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公众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4年的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强烈关注。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在继续,但都市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并不如人意,通过最近一个多月来对都市报甲型H1N1流感报道的思考,我们似乎可以从都市报的尴尬处境中,探寻到都市报的苦涩,这背后潜在的话题是:面对持续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传媒变局背景下的都市报该如何作为,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公信力?
笔者所在城市的都市报——《都市晨报》的头版(导读版)从4月21日起,陆续采用了如下新闻标题:《世卫:猪流感或成全球流感》(4月21日);《胡锦涛温家宝部署防范猪流感》(4月29日);《卫生部:不排除疫情传入我国,世卫:人传染人不限墨美两国》(5月1日);《四川报一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5月11日);《内地首例甲流确诊患者同机乘客涉21省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追踪在全国展开,全力严防疫情在我国扩散》(5月12日,头条)……而在《扬子晚报》等报纸上我们也能看到同类的消息,各家报纸还都把“首例”列为头条,不同的是《扬子晚报》有《关注甲型H1N1流感》专版,消息来源也多是“转载”,比如5月19日采用的几条消息:《广东报告一例疑似甲流感》《全国铁路客运站车 18日起进行健康提示》《日本两地1400多所学校停课……甲流感可能不会因夏暑受遏制……》
有学者指出,媒体在危机时期大众传播中功能主要为:危机预警、信息沟通、舆论引导、危机记录。从自我安慰的角度来说,都市报在甲型H1N1流感报道中具备了一个媒体所应有的作用。但是单调的雷同还是让读者难见新鲜内容,以及与网络、电视的不同。也许是此一时彼一时,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时,曾让创刊才几个月的《都市晨报》平步青云,发行量平白增多了十几万份,整整是原来的三倍。那是在电视还沉浸在“一剧鲜吃遍天”的梦幻之中,网络对普通民众来讲也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鲜见于一般百姓家和一般公共场所。在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无所不用其极(滚动字幕、即时播报、深度评论),形式不断创新之时;在网络触角伸向各个角落、铺天盖地之时,如何抓住突发事件报道,顺势而为,赢得持续关注就更显都市报的采编技巧和策划能力。
然而,从对甲型H1N1流感报道而言,都市报明显存在着诸多问题:信息源单一,缺少固定版面、专栏,报道长期性难以坚持,报道内容单一,针对性不足。转载的多,独家的自主策划严重不足。更让按日期出版的都市报纸怒发冲冠的是:白天的网络和晚间强大的电视新闻以及令人讨厌的滚动字幕、即时报道,把都市报的突发事件报道冲得七零八落。我们不能只是期待读者都不上网、不看电视,唯一要改变的是都市报的报道方式和编辑思维。
十年前,都市报是作为“消息报”大面积开花的,曾以“快”和部分内容的本土化而占有“内容”和“渠道”的先机。现在尴尬的是,原来的快在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冲击下,变成了只能按时挨打,而一旦面对社会热点,媒体群起而上,更使都市报雪上加霜。有还是没有?哪些该有?怎么有?“第一例”放头条,第二条、第三条就失去了新闻价值?怎么办?从目前都市报的作为看是有也不是,没有也不是,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有,明天没有,有时头条,有时一条也没有,左右摇摆的背后是能力的缺乏,或者需要重新整合自己的编采能量。
与都市报暂时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形成对照的是,甲型H1N1流感已经成为一个市民口口相传的话题。凤凰网甲型流感影响调查显示(到5月22日),46.9%的人觉得甲型流感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面对甲型流感感到高度紧张和紧张的占到45.2%;95.6%的人采取了应对措施,这其中关注新闻报道的占到20.2%。每一个数据后面都有一个受众关心的话题。如果从读者的视角,同样可以拎出好多疑惑,而释疑解惑本身就是都市报的“可为”、“能为”之处:我应该担心这种流感吗?这种流感有多严重,它能传播多远?它会传播到我生活的地方吗?如果它导致了一场流感大流行会怎样?我们为什么担心这种病毒会导致流感大流行?我应该为流感大流行做什么准备?
