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声乐教学规律,把审美教育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的个性和能力,获得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使美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渗透。
关键词:声乐教学;美育;审美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归结于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追求,它最终表现为人的情感、品格、和修养。声乐教学作为实施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审美中完成教学。音乐课教学如何渗透美育将?笔者认为,要根据音乐教学的规律,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予以体现。
一、在审美中进行专业知识教学
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就无法进行各种音乐作品的演示,无法感受并表现音乐作品包含的丰富情感,并由此获得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驾驭音乐的基本能力,并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需要上来,以内涵吸引学生对美的体验的追求,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于此,音乐教学要遵循以下原则:
1.愉悦性
音乐的技能掌握对和音乐知识的了解,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美育的精神。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体会音乐的美,从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和快乐。师生之间和谐情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审美功效的首要标志。师生彼此沟通情感体验,使情感交流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美的熏陶。
2.形象性
即由旋律、节奏等音乐语言组成的音乐形象。它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声态、形态、动态、情态等系列形象化特征,并借助这些可感形象来启发和感染学生。把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放在学生感受和理解的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中,比离开音乐形象的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量力性
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接受能力以及生理条件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让学生驾驭自己的对音乐的表现形式,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进而发现学好音乐课有无限的美的享受。所以,教师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要“量”学生的“力”而行。
二、在审美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教学对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身心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音乐教材大凡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目的,体现作品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同时充分兼顾了教学内容的艺术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接受性。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声乐教学曲目为例,初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思想性、哲理性较强,反映严肃历史题材的作品。如《延安颂》、《黄河大合唱》、《长城谣》、《松花江上》等等。这类作品就是一组历史的珍贵画面,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通过演示这些作品,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及其精神内涵。第二类是源于劳动,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口头传唱、广泛流传、集体艺术加工和反复的实践锤炼而形成的民歌。如《茉莉花》、《嘎达梅林》、《四季歌》、《信天游》等等。这类作品语言朴实,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演示这类作品,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生活环境,并熟悉各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体会各民族的文明历史,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第三类是根据民族素材创作的现代歌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号召力等特点。如《长江之歌》、《把一切献给党》、《我爱你,中国》、《中国大舞台》等等。这类作品主题鲜明,歌词纯朴,情感真挚,具有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通过演示这类作品,使学生懂得祖国就是母亲,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学习。第四类是情感性强,旋律优美动听,结构严谨的作品。如《歌声与微笑》、《高天上流云》、《那就是我》等等。这类作品饱含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其抒情性和艺术性较强,充满了人间的亲情和友情。
三、在审美中提升能力和发展个性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表现,因其抽象性外延了它表现内涵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音乐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作品本身质量,同时依赖参与者的表现,需要“二度创作”,即音乐审美过程中创造力的再表现。音乐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在审美中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和学的关系
审美观的健康与低级,高尚与庸俗,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方式和精神境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教学与创造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为参与创造的主体地位显得更加突出。二度创作过程中,教与学能否保持同一步调,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对学生不再只是开发智力、传授专业知识,更主要是把握创造过程中审美的主流导向,让学生的理解力、感知力、想象力、独特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明朗、健康、自然、纯正的审美过程中自由发展。学生则要保持参与创造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克服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师生共同的创造中,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调节、塑造和培养。
2.技和艺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技与艺的关系非常重要。技指音乐表现的技术,艺则指对音乐情感的表达,二者构成音乐表现的整体。音乐教学要避免重技轻艺的现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到音乐的表现不仅需要有深度的技巧,更需要有独到的理解和一颗健康情感的心灵。
3.学生个性塑造
针对学生的性格、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和对音乐处理能力等不同的实际,对产生不同的音乐表现个性和审美个性要包容、引导。这些不同的审美个性,决定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处理。例如同是一曲《我爱你,中国》的声乐作品,有人会唱得深情含蓄,有人可能唱得热情奔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個性,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尽量选择与学生性格特征相一致的作品,这样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创造性地发挥他的音乐表现才能,使作品鲜明的人物形象得以清晰的再现。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应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切实把音乐教学中的技能、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日积月累,自然会形成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参考文献:
