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基于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会,探讨从间性教育、体验式教育、共识式教育、生成式教育等角度分析了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的强势发展日渐成为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研究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正是基于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崛起已成为理论研究和现实教育机制创新应有的景观。
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的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必须看到“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普遍流行,必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环境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源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回避或绝对地排斥大众文化,因势利导地利用大众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而不能让人们仅仅被动接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于是,探索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与学生接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有利于从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与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不断创新。
1、大众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大众文化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展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呈现出不断壮大和展开的态势,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解放与虚无、担忧与乐观、鼓吹与批驳一直是大众文化所面对的二元认识,对大众文化在西方的发展过程一直处于“双重聚焦”(Bifocal Visions) (Fiske,1989)情况,对于大众文化对人主体性的影响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批判论者担心在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的影响下会加重人的异化和不平等性,特别是在大众文化主导的教育情境下的大众会进一步失去主体性地位;而肯定论者则试图证明:一个积极的“大众”的存在,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大众的主体性获得了空前的强化,大众文化的各种媒介和形式乃至内容为教育的受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西方的这两种针对大众文化不同的认识进一步证明了大众文化的双面性,一方面带给大众更大程度上的解放和自主,带给个性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一方面就是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建构力量,更是一种解构力量,对主流文化和传统带来了极严重的冲击。
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来说,就是造就社会公民的职责和任务。大众文化的强势发展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都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联系和相互生发的特点。从积极的方面讲,大众文化的发展证明了一个“开放系统”的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系统,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在校的大学生和教师,这一系统需要双方的积极参与才是完整的,由于每个个体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不同的解释,多元化的结论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则蕴含着同时互动的机会,通过“共同语境”这一思想理念传递的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一个不断增值的意义生命体。大众文化这一特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机制、方法与技术、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从消极方面说,大众文化其实不仅是工业社会的重要文化变现方式,也极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急剧变迁的“风险社会”现实写照,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失范。大众文化的消极性就在于解构核心价值,倡导多元和个性,推翻了传统精英文化话语的独断性和专属权,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和碎片化,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是文化的消费者也会转变为文化的生产者,结果是原有结构中主体独断地位出现了松动和瓦解,从而造就了更多主体,成为一个众神时代。作为施教一方的教师不再是垄断知识传授的独家地位,单一话语权被多元话语所取代,教育的有效性成为今天教育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显得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因此探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的教育理念的生发和演化的理念、机制和方法的建构就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2、构建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悬置问题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迎难而上,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来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众文化视域中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
2.1间性教育
学校不仅是文化的传输场所,更是一个文化的创造基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性和片面强调传输,而忽略高校教育本身的文化创造功能,结果只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僵化与盲目。缺乏个性的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之一。我们知道,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过程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于社会结构之外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教育的结果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合格的人才。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结构是具有互动关系的一种历史性的关系。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组成项目必须在整体社会、文化等结构下来进行。这反应出两个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要适应社会文化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社会生活进行批判与超越的过程。因此,认识当下的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就必然引发人们对整合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努力,就要注意大众文化具有配合主流意识形态、稳定现存秩序的作用的可能,这需要大众文化与主流价值的接轨。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传输过程,在教育的“传递—接收—保存或创新”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了解和进一步完善这一运行方式的各个环节,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个知、情、意、行结合的过程,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不仅源于施教者的“教”,也不仅在于受教者的“学”,其实更重要的目的是推动受教者将“知”转化为现实中的“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建构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达到间性教育的效果。
2.2体验式教育
体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建立的前提就是情境的共享和共享情境,是指施教者与受教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情境与知识基础(knowledge base),它是教育环节中的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学习的根本特征是情境性的,学习者通过与所处情境的相互作用,达到对情境的适应。大众文化就是这样一个情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必要通过培育教与学的共通感,推动教育的互培与体验是学习的功能。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深入,接受方与教育者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但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而且通过对新兴技术和规则平台的充分使用,产生了更广泛的共享,提高了知识背景共有程度与移情程度。其次,建立在信任和体验共通感是意识形态与道德规范传递与学习的助力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的转换必然依靠一定的情境传输与过渡,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本形成的能量场域。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个体性的体验获得了解放,获得解放的个体还不是自觉的主体,只有通过教育的养成和体验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效果。于是,互信和换位思考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情境。“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特别是在复杂性环境下,产生信任的共通感可以促进教育内容的流动与扩散,加强说服力和动员力,从而通过共享情境来调整和塑造受教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一步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最终要完成行为的转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知”变成受教者的行为或行为习惯,真正实现受教者的社会化,实现个体与实体之间价值转换和创造性生成,促使受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自致其知、自导其行”,达到“自健其德”的理想效果。
2.3共识式教育
