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作为今后五年指导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十七大”报告不仅对金融问题有集中性的较多描述,而且在许多方面都对金融业提出了要求。为此,本刊组织专家讨论了“十七大”报告的金融课题。讨论中,有专家特意对“十五大”以来连续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金融问题的描述作了对比,发现对金融问题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战略目标和提高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以及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宏观调控与金融风险管理等主题成为本次讨论的热门话题。
王元龙:整体影响与两个重点问题
我认为“十七大”以后的中国金融至少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即:改革、创新与完善。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初步体会。
关于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第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就金融体制改革而言,首先提到的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后又提到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可见金融体制改革的份量之重。“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金融领域来看,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但现在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影响金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障碍仍然存在,改革攻坚同样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十七大”报告对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进一步明确,这就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十七大”报告里对金融有一段比较集中的论述,除此之外,报告的其他章节里都有和金融相关的内容,尽管有些内容没有明确提及金融,但落实这些内容离不开金融。特别是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部分,每一个问题都和金融有关系。报告中还有许多内容没有直接提及金融、保险、银行等关键词,但实际上也都与金融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注重金融创新。在“十七大”报告里关于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很多创新,有些内容可能过去已经提出,但其含义要更深入。例如“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一概括不仅非常全面,而且也充满创新思维。一是强调发展各类金融市场,这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构造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二是首次提出了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内涵,即“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强调“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意味着我国金融对内开放严重不足、对内对外开放不协调的状况将得到扭转,那些长期由政府以国有形式垄断的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对国内非国有经济成分开放,深化金融业的产权改革,对金融机构的准入将会有所突破。强调“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意味着放松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制,鼓励其实现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促进其向综合化、全能化发展。强调“高效安全”,意味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使金融机构真正成为参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的现代金融企业,增强长期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并非单纯追求规模和短期效益。
关于提高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第一,真正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很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形似,但那不是真正的现代公司治理,也不符合现代公司运作模式。频繁发生的金融大案要案突出暴露了金融机构治理存在明显缺陷和内控机制的缺失,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一个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真正实现从“形似”到“神似”的突破。
第二,完善和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经济金融问题时,多次提到了风险问题。在谈到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时,提到“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在增多”;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谈到开拓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时,又提出“注重防范国际金融风险”。除此之外,报告在强调提高竞争力时,也是针对防范风险的。因为只有竞争力提高,才有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实力。近年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改革并最终成功上市,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这些指标的水平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银行的行列,我们对此不能盲目乐观。我认为“十七大”报告三次提到风险控制问题是要给金融机构以警示,因为我们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支持、经营环境的改善、不断改进的监管,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但实际上我们的风险管理的水平与国际先进银行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尽管我国一些大型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幅下降到5%左右,但这和花旗、汇丰的1%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另外,目前国际主流银行风险管理是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全员的风险管理,而不仅仅是信贷风险。瑞士银行风险手册列举了100多种风险,而我们仅仅关注信贷风险,这可能就是我们和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一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十七大”报告中多次强调的风险控制的精神。
第三,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的成功取决于四大要素,即人、资源、文化、管理。中国银行业能否用最好的人,留住最好的人,能否保持有效的科技投入,能否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能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否在客户与团队员工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其创新能力。
第四,深化人力资源改革。要提高竞争力,要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关键在于人、在于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金融管理队伍,为此需要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十七大”报告非常强调“以人为本”,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以人为本”。我认为这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对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同样如此。
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还再次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也可能都跟汇率有关,比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认为这是“十七大”报告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年来做一下回顾和总结。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总结或者在落实“十七大”精神时需要认真把握:
第一,改革方向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趋向。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年多的情况来看,管理层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情况下,将市场化作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并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个人认为其用意就在于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第二,改革操作要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三原则。就主动性而言,中国政府根据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并在改革过程中充分考虑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因素。可控性的内涵包括风险控制和加强管理。渐进性即循序渐进,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汇改是重归真正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长远来看是增加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以有效地发挥汇率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杠杆作用,并且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第三,改革路径坚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优先。人民币汇率制度涉及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其中重点是机制问题。因此机制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是再一次强调完善机制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在汇率水平上不断的遭到贬值或升值的压力,我们对此也往往陷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当中,形成这样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问题,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扭转这种状况并解决汇率水平问题。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重在机制的完善,而不在于简单的汇率水平调整、或者是单向的升值。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
赵锡军: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战略目标的认识
“十七大”报告提到,要推进金融体系改革,这是比较集中的概括。就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而言,在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以后,中国金融业总的发展目标就不能明确需要由哪个机构去负责,因此也不利于总目标的实现。“十七大”报告集中阐述了“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这么一个战略的目标,这是针对目前金融业发展和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总的判断,也是与目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合的一个比较恰当的、及时的判断和决策。
发达国家无论是英美,还是欧洲大陆,或者是日本,在经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均的方面都超过我国,因此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经济强国。尽管我国在总量上已经超过其中不少国家,但从人均的角度来讲,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都要较大程度的高于我国。在对于这些经济强国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背后都是有强大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的,比如美国有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而英国有一个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欧洲大陆和日本则有发达的银行体系。所以从这些国家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或者金融机构作为支撑。