媒体危机传播理论认为,当疫情发展,媒体在进一步的报道中,一方面在信息沟通透明化上做文章,在科学知识上加以传播,还要在舆论上监督和引导,不仅要满足向公众提供危机事件零散的信息,还要在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向公众说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时报道界内对事态发展趋势的估计,满足不同公众对不同信息需求。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都市报没有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等米下锅”,另一方面对本地读者关心的话题又不主动策划,就使得自己既被动又没有公信力,这与都市报一直倡导的创建主流媒体的理念格格不入,在失去信息的权威性和贴近性后,都市报就不会是丰富多彩的。
与都市报单调的数字报道相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的生活却是多样的。《防流感 美国人改行“撞肘”礼》,这是现象;“香港地区的火车阿叔”、相关部门不作为的“济南事件”,这是新闻事件,更有网友在网络上总结出“甲流百态”……
“缺少发现的眼睛”,或者忽略持续的新闻策划,是都市报在甲型H1N1流感报道中的一个错误,就像“济南事件”,有人问济南卫生部门:“从得知消息,到列车进站,尚有30多分钟时间,济南疾控中心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向铁路部门通报,及时采取措施?”济南方面回答:“疾控中心要调‘120’负压车,要通知定点医院,疾控人员还要穿隔离服,一级防护,到车站还需要10分钟,根本来不及通知。”一句“铁路疾控部门和我们只有业务往来,没有直接联系”,就让“同车乘客在抵达后都各自散去”。病毒无孔不入,稍有懈怠,疫情就可能蔓延、扩散开来,与甲型流感疫情赛跑最怕漫不经心!这本来是一个极好的话题,笔者在网络上也看到了相关的评论,但所在城市的报纸上却看不到自己的解读。
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应该没有本地外地之分,不同的是不一样的报道角度和思维起点。要通过自己的栏目和选题策划,让“与本地无关”变为“有关”。一是每日一述一评,用个性化的栏目,用与读者拉呱的亲和方式,把信息和新闻事件纳入视野,评论的轻骑兵的作用在此时正是发挥的时候。这种对材料的改造和提炼、拓展,更容易形成对突发事件的持续关注,塑造自己的特色。二是要有自己针对性的策划,让“突发”变成策划的好处是自己把握掌控,比如对本地留学生的报道,他们该注意什么?他们在疫区有怎样的故事?回家之路顺利吗?邻居应不应该另眼相看(有帖子说留学生已经在社区里引起恐慌)?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该注意什么?甲型H1N1流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提醒人们:流感当前请健康生活。媒体老说自己倡导时尚生活,可机会来了,有了一个事半功倍的契机,却只满足于对数字的重复上。对于都市报不说本地事的现象,有句话也许此时正合适——稀里糊涂的稳定是靠不住的。
都市报的杂志化趋势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事实上,许多都市报都有自己的“杂志化”板块,《现代快报》在各类新闻板块之后,就大块文章作为支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栏目。“只有重复,没有特色”,“没有大事不登报”的传播取向只能是媒体“消化不良”的表现,而这与“每天都有,时间紧,来不及策划”无关。
在甲型H1N1流感报道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辩证,就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还在推敲 “猪流感”的提法时,“猪流感”的密集报道已经让中国老百姓对猪肉产生了恐慌情绪。“猪流感”的想像使目前各城市的猪肉价格已经降到2006年的水平。“金融危机来了老百姓吃不起肉了,肉价要下降,‘猪流感’来了,老百姓不敢吃肉了,现在又说与猪没关系,猪肉暴跌该怨谁?”甚至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一家媒体一方面报道流感疫情与猪没有关系,一方面内部食堂却要求 “近期要以鸡肉、鱼肉代替猪肉”。
“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则应承担起理性报道真相的责任。”显然,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有些媒体缺少必要的客观、冷静,欠缺必要的科学素养,缺失必要的专业精神。在WHO公布疫情后,一系列耸人听闻和过分夸大事实的报道引发了恐慌情绪。比如《猪流感肆虐全球,欧洲多国沦陷》《新世纪异症扩散,墨西哥首都俨如死城》《全人类高度戒备,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亚洲各国严阵以待,猪流感迟早杀到门前》等等。而在2004年禽流感时,专家就严正指出:媒体的报道存在严重误导!