大众文化的潮流消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的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元的价值体系、更具个性化的行为取向。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多元价值并存意味着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以彰显主体性和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和权利的社会。多元和自主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因而,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既表现为价值标准由一元转向多元;也涉及到施教主体和场域的多元化以及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大众文化的潮流消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的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元的价值体系、更具个性化的行为取向。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形成共享的普遍价值,“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因此,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人类交往中形成的、被普遍认同、起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价值间的重叠共识,坚持核心价值观,培养受教者的公共理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多元社会紧密结合。鉴于大众文化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所遵循的不是价值中立、受教的学生也会时刻受到各自前知识、前价值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强调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去伪存真、祛恶扬善,对繁杂的信息要甄别和选择,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形成公共善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共识;还要使得受教者认识到选择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
2.4生成式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个生发过程,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得更多的人变为主体,而不是单纯的受众。教育的效果是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不-一个人走向卓越,其中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通过其进化、适应而达至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因应社会发展和人的主体性的提高,不断变迁和创新新的内容和方式,在这方面大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是很大的,否则一味固守自己,不能适应社会、满足外部需要而惨遭淘汰。但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的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适应变迁不等于过分迁就、迎合社会的需要而丧失其自身。坚守和变迁是教育的生成的重要特征,所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系统”模式的价值,虽说这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必须看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不断增值的意义生命体的方面,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语境、形成教育的互动生成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3、结论
时代发展到今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大众文化就是带来强大冲击的力量之一,但这更进一步证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改革的迫切性。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者需主动因应教育实际的发展构建适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体系,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并不断挖掘新的知识与技能。所以,探讨构建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教育模式,其本質也就是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参 考 文 献
[1] 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61
[2] 陈晓静,孙永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14-18.
[3] 杨仕奎、林春逸.人的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06):58
[4] Greeno J L, Smith D R. Transfer of situated learning[A].In D J Sternberg(Eds.).Transfer on trial: Intelligence,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C].Norwood,NJ:Ablex,1993.99-167.
[5] 转引自弗郎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序)[M].彭志华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的强势发展日渐成为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研究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正是基于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崛起已成为理论研究和现实教育机制创新应有的景观。
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的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必须看到“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普遍流行,必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环境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源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回避或绝对地排斥大众文化,因势利导地利用大众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而不能让人们仅仅被动接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于是,探索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与学生接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有利于从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与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不断创新。
1、大众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大众文化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展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呈现出不断壮大和展开的态势,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解放与虚无、担忧与乐观、鼓吹与批驳一直是大众文化所面对的二元认识,对大众文化在西方的发展过程一直处于“双重聚焦”(Bifocal Visions) (Fiske,1989)情况,对于大众文化对人主体性的影响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批判论者担心在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的影响下会加重人的异化和不平等性,特别是在大众文化主导的教育情境下的大众会进一步失去主体性地位;而肯定论者则试图证明:一个积极的“大众”的存在,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大众的主体性获得了空前的强化,大众文化的各种媒介和形式乃至内容为教育的受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西方的这两种针对大众文化不同的认识进一步证明了大众文化的双面性,一方面带给大众更大程度上的解放和自主,带给个性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一方面就是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建构力量,更是一种解构力量,对主流文化和传统带来了极严重的冲击。
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来说,就是造就社会公民的职责和任务。大众文化的强势发展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都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联系和相互生发的特点。从积极的方面讲,大众文化的发展证明了一个“开放系统”的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系统,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在校的大学生和教师,这一系统需要双方的积极参与才是完整的,由于每个个体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不同的解释,多元化的结论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则蕴含着同时互动的机会,通过“共同语境”这一思想理念传递的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一个不断增值的意义生命体。大众文化这一特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机制、方法与技术、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从消极方面说,大众文化其实不仅是工业社会的重要文化变现方式,也极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急剧变迁的“风险社会”现实写照,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失范。大众文化的消极性就在于解构核心价值,倡导多元和个性,推翻了传统精英文化话语的独断性和专属权,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和碎片化,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是文化的消费者也会转变为文化的生产者,结果是原有结构中主体独断地位出现了松动和瓦解,从而造就了更多主体,成为一个众神时代。作为施教一方的教师不再是垄断知识传授的独家地位,单一话语权被多元话语所取代,教育的有效性成为今天教育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显得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因此探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的教育理念的生发和演化的理念、机制和方法的建构就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2、构建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悬置问题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迎难而上,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来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众文化视域中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
