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前阅读是阅读课的前奏,应该把握好“感兴趣”“与时俱进”“长知识”这三点。感兴趣、长知识是养成受益终身的语言习惯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课前阅读
一、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预测、推理、判断、概括等的能力。即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还需要学生进一步地解读文本,甚至能力更高的学生可以以批判性思维来进行批判性阅读。
初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语种都需要进行有效的阅读。但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因为课前没有开发阅读资源、缺乏整体性设计、预设的问题没有阶梯性,从而使短短一节阅读课不能发挥到极致。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形式不容乐观。一些老师把阅读课上成语法课,上成简单的单词短语课。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流于形式,阅读课中只是做简单的文本处理,学生在阅读量上也远远达不到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在知识技能五级读的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二、初中阅读理解问题的种类
阅读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字面理解、推断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字面理解和推断性理解都为浅层次阅读,评价性理解属于深层次理解。教师在任何一篇阅读理解前都要掌握好这三个层次的理解,这可以使学生从浅层次阅读到深层次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课前阅读
桂诗春指出,“阅读水平的差异来自三方面:一是语言知识,二是背景知识,三是阅读技巧或策略”。以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阅读技巧为支撑的阅读活动应该使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语言习惯。与暂时的语言知识强化不同,感兴趣、长知识是养成受益终身的语言习惯的基本要素。在阅读课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或者让学生查找相关信息。学生课前的预习与阅读都要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教师选择的课前阅读要重视先前知识,促进新旧联系,使后续阅读更有意义。选择课前阅读材料的根本出发点是“感兴趣”。离开了这一前提的任何课前阅读安排都会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索然无味,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除了“感兴趣”的原则,我们还要“与时俱进,投其所好”。最后我们选择课前阅读的最终目的是“长知识”。紧紧围绕课文主题的课前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以仁爱版八年级上Unit 1 Topic2 Section C为例,该课要让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发展以及篮球规则。我们可以准备科比退役的材料、姚明参加NBA的过程或者林书豪的崛起作为课前阅读。这些和初二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相近,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些人物,有相关背景知识,阅读起来不会那么费劲。这些材料作为课前阅读可以消除学生们对阅读的恐惧心理。在阅读完篮球的相关知识和课文的内容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中国的篮球或足球之路。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8 Topic2 Section C为例,该课要让学生了解到职业服装的意义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信息上。做为这课的课前阅读,可以选择:校服的来源与发展或者世界上较为有名的校服:日本校服。日本的校服在中国学生的眼里是比较漂亮的,中学生也是比较向往日本校服的模式。阅读完,学生可以了解到日本的校服的发展以及造型。通过阅读校服的起源,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要在特定的时间里穿校服,穿校服的意义及作用。不仅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校服的看法,又对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制服做了铺垫。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最后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来对自己的校服提意见或者对校服作出相应的改变。
四、课前阅读的问题设计
在初中阅读理解中,根据问题和答案的关系可以把阅读理解的问题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了当的问题,其问题位于文中的某个地方,读者读文章时很容易發现答案。这种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细节理解题。需要运动略读、跳读等阅读策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细节。第二类,思考寻找的问题,其答案分布在文中多处地方,读者需要综合理解得出答案。对于此类题目,读者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搜索、汇总并加工相关信息。这比第一类要求更高,但是第一类和第二类都属于浅层次阅读。第三类,作者和你的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读者需要综合归纳、分析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内心想法、文章所隐晦的意思。这需要读者有综合分析、推测能力。这属于深层次阅读。
五、总结
课堂教学评价任务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所以在课前阅读的问题设计中可以倾向浅层次问题,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时俱进”中“有兴趣”地学习,达到“长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课前阅读
一、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预测、推理、判断、概括等的能力。即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还需要学生进一步地解读文本,甚至能力更高的学生可以以批判性思维来进行批判性阅读。
初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语种都需要进行有效的阅读。但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因为课前没有开发阅读资源、缺乏整体性设计、预设的问题没有阶梯性,从而使短短一节阅读课不能发挥到极致。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形式不容乐观。一些老师把阅读课上成语法课,上成简单的单词短语课。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流于形式,阅读课中只是做简单的文本处理,学生在阅读量上也远远达不到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在知识技能五级读的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二、初中阅读理解问题的种类
阅读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字面理解、推断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字面理解和推断性理解都为浅层次阅读,评价性理解属于深层次理解。教师在任何一篇阅读理解前都要掌握好这三个层次的理解,这可以使学生从浅层次阅读到深层次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课前阅读
桂诗春指出,“阅读水平的差异来自三方面:一是语言知识,二是背景知识,三是阅读技巧或策略”。以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阅读技巧为支撑的阅读活动应该使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语言习惯。与暂时的语言知识强化不同,感兴趣、长知识是养成受益终身的语言习惯的基本要素。在阅读课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或者让学生查找相关信息。学生课前的预习与阅读都要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教师选择的课前阅读要重视先前知识,促进新旧联系,使后续阅读更有意义。选择课前阅读材料的根本出发点是“感兴趣”。离开了这一前提的任何课前阅读安排都会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索然无味,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除了“感兴趣”的原则,我们还要“与时俱进,投其所好”。最后我们选择课前阅读的最终目的是“长知识”。紧紧围绕课文主题的课前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以仁爱版八年级上Unit 1 Topic2 Section C为例,该课要让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发展以及篮球规则。我们可以准备科比退役的材料、姚明参加NBA的过程或者林书豪的崛起作为课前阅读。这些和初二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相近,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些人物,有相关背景知识,阅读起来不会那么费劲。这些材料作为课前阅读可以消除学生们对阅读的恐惧心理。在阅读完篮球的相关知识和课文的内容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中国的篮球或足球之路。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8 Topic2 Section C为例,该课要让学生了解到职业服装的意义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信息上。做为这课的课前阅读,可以选择:校服的来源与发展或者世界上较为有名的校服:日本校服。日本的校服在中国学生的眼里是比较漂亮的,中学生也是比较向往日本校服的模式。阅读完,学生可以了解到日本的校服的发展以及造型。通过阅读校服的起源,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要在特定的时间里穿校服,穿校服的意义及作用。不仅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校服的看法,又对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制服做了铺垫。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最后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来对自己的校服提意见或者对校服作出相应的改变。
四、课前阅读的问题设计
在初中阅读理解中,根据问题和答案的关系可以把阅读理解的问题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了当的问题,其问题位于文中的某个地方,读者读文章时很容易發现答案。这种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细节理解题。需要运动略读、跳读等阅读策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细节。第二类,思考寻找的问题,其答案分布在文中多处地方,读者需要综合理解得出答案。对于此类题目,读者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搜索、汇总并加工相关信息。这比第一类要求更高,但是第一类和第二类都属于浅层次阅读。第三类,作者和你的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读者需要综合归纳、分析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内心想法、文章所隐晦的意思。这需要读者有综合分析、推测能力。这属于深层次阅读。
五、总结
课堂教学评价任务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所以在课前阅读的问题设计中可以倾向浅层次问题,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时俱进”中“有兴趣”地学习,达到“长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