与此相应的是对数字争抢的喧闹掩盖了专家的声音。“发病之前是传染的”,这是笔者在《环球人物》杂志得到的信息,就笔者目力所及,没见哪家都市报把这列为重要信息告诉读者,而这无疑是读者最关心的内容。
新闻要吸引读者,无非是时间(是不是读者第一次接触)、角度(告诉人们未知的,提供一个思维的向度)、风格、形式。在媒体融合的传播语境下,消息还是都市报的支撑吗?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独家的前提下,只有改造才可以彰显自己的特色。目前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主题是读报)以及二套的“马斌读报”都已形成品牌,还引来了各省级和城市电视台的一片读报声,这也许能给都市报报道甲型H1N1流感提供某些启示。
今非昔比的都市报,在持续的突发事件中一哄而上,却又一技欠缺,留给业内的苦涩是:当持续的突发事件变成一块鸡肋的时候,就不只是难看,更是都市报的灾难。如何以读者为本,寻求报道的差异化,提升报道的水平,传递温暖的人文关怀,甲型H1N1流感比2004年的禽流感、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更让都市报深思。
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已经对传媒格局形成冲击,以至于都市报惊呼“冬天提前来到了”,是网络媒体从报纸那里夺走了读者的“眼球”。今天,互联网已全面融入了当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等所有领域。美国2005年5月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人们使用网络的时间越来越多,花在其他媒体的时间则不断减少。在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中,有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看电视的人有35.5%,减少看杂志的有34.1%,减少听收音机的人有27.1%,减少看报纸的人有30.3%。而这还是四年前的数字,现实的发展总会比想像来的更猛烈。
“在信息过剩的今天,不是受众要购买信息,而是媒体能否给受众一个恰当的购买理由。”这还是一个老话题“内容为王,创意为先”,都市报的生存取决于自身是否具备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公信力、信息实用性和可读性,能否实现从同质竞争到创意竞争的突破。
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不至于被读者边缘化?最简单、最有益的做法是扬长补短,在媒介融合的格局下,纳入更多的新思想、新元素,并把它运用到对内容的再造之中。网络本身也有自己的缺点: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信息多;受众更加分散;缺少地域特色,公信力不强。在媒体定位回归的时代背景下,都市报实际上有太多的空间可操作,根本的就是做好自己并保持自己,冷静、客观,不跟风、不冲动,挖掘独特的视角,让本地文化和同城人的丰富的生活滋养自己,最大限度地满足着当地读者的阅读需求,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都市报成为城市生活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的时候,网络的冲击就十分有限。
笔者所在城市的都市报——《都市晨报》的头版(导读版)从4月21日起,陆续采用了如下新闻标题:《世卫:猪流感或成全球流感》(4月21日);《胡锦涛温家宝部署防范猪流感》(4月29日);《卫生部:不排除疫情传入我国,世卫:人传染人不限墨美两国》(5月1日);《四川报一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5月11日);《内地首例甲流确诊患者同机乘客涉21省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追踪在全国展开,全力严防疫情在我国扩散》(5月12日,头条)……而在《扬子晚报》等报纸上我们也能看到同类的消息,各家报纸还都把“首例”列为头条,不同的是《扬子晚报》有《关注甲型H1N1流感》专版,消息来源也多是“转载”,比如5月19日采用的几条消息:《广东报告一例疑似甲流感》《全国铁路客运站车 18日起进行健康提示》《日本两地1400多所学校停课……甲流感可能不会因夏暑受遏制……》
有学者指出,媒体在危机时期大众传播中功能主要为:危机预警、信息沟通、舆论引导、危机记录。从自我安慰的角度来说,都市报在甲型H1N1流感报道中具备了一个媒体所应有的作用。但是单调的雷同还是让读者难见新鲜内容,以及与网络、电视的不同。也许是此一时彼一时,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时,曾让创刊才几个月的《都市晨报》平步青云,发行量平白增多了十几万份,整整是原来的三倍。那是在电视还沉浸在“一剧鲜吃遍天”的梦幻之中,网络对普通民众来讲也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鲜见于一般百姓家和一般公共场所。在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无所不用其极(滚动字幕、即时播报、深度评论),形式不断创新之时;在网络触角伸向各个角落、铺天盖地之时,如何抓住突发事件报道,顺势而为,赢得持续关注就更显都市报的采编技巧和策划能力。
