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a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思维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突破口。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形象化教学
  一、注重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使学生想学、乐学。例如,教师在讲授“角的认识”时,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学生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墙角的“角”可以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二、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 ,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培养学生使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例: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
  (1)用分析法分析:要求平均每天超过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200件),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告诉,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6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1260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就可以求出问题了。
  (2)用综合法分析:刚好和分析法相反,从已知条件一步步求出要求的问题,分析过程略。
  2.利用实物演示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如教学长方体认识时,先出示各种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后出示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细致、准确、有序地进行观察①面——形状、个数、面与面之间的关系;②棱——棱的形成、条数、棱与棱之间的关系(相对的棱相等,相对的棱有4条,长方体的棱可分三组);③顶点——顶点的形成、个数,认识顶点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然后思考分析它们的面、棱和顶点,加以综合,总结出长方体有6 个面、12 条棱和8 个顶点,以及其他特征。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小学四年级上册“加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42+18=60中得出:60-42=18;60-18=4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用形象化的生活素材启迪智慧
  数学本身从生活中来,在课堂上经过加工整理再应用到生活中去。生活是形象化的,数学课堂也应该是形象化的。我们可从身边的、现实的、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材料入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世界。我在数学课堂中,用形象化的生活素材启迪智慧,学生们非常感兴趣。
  《对称图形》教学中,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故宫、天坛、脸谱、风筝、中国结、灯笼等对称的建筑物和工艺饰品,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对称图形的特点。《观察物体》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现场拍下学生各个方向的照片。“照相”这一环節很有创意,学生非常感兴趣。练习中“帮小摄影师找照片”,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用形象化的教学拓展学习空间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借助其他学科的形象直观、相互渗透,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又显示多学科相互融合的魅力。数学和其它学科的思考方法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我们可以巧妙地将语文、美术、音乐等各个领域中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有效整合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我借助语言文字形象化,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在一年级“认识数字”时,我让学生通过欣赏有趣的数字诗词、数字对联、数字成语,体会数学在文学中的妙用:“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让抽象的数字以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利用数数,使得语文课文中的小诗妙趣横生。在学习《观察物体》一课的结尾时,向学生展示“题西林壁”一诗,学生体会出由于作者所站的位置不同,因此欣赏到的风景也不同,对《观察物体》一课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程度的理解。《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算一算电子琴上的白键有多少个?与音乐学科巧妙整合。学生获得了许多科学、生活常识,也学会了运用合理化的数学策略来解决生活问题。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眼光已经从单一走向丰富、从狭隘走向广阔,带给学生的收获是无穷无尽的。
  思维都是通过问题引发出来的,数学知识就是一种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数学课堂就是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的一个过程。如果想把这门课程教好,则教师应当积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应当借助问题进行探讨,如果想要学生牢固记住数学知识,并且想要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则教师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提问内容,积极引导孩子们对问题思考,然后通过相关的比对、归纳、抽象概括,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老师要以生为本,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与求知欲,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潜能,使他们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
10多年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经历,给我最深的困扰是如何引导学生养成数学学习技能。这个数学学习技能,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就是建立基本的数学学习意识。受幼儿性情的制约,老师水平再高,如果跟他们讲理论,那就相当于“对牛弹琴”,成功的做法是寓教于乐,只能在动手操作和游戏中增进小学生的数学技能。有几点体会望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数学操作技能形成  操作启动思维,思维又服
摘 要: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性学习,这是一种学习的内在品质。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于弥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弊端,积极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一味依赖教师学习的习惯, 可以让学生具备能力自己独立获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自主能力培养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在中学生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让中学生学好英语也是外语教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之一。中学生要想学好英语这一外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方法的研究,趣味教学法就是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进行趣味设计,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本文从趣味教学的几种有效的方法入手,探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长期以来,由于物理教学相对晦涩,造成部分学生有畏惧心理,从而对物理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学
2014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对高考题的分析和探究是一线教师永恒的话题,笔者想就广东卷文理科的20题谈谈自己的解法及对教学的思考。  1试题评析  2014年高考广东卷(文理科)20题: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一个焦点为[( 5, 0 )],离心率为[53].(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若动点[P( x0, y0 )]为椭圆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预案,开展活泼严谨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各方面均是一个飞跃,如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从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的飞跃。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
摘 要: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化学知识逐渐被运用于生活中,这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也带来了部分的负面影响。所以化学教学是为当今时代与社会所共同重视的。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更应清晰地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巩固及完善高中生们的化学知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我建议教师们利用实验开展高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