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系疾患者者大多会有多痰、咳嗽的症状,特别是慢阻肺患者,痰液堵在气道里,极易产生胸闷,令患者痛苦万分。慢阻肺患者为何无法顺利地将痰液咯出呢?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是慢阻肺患者的痰液量多且黏稠。慢阻肺患者的肺泡、气管、支气管有炎症时,其呼吸道黏膜出现血肿,增加黏液的分泌,使得毛细血管更加通透,渗出浆液,渗出物混合其他物质形成黏稠的痰液,加大了排出的难度。
二是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存在大量柱状纤毛,而慢阻肺患者的纤毛往往会死亡、脱落、倒伏,导致摆动幅度小,甚至不摆动,难以把支气管里的痰液输送至咽喉部。痰液越积越多,继而产生咳嗽、痰堵的问题。
慢阻肺患者的痰液淤积于气道,容易导致呼吸障碍,加剧患者的痛苦,不利于身体康复。因此,帮助患者顺利地排痰非常重要。
方法一:湿化呼吸 道患者宜多摄取水分,每日摄取1500~2000毫升水分或者饮水8杯以上。最佳方式为多次少饮,每次以30~50毫升为宜,间隔10~20分钟再饮1次,如此可以很好地湿化呼吸道。还宜加大房间里的湿度,特别是冬春季节,气候较为干燥,应维持室内湿度达到60%以上,可采取常朝地面洒水、勤拖地板,抑或将湿抹布置于暖气片上等。
对于吸氧患者,应重视对氧气采取湿化及温化措施。可让氧气经过温水湿化瓶后再吸入。患者的痰液若过于黏稠难以排出时,还可通过超声雾化吸入,将10~20毫升的生理盐水注入雾化器里,稀释痰液,从而便于将其排出。
方法二:常翻身 慢阻肺患者处于卧床静养抑或神志不清状态时,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帮助其定时翻身,促进痰液排出。通常间隔1~2个小时帮助患者翻身1次,如果患者痰量太大,则间隔10~20分钟就要帮患者翻身1次。翻身时不宜太猛、太快,宜舒缓一些,一步步将患者的体位调整到合适状态。翻身过程中可同时配合拍背,并让患者深呼吸,便于成功将痰液排出。
方法三:拍背法 拍背法即拍击患者背部,经胸壁震动来震动气道,使附着于细小支气管上的分泌物受到震动脱落,利用体位引流,排出痰液。长时间卧床的老年患者可取侧卧位,将头部稍微降低,引流出痰液。精神状态尚可的患者宜采取床上半坐卧位。拍背人员五指并拢,为杯状,抑或以机械叩排器来拍叩胸壁,使其震动,让患侧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移往较大支气管。次序为从胸廓边缘往中間,胸下部往中上部,有节奏地均匀叩击患者的背部。
拍背时要把握机会,最好在患者呼气时,迅速、数次叩击,不宜在患者吸气时拍背。若痰液已经进入咽喉或气管位置却仍然难以排出,则可以双手压迫患者上腹部或下胸部,交代患者用劲咯出痰液,必要时亦可以吸痰器协助排痰。拍打时用力应恰当,不让患者感觉疼痛为宜。在拍背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表现,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察看其咳嗽、咳痰状况。一天通常拍背3次,每次2~3分钟
需要指出的是,进食之后1小时以内不可拍背,免得患者呕吐。最适宜时间为餐前半小时抑或餐后2小时。每天拍背次数为3~4次,一次10~15分钟。切勿于裸露的皮肤上拍背。痰量较多的患者亦可酌情加大频率。
方法四:坐位排痰法 在患者能自己离床活动时,可通过坐位排痰法帮助其排出痰液。患者行坐位,身体微往前倾斜,两手抱于胸前,将胸腔扩大,接着实施深入、舒缓的腹式呼吸,再短促、有力地咳嗽,或以手按压上腹部实施辅助咳嗽,往返数次,直到排出痰液。
方法五:震肺排痰 也就是以机器替换人工来拍背,这个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要结合患者的治疗需要及实际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实施。
方法六:利用负压吸引器 此即吸痰法,适用对象为肺部严重感染、昏迷抑或痰堵窒息类患者,应于医生的指导之下实施。