那么从目前中国的发展态势来看,一个现代金融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呢?“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内涵是,要有一个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济形式、结构要合理、功能要完善、而且运行要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来看,其金融体系正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市场和机构之间的不断融合。无论是英美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发达金融体系,还是欧洲大陆或者日本以前的以发达的银行体系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都在发生这种变化。英美两国市场体系与机构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业务向资本市场的扩展以及资本市场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联合。与这种金融体系相适应,美国1999年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案并依此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也开始转向实施金融服务投资公司的模式,而英国也设立金融服务局。欧洲大陆和日本也在发生同样的变化,比如德国德意志银行以前是一个典型的商业银行,现在它有四条业务产品线与资本市场相关,其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理财业务量都远远超过它的存贷款业务。
无论是以金融控股公司还是综合银行的方式融合,这种综合性的机构越来越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主要的组织形式。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要在金融市场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是一个现代金融体系所必须具备的特点。我认为目前这种现代金融体系至少要承担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1)以市场的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以支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这与通常意义上的筹措资金、发放存贷款的功能有着较大的差别。目前欧洲强调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仅要考虑实体经济本身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即我们现在提出来的科学发展的问题。比如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实现IPO时,就要考虑其投资方向和项目导向是不是损害环境,是不是与人类先进的价值观有冲突?如果损害环境或者与先进价值观有冲突,金融机构就有责任。因此科学发展观同样体现在金融方面上,金融机构不仅要支持实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还要实现科学的发展。
(2)金融机构既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帮助为这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普通居民富裕起来,这就是金融机构的促进经济增长与财富增长功能。经济增长使居民从贫穷到小康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使这些财富更好更快地增值是现代金融体系重要的职责。“十七大”报告对此是有所涉及的,即报告提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不一致,但至少“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这一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即怎样使国家更好的富裕起来的同时也使老百姓富裕起来,这是金融业要承担的责任。因为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目前只能从动产角度入手,因此财产性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性资产。
(3)除了上述功能外,金融体系必须要能够帮助实体经济经受外来的冲击与波动,因此金融体系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化解风险。尽管目前中国体系还达不到美国金融体系的水平,能够将高风险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向全球出售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但是金融体系至少要能有效管控自身的风险。因此我认为现代金融体系就要能化解金融风险并实现安全的运行,以此来支持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安全高效地运行。这是一个战略的目标,它的实现需要较多条件,这些条件目前还没有全部满足,但是这个战略目标现在给我们金融业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们金融业将来的发展指出了一条路径。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一个现代金融体系里,机构是围绕着市场运行的。目前的宏观调控基本上是围绕着机构进行的,因为对机构的调控难度相对较小。但将来从管理、调控角度来讲,怎么样围绕市场让调控的机制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现在人民银行强调货币政策调控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物价因素,但市场参与者却预期人民银行利率政策调整就是针对股市、房市等具体市场的。因此,怎样在在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或者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消除这种理解的不一致或者错位的理念现象从而形成对调控政策比较理性的预期,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王欧: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课题
金融体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此我主要谈一下“十七大”报告涉及金融问题的内容中我所关注的方面。
一是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问题。如果简单地将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直接融资、将新增贷款计为间接融资,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最初在5%左右,2006年达到19.9%,而2007年前三季度则超过20%。这是一个快速的发展,但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起点低,原来我国银行融资的比重超过90%。同时,我国直接融资也严重失衡,直接融资中基本上都是股市融资,而发达国家直接融资主要还是债券融资。所以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我们未来的潜力、希望。
二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问题。目前全世界形成一个共识即以市场化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以资本市场融资即直接融资为主的英美还是以银行融资为主的德日,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比如德国认为德国在创新方面之所以落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持。所以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从长期稳定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有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作为支持。
对于股票市场,我们现在有主板和中小板,但没有创业板。这一问题较早前就提出,但一直没有落实。目前包括证监会在内的相关机构都在积极推动创业板的设立。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一个股票市场板块的问题,这涉及到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日本的融资结构长期依赖银行,这使得它在初期经历快速发展以后,马上面临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尤其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日本的中小企业长期缺少强有力的资本市场的支持,使得它在高科技创新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从这两个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建设创新型的经济、创新型的社会,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另外是债券市场。以前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90%是由国债组成的,企业债仅有一部分而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企业债发展的滞后主要是因为监管制度和历史的原因。2006年开始发行的央行融资券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2007年长江电力发行的第一期公司债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个核心目的是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我们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轨过来的,计划经济的特色就是以行政指令进行资源配置。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资本市场诞生、萌芽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渐从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市场转向以市场化进行资源配置的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处于转型阶段,所以资本市场的功能一直没有发挥出来。我们要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任务。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因为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资本市场资本约束机制还不到位。由于历史原因,资源配置当中的非市场化因素、政府干预因素还很多,所以市场化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导致以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的资本市场不能发挥作用。而目前我们一些股东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资本市场要按照资本的规律来办事,要受资本约束。
其二,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在改革的大潮当中面临挑战和转型的任务是很艰巨的。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大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在国家的资产剥离以及注资等政策的帮助下基本完成了上市的目标,但我们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有待提高的。在此我重点以券商和基金为例。从券商角度来看,全行业去年管理的总资产为1.7万亿元,这还不及美林或者高盛一家管理的总资产。衡量金融机构的实力主要是依据市场管理规模和总收入。一方面我国券商的资本金规模方面有了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核心机制仍然没有到位,券商盈利模式单调同质,创新动力不足。基金也同样面临着产品同质、创新少的问题。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转型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越来越重要,真正依靠存贷差的业务越来越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直接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所以金融机构在这种条件下,如何转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三,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于一些市场发展的不成熟等原因,我国采取分业经营的模式,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大趋势。因此如何调节金融监管模式,是我们面临非常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都是采用职能部门的模式。但面对参与人员多、市场化程度高、人员素质高、薪酬相对比较高的资本市场,一种相对行政化的监管模式是不能与之相匹配的。那么未来怎么样才能够适应这种快速的市场发展,是我们监管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需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次级债危机发生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没有资本市场》。如果没有美国的次级债市场,会发生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美国储贷危机同我们的情况一样,贷款集中在银行,当时的风险还是一样的来自于贷款的风险。当时风险的冲击程度远远强于这次危机,达到不得已动用财政的地步。由于市场分散的原因,这次次级债危机看起来势更猛、面积更大,但这次的影响深度却变小了。目前为止这次危机还没有发展到动用财政投入来解决问题的地步,这很说明问题。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美国就可能没有这次次级贷款的危机,但一定会有银行系统的严重危机,而这种冲击的深度更大、影响更大。对于这次危机,我们不能幸灾乐祸。虽然我们没有次级债,但类似的潜在风险因素在我国可能引发的是商业银行系统性危机,并进而影响经济的整体运行。这种危机一旦发生更为可怕,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市场化风险分散和分担机制反而是我们应当从本次美国次级债危机当中吸取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
