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美味”福寿螺,“好吃不好受”,多宝鱼成“毒宝鱼”,“红心”鸭蛋来自苏丹红……“中国食品安全之痛”一再发作,让消费者本就脆弱的心理更增添几许不安。
生活条件好了,国人的食品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期盼着这“盘中餐”吃的更安心,更舒坦。
“民以食为天”,粮、油、糖、肉、蛋等食品提供了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对优质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和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加大了优质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并加强了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力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市场多样化、生态化的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一些名、优、特食品的供需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解决。
2006年中国食品市场全景分析
2006年我国食品市场继续平稳发展,供需平衡趋紧状况得以进一步缓解。从供给上看,食品供给数量增加,供给结构优化调整。从消费上看,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仍位于居民消费支出之首,但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商品性消费取代自给型消费的趋势明显加快,工业化食品的消费比重逐步增长,食品需求的市场空间很大。
2006年我国食品价格指数
2006年发生的“上海瘦肉精事件”、“北京福寿螺事件”、“红心鸭蛋事件”、“致癌多宝鱼”、和“陈化粮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的消费恐慌,引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思。《2006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经营、食品卫生等方面加大了整治力度。食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在国家政策和消费者食品安全需求的引导下,提高了自律意识。在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市场的安全形势趋于好转,食品质量卫生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国家逐步取消农业税的利好消息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农业部共同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确立了通过市场需求导向优化种植方式和种植结构的思想,建立和完善了食品市场准入制度、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这有利于我国食品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粮食是食品消费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近年来,随着国内粮食价格和市场逐渐放开,农产品交易市场主体多元化正在形成,粮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加强。各地立足于自然资源条件,按照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2006年,国家继续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当年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全国粮食供求形势比较平稳,粮食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品种结构平衡状况出现新的变化。我国南方粮食主销区与北方粮食主产区的对接力度趋大,东北地区粮食外运将大幅度减少,大量粮食就地转化。党的惠农政策与具体的粮食支持政策融合在一起,使得粮食价格以稳定为主,略呈上扬趋势。
2006年我国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奶制品等食品市场稳步发展,供给总量增加,供给结构有所改善,需求增加,需求结构逐渐升级,总体价格水平稳步上涨,涨幅不大。顺应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化的潮流,调整食品品种、结构,提高食品质量,满足消费需求。
2007年中国食品市场发展预测
展望2007年,我国食品市场供给量继续增加,供给结构继续优化,市场需求平稳增长。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深加工企业异军突起,饲料用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我国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会增加、国内市场消费也会增加,需求总量扩大。
我国食品供给在注重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的平衡。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种植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优质稻谷、加工专用小麦和玉米、饲料用玉米、优质小杂粮生产会扩大;蔬菜、水果的供给强调绿色品种、无公害品种;主要畜产品、水产品的供给也会注重产品品质,以适应居民健康意识提高而转变的消费观念、习惯。农业的市场化决定了需求的差异化和价格走势的分化,品质优良,有市场需求的食品增产增收。
食品生产和消费都呈现国际化的趋势,食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价格走势互相影响。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开放,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区域差异、供需的结构差异都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调节。作为食品生产大国,2007年我国食品市场发展会对国际食品市场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
粮食市场
近年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内粮食消费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两方面。一方面,在我国现有的城乡人口结构条件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结构会出现变化,而人均粮食消费量呈稳中下降趋势,粮食消费总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人口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内粮食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由需要大量出口玉米和稻谷并进口小麦,转变为小麦出现剩余和玉米出口数量下降,同时进口相当数量的大豆和油脂。总体而言,国内粮食市场供给安全,在迅速提高国内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2006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最低收购价的保护下大大提高,2007年粮食生产将在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继续发展。
在气候正常条件下,2007年国内粮食生产仍会稳定发展,产量继续保持稳定。我国居民粮食需求量保持稳定,需求结构会进一步升级。2007年我国粮食价格会在国家政策保护下和市场供求规律作用下,保持稳定,略有上涨。
对牛羊肉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玉米的需求增加很快;工业消费由于新增项目较多,生产能力快速增加,玉米用量将增长较快;淀粉价格居高不下,加上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我国玉米供应不足将成为长期趋势;世界其他国家对玉米的需求导致我国出口的增加;预计2007年度玉米总需求将继续增长。需求的持续增加增强了农户增加玉米供给的信心,2007年我国玉米供给较大幅增长,玉米价格以稳定为主。
经过连续两年的增产,我国稻谷库存相对充裕,供求形势明显改善。2006年度我国稻谷产量加上大米的预计进口量,本年度大米新增供给比上年度略有增长。大米总消费量继续增加。其中,食用消费、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将继续增长。由于新增供给略大于需求,库存水平继续回升。预计2007年度,我国大米新增供给略大于总需求,库存量将继续增加。
植物油
预计2006/07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1.21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3.5%;消费量1.211亿吨,增长4.9%;期末库存809万吨,减少14.2%。
2006/07年度国内油菜籽产量和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棉籽产量有较大增长,大豆进口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畜牧产品
2007年在没有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形下,禽蛋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肉类产品的消费结构继续发生变化,猪肉消费量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会小幅降低,牛羊肉消费总量及在肉类消费中所占比重会进一步增加。牛羊肉需求会拉动供给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扬。
水果、蔬菜市场
2007年,水果、蔬菜市场总体供求比较宽松,价格还将保持平衡波动。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消费意识的转变,大众化水果、蔬菜的需求有所减少,对名、优、特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该年度水果、蔬菜的供给数量增加,供给结构向名、优、特产品转变。2007年大众化的水果、蔬菜价格难以上升,但一些名、优、特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品牌产品的价格会因为需求的增加,以及供给能力的限制而上涨。
水产品
2007年,水产品的供给会继续增长,消费需求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水产品的整体价格会以小幅攀升为主,不排除个别品种会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的现象。
奶制品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世界乳品行业存在供给缺口。中国的需求将在2010年增长到21.6万吨。据此预测,2007年我国奶制品供给将继续增加,但是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价格会延续2006年的势头,平稳上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
(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