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保证小学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在发挥师生课堂交互、增强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初步了解以及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站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从问题设置、问题环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提出等方面对课堂提问展开了研究,以期强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问 课堂 教学质量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一直是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从孔子时代的“学源于问”到当前的师生互动式对话,不论教学模式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如何更替、教学空间如何变换,提问在教学信息的输出、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兴趣的激发、具体知识的检验、语言表达的锻炼、抽象思维的具象等方面始终承担着重要任务。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不再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但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的主题越加凸显,如何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在适当的时间抛出问题、向不同的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通过提问来加深教学的速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师。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提问的研究与改革,让提问服务于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理解,搭建师生互动的新课堂机制,而不是简单地应付老师的问题,完成预设的教学计划。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几点突出矛盾:一是提问过于频繁,学生的质疑被教师的“连珠炮”所替代,学生忙于应对教师的提问,这样一来,学生积极的思考受到了阻碍;二是提问过于简单,教师提出的思考性问题较少,大众性问题较多,集体举手的场面气氛掩盖了个体问题的显现,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三是提问形式化,这是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公开课“为了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比比皆是,问题的科学含量如何、启发性如何,都没有被纳入到教师编制问题的范畴内。因此,我们要解决好教学效率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让提问更加科学化、有效化。
一、在问题的设计上下真功夫
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会提问的老师往往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问题的打造上。我们设计问题的原则就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带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扩大学生理解的空间,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弹性。一般来讲,我们数学问题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激励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想事情、办事情,就一定要在问题设计中凸显学科的这一要义,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等都要综合到问题的设置中去。比如在设计“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的问题时,我们要考虑到很多学生平时见过三角形但印象不深刻这一矛盾,着重通过问题来诱发学生积极地回忆自己所见过的三角形,让学生调动自己的信息存储区,进行信息提取和加工。比如,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一定见过很多三角形物体,那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呢?还能想起来是什么物体吗?”之后我们再循序渐进地抛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图片,是不是大家常见的?你能上来指一下这些物体的三角形在哪儿吗?”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我们让学生的思维沿着问题一点点打开,不急于求成,尊重学生的形象思维主体性,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再如在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就地取材,以新学期发新书为契机创造问题、展开教学。“讲台上有30本书,现在张明明同学拿去了10本发给本小组,还有多少本呢?李萍萍同学又拿下去10本,这样发给了学生多少本?”要通过这种问题设置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问题始终萦绕着我们,我们应该具备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在生活中做一个“数学人”。
二、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我们的小学教师面对着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学生,他们活泼的天性、亲切的笑脸、好奇的眼神都是我们施教者尤为关注的,我们的问题设计要以学生的这种特点为出发点,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言语、行为、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传统的教学“靠喊、靠吼、靠打”已被证明不能解决学生的认知矛盾,而且极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只会让学生畏惧课堂、畏惧学科、畏惧老师。数学课程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变幻莫测,存在着科学的神奇,这正是开展趣味提问的良好土壤;将僵硬的问题赋予生命,这正是趣味才能起到的功效;只有拉近问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才不会出现“提问头皮一片”的窘境。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时》,我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赛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赛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赛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使学生积极投身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趣味性活动,如让学生分组真实化地折叠小星星,每位同学折叠3个,3个人一个小组,4小组为一大组,看谁折得快。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对动手劳动感兴趣,他们也希望课堂能够成为知识的乐园而不是知识的强制执行。通过这种在乐中学、在做中学的方式,学生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在无形之中构造着加减法的数学学习环境,有效地将学生的大脑活动与身体活动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运算能力。
三、用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难以顺利进行的最大阻碍就是重难点的讲解,学生也往往因为重难点吃不透而心焦气躁、产生厌学心理。我们建立科学化的课堂提问机制,就要把重难点突破放在提问的层面上加以解决。教学重点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可以说能不能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关系到一节、一章甚至一册教材的教学成败。传统课堂教学一般采用反复记忆、反复讲解、反复练习的方式来处理这部分内容,这与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相差较远。我们要在提问环节上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一般知识、哪些又是重点知识,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难易边界,让学生提高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警惕,形成重点内容的自主突破学习机制。例如在讲解《三步混合运算》一节时,可以借助买象棋和围棋的具体生活情境,通过“为什么这两个乘法能同时算呢?谁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这两个信息存在很严格的先后顺序吗”等问题,帮助学生借助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运算顺序。同时,呈现四道类似的混合运算试题,通过有效的提问启发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加深其对算法的理解、对学习重点的理解。而面对教学难点,我们的小学教师就更要充分利用简洁、直接的提问,调理好学生的认知与抽象复杂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讲,在针对教学难点的提问中要更加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多用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来代替学生难以理解的术语,增加肢体语言的运用力度,配合以相应的图片及多媒体动态展示,调动学生擅长的形象思维,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应答时间,切勿急于让学生应答而造成没必要的课堂紧张心理,阻碍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调动。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千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连续退位减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错例,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层层深入突破学习难点。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在课堂提问的方法研究与实践上下功夫,精心设计问题,增加问题的趣味性以及用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最终达到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德勋 李德江 杨红珍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J].教育探索,2011,2,(02),145-146。
[2]卫倩平 刘佳萍 关于课堂提问的元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2,8,(1),66-67。
[3]安国学 张爱国 李明辉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J].成功(教育). 2011,5,(03),247-249。
[4]徐永红 徐淑昌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智慧的缺失[J]. 教育科研论坛. 2013,9,(02),332-336。
