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斟酌选题,激发学生写作动力
新课标中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这样一段话:“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乐于动笔”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那么,如何在选题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呢?
1.1 贴近学生生活,抓住事件的兴趣点命题。校园事件的习作是不容错失的教学机会。一场篮球赛之后,可以设置《谁赢了这场比赛》这样的题目。篮球赛刚举办完,学生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比赛的输赢问题。抓住这个点设置题目,自然会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尽量避免《我们为什么赢了/输了》这样的题目,因为容易学生归咎责任,造成偏激的表达。如何以作文引发学生对事件的正面思考,也是教师在设置题目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2 题目设置情境,让学生想象力充分延伸。新课标尽量杜绝扼杀想象力的命题作文杜绝的不是命题本身,而是其代表的模式化作文,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一类的题目看似范围较广,提供了学生最多的发挥空间,但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则容易施用“这种作文应该怎么写”的模式化教學。虽有助于直接提高学生的作文技能,但对学生的写作欲望无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相反的,有些范围很窄的题目,让学生一看到就被它引入了想象的领域。如《狗狗,你想对我说的话我知道》,让学生自然的有把与小动物进行交流的画面表达出来的欲望。
2 课堂启发,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写作前或写作中进行有效地写作指导,对于写作经验不够丰富的小学生来说更为有效。那怎么达到课堂启发效果,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
2.1 精心准备,精彩开场吊足学生胃口。一般来说,情景导入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最为有效。一个好题目已经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果配以辅助教学资料加以丰富,这个开场就足够精彩了。
2.2 课堂讨论,发掘学生的个性,激发想象力。课堂讨论是激发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以《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例,老师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循序渐进的丰富大家对于比赛的看法:问题一:“在这场比赛中,哪个人让你笑的最多?”一般来说,我们往往把活跃课堂气氛的问题设置在最开始,这样即使对于写作没有意义,也会使接下来的讨论更为顺利;问题二:“那么,说说你们在这场比赛中的收获吧!”引导学生表达个人在各个方面的收获,不单单限定在成绩上。这几乎是将口语作文融入到课堂当中了;问题三:“大家觉得刚才发言的那些同学谁的收获最多?”这个问题涉及到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学生讨论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收获的体现不只是在于成绩,也有友谊,努力的被肯定,自我超越等等方面。但注意不要强加价值观;问题四:“这篇作文的主人公你们有人选了吗?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发不同观点的表达对抗,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与思路。讨论结束后,没有发言的学生急于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过发言的同学更希望把自己丰富后的观点表达出来,作文的兴趣也就引发出来了。这样的课堂讨论,考验的不只是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多的是对场面的掌控和合理引导,讨论的越激烈越好,怎样让大家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尊重别人的观点,达到作文指导与思想指导双丰收的目的,才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
2.3 写前指导,切忌模板式教学,让学生张扬个性,说自己想说的话。新课标中作文技巧的教授在不是小学作文的重点,以往三段式的模板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新课标下写前指导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怎样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语法的表达反而是其次。
3 评改中激发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认同感,培养写作兴趣
颠覆之前一站式的教师评改,多维评改作文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应用。评改流程中增加了同学互评的步骤,这个步骤使学生在评改中获得鼓励的良方,对自己的作文产生二次欣赏,进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3.1 引导学生找出兴趣点,加以“乱评”。类似于博客的留言形式,同学间的互评可以分成小组,小组成员需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作文进行简短的点评。此点评可以是针对于学生文章的点评,也可以只是自己关于同样问题的小想法,当然也可以是一句“哈哈!”,这样个性化的评论绝不是乱评,而是能通过他人的角度让作者发现自己作文特别的地方,进而对自己的作文产生“二次兴趣”。学生在点评别人作文的过程中也会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表达他人作文的亮点,作者也可以就此点评进行反馈,这样的交流对作文能力及作文兴趣的培养都极有好处。
3.2 换一种表达方式,鼓励为主,意见为辅。老师的点评方式应该从对写作技巧的点评转移到对思想内容的解析上了。把从前“语言流畅,结构严整”之类的词从评语中删除掉,换以解读后的认同和点睛才是教师最应该做的。例如学生作文写自己把狗弄丢了的故事,那么老师在点评时可以说:“小朋友对狗狗眼神的描写真传神,说的我好想抱抱这只小狗。不要难过,这么可爱的小狗一定有好心人收养了,说不定小朋友下次养的小狗就是你走失的那只狗的宝宝呢!”
从选题到课堂引导再到课后点评,作文课程设计的每一步都可以激发出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有了,自然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也会增多,学生的作文能力及个性都会因此得到全面的发展。贯穿前后,这里需要的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精心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站在学生角度,以学生为本,设身处地的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良苦用心。事实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的过程。
新课标中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这样一段话:“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乐于动笔”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那么,如何在选题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呢?
