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阅读 语文回不了家

来源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jewe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学中,要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全面落实到教学中去。多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揣摩、自己去感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阅读教学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来,一个严峻的现实仍摆在我们面前;师生投入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不少学生面对一篇文章,连最起码的内容、主旨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更不用说评价和赏析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语文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许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为什么会高耗低效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一些被我们忽视的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像荆棘一样阻绊着阅读教学前行的脚步。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存在问题一:缺乏目标意识,教学中盲目性、随意性较大。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有一个目标,当然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布鲁姆说过:“如果不想在不甚重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明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就是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我们的阅读教学却忽视了目标意识,教学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偏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走上了歧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有明确规定。但教学中有些教师却抛开了《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视而不见、见而不思,这样就对语文教学的目标知之甚少。目标不明确,必然会使阅读教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结果,教师费了力,学生费了劲,《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却不能落到实处,到头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2.面面俱到,不得要领。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出于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通过一篇课文让学生掌握许多的知识,于是在一篇课文的授课中,字词、段落、内容、结构、主旨、特色、修辞等语文知识都融于其中,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讲得累,学生却是一头雾水,什么也没掌握好。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我认为:首先要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全面落实到教学中去。作为初中教师,最好的办法是把钻研《课程标准》同通读初中全程教材结合起来,了解课本对《课程标准》是怎样阐释的,哪篇课文适合落实哪个目标,找出训练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既能站在目标的高度上对教学做宏观把握,又能对每个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微观经营。
  存在问题二:教学思想局限,忽视阅读主体的存在。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阅读主体是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另一个原因所在。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对一篇课文,从分析写作思路、推敲词句的意蕴到体味谋篇布局,都细细咀嚼,然后再“喂给”学生。这样,教师用自己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剥夺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与评价的权力。有的教师虽然在授课时也进行提问,但提问的目的不是诱导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课文,而是用一个个问题牵着学生的思路进入教师预先对课文理解的轨道,这实际上仍未摆脱教师代读的“窠臼”。轻视阅读主体,这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而且反映了教师能否正确认识与尊重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问题。
  课程改革中,强调“重视学生在阅读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感受体验”,这已经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要经历感知、理解、评价、创造几个阶段,需要想象、联想、分析、判断、综合、比较等多种思维参与。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替代不了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换言之,只有尊重并真正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要解决轻视阅读主体的问题,关键在思想上,而不是在口头上,要真正承认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揣摩、自己去感悟。教师应牢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读懂;凡是需要帮助才能读懂的,就辅导他们去读懂;只有学生实在读不懂的,才由教师去引导点拨。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对学法、对学生的研究上,应放在激发阅读动机、开启阅读思路和指导阅读方法上。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应该说,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的方面还很多。在这里,我只是谈了谈自己在几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和心得,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共同来关注、研究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语文真正找到回家的路。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乐趣。”阅读,就是人类通过文字符号获得信息的方式和过程。它是学生理解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直接决定着未来文字学习的发展,也影响着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自由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感悟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
期刊
【摘要】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不少同学认为化学知识较难掌握,成绩提高慢。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清楚地强调化学学习的特点,使他们对化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学习化学“难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这些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化学”,这对他们学习信心地树立,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关键词】化学教学树立信心提高成绩有效性思考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虽然它属于理科,但有着很大的文
期刊
【摘要】  现在的小学生表现出许多与传统美德相悖的言行,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小学语文综合阅读教材,我认为可以从“榜样示范、注重引导、为人师表、注重身教、组织活动、注重体验”等几个方面来实施传统美德教育。使传统美德教育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定式,养成良好的品德,并有效地付诸于生活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综合阅读传统美德教育品德教育培养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帮,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
期刊
【摘要】一篇文字优美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第一,做到细节美;第二,做到绘态美;第三,做到句式美;第四,做到修辞美;第五,做到意趣美;第六,做到底蕴美。  【关键词】中学学生作文语言美化策略    语言是作文的外衣,光亮与否,是影响读者对作文印象好坏最直观的第一因素。因此在写作中,语言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写出富有文采的作文呢?根据自己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感悟,我认为一篇好的作
期刊
【摘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星星的火种在哪里撒下去是关键,洒在了学生中间,由同龄人去帮助和管理同龄人,他们是受益者也是传播者,他们自身的改变,在学生眼中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是班级整体氛围的提升。这燎原的大火希望可以燃遍整个中华大地。使得中国的新生一代真正成为高素质的栋梁。  【关键词】班级管理素质教育培养责任    我是一名中学的物理教师,由于学校领导的信任,有幸进入德育处工作。进来才发现
期刊
【摘要】  多数学生觉得数学难学,“一听就会,一做就错”,关键在于一个“悟”字,只要学会悟数学,用内心的体念与创造来学习数学,就会使学生获取一个善于思考的脑袋。而数学的悟性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获得的,正确认识、科学培养和合理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的悟性。要学好高中数学,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抓住数学的本质,多从概念、性质、内容、数学问题本身的特征,以及猜想、归纳、转化之中多思多想,定能发现
期刊
【摘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一方面,新课程的实施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
【摘要】  在长期的教学中,要引进学生走进知识宝库大门,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课文教学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
期刊
【摘要】  文言文是座丰富的宝藏,它包蕴着文化因素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其精炼简约、生动典雅的文言,负载着大容量的文化信息。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够重视从宏观、从整体上去把握文言文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就会使学生走出困境,主动去探求更丰富更深远的民族文化之源,从而提高其整体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  1.当今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期刊
【摘要】  学校做为教育机构,教育的内容以文化知识为主,德、体、美、劳等教育内容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学校团委正好起到了互补作用。团队工作的开展要与教学相适应,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与家长建立最充分的联系,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支持与理解;要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们人与人之间形成合力,班与班之间形成合力。团队活动的设计要做到“精”“新”“多实践”。  【关键词】团队工作教学工作合力实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