2.1间性教育
学校不仅是文化的传输场所,更是一个文化的创造基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性和片面强调传输,而忽略高校教育本身的文化创造功能,结果只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僵化与盲目。缺乏个性的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之一。我们知道,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过程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于社会结构之外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教育的结果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合格的人才。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结构是具有互动关系的一种历史性的关系。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组成项目必须在整体社会、文化等结构下来进行。这反应出两个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要适应社会文化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社会生活进行批判与超越的过程。因此,认识当下的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就必然引发人们对整合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努力,就要注意大众文化具有配合主流意识形态、稳定现存秩序的作用的可能,这需要大众文化与主流价值的接轨。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传输过程,在教育的“传递—接收—保存或创新”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了解和进一步完善这一运行方式的各个环节,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个知、情、意、行结合的过程,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不仅源于施教者的“教”,也不仅在于受教者的“学”,其实更重要的目的是推动受教者将“知”转化为现实中的“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建构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达到间性教育的效果。
2.2体验式教育
体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建立的前提就是情境的共享和共享情境,是指施教者与受教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情境与知识基础(knowledge base),它是教育环节中的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学习的根本特征是情境性的,学习者通过与所处情境的相互作用,达到对情境的适应。大众文化就是这样一个情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必要通过培育教与学的共通感,推动教育的互培与体验是学习的功能。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深入,接受方与教育者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但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而且通过对新兴技术和规则平台的充分使用,产生了更广泛的共享,提高了知识背景共有程度与移情程度。其次,建立在信任和体验共通感是意识形态与道德规范传递与学习的助力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的转换必然依靠一定的情境传输与过渡,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本形成的能量场域。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个体性的体验获得了解放,获得解放的个体还不是自觉的主体,只有通过教育的养成和体验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效果。于是,互信和换位思考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情境。“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特别是在复杂性环境下,产生信任的共通感可以促进教育内容的流动与扩散,加强说服力和动员力,从而通过共享情境来调整和塑造受教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一步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最终要完成行为的转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知”变成受教者的行为或行为习惯,真正实现受教者的社会化,实现个体与实体之间价值转换和创造性生成,促使受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自致其知、自导其行”,达到“自健其德”的理想效果。
2.3共识式教育
大众文化的潮流消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的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元的价值体系、更具个性化的行为取向。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多元价值并存意味着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以彰显主体性和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和权利的社会。多元和自主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因而,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既表现为价值标准由一元转向多元;也涉及到施教主体和场域的多元化以及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大众文化的潮流消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的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元的价值体系、更具个性化的行为取向。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形成共享的普遍价值,“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因此,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人类交往中形成的、被普遍认同、起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价值间的重叠共识,坚持核心价值观,培养受教者的公共理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多元社会紧密结合。鉴于大众文化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所遵循的不是价值中立、受教的学生也会时刻受到各自前知识、前价值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强调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去伪存真、祛恶扬善,对繁杂的信息要甄别和选择,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形成公共善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共识;还要使得受教者认识到选择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
2.4生成式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个生发过程,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得更多的人变为主体,而不是单纯的受众。教育的效果是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不-一个人走向卓越,其中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通过其进化、适应而达至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因应社会发展和人的主体性的提高,不断变迁和创新新的内容和方式,在这方面大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是很大的,否则一味固守自己,不能适应社会、满足外部需要而惨遭淘汰。但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的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适应变迁不等于过分迁就、迎合社会的需要而丧失其自身。坚守和变迁是教育的生成的重要特征,所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系统”模式的价值,虽说这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必须看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不断增值的意义生命体的方面,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语境、形成教育的互动生成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3、结论
时代发展到今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大众文化就是带来强大冲击的力量之一,但这更进一步证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改革的迫切性。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者需主动因应教育实际的发展构建适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体系,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并不断挖掘新的知识与技能。所以,探讨构建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教育模式,其本質也就是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参 考 文 献
[1] 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61
[2] 陈晓静,孙永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14-18.
[3] 杨仕奎、林春逸.人的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06):58
[4] Greeno J L, Smith D R. Transfer of situated learning[A].In D J Sternberg(Eds.).Transfer on trial: Intelligence,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C].Norwood,NJ:Ablex,1993.99-167.
[5] 转引自弗郎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序)[M].彭志华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