肺部感染的治疗措施,重点就是有效排痰。通过采取科学措施将痰液排出,能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痛苦,明显减少痰堵引发的意外事件,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大有裨益。
一是慢阻肺患者的痰液量多且黏稠。慢阻肺患者的肺泡、气管、支气管有炎症时,其呼吸道黏膜出现血肿,增加黏液的分泌,使得毛细血管更加通透,渗出浆液,渗出物混合其他物质形成黏稠的痰液,加大了排出的难度。
二是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存在大量柱状纤毛,而慢阻肺患者的纤毛往往会死亡、脱落、倒伏,导致摆动幅度小,甚至不摆动,难以把支气管里的痰液输送至咽喉部。痰液越积越多,继而产生咳嗽、痰堵的问题。
慢阻肺患者的痰液淤积于气道,容易导致呼吸障碍,加剧患者的痛苦,不利于身体康复。因此,帮助患者顺利地排痰非常重要。
方法一:湿化呼吸 道患者宜多摄取水分,每日摄取1500~2000毫升水分或者饮水8杯以上。最佳方式为多次少饮,每次以30~50毫升为宜,间隔10~20分钟再饮1次,如此可以很好地湿化呼吸道。还宜加大房间里的湿度,特别是冬春季节,气候较为干燥,应维持室内湿度达到60%以上,可采取常朝地面洒水、勤拖地板,抑或将湿抹布置于暖气片上等。
对于吸氧患者,应重视对氧气采取湿化及温化措施。可让氧气经过温水湿化瓶后再吸入。患者的痰液若过于黏稠难以排出时,还可通过超声雾化吸入,将10~20毫升的生理盐水注入雾化器里,稀释痰液,从而便于将其排出。
方法二:常翻身 慢阻肺患者处于卧床静养抑或神志不清状态时,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帮助其定时翻身,促进痰液排出。通常间隔1~2个小时帮助患者翻身1次,如果患者痰量太大,则间隔10~20分钟就要帮患者翻身1次。翻身时不宜太猛、太快,宜舒缓一些,一步步将患者的体位调整到合适状态。翻身过程中可同时配合拍背,并让患者深呼吸,便于成功将痰液排出。
方法三:拍背法 拍背法即拍击患者背部,经胸壁震动来震动气道,使附着于细小支气管上的分泌物受到震动脱落,利用体位引流,排出痰液。长时间卧床的老年患者可取侧卧位,将头部稍微降低,引流出痰液。精神状态尚可的患者宜采取床上半坐卧位。拍背人员五指并拢,为杯状,抑或以机械叩排器来拍叩胸壁,使其震动,让患侧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移往较大支气管。次序为从胸廓边缘往中間,胸下部往中上部,有节奏地均匀叩击患者的背部。
拍背时要把握机会,最好在患者呼气时,迅速、数次叩击,不宜在患者吸气时拍背。若痰液已经进入咽喉或气管位置却仍然难以排出,则可以双手压迫患者上腹部或下胸部,交代患者用劲咯出痰液,必要时亦可以吸痰器协助排痰。拍打时用力应恰当,不让患者感觉疼痛为宜。在拍背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表现,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察看其咳嗽、咳痰状况。一天通常拍背3次,每次2~3分钟
需要指出的是,进食之后1小时以内不可拍背,免得患者呕吐。最适宜时间为餐前半小时抑或餐后2小时。每天拍背次数为3~4次,一次10~15分钟。切勿于裸露的皮肤上拍背。痰量较多的患者亦可酌情加大频率。
方法四:坐位排痰法 在患者能自己离床活动时,可通过坐位排痰法帮助其排出痰液。患者行坐位,身体微往前倾斜,两手抱于胸前,将胸腔扩大,接着实施深入、舒缓的腹式呼吸,再短促、有力地咳嗽,或以手按压上腹部实施辅助咳嗽,往返数次,直到排出痰液。
方法五:震肺排痰 也就是以机器替换人工来拍背,这个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要结合患者的治疗需要及实际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实施。
方法六:利用负压吸引器 此即吸痰法,适用对象为肺部严重感染、昏迷抑或痰堵窒息类患者,应于医生的指导之下实施。
肺部感染的治疗措施,重点就是有效排痰。通过采取科学措施将痰液排出,能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痛苦,明显减少痰堵引发的意外事件,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