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把抽象的数学课堂变成趣味课堂?这个需要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一个整体的问题,细分为一个个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小问题的解决走向复杂问题的处理。中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更高层次的求学路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育 抽象 复杂 不等式 实录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回放
将一箱苹果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位小朋友分5个苹果,则还剩12个苹果;若每位小朋友分8个苹果,则有一个小朋友分不到8个苹果,求这一箱苹果的个数与小朋友的人数。
这是第一轮复习讲义上的一道例题,这类问题学生在八下已有接触。我预想在A层上课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快地列出不等式组求解,谁知实际课堂教学并不如我所料,很多学生能列出不等式组,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它的实际意义,这说明他们并未达到真正理解!于是,我利用学生回答时暴露出来的思维错误,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深入理解题中条件的意义,并最终使学生对这类问题有了明确的解决思路。下面是这堂课的实录与分析:
2 课堂实录
我进教室的时候,电教员已帮我连好电脑,我迅速打开课件,出示讲义中的例2。
师: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这道应用题。
只听最后一排的应同学不屑地大声说:“这种题都做了遍了,简单!”应同学是一个思维敏捷,但不够细心甚至还有些骄傲的孩子,听他说出这样的话,我想趁此机会“整整他”!
师:请应同学上来做,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写!
没过多久,他就设好未知量,列好不等式组,我让他回座位时,他对自己的解答还有点迟疑。他的解答如下:设小朋友的人数为x人,则苹果总数为( + 12)个,根据题意得:
我让应同学说明不等式②的实际意义
生1:苹果总数按平均8个分给个人有多。
师:这与题中的哪个条件矛盾?
生1:(啊,错了!)有一个小朋友分不到8个苹果。
师:对,要把关键语句分析清楚。
应同学有些脸红,一下没了往日的傲气。我请另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纠正错误的不等式,得到,并让他向大家说明两条不等式的实际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这时,又有学生提出另外一种列不等式组的方法:
生2:苹果总数为( + 12)个,按一人8个分给()个人后剩下的苹果个数为,则有成立!
同学们都觉得生2的方法更好理解!
解完该题,继续让学生做巩固练习的第2题,以检验例2的教学效果。请了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到黑板上板演。
生3的列法为:,
生4的列法为:
注:他们都设有人植树,用( + 37)表示树苗的总数。
当时,我就在纳闷:对生3的列法该如何引导呢?不等式 + 37<6所表示的意义是:( + 37)棵树苗分给个人,每人种6棵是不够的。这个不等式与实际并不矛盾,所以我不能强说生3的列法是错误的。学生所列不等式的解集已经扩大,这样从解集中定能找到一个与实际条件(最后一人不足3棵)不相符的解。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与生3作了如下的交流:
师:你所列不等式的解集是什么?
生3:18.5<<21.5。
师:代表人数,那么它可以取哪些值?
生:19,20,21
师:当 = 20时候,树苗有几棵?
生3: + 37= 4 €?20 + 37 = 117棵。
师:将117棵分给20个人,每人分6棵够吗?
生3:不够。
师:最多几人分到6棵?
生3:19人。
师:那最后一人分到几棵?
生:3棵。
师:题目条件中最后一人分到几棵?
生:不足3棵。
师:可见 = 20并不符合题意.罪魁祸首是——?
生:不等式列错了。
师:对,只有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列出相应的不等式,才会求出符合题意的解。
3 反思分析
生3的列法依赖于模仿,他在审题中忽略了关键条件“不足3棵”,以至于列出貌似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的不等式。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教学中我顺势引导,使之自然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之后又指导学生对例题和巩固题的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使他们明白两个问题所反映的不等式模型是一样的,条件变换只是引起数据的变更,列不等式的方法完全一致。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疑问常能反映我们教学设计的不足,如果教师直接回避定会失去学生的信任,相反,若能因势利导,为学生解决这个疑难,学生就能得到真正的启发以及对问题更本质的理解。
课堂中为学生解疑需“望、闻、问、切”,教师只有平时不断地积累、深入钻研,才能镇定自若,泰然为学生释疑!
参考文献
[1] 韩龙淑.从课例分析的视角谈数学“过程教学”的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6(31).
[2] 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2).