然而,从对甲型H1N1流感报道而言,都市报明显存在着诸多问题:信息源单一,缺少固定版面、专栏,报道长期性难以坚持,报道内容单一,针对性不足。转载的多,独家的自主策划严重不足。更让按日期出版的都市报纸怒发冲冠的是:白天的网络和晚间强大的电视新闻以及令人讨厌的滚动字幕、即时报道,把都市报的突发事件报道冲得七零八落。我们不能只是期待读者都不上网、不看电视,唯一要改变的是都市报的报道方式和编辑思维。
十年前,都市报是作为“消息报”大面积开花的,曾以“快”和部分内容的本土化而占有“内容”和“渠道”的先机。现在尴尬的是,原来的快在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冲击下,变成了只能按时挨打,而一旦面对社会热点,媒体群起而上,更使都市报雪上加霜。有还是没有?哪些该有?怎么有?“第一例”放头条,第二条、第三条就失去了新闻价值?怎么办?从目前都市报的作为看是有也不是,没有也不是,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有,明天没有,有时头条,有时一条也没有,左右摇摆的背后是能力的缺乏,或者需要重新整合自己的编采能量。
与都市报暂时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形成对照的是,甲型H1N1流感已经成为一个市民口口相传的话题。凤凰网甲型流感影响调查显示(到5月22日),46.9%的人觉得甲型流感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面对甲型流感感到高度紧张和紧张的占到45.2%;95.6%的人采取了应对措施,这其中关注新闻报道的占到20.2%。每一个数据后面都有一个受众关心的话题。如果从读者的视角,同样可以拎出好多疑惑,而释疑解惑本身就是都市报的“可为”、“能为”之处:我应该担心这种流感吗?这种流感有多严重,它能传播多远?它会传播到我生活的地方吗?如果它导致了一场流感大流行会怎样?我们为什么担心这种病毒会导致流感大流行?我应该为流感大流行做什么准备?
媒体危机传播理论认为,当疫情发展,媒体在进一步的报道中,一方面在信息沟通透明化上做文章,在科学知识上加以传播,还要在舆论上监督和引导,不仅要满足向公众提供危机事件零散的信息,还要在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向公众说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时报道界内对事态发展趋势的估计,满足不同公众对不同信息需求。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都市报没有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等米下锅”,另一方面对本地读者关心的话题又不主动策划,就使得自己既被动又没有公信力,这与都市报一直倡导的创建主流媒体的理念格格不入,在失去信息的权威性和贴近性后,都市报就不会是丰富多彩的。
与都市报单调的数字报道相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的生活却是多样的。《防流感 美国人改行“撞肘”礼》,这是现象;“香港地区的火车阿叔”、相关部门不作为的“济南事件”,这是新闻事件,更有网友在网络上总结出“甲流百态”……
“缺少发现的眼睛”,或者忽略持续的新闻策划,是都市报在甲型H1N1流感报道中的一个错误,就像“济南事件”,有人问济南卫生部门:“从得知消息,到列车进站,尚有30多分钟时间,济南疾控中心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向铁路部门通报,及时采取措施?”济南方面回答:“疾控中心要调‘120’负压车,要通知定点医院,疾控人员还要穿隔离服,一级防护,到车站还需要10分钟,根本来不及通知。”一句“铁路疾控部门和我们只有业务往来,没有直接联系”,就让“同车乘客在抵达后都各自散去”。病毒无孔不入,稍有懈怠,疫情就可能蔓延、扩散开来,与甲型流感疫情赛跑最怕漫不经心!这本来是一个极好的话题,笔者在网络上也看到了相关的评论,但所在城市的报纸上却看不到自己的解读。
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应该没有本地外地之分,不同的是不一样的报道角度和思维起点。要通过自己的栏目和选题策划,让“与本地无关”变为“有关”。一是每日一述一评,用个性化的栏目,用与读者拉呱的亲和方式,把信息和新闻事件纳入视野,评论的轻骑兵的作用在此时正是发挥的时候。这种对材料的改造和提炼、拓展,更容易形成对突发事件的持续关注,塑造自己的特色。二是要有自己针对性的策划,让“突发”变成策划的好处是自己把握掌控,比如对本地留学生的报道,他们该注意什么?他们在疫区有怎样的故事?回家之路顺利吗?邻居应不应该另眼相看(有帖子说留学生已经在社区里引起恐慌)?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该注意什么?甲型H1N1流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提醒人们:流感当前请健康生活。媒体老说自己倡导时尚生活,可机会来了,有了一个事半功倍的契机,却只满足于对数字的重复上。对于都市报不说本地事的现象,有句话也许此时正合适——稀里糊涂的稳定是靠不住的。