(作者单位:中国证监会)
周小知: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总的来说,“十七大”以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
第一,“十七大”后银行业可能将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
其一,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银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十七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因此经济的增长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我国GDP自2004年以来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无论是就构成GDP的消费、投资还是对外贸易而言,银行业都有巨大的机遇。从微观主体来看,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企业利润从1999年到2007年的增长率都达到近40%的水平,因此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是有还款保障的,这也有利于银行效益的增加;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都超过了10%,这必将会增加对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银行同样面临很大的机遇。
其二,党中央对银行业的重视为银行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在“十七大”之前,中央政治局就金融业进行了一次集体学习;2007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求是》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我们一定要站在改革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坚持把金融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这些都表明党中央对金融业是高度重视的,这对银行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这种重视也体现在具体的政策上,比如金融监管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前的金融监管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既鼓励业务发展与产品创新,同时又促使银行较好地控制风险。就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而言,目前只有农行没有完成股份制改革,而其他三家国有银行的改革表明国家对国有银行改革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比如剥离不良资产、注资等。通过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风险与内控机制不断加强,竞争力也得到较大提升。
第二,银行业在“十七大”后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蕴含着风险,银行业必须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走势,尽量减少宏观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对银行的经营有重大影响,比如汇率政策、利率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等等。因此,正如最近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一篇文章提到的,中国银行业需要提高对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
其二,“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包括股票和债券等。发展证券市场必然带来储蓄分流,尤其是活期存款分流的问题,这就会衍生出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其三,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中国银行业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实力提高得也很快,大部分银行的各种指标都基本满足了监管要求。但之所以我们还要提出竞争力的问题,是因为目前我们的银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创新能力。银行业近年盈利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而金融产品创新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力问题还体现在对人才竞争上。比如当前银行的理财业务很受欢迎,但实际上理财师、交易员以及风险管理师等专业人才都是目前很缺乏的。另外,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较弱还体现在机制即公司治理结构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
苑德军: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九大结构性矛盾
中国金融体目前存在九大结构性矛盾。
一是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地域结构性矛盾。1998年以来,随着国有银行股改进程的加快,国有银行大量撤并县和县以下金融机构,县域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金融业务种类单调,金融抑制现象严重。资本市场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村保险业的发展也严重滞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不同规模的金融组织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组织规模结构性矛盾。中国金融体系缺少社区银行一类的微小金融机构,各类银行都想做大做强,服务对象都瞄准大机构、大企业、大客户。银行业务对象、业务结构同质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其实,中国有中小银行存在和发展的肥沃土壤。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和流通渠道的多样性,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复杂性,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信贷交易成本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小银行存在的必要性。
三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融资方式结构性矛盾。
四是资本市场肩负使命与其内在结构性缺陷的矛盾。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交易场所结构单调,即表现为单一的证券交易所市场结构。二是不同金融工具的融资规模结构失衡。突出表现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与股票融资规模不成比例,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跛足”市场。实际上,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不仅可以使许多企业满足中长期资金需求,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调整财务结构,而且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快设立创业板市场、柜台市场的步伐,并且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
五是金融内部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一个合理、均衡的金融结构,应该建立在金融业各行业既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又能够互相促进、彼此协调发展的金融业格局基础之上。但在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一统天下的金融格局,使我们把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银行业上。只是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证券业和保险业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过,比较而言,金融业其他行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
六是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与金融监管体制之间的矛盾。中国金融发展的潮流与金融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使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创新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各业之间业务交叉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业经营制度事实上早已被突破。如何顺应金融发展的历史潮流,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综合经营之间的矛盾,尽快实现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更好地引导和推进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已成为金融决策部门必须认真考虑并应着手解决的一个问题。
七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所形成的资源配置结构性矛盾。金融资源过度向国有大型企业、房地产企业集中,银行的贷款集中度过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八是商业银行期限错配、货币错配所形成的银行业务结构性矛盾。由于股市行情火暴,银行储蓄大量分流进入股市和基金市场,银行存款结构活期化的趋势明显,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下降。与此同时,银行长期贷款在贷款总量中的比重上升,“短存长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更值得人们警觉的是,银行存款的增长幅度已经开始落后于贷款的增长幅度。在央行密集出台紧缩性政策调控措施收紧流动性的情况下,期限错配将使银行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九是金融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开放结构性矛盾。金融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而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仅仅是迫于世贸规则对外资金融机构敞开大门而不能有效地对内开放,那么,不仅是对境内金融机构的一种歧视,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也会使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效果被削弱。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作为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制定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金融产业政策,以此统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全局,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金融理论界有一个误区,即老是把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不是一回事。金融政策涉及到金融产业布局、金融产业结构安排、金融产业技术创新、金融产业开放等,属产业政策范畴,而货币政策是着眼于货币调控的,属于宏观调控政策。
(作者单位:中国银河证券)
