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4式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太极拳具有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价值。把简化太极拳作为选修项目在中学开展,有利于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使情感和心智得到愉悦,身心得到锻炼。在以往的太极拳教学中,由于传统教法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24式太极拳 教学方法 中学
  一、中学教授太极拳的意义
  (一)矫正体型、强健筋骨
  太极拳要求姿势中正不偏不倚,“一动无有不动”,全身骨骼处于柔和活动中,既纠正了不良姿势又锻炼了颈推、腰推、上下月支肌肉骨骼。
  (二)有利于精神健康
  打太极拳时要求“意守丹田”,即“心静用意”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他思绪的干扰,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这对于学习压力比较大的学生来说,如果在课间打上一遍,一定能使紧张的脑神经得到充分的放松。
  二、体育课24式太极拳教学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师的素质不达标
  当前,很多太极拳教师的素质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掌握了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对太极拳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传播太极文化。
  (二)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多数的中学体育课在教授太极拳时,教学过程采用的是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线设计的体育课堂教学程序,即:教师讲解、动作示范、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的程序。
  (三)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方法
  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们教授动作要领,其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们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要领,而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则没有体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这样的情况加重了学生对太极拳错误的认识,使大量的学生不能够端正学习太极拳的态度。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
  太极拳具有动作轻柔缓慢的特点,很多学生在这点上不能够正确认识太极拳,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教学中很多学生喜欢体力消耗大、对抗性更强的运动,例如足球、篮球等,而对于太极拳,则普遍认为是老年人的运动。很多同学,尤其是男同学认为,练习太极拳不能较快、很好地增强自己身体的素质,不能够提升自己的力量、反应能力等,相比较之下,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的运动更能展现自己的风采。
  三、改进太极拳教学方法及对策
  (一)身体基本姿势教学方法
  太极拳是在体松、心静的状态下进行运动的,要学好太极拳首先要学好太极拳所要具备的身体姿势。其教法是原地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屈膝,两肩下沉,含胸拔背,顶头目要平视,做到松腰沉髋,调整呼吸,气沉丹田,练习3-4次,每次坚持2-3分钟,养成太极拳练习的基本姿势。
  (二)丁步转动身体教学方法
  练习时学生两手叉腰,两腿屈膝,一脚承重、一脚脚跟提起靠近支撑腿,由非支撑腿膝关节领劲向同侧转动45度左右,反复练习数遍,两腿轮换练习,这样太极拳要求的松腰、沉骸、开骸的动作技术就基本达到,对太极拳的学习就做到了圆活。
  (三)步法教学方法
  前进步法是当非支撑腿膝关节领劲向同侧转动45度左右时脚踢起向前迈步,重心不动,当脚跟落地,全脚掌踏时重心再前移形成弓步。在整个变化过程中,身体重心要平稳过渡,不能忽高忽低,身体姿势保持正中。后退时的区别是脚掌先落地,练习口令以提示口令为主,一转、二动、三落地、四重心前移成弓步。通过步法的学习,太极拳要求慢,运动如抽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分明,进退须有转换。在动作要领上,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运动。
  (四)手法教学方法
  太极拳套路中云手这个动作出现了四次,是太极拳套路动作重复次数最多的,也说明了该动作的重要性,而云手动作的主要特点就是两手在做圆运动。教学时先从单手画圆教起,左手在体前逆时针画圆,右手在体前顺时针画圆,而后两手同时画圆,在学生练好后再来教太极拳的左右抱球动作就简单多了。
  (五)教会学生两手在不同的空间画阴阳鱼图形
  太极拳综合和吸收了明代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式长拳,并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中医的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太极拳的手法来源于太极图,太极图包含着阴阳转化的哲理,在武术上体现出刚与柔的变化,防守与进攻的矛盾转化。在阴阳鱼图形中不难看出,大圆弧是化解对方的劲道,是防守。而小圆弧则是进攻,是发力。如野马分鬃,前面的手是化解来敌的劲路,运动路线是大圆弧,而另一手做的是小圆弧,是进攻对方,可打、可立。搂膝拗步也是一样的技击含义。两手学会画阴阳鱼图形就是结合太极拳运动规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方法是,首先让学生看清楚阴阳鱼图形,用单手在体前练习,如左手,从左骸旁边开始,向左、向上、向右,到右肩向下经腹前再到左骸旁边,右手同样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其次,教会学生一手在体前画,一手在体侧画,两手同时在不同的空间画两个阴阳鱼图形,如搂膝拗步动作的手法就是这个规律。
  参考文献:
  [1] 王辉.大学生42式太极拳教法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
  [2] 刘传勤.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武术教学关系到武术基础的建立。中国武术存在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也是与跆拳道的本质区别之一。教学中不能将传统文化内涵与武术技艺割裂开来,可以通过武侠影视作品的宣传和武术技击的讲解两个途径来进行传统文化内涵的渗入。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内涵 义务教育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适龄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本文将对隆阳区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分析隆阳区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隆阳区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以达到提高隆阳区城镇居民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基于这样的问题,政府应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青岛市风河龙舟赛场目前开放条件要求进行调查,分析赛事对场地条件的要求,了解目前我市龙舟运动竞赛场地现状,探讨目前龙舟竞赛场所开放的优势条件和阻碍因素,旨在为我市龙舟运动不断向着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轨道发展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龙舟运动 竞赛场所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在影响射弩运动员比赛取得成功的众多因素中,运动员的心理优势和身体机能,生理潜力和遗传上的优势一样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在高职院校射弩运动员训练上,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仍然是主要的部分,训练过程中主要对运动员增加训练的复负荷和模拟比赛为主,而对高职运动员的心理缺乏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