1.1 贴近学生生活,抓住事件的兴趣点命题。校园事件的习作是不容错失的教学机会。一场篮球赛之后,可以设置《谁赢了这场比赛》这样的题目。篮球赛刚举办完,学生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比赛的输赢问题。抓住这个点设置题目,自然会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尽量避免《我们为什么赢了/输了》这样的题目,因为容易学生归咎责任,造成偏激的表达。如何以作文引发学生对事件的正面思考,也是教师在设置题目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2 题目设置情境,让学生想象力充分延伸。新课标尽量杜绝扼杀想象力的命题作文杜绝的不是命题本身,而是其代表的模式化作文,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一类的题目看似范围较广,提供了学生最多的发挥空间,但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则容易施用“这种作文应该怎么写”的模式化教學。虽有助于直接提高学生的作文技能,但对学生的写作欲望无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相反的,有些范围很窄的题目,让学生一看到就被它引入了想象的领域。如《狗狗,你想对我说的话我知道》,让学生自然的有把与小动物进行交流的画面表达出来的欲望。
2 课堂启发,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写作前或写作中进行有效地写作指导,对于写作经验不够丰富的小学生来说更为有效。那怎么达到课堂启发效果,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
2.1 精心准备,精彩开场吊足学生胃口。一般来说,情景导入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最为有效。一个好题目已经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果配以辅助教学资料加以丰富,这个开场就足够精彩了。
2.2 课堂讨论,发掘学生的个性,激发想象力。课堂讨论是激发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以《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例,老师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循序渐进的丰富大家对于比赛的看法:问题一:“在这场比赛中,哪个人让你笑的最多?”一般来说,我们往往把活跃课堂气氛的问题设置在最开始,这样即使对于写作没有意义,也会使接下来的讨论更为顺利;问题二:“那么,说说你们在这场比赛中的收获吧!”引导学生表达个人在各个方面的收获,不单单限定在成绩上。这几乎是将口语作文融入到课堂当中了;问题三:“大家觉得刚才发言的那些同学谁的收获最多?”这个问题涉及到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学生讨论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收获的体现不只是在于成绩,也有友谊,努力的被肯定,自我超越等等方面。但注意不要强加价值观;问题四:“这篇作文的主人公你们有人选了吗?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发不同观点的表达对抗,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与思路。讨论结束后,没有发言的学生急于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过发言的同学更希望把自己丰富后的观点表达出来,作文的兴趣也就引发出来了。这样的课堂讨论,考验的不只是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多的是对场面的掌控和合理引导,讨论的越激烈越好,怎样让大家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尊重别人的观点,达到作文指导与思想指导双丰收的目的,才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
2.3 写前指导,切忌模板式教学,让学生张扬个性,说自己想说的话。新课标中作文技巧的教授在不是小学作文的重点,以往三段式的模板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新课标下写前指导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怎样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语法的表达反而是其次。
3 评改中激发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认同感,培养写作兴趣
颠覆之前一站式的教师评改,多维评改作文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应用。评改流程中增加了同学互评的步骤,这个步骤使学生在评改中获得鼓励的良方,对自己的作文产生二次欣赏,进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3.1 引导学生找出兴趣点,加以“乱评”。类似于博客的留言形式,同学间的互评可以分成小组,小组成员需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作文进行简短的点评。此点评可以是针对于学生文章的点评,也可以只是自己关于同样问题的小想法,当然也可以是一句“哈哈!”,这样个性化的评论绝不是乱评,而是能通过他人的角度让作者发现自己作文特别的地方,进而对自己的作文产生“二次兴趣”。学生在点评别人作文的过程中也会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表达他人作文的亮点,作者也可以就此点评进行反馈,这样的交流对作文能力及作文兴趣的培养都极有好处。
3.2 换一种表达方式,鼓励为主,意见为辅。老师的点评方式应该从对写作技巧的点评转移到对思想内容的解析上了。把从前“语言流畅,结构严整”之类的词从评语中删除掉,换以解读后的认同和点睛才是教师最应该做的。例如学生作文写自己把狗弄丢了的故事,那么老师在点评时可以说:“小朋友对狗狗眼神的描写真传神,说的我好想抱抱这只小狗。不要难过,这么可爱的小狗一定有好心人收养了,说不定小朋友下次养的小狗就是你走失的那只狗的宝宝呢!”
从选题到课堂引导再到课后点评,作文课程设计的每一步都可以激发出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有了,自然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也会增多,学生的作文能力及个性都会因此得到全面的发展。贯穿前后,这里需要的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精心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站在学生角度,以学生为本,设身处地的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良苦用心。事实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