苟文均:落实“十七大”精神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规划了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到的八个方面经济工作,例如,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等,都与金融业密切相关。我们要深入研究金融业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回顾过去五年,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成就辉煌。总体上说,基本建立了功能齐全、分工合理、协调发展、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管理体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顺利,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各类金融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努力开发适应企业和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完善间接调控体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运行、引导资源配置、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业的这些历史性变化,有力地促进和支撑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迫切要求金融业实现新的变革和飞跃。“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2003年,成立了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形成了“一行三会”金融管理新框架,进一步提高了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各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工作都得到了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管理体制是与现阶段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相适应的,随着金融创新和综合经营的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越来越多,分业经营的界线越来越难以明晰,分业监管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分业监管体制可能会造成局部监管真空,同时也可能会增加监管协调成本,这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
如何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此,我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和金融业实际,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统筹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创造性地设计我国金融管理体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出发,中央银行应定位于制定和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监督管理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能应定位于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监管,包括机构设立与退出、金融业务合规性、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等,维护公平竞争和金融秩序。
二是按照功能监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具体职责。
三是从法律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主体。
四是理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关系,增强金融监管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彭兴韵:防范金融风险是长期任务
中国金融业发展到今天,尽管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毕竟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到了目前经济总量在全球已处于前列、外汇储备总量居全球第一的状态,今天的银行业不是三年前的银行业,今天的证券市场也不是三年前的证券市场了,对于发展到今天取得的这些成绩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不仅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也应当看到所取得的成就。否则,我们就会因为存在的问题而对金融业的发展给予过多的否定。我们说,最近几年银行业、证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是不为过的。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过去发展,现在发展的成果也是以过去的发展为基础的。众所周知的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市值总量增加很快,结构也是在逐步的完善;发展更大的就是这几年银行业的变化,从各方面的指标来看,包括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所有这些,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我们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广大的银行家们、金融企业家们,以及在金融行业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这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
我把“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三个报告对金融业的直接论述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十五大”对金融业论述只有一句话,就是加强对金融机构市场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十六大”则提到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十七大”报告中对金融的论述则要全面得多、内容也更丰富。报告中既有集中性的论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另一方面,还在其他方面涉及到金融。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三个报告都讲到了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可见,金融稳定和化解金融风险在我们金融工作中被提高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高度。党和国家之所以这么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过去是因为有周边国家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现在则又因为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让政府对金融稳定或多或少有些担心。
问题是,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可能更多的是用外部流动性方式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首先是政府、继而是包括IMF在内的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援助,而现在正在不断深化的美国次级抵押债务危机也迫使美联储、欧洲央行向金融体系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目前可能是通过金融改革来改善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能力,在微观上把这些风险减到最小,从而把宏观上的风险在微观上进行很好的解决,这就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防微杜渐”最好的方法,上面讲的提供流动性的办法只是救火的办法。在对金融风险的“防微杜渐”方面,我觉得,最近几年银行业的状况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2003年以注资为标志的银行改革之后,银行本身的资本充足率在不断的提高,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0%左右,甚至达到10%以上。2003年的银行业利润才100多亿元,2006年主要商业银行利润总量是2500多亿,2007年估计至少要到4000多亿元的盈利水平,当然银行业利润水平的提高,也是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信贷的急剧的扩张,再加上现行管制利率的情况下,央行每次提高利率,实际上就提升了银行净息差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银行管理的加强对利润增长的贡献还是应当肯定的。还有一个就是银行自身通过拨备的方式来缓冲它的风险。比如中国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拨备覆盖率达到103%以上,建行、工行的拨备覆盖率都达到90%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缺口,从原来2万多亿元下降到现在的4000多亿元,这表明银行自身的资产损失的缓冲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良资产大致可以通过损失准备金来填补。这些都是硬的指标。除了这些直观的指标之外,银行经营的理念、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的机制都在发生积极的转变。过去,商业银行单纯追求规模,规模越大越好,现在不同了,各个银行都提出以客户为中心,股东价值最大化等经营目标。在这种目标下,商业银行对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有前所未有的加强,许多银行还不满足于监管的五级分类标准,进行了十级甚至十二级的资产分类,设立了很多风险控制的组织,比如风险控制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内控委员会等等,从原来定量风险评估到现在依赖IT技术定量的风险评价等方面也有了很好的发展。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上面是从银行这个侧面讲了以改革来促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际的措施当然要复杂得多,所需要做的工作也还会更多。除了一直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外,这次“十七大”报告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那就是明确提出金融体制改革就要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过去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一直是强调以政府主导的金融发展的模式,结果,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地区差异发展又非常不平衡,各个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政府试图用统一的金融模式提供统一的金融服务,实际上是不合理的,跟金融需求也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结果在实践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随后,一些商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的驱动下纷纷撤离了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但在这些国家大型金融机构撤离之后,政府仍然没有放松对这些落后地区金融进入的管制,从而形成了许多地区长期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制约了经济协调发展的后果。因此,改变国有金融机构提供统一金融服务是推动中国各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的必要举措。过去,中国在讲“多种所有制以及多种经营形式”时,一般都限于工商企业,而现在明确地提出了金融也要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确是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和更加务实的做法,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地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金融体系,能够让市场机制在中国金融资源的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此外,政府在这时提出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企业,还有重要的战略眼光,也是顺应中国经济总量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措施,它是让中国在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的必要条件之一,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城乡、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之间更加协调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很多人都在呼吁,在给外资国民待遇的同时,应当给内资进入金融业以国民待遇;在对外资开放金融业的同时,更应当对内资开放金融业。现在,这即将成为现实。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业,正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内资本开放金融的积极举措,标志着今后中国金融对内开放的序曲和开始。
总之,我相信,虽然中国的金融发展目前还存在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比起国际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我相信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当中,会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逐步的缩小。政府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发展,也一直在强调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一定会在改革开放当中得到不断发展,在发展当中不断改革,这可能是今后发展的过程。前些年,像联想当时收购IBM的PC业务,许多人都不看好,而现在联想发展得相当好。联想能够做的事,我相信,中国的金融业也一定能够做到,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永不言败的精神应有的回报,也是中国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推进改革应有的回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王元龙:整体影响与两个重点问题
