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对孩子文化的内化、传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因此,文章本着对新课程独特视角的审视,结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现状,浅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新举措,与大家共商讨。
面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种种现状,我们又该怎样进行更有效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呢?《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课程标准同时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又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由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诗歌教学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1 剥开诗意“读”为先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我们在反对诵读吟唱滥用乱用的同时,并不否认“读”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其前提是读之有情、读之有悟。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寓情于景,有的情景交融,有的直抒胸怀。而这些诗都富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目,它们诗情画意,画面感很强,仅靠传统的几张图片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呈现给学生,这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也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就需要学生“读”,读中想象,读中回味!在参读互训中升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教师在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品读语言美。由于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因此在“读”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分词解义,让学生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教师要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
2 牵动一发“悟”诗眼
如果说以读促悟是古诗教学的必要手段,那么巧抓诗眼就是一种读悟捷径。“一发”是指古诗中高度凝聚的一个点——“诗眼”,抓住这个点挖掘其内涵,从而辐射整篇古诗。如果能找到这个“诗眼”那么整篇古诗的教学便可跃然纸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表思念故乡,亲人的佳作。在此篇的教学中紧抓“忆”便可统领全文。“忆”在此处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回忆”吗?为什么思念?顺势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独”深入理解,让学生体会人在他乡心在故乡的想念之情。人在孤独的时候特别容易触景伤情,眼前的一草一木都能让他的心飞回到故乡。他想念什么呢?那么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就水道渠成、顺其自然了。这样由一个“诗眼”牵引出几个主要脉络来解读理解,直入诗的内涵实质,避免把时间浪费在逐字翻译上,也不用教师再刻意地引导学生,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空白”填补起来了。既打破了“逐环教学”(即解题导入、朗读通理解、背诵积累)的模式,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理解、表述的空间。
3 合理链接产共鸣
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加之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这似乎给我们的教学设置了一些障碍。但我们应该看到,选入小学语文中的古诗都是经典佳作,这些古诗表达的内涵是我们人类的共通情感,既使学生理解力不强,但他们在生活情感的体验上是丰富的。所以诗人表达的情感完全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鸣。但这需要老师在古诗和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情感的桥,缩小情感落差、拉近情感间的距离,才会让古诗在当今的社会、在课堂上、在孩子的心目中有鲜活感,同时也给我们教学提供了可挖掘的范围。读诗在于领悟诗人的“情”。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所以必须要击活学生已积淀的情感。
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离开过家?离开家后又特别想家的?一位学生叙述说:“有一次,妈妈去上海看病了,把我送到外婆家,一连几天都没见过妈妈,特别的想回家,想妈妈。”说着这位女同学就流下了眼泪,而其他学生都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她,整个教室仿佛沉浸在这种思念情感的共鸣之中。这是多好的生成机会,于是我趁热打铁:“同学们我们面对短暂的离别都特别想念家人,将心比心,诗人孤独一人在外,举目无亲,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这样与学生生活中体会过的情感相联系,缩小了与诗人情感上的差距,更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孩子们不在游离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之外,有情可依。
4 整合拓展明诗理
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精髓,理念贯通在课堂教学的全部结构和全部过程中。理念正,则课堂正;理念新,则课堂新;理念亮,则课堂亮。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具备有效整合、拓展的理念。
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我想到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一同为描写西湖之美,但有着迥然不同意境的古诗。课堂中“更喜欢什么时候的西湖?”这一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比照中体会不同的意境美,对西湖有了更多时空多方位的认识。我想,这样的整合和拓展也是有效而理性的吧。
教学古诗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一首诗,理解一首诗,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热爱古诗,主动地学习古诗,运用古诗。在教学中读读悟悟、言意融合,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情趣无处不在、妙趣无时不有,才能让他们对语文抱有很高的热情。
面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种种现状,我们又该怎样进行更有效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呢?《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课程标准同时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又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由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诗歌教学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1 剥开诗意“读”为先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我们在反对诵读吟唱滥用乱用的同时,并不否认“读”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其前提是读之有情、读之有悟。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寓情于景,有的情景交融,有的直抒胸怀。而这些诗都富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目,它们诗情画意,画面感很强,仅靠传统的几张图片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呈现给学生,这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也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就需要学生“读”,读中想象,读中回味!在参读互训中升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教师在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品读语言美。由于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因此在“读”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分词解义,让学生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教师要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
2 牵动一发“悟”诗眼
如果说以读促悟是古诗教学的必要手段,那么巧抓诗眼就是一种读悟捷径。“一发”是指古诗中高度凝聚的一个点——“诗眼”,抓住这个点挖掘其内涵,从而辐射整篇古诗。如果能找到这个“诗眼”那么整篇古诗的教学便可跃然纸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表思念故乡,亲人的佳作。在此篇的教学中紧抓“忆”便可统领全文。“忆”在此处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回忆”吗?为什么思念?顺势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独”深入理解,让学生体会人在他乡心在故乡的想念之情。人在孤独的时候特别容易触景伤情,眼前的一草一木都能让他的心飞回到故乡。他想念什么呢?那么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就水道渠成、顺其自然了。这样由一个“诗眼”牵引出几个主要脉络来解读理解,直入诗的内涵实质,避免把时间浪费在逐字翻译上,也不用教师再刻意地引导学生,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空白”填补起来了。既打破了“逐环教学”(即解题导入、朗读通理解、背诵积累)的模式,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理解、表述的空间。
3 合理链接产共鸣
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加之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这似乎给我们的教学设置了一些障碍。但我们应该看到,选入小学语文中的古诗都是经典佳作,这些古诗表达的内涵是我们人类的共通情感,既使学生理解力不强,但他们在生活情感的体验上是丰富的。所以诗人表达的情感完全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鸣。但这需要老师在古诗和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情感的桥,缩小情感落差、拉近情感间的距离,才会让古诗在当今的社会、在课堂上、在孩子的心目中有鲜活感,同时也给我们教学提供了可挖掘的范围。读诗在于领悟诗人的“情”。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所以必须要击活学生已积淀的情感。
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离开过家?离开家后又特别想家的?一位学生叙述说:“有一次,妈妈去上海看病了,把我送到外婆家,一连几天都没见过妈妈,特别的想回家,想妈妈。”说着这位女同学就流下了眼泪,而其他学生都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她,整个教室仿佛沉浸在这种思念情感的共鸣之中。这是多好的生成机会,于是我趁热打铁:“同学们我们面对短暂的离别都特别想念家人,将心比心,诗人孤独一人在外,举目无亲,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这样与学生生活中体会过的情感相联系,缩小了与诗人情感上的差距,更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孩子们不在游离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之外,有情可依。
4 整合拓展明诗理
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精髓,理念贯通在课堂教学的全部结构和全部过程中。理念正,则课堂正;理念新,则课堂新;理念亮,则课堂亮。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具备有效整合、拓展的理念。
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我想到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一同为描写西湖之美,但有着迥然不同意境的古诗。课堂中“更喜欢什么时候的西湖?”这一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比照中体会不同的意境美,对西湖有了更多时空多方位的认识。我想,这样的整合和拓展也是有效而理性的吧。
教学古诗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一首诗,理解一首诗,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热爱古诗,主动地学习古诗,运用古诗。在教学中读读悟悟、言意融合,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情趣无处不在、妙趣无时不有,才能让他们对语文抱有很高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