[5]覃小平 连海生 曹开慧 以问题为中心引领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促进发展——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方法探究[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2,4,(01),574-579。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问 课堂 教学质量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一直是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从孔子时代的“学源于问”到当前的师生互动式对话,不论教学模式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如何更替、教学空间如何变换,提问在教学信息的输出、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兴趣的激发、具体知识的检验、语言表达的锻炼、抽象思维的具象等方面始终承担着重要任务。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不再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但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的主题越加凸显,如何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在适当的时间抛出问题、向不同的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通过提问来加深教学的速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师。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提问的研究与改革,让提问服务于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理解,搭建师生互动的新课堂机制,而不是简单地应付老师的问题,完成预设的教学计划。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几点突出矛盾:一是提问过于频繁,学生的质疑被教师的“连珠炮”所替代,学生忙于应对教师的提问,这样一来,学生积极的思考受到了阻碍;二是提问过于简单,教师提出的思考性问题较少,大众性问题较多,集体举手的场面气氛掩盖了个体问题的显现,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三是提问形式化,这是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公开课“为了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比比皆是,问题的科学含量如何、启发性如何,都没有被纳入到教师编制问题的范畴内。因此,我们要解决好教学效率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让提问更加科学化、有效化。
一、在问题的设计上下真功夫
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会提问的老师往往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问题的打造上。我们设计问题的原则就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带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扩大学生理解的空间,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弹性。一般来讲,我们数学问题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激励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想事情、办事情,就一定要在问题设计中凸显学科的这一要义,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等都要综合到问题的设置中去。比如在设计“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的问题时,我们要考虑到很多学生平时见过三角形但印象不深刻这一矛盾,着重通过问题来诱发学生积极地回忆自己所见过的三角形,让学生调动自己的信息存储区,进行信息提取和加工。比如,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一定见过很多三角形物体,那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呢?还能想起来是什么物体吗?”之后我们再循序渐进地抛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图片,是不是大家常见的?你能上来指一下这些物体的三角形在哪儿吗?”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我们让学生的思维沿着问题一点点打开,不急于求成,尊重学生的形象思维主体性,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再如在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就地取材,以新学期发新书为契机创造问题、展开教学。“讲台上有30本书,现在张明明同学拿去了10本发给本小组,还有多少本呢?李萍萍同学又拿下去10本,这样发给了学生多少本?”要通过这种问题设置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问题始终萦绕着我们,我们应该具备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在生活中做一个“数学人”。
二、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我们的小学教师面对着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学生,他们活泼的天性、亲切的笑脸、好奇的眼神都是我们施教者尤为关注的,我们的问题设计要以学生的这种特点为出发点,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言语、行为、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传统的教学“靠喊、靠吼、靠打”已被证明不能解决学生的认知矛盾,而且极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只会让学生畏惧课堂、畏惧学科、畏惧老师。数学课程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变幻莫测,存在着科学的神奇,这正是开展趣味提问的良好土壤;将僵硬的问题赋予生命,这正是趣味才能起到的功效;只有拉近问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才不会出现“提问头皮一片”的窘境。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时》,我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赛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赛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赛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使学生积极投身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趣味性活动,如让学生分组真实化地折叠小星星,每位同学折叠3个,3个人一个小组,4小组为一大组,看谁折得快。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对动手劳动感兴趣,他们也希望课堂能够成为知识的乐园而不是知识的强制执行。通过这种在乐中学、在做中学的方式,学生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在无形之中构造着加减法的数学学习环境,有效地将学生的大脑活动与身体活动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运算能力。
三、用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难以顺利进行的最大阻碍就是重难点的讲解,学生也往往因为重难点吃不透而心焦气躁、产生厌学心理。我们建立科学化的课堂提问机制,就要把重难点突破放在提问的层面上加以解决。教学重点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可以说能不能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关系到一节、一章甚至一册教材的教学成败。传统课堂教学一般采用反复记忆、反复讲解、反复练习的方式来处理这部分内容,这与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相差较远。我们要在提问环节上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一般知识、哪些又是重点知识,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难易边界,让学生提高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警惕,形成重点内容的自主突破学习机制。例如在讲解《三步混合运算》一节时,可以借助买象棋和围棋的具体生活情境,通过“为什么这两个乘法能同时算呢?谁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这两个信息存在很严格的先后顺序吗”等问题,帮助学生借助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运算顺序。同时,呈现四道类似的混合运算试题,通过有效的提问启发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加深其对算法的理解、对学习重点的理解。而面对教学难点,我们的小学教师就更要充分利用简洁、直接的提问,调理好学生的认知与抽象复杂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讲,在针对教学难点的提问中要更加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多用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来代替学生难以理解的术语,增加肢体语言的运用力度,配合以相应的图片及多媒体动态展示,调动学生擅长的形象思维,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应答时间,切勿急于让学生应答而造成没必要的课堂紧张心理,阻碍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调动。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千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连续退位减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错例,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层层深入突破学习难点。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在课堂提问的方法研究与实践上下功夫,精心设计问题,增加问题的趣味性以及用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最终达到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德勋 李德江 杨红珍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J].教育探索,2011,2,(02),145-146。
[2]卫倩平 刘佳萍 关于课堂提问的元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2,8,(1),66-67。
[3]安国学 张爱国 李明辉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J].成功(教育). 2011,5,(03),247-249。
[4]徐永红 徐淑昌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智慧的缺失[J]. 教育科研论坛. 2013,9,(02),332-336。
[5]覃小平 连海生 曹开慧 以问题为中心引领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促进发展——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方法探究[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2,4,(01),57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