我认为“十七大”以后的中国金融至少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即:改革、创新与完善。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初步体会。
关于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第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就金融体制改革而言,首先提到的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后又提到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可见金融体制改革的份量之重。“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金融领域来看,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但现在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影响金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障碍仍然存在,改革攻坚同样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十七大”报告对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进一步明确,这就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十七大”报告里对金融有一段比较集中的论述,除此之外,报告的其他章节里都有和金融相关的内容,尽管有些内容没有明确提及金融,但落实这些内容离不开金融。特别是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部分,每一个问题都和金融有关系。报告中还有许多内容没有直接提及金融、保险、银行等关键词,但实际上也都与金融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注重金融创新。在“十七大”报告里关于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很多创新,有些内容可能过去已经提出,但其含义要更深入。例如“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一概括不仅非常全面,而且也充满创新思维。一是强调发展各类金融市场,这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构造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二是首次提出了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内涵,即“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强调“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意味着我国金融对内开放严重不足、对内对外开放不协调的状况将得到扭转,那些长期由政府以国有形式垄断的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对国内非国有经济成分开放,深化金融业的产权改革,对金融机构的准入将会有所突破。强调“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意味着放松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制,鼓励其实现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促进其向综合化、全能化发展。强调“高效安全”,意味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使金融机构真正成为参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的现代金融企业,增强长期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并非单纯追求规模和短期效益。
关于提高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第一,真正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很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形似,但那不是真正的现代公司治理,也不符合现代公司运作模式。频繁发生的金融大案要案突出暴露了金融机构治理存在明显缺陷和内控机制的缺失,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一个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真正实现从“形似”到“神似”的突破。
第二,完善和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经济金融问题时,多次提到了风险问题。在谈到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时,提到“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在增多”;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谈到开拓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时,又提出“注重防范国际金融风险”。除此之外,报告在强调提高竞争力时,也是针对防范风险的。因为只有竞争力提高,才有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实力。近年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改革并最终成功上市,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这些指标的水平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银行的行列,我们对此不能盲目乐观。我认为“十七大”报告三次提到风险控制问题是要给金融机构以警示,因为我们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支持、经营环境的改善、不断改进的监管,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但实际上我们的风险管理的水平与国际先进银行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尽管我国一些大型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幅下降到5%左右,但这和花旗、汇丰的1%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另外,目前国际主流银行风险管理是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全员的风险管理,而不仅仅是信贷风险。瑞士银行风险手册列举了100多种风险,而我们仅仅关注信贷风险,这可能就是我们和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一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十七大”报告中多次强调的风险控制的精神。
第三,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的成功取决于四大要素,即人、资源、文化、管理。中国银行业能否用最好的人,留住最好的人,能否保持有效的科技投入,能否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能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否在客户与团队员工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其创新能力。
第四,深化人力资源改革。要提高竞争力,要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关键在于人、在于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金融管理队伍,为此需要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十七大”报告非常强调“以人为本”,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以人为本”。我认为这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对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同样如此。
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还再次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也可能都跟汇率有关,比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认为这是“十七大”报告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年来做一下回顾和总结。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总结或者在落实“十七大”精神时需要认真把握:
第一,改革方向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趋向。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年多的情况来看,管理层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情况下,将市场化作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并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个人认为其用意就在于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第二,改革操作要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三原则。就主动性而言,中国政府根据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并在改革过程中充分考虑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因素。可控性的内涵包括风险控制和加强管理。渐进性即循序渐进,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汇改是重归真正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长远来看是增加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以有效地发挥汇率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杠杆作用,并且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第三,改革路径坚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优先。人民币汇率制度涉及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其中重点是机制问题。因此机制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是再一次强调完善机制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在汇率水平上不断的遭到贬值或升值的压力,我们对此也往往陷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当中,形成这样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问题,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扭转这种状况并解决汇率水平问题。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重在机制的完善,而不在于简单的汇率水平调整、或者是单向的升值。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
赵锡军: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战略目标的认识
“十七大”报告提到,要推进金融体系改革,这是比较集中的概括。就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而言,在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以后,中国金融业总的发展目标就不能明确需要由哪个机构去负责,因此也不利于总目标的实现。“十七大”报告集中阐述了“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这么一个战略的目标,这是针对目前金融业发展和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总的判断,也是与目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合的一个比较恰当的、及时的判断和决策。
发达国家无论是英美,还是欧洲大陆,或者是日本,在经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均的方面都超过我国,因此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经济强国。尽管我国在总量上已经超过其中不少国家,但从人均的角度来讲,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都要较大程度的高于我国。在对于这些经济强国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背后都是有强大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的,比如美国有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而英国有一个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欧洲大陆和日本则有发达的银行体系。所以从这些国家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或者金融机构作为支撑。