都市报的杂志化趋势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事实上,许多都市报都有自己的“杂志化”板块,《现代快报》在各类新闻板块之后,就大块文章作为支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栏目。“只有重复,没有特色”,“没有大事不登报”的传播取向只能是媒体“消化不良”的表现,而这与“每天都有,时间紧,来不及策划”无关。
在甲型H1N1流感报道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辩证,就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还在推敲 “猪流感”的提法时,“猪流感”的密集报道已经让中国老百姓对猪肉产生了恐慌情绪。“猪流感”的想像使目前各城市的猪肉价格已经降到2006年的水平。“金融危机来了老百姓吃不起肉了,肉价要下降,‘猪流感’来了,老百姓不敢吃肉了,现在又说与猪没关系,猪肉暴跌该怨谁?”甚至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一家媒体一方面报道流感疫情与猪没有关系,一方面内部食堂却要求 “近期要以鸡肉、鱼肉代替猪肉”。
“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则应承担起理性报道真相的责任。”显然,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有些媒体缺少必要的客观、冷静,欠缺必要的科学素养,缺失必要的专业精神。在WHO公布疫情后,一系列耸人听闻和过分夸大事实的报道引发了恐慌情绪。比如《猪流感肆虐全球,欧洲多国沦陷》《新世纪异症扩散,墨西哥首都俨如死城》《全人类高度戒备,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亚洲各国严阵以待,猪流感迟早杀到门前》等等。而在2004年禽流感时,专家就严正指出:媒体的报道存在严重误导!
与此相应的是对数字争抢的喧闹掩盖了专家的声音。“发病之前是传染的”,这是笔者在《环球人物》杂志得到的信息,就笔者目力所及,没见哪家都市报把这列为重要信息告诉读者,而这无疑是读者最关心的内容。
新闻要吸引读者,无非是时间(是不是读者第一次接触)、角度(告诉人们未知的,提供一个思维的向度)、风格、形式。在媒体融合的传播语境下,消息还是都市报的支撑吗?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独家的前提下,只有改造才可以彰显自己的特色。目前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主题是读报)以及二套的“马斌读报”都已形成品牌,还引来了各省级和城市电视台的一片读报声,这也许能给都市报报道甲型H1N1流感提供某些启示。
今非昔比的都市报,在持续的突发事件中一哄而上,却又一技欠缺,留给业内的苦涩是:当持续的突发事件变成一块鸡肋的时候,就不只是难看,更是都市报的灾难。如何以读者为本,寻求报道的差异化,提升报道的水平,传递温暖的人文关怀,甲型H1N1流感比2004年的禽流感、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更让都市报深思。
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已经对传媒格局形成冲击,以至于都市报惊呼“冬天提前来到了”,是网络媒体从报纸那里夺走了读者的“眼球”。今天,互联网已全面融入了当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等所有领域。美国2005年5月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人们使用网络的时间越来越多,花在其他媒体的时间则不断减少。在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中,有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看电视的人有35.5%,减少看杂志的有34.1%,减少听收音机的人有27.1%,减少看报纸的人有30.3%。而这还是四年前的数字,现实的发展总会比想像来的更猛烈。
“在信息过剩的今天,不是受众要购买信息,而是媒体能否给受众一个恰当的购买理由。”这还是一个老话题“内容为王,创意为先”,都市报的生存取决于自身是否具备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公信力、信息实用性和可读性,能否实现从同质竞争到创意竞争的突破。
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不至于被读者边缘化?最简单、最有益的做法是扬长补短,在媒介融合的格局下,纳入更多的新思想、新元素,并把它运用到对内容的再造之中。网络本身也有自己的缺点: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信息多;受众更加分散;缺少地域特色,公信力不强。在媒体定位回归的时代背景下,都市报实际上有太多的空间可操作,根本的就是做好自己并保持自己,冷静、客观,不跟风、不冲动,挖掘独特的视角,让本地文化和同城人的丰富的生活滋养自己,最大限度地满足着当地读者的阅读需求,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都市报成为城市生活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的时候,网络的冲击就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