做到知情合一,那么英语课堂就可能摆脱这种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沉闷的课堂气氛。
(三)实施策略
英语教学是复杂的社会活动,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参与该活动的要素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中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个体差异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之一。1、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工具型动机以及在课堂教学,学习中由成功而转花的结果性动机,内部动机,逐步将学生的表层动力转换成生成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2、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尤其在语言输出方面。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语言输出遇到障碍时,一定要帮他们树立克服苦难的信心。他们害怕出错,在没有把握时不会轻易回答;3、要鼓励他们大胆表现,也不要过分强求,降低焦虑感,松弛神经系统,很好地完成学习;4、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的场合注意发挥各自的长处;5、促使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向相反的方向做些转变,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和任务。
四、总结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认得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收到压抑甚至抹杀时,认得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学生个体内心世界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外语学习时应该提高对自己情感特征的自我意识和驾驭能力。非智力因素特征虽然受环境,经验,个性的影响较大,但特不是不可以改变。英语学习者要发挥自己成熟的意识能力,用意志力去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适应学习内容。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总是能够让学习者享受更多的学习乐趣和更高的学习效果。语言学习是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Ellis,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Press,2000.
\[2\]Gardner,R.C.andW.E.Lambert,1972.Attitudesandmotivationinsecondlanguagelearning.NewburyHouse.
\[3\]Krashen,S.1982.P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4\]戴伟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国语,1994,(4).
\[5\]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