[1]《声乐艺术心理学》 邹长海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8月
[2]《艺术歌曲的发展问题》 叶林 著 《人民音乐》2000年第8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美育;审美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归结于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追求,它最终表现为人的情感、品格、和修养。声乐教学作为实施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审美中完成教学。音乐课教学如何渗透美育将?笔者认为,要根据音乐教学的规律,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予以体现。
一、在审美中进行专业知识教学
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就无法进行各种音乐作品的演示,无法感受并表现音乐作品包含的丰富情感,并由此获得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驾驭音乐的基本能力,并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需要上来,以内涵吸引学生对美的体验的追求,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于此,音乐教学要遵循以下原则:
1.愉悦性
音乐的技能掌握对和音乐知识的了解,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美育的精神。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体会音乐的美,从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和快乐。师生之间和谐情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审美功效的首要标志。师生彼此沟通情感体验,使情感交流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美的熏陶。
2.形象性
即由旋律、节奏等音乐语言组成的音乐形象。它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声态、形态、动态、情态等系列形象化特征,并借助这些可感形象来启发和感染学生。把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放在学生感受和理解的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中,比离开音乐形象的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量力性
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接受能力以及生理条件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让学生驾驭自己的对音乐的表现形式,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进而发现学好音乐课有无限的美的享受。所以,教师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要“量”学生的“力”而行。
二、在审美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教学对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身心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音乐教材大凡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目的,体现作品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同时充分兼顾了教学内容的艺术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接受性。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声乐教学曲目为例,初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思想性、哲理性较强,反映严肃历史题材的作品。如《延安颂》、《黄河大合唱》、《长城谣》、《松花江上》等等。这类作品就是一组历史的珍贵画面,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通过演示这些作品,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及其精神内涵。第二类是源于劳动,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口头传唱、广泛流传、集体艺术加工和反复的实践锤炼而形成的民歌。如《茉莉花》、《嘎达梅林》、《四季歌》、《信天游》等等。这类作品语言朴实,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演示这类作品,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生活环境,并熟悉各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体会各民族的文明历史,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第三类是根据民族素材创作的现代歌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号召力等特点。如《长江之歌》、《把一切献给党》、《我爱你,中国》、《中国大舞台》等等。这类作品主题鲜明,歌词纯朴,情感真挚,具有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通过演示这类作品,使学生懂得祖国就是母亲,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学习。第四类是情感性强,旋律优美动听,结构严谨的作品。如《歌声与微笑》、《高天上流云》、《那就是我》等等。这类作品饱含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其抒情性和艺术性较强,充满了人间的亲情和友情。
三、在审美中提升能力和发展个性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表现,因其抽象性外延了它表现内涵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音乐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作品本身质量,同时依赖参与者的表现,需要“二度创作”,即音乐审美过程中创造力的再表现。音乐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在审美中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和学的关系
审美观的健康与低级,高尚与庸俗,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方式和精神境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教学与创造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为参与创造的主体地位显得更加突出。二度创作过程中,教与学能否保持同一步调,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对学生不再只是开发智力、传授专业知识,更主要是把握创造过程中审美的主流导向,让学生的理解力、感知力、想象力、独特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明朗、健康、自然、纯正的审美过程中自由发展。学生则要保持参与创造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克服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师生共同的创造中,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调节、塑造和培养。
2.技和艺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技与艺的关系非常重要。技指音乐表现的技术,艺则指对音乐情感的表达,二者构成音乐表现的整体。音乐教学要避免重技轻艺的现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到音乐的表现不仅需要有深度的技巧,更需要有独到的理解和一颗健康情感的心灵。
3.学生个性塑造
针对学生的性格、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和对音乐处理能力等不同的实际,对产生不同的音乐表现个性和审美个性要包容、引导。这些不同的审美个性,决定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处理。例如同是一曲《我爱你,中国》的声乐作品,有人会唱得深情含蓄,有人可能唱得热情奔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個性,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尽量选择与学生性格特征相一致的作品,这样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创造性地发挥他的音乐表现才能,使作品鲜明的人物形象得以清晰的再现。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应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切实把音乐教学中的技能、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日积月累,自然会形成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参考文献:
[1]《声乐艺术心理学》 邹长海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8月
[2]《艺术歌曲的发展问题》 叶林 著 《人民音乐》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