那么从目前中国的发展态势来看,一个现代金融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呢?“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内涵是,要有一个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济形式、结构要合理、功能要完善、而且运行要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来看,其金融体系正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市场和机构之间的不断融合。无论是英美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发达金融体系,还是欧洲大陆或者日本以前的以发达的银行体系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都在发生这种变化。英美两国市场体系与机构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业务向资本市场的扩展以及资本市场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联合。与这种金融体系相适应,美国1999年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案并依此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也开始转向实施金融服务投资公司的模式,而英国也设立金融服务局。欧洲大陆和日本也在发生同样的变化,比如德国德意志银行以前是一个典型的商业银行,现在它有四条业务产品线与资本市场相关,其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理财业务量都远远超过它的存贷款业务。
无论是以金融控股公司还是综合银行的方式融合,这种综合性的机构越来越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主要的组织形式。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要在金融市场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是一个现代金融体系所必须具备的特点。我认为目前这种现代金融体系至少要承担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1)以市场的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以支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这与通常意义上的筹措资金、发放存贷款的功能有着较大的差别。目前欧洲强调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仅要考虑实体经济本身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即我们现在提出来的科学发展的问题。比如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实现IPO时,就要考虑其投资方向和项目导向是不是损害环境,是不是与人类先进的价值观有冲突?如果损害环境或者与先进价值观有冲突,金融机构就有责任。因此科学发展观同样体现在金融方面上,金融机构不仅要支持实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还要实现科学的发展。
(2)金融机构既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帮助为这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普通居民富裕起来,这就是金融机构的促进经济增长与财富增长功能。经济增长使居民从贫穷到小康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使这些财富更好更快地增值是现代金融体系重要的职责。“十七大”报告对此是有所涉及的,即报告提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不一致,但至少“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这一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即怎样使国家更好的富裕起来的同时也使老百姓富裕起来,这是金融业要承担的责任。因为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目前只能从动产角度入手,因此财产性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性资产。
(3)除了上述功能外,金融体系必须要能够帮助实体经济经受外来的冲击与波动,因此金融体系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化解风险。尽管目前中国体系还达不到美国金融体系的水平,能够将高风险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向全球出售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但是金融体系至少要能有效管控自身的风险。因此我认为现代金融体系就要能化解金融风险并实现安全的运行,以此来支持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安全高效地运行。这是一个战略的目标,它的实现需要较多条件,这些条件目前还没有全部满足,但是这个战略目标现在给我们金融业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们金融业将来的发展指出了一条路径。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一个现代金融体系里,机构是围绕着市场运行的。目前的宏观调控基本上是围绕着机构进行的,因为对机构的调控难度相对较小。但将来从管理、调控角度来讲,怎么样围绕市场让调控的机制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现在人民银行强调货币政策调控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物价因素,但市场参与者却预期人民银行利率政策调整就是针对股市、房市等具体市场的。因此,怎样在在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或者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消除这种理解的不一致或者错位的理念现象从而形成对调控政策比较理性的预期,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王欧: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课题
金融体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此我主要谈一下“十七大”报告涉及金融问题的内容中我所关注的方面。
一是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问题。如果简单地将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直接融资、将新增贷款计为间接融资,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最初在5%左右,2006年达到19.9%,而2007年前三季度则超过20%。这是一个快速的发展,但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起点低,原来我国银行融资的比重超过90%。同时,我国直接融资也严重失衡,直接融资中基本上都是股市融资,而发达国家直接融资主要还是债券融资。所以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我们未来的潜力、希望。
二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问题。目前全世界形成一个共识即以市场化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以资本市场融资即直接融资为主的英美还是以银行融资为主的德日,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比如德国认为德国在创新方面之所以落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持。所以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从长期稳定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有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作为支持。
对于股票市场,我们现在有主板和中小板,但没有创业板。这一问题较早前就提出,但一直没有落实。目前包括证监会在内的相关机构都在积极推动创业板的设立。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一个股票市场板块的问题,这涉及到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日本的融资结构长期依赖银行,这使得它在初期经历快速发展以后,马上面临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尤其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日本的中小企业长期缺少强有力的资本市场的支持,使得它在高科技创新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从这两个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建设创新型的经济、创新型的社会,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另外是债券市场。以前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90%是由国债组成的,企业债仅有一部分而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企业债发展的滞后主要是因为监管制度和历史的原因。2006年开始发行的央行融资券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2007年长江电力发行的第一期公司债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个核心目的是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我们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轨过来的,计划经济的特色就是以行政指令进行资源配置。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资本市场诞生、萌芽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渐从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市场转向以市场化进行资源配置的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处于转型阶段,所以资本市场的功能一直没有发挥出来。我们要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任务。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因为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资本市场资本约束机制还不到位。由于历史原因,资源配置当中的非市场化因素、政府干预因素还很多,所以市场化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导致以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的资本市场不能发挥作用。而目前我们一些股东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资本市场要按照资本的规律来办事,要受资本约束。
其二,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在改革的大潮当中面临挑战和转型的任务是很艰巨的。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大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在国家的资产剥离以及注资等政策的帮助下基本完成了上市的目标,但我们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有待提高的。在此我重点以券商和基金为例。从券商角度来看,全行业去年管理的总资产为1.7万亿元,这还不及美林或者高盛一家管理的总资产。衡量金融机构的实力主要是依据市场管理规模和总收入。一方面我国券商的资本金规模方面有了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核心机制仍然没有到位,券商盈利模式单调同质,创新动力不足。基金也同样面临着产品同质、创新少的问题。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转型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越来越重要,真正依靠存贷差的业务越来越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直接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所以金融机构在这种条件下,如何转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三,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于一些市场发展的不成熟等原因,我国采取分业经营的模式,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大趋势。因此如何调节金融监管模式,是我们面临非常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都是采用职能部门的模式。但面对参与人员多、市场化程度高、人员素质高、薪酬相对比较高的资本市场,一种相对行政化的监管模式是不能与之相匹配的。那么未来怎么样才能够适应这种快速的市场发展,是我们监管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需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次级债危机发生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没有资本市场》。如果没有美国的次级债市场,会发生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美国储贷危机同我们的情况一样,贷款集中在银行,当时的风险还是一样的来自于贷款的风险。当时风险的冲击程度远远强于这次危机,达到不得已动用财政的地步。由于市场分散的原因,这次次级债危机看起来势更猛、面积更大,但这次的影响深度却变小了。目前为止这次危机还没有发展到动用财政投入来解决问题的地步,这很说明问题。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美国就可能没有这次次级贷款的危机,但一定会有银行系统的严重危机,而这种冲击的深度更大、影响更大。对于这次危机,我们不能幸灾乐祸。虽然我们没有次级债,但类似的潜在风险因素在我国可能引发的是商业银行系统性危机,并进而影响经济的整体运行。这种危机一旦发生更为可怕,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市场化风险分散和分担机制反而是我们应当从本次美国次级债危机当中吸取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