[3] 韩龙淑,黄玉珍.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学习的反思[J].数学教学研究,2006(3).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育 抽象 复杂 不等式 实录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回放
将一箱苹果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位小朋友分5个苹果,则还剩12个苹果;若每位小朋友分8个苹果,则有一个小朋友分不到8个苹果,求这一箱苹果的个数与小朋友的人数。
这是第一轮复习讲义上的一道例题,这类问题学生在八下已有接触。我预想在A层上课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快地列出不等式组求解,谁知实际课堂教学并不如我所料,很多学生能列出不等式组,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它的实际意义,这说明他们并未达到真正理解!于是,我利用学生回答时暴露出来的思维错误,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深入理解题中条件的意义,并最终使学生对这类问题有了明确的解决思路。下面是这堂课的实录与分析:
2 课堂实录
我进教室的时候,电教员已帮我连好电脑,我迅速打开课件,出示讲义中的例2。
师: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这道应用题。
只听最后一排的应同学不屑地大声说:“这种题都做了遍了,简单!”应同学是一个思维敏捷,但不够细心甚至还有些骄傲的孩子,听他说出这样的话,我想趁此机会“整整他”!
师:请应同学上来做,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写!
没过多久,他就设好未知量,列好不等式组,我让他回座位时,他对自己的解答还有点迟疑。他的解答如下:设小朋友的人数为x人,则苹果总数为( + 12)个,根据题意得:
我让应同学说明不等式②的实际意义
生1:苹果总数按平均8个分给个人有多。
师:这与题中的哪个条件矛盾?
生1:(啊,错了!)有一个小朋友分不到8个苹果。
师:对,要把关键语句分析清楚。
应同学有些脸红,一下没了往日的傲气。我请另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纠正错误的不等式,得到,并让他向大家说明两条不等式的实际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这时,又有学生提出另外一种列不等式组的方法:
生2:苹果总数为( + 12)个,按一人8个分给()个人后剩下的苹果个数为,则有成立!
同学们都觉得生2的方法更好理解!
解完该题,继续让学生做巩固练习的第2题,以检验例2的教学效果。请了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到黑板上板演。
生3的列法为:,
生4的列法为:
注:他们都设有人植树,用( + 37)表示树苗的总数。
当时,我就在纳闷:对生3的列法该如何引导呢?不等式 + 37<6所表示的意义是:( + 37)棵树苗分给个人,每人种6棵是不够的。这个不等式与实际并不矛盾,所以我不能强说生3的列法是错误的。学生所列不等式的解集已经扩大,这样从解集中定能找到一个与实际条件(最后一人不足3棵)不相符的解。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与生3作了如下的交流:
师:你所列不等式的解集是什么?
生3:18.5<<21.5。
师:代表人数,那么它可以取哪些值?
生:19,20,21
师:当 = 20时候,树苗有几棵?
生3: + 37= 4 €?20 + 37 = 117棵。
师:将117棵分给20个人,每人分6棵够吗?
生3:不够。
师:最多几人分到6棵?
生3:19人。
师:那最后一人分到几棵?
生:3棵。
师:题目条件中最后一人分到几棵?
生:不足3棵。
师:可见 = 20并不符合题意.罪魁祸首是——?
生:不等式列错了。
师:对,只有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列出相应的不等式,才会求出符合题意的解。
3 反思分析
生3的列法依赖于模仿,他在审题中忽略了关键条件“不足3棵”,以至于列出貌似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的不等式。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教学中我顺势引导,使之自然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之后又指导学生对例题和巩固题的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使他们明白两个问题所反映的不等式模型是一样的,条件变换只是引起数据的变更,列不等式的方法完全一致。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疑问常能反映我们教学设计的不足,如果教师直接回避定会失去学生的信任,相反,若能因势利导,为学生解决这个疑难,学生就能得到真正的启发以及对问题更本质的理解。
课堂中为学生解疑需“望、闻、问、切”,教师只有平时不断地积累、深入钻研,才能镇定自若,泰然为学生释疑!
参考文献
[1] 韩龙淑.从课例分析的视角谈数学“过程教学”的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6(31).
[2] 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2).
[3] 韩龙淑,黄玉珍.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学习的反思[J].数学教学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