(作者单位:中国证监会)
周小知: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总的来说,“十七大”以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
第一,“十七大”后银行业可能将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
其一,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银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十七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因此经济的增长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我国GDP自2004年以来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无论是就构成GDP的消费、投资还是对外贸易而言,银行业都有巨大的机遇。从微观主体来看,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企业利润从1999年到2007年的增长率都达到近40%的水平,因此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是有还款保障的,这也有利于银行效益的增加;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都超过了10%,这必将会增加对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银行同样面临很大的机遇。
其二,党中央对银行业的重视为银行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在“十七大”之前,中央政治局就金融业进行了一次集体学习;2007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求是》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我们一定要站在改革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坚持把金融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这些都表明党中央对金融业是高度重视的,这对银行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这种重视也体现在具体的政策上,比如金融监管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前的金融监管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既鼓励业务发展与产品创新,同时又促使银行较好地控制风险。就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而言,目前只有农行没有完成股份制改革,而其他三家国有银行的改革表明国家对国有银行改革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比如剥离不良资产、注资等。通过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风险与内控机制不断加强,竞争力也得到较大提升。
第二,银行业在“十七大”后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蕴含着风险,银行业必须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走势,尽量减少宏观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对银行的经营有重大影响,比如汇率政策、利率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等等。因此,正如最近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一篇文章提到的,中国银行业需要提高对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
其二,“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包括股票和债券等。发展证券市场必然带来储蓄分流,尤其是活期存款分流的问题,这就会衍生出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其三,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中国银行业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实力提高得也很快,大部分银行的各种指标都基本满足了监管要求。但之所以我们还要提出竞争力的问题,是因为目前我们的银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创新能力。银行业近年盈利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而金融产品创新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力问题还体现在对人才竞争上。比如当前银行的理财业务很受欢迎,但实际上理财师、交易员以及风险管理师等专业人才都是目前很缺乏的。另外,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较弱还体现在机制即公司治理结构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
苑德军: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九大结构性矛盾
中国金融体目前存在九大结构性矛盾。
一是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地域结构性矛盾。1998年以来,随着国有银行股改进程的加快,国有银行大量撤并县和县以下金融机构,县域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金融业务种类单调,金融抑制现象严重。资本市场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村保险业的发展也严重滞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不同规模的金融组织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组织规模结构性矛盾。中国金融体系缺少社区银行一类的微小金融机构,各类银行都想做大做强,服务对象都瞄准大机构、大企业、大客户。银行业务对象、业务结构同质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其实,中国有中小银行存在和发展的肥沃土壤。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和流通渠道的多样性,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复杂性,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信贷交易成本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小银行存在的必要性。
三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融资方式结构性矛盾。
四是资本市场肩负使命与其内在结构性缺陷的矛盾。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交易场所结构单调,即表现为单一的证券交易所市场结构。二是不同金融工具的融资规模结构失衡。突出表现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与股票融资规模不成比例,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跛足”市场。实际上,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不仅可以使许多企业满足中长期资金需求,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调整财务结构,而且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快设立创业板市场、柜台市场的步伐,并且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
五是金融内部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一个合理、均衡的金融结构,应该建立在金融业各行业既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又能够互相促进、彼此协调发展的金融业格局基础之上。但在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一统天下的金融格局,使我们把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银行业上。只是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证券业和保险业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过,比较而言,金融业其他行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
六是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与金融监管体制之间的矛盾。中国金融发展的潮流与金融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使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创新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各业之间业务交叉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业经营制度事实上早已被突破。如何顺应金融发展的历史潮流,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综合经营之间的矛盾,尽快实现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更好地引导和推进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已成为金融决策部门必须认真考虑并应着手解决的一个问题。
七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所形成的资源配置结构性矛盾。金融资源过度向国有大型企业、房地产企业集中,银行的贷款集中度过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八是商业银行期限错配、货币错配所形成的银行业务结构性矛盾。由于股市行情火暴,银行储蓄大量分流进入股市和基金市场,银行存款结构活期化的趋势明显,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下降。与此同时,银行长期贷款在贷款总量中的比重上升,“短存长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更值得人们警觉的是,银行存款的增长幅度已经开始落后于贷款的增长幅度。在央行密集出台紧缩性政策调控措施收紧流动性的情况下,期限错配将使银行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九是金融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开放结构性矛盾。金融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而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仅仅是迫于世贸规则对外资金融机构敞开大门而不能有效地对内开放,那么,不仅是对境内金融机构的一种歧视,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也会使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效果被削弱。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作为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制定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金融产业政策,以此统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全局,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金融理论界有一个误区,即老是把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不是一回事。金融政策涉及到金融产业布局、金融产业结构安排、金融产业技术创新、金融产业开放等,属产业政策范畴,而货币政策是着眼于货币调控的,属于宏观调控政策。
(作者单位:中国银河证券)
苟文均:落实“十七大”精神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规划了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到的八个方面经济工作,例如,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等,都与金融业密切相关。我们要深入研究金融业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回顾过去五年,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成就辉煌。总体上说,基本建立了功能齐全、分工合理、协调发展、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管理体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顺利,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各类金融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努力开发适应企业和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完善间接调控体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运行、引导资源配置、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业的这些历史性变化,有力地促进和支撑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迫切要求金融业实现新的变革和飞跃。“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2003年,成立了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形成了“一行三会”金融管理新框架,进一步提高了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各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工作都得到了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管理体制是与现阶段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相适应的,随着金融创新和综合经营的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越来越多,分业经营的界线越来越难以明晰,分业监管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分业监管体制可能会造成局部监管真空,同时也可能会增加监管协调成本,这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
如何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此,我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和金融业实际,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统筹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创造性地设计我国金融管理体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出发,中央银行应定位于制定和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监督管理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能应定位于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监管,包括机构设立与退出、金融业务合规性、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等,维护公平竞争和金融秩序。
二是按照功能监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具体职责。
三是从法律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主体。
四是理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关系,增强金融监管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彭兴韵:防范金融风险是长期任务
中国金融业发展到今天,尽管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毕竟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到了目前经济总量在全球已处于前列、外汇储备总量居全球第一的状态,今天的银行业不是三年前的银行业,今天的证券市场也不是三年前的证券市场了,对于发展到今天取得的这些成绩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不仅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也应当看到所取得的成就。否则,我们就会因为存在的问题而对金融业的发展给予过多的否定。我们说,最近几年银行业、证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是不为过的。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过去发展,现在发展的成果也是以过去的发展为基础的。众所周知的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市值总量增加很快,结构也是在逐步的完善;发展更大的就是这几年银行业的变化,从各方面的指标来看,包括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所有这些,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我们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广大的银行家们、金融企业家们,以及在金融行业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这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
我把“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三个报告对金融业的直接论述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十五大”对金融业论述只有一句话,就是加强对金融机构市场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十六大”则提到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十七大”报告中对金融的论述则要全面得多、内容也更丰富。报告中既有集中性的论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另一方面,还在其他方面涉及到金融。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三个报告都讲到了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可见,金融稳定和化解金融风险在我们金融工作中被提高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高度。党和国家之所以这么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过去是因为有周边国家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现在则又因为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让政府对金融稳定或多或少有些担心。
问题是,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可能更多的是用外部流动性方式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首先是政府、继而是包括IMF在内的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援助,而现在正在不断深化的美国次级抵押债务危机也迫使美联储、欧洲央行向金融体系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目前可能是通过金融改革来改善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能力,在微观上把这些风险减到最小,从而把宏观上的风险在微观上进行很好的解决,这就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防微杜渐”最好的方法,上面讲的提供流动性的办法只是救火的办法。在对金融风险的“防微杜渐”方面,我觉得,最近几年银行业的状况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2003年以注资为标志的银行改革之后,银行本身的资本充足率在不断的提高,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0%左右,甚至达到10%以上。2003年的银行业利润才100多亿元,2006年主要商业银行利润总量是2500多亿,2007年估计至少要到4000多亿元的盈利水平,当然银行业利润水平的提高,也是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信贷的急剧的扩张,再加上现行管制利率的情况下,央行每次提高利率,实际上就提升了银行净息差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银行管理的加强对利润增长的贡献还是应当肯定的。还有一个就是银行自身通过拨备的方式来缓冲它的风险。比如中国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拨备覆盖率达到103%以上,建行、工行的拨备覆盖率都达到90%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缺口,从原来2万多亿元下降到现在的4000多亿元,这表明银行自身的资产损失的缓冲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良资产大致可以通过损失准备金来填补。这些都是硬的指标。除了这些直观的指标之外,银行经营的理念、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的机制都在发生积极的转变。过去,商业银行单纯追求规模,规模越大越好,现在不同了,各个银行都提出以客户为中心,股东价值最大化等经营目标。在这种目标下,商业银行对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有前所未有的加强,许多银行还不满足于监管的五级分类标准,进行了十级甚至十二级的资产分类,设立了很多风险控制的组织,比如风险控制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内控委员会等等,从原来定量风险评估到现在依赖IT技术定量的风险评价等方面也有了很好的发展。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上面是从银行这个侧面讲了以改革来促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际的措施当然要复杂得多,所需要做的工作也还会更多。除了一直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外,这次“十七大”报告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那就是明确提出金融体制改革就要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过去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一直是强调以政府主导的金融发展的模式,结果,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地区差异发展又非常不平衡,各个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政府试图用统一的金融模式提供统一的金融服务,实际上是不合理的,跟金融需求也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结果在实践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随后,一些商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的驱动下纷纷撤离了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但在这些国家大型金融机构撤离之后,政府仍然没有放松对这些落后地区金融进入的管制,从而形成了许多地区长期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制约了经济协调发展的后果。因此,改变国有金融机构提供统一金融服务是推动中国各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的必要举措。过去,中国在讲“多种所有制以及多种经营形式”时,一般都限于工商企业,而现在明确地提出了金融也要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确是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和更加务实的做法,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地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金融体系,能够让市场机制在中国金融资源的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此外,政府在这时提出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企业,还有重要的战略眼光,也是顺应中国经济总量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措施,它是让中国在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的必要条件之一,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城乡、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之间更加协调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很多人都在呼吁,在给外资国民待遇的同时,应当给内资进入金融业以国民待遇;在对外资开放金融业的同时,更应当对内资开放金融业。现在,这即将成为现实。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业,正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内资本开放金融的积极举措,标志着今后中国金融对内开放的序曲和开始。
总之,我相信,虽然中国的金融发展目前还存在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比起国际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我相信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当中,会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逐步的缩小。政府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发展,也一直在强调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一定会在改革开放当中得到不断发展,在发展当中不断改革,这可能是今后发展的过程。前些年,像联想当时收购IBM的PC业务,许多人都不看好,而现在联想发展得相当好。联想能够做的事,我相信,中国的金融业也一定能够做到,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永不言败的精神应有的回报,也是中国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推进改革应有的回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