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在乡村行走中被深深吸引,怀揣着乡村振兴的梦想,与村民们携手同行。80后丛志强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位。他引导一个小山村的村民就地取材,打造出一个个美丽庭院,甚至使86名村民成为乡建艺术家。
丛志强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副教授。2019年4月初,他带着“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课题来到浙江宁海县葛家村。村里耕地少,唯有山上的竹林和大片的桂花树是村里值得称道的东西。
看到葛家村的状况,跟丛志强一起来的研究生面面相觑:怎么选择这样一个村子作为艺术乡村的试点?丛志强却说:“现在,国内的设计大多是锦上添花,乡村艺术设计应该为百姓带来更大价值。”
第一步工作是动员村民跟他一起干。但事与愿违:在这个有1600人的村庄里,只有26人来听丛志强的讲座。讲座上,丛志强试着用案例和图片向村民解释要干的事情,可大家听不懂。
在丛志强看来,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乡村的设计95%都是由专家等外援完成,大多数村民只是旁观者。现在,他想把村民变成一个个设计师。只有这样,乡村建设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丛志强发现村民们总是喜欢聚集在老祠堂和小超市门口的一棵古树下聊天。古树下,偌大的场地却没有一把可供休憩的椅子,只零散地摆了几块石头。
丛志强有了主意:就从设计一把椅子开始,把村民拉入设计的队伍。做椅子的材料,他选了村里最常见的石头和竹子,这几乎是零成本。结果,这把用石头垒起的椅子,让沉寂多年的匠人有了施展空间,五六个50岁开外的村民参与了这件事情。一位村民告诉丛志强:自己过去是垒石头的石匠,后来人们盖砖混房,没人再用石头了,他的技能被自然淘汰。现在,这个垒石头的活儿又让他重获动力,格外开心。
亲自参与设计制作的石头椅子,一下子让村民焕发了激情。椅子刚做完,还没来得及打扫卫生,就有人挤坐在上面。这是村子公共场所的第一把椅子,后来,这张椅子又被复制到了村里其他不少地方。
一把椅子开始让村民对设计作品有了新感受:我们原来也可以当设计师。对丛志强来说,这张椅子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村民们开始接受他,也对他“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的课题有了兴趣。
丛志强听说村口一条小河的河堤有千余年历史,就带人在上面砌了几个画框,取名“千年画廊”。还可以这样创意!村民叶仙绒受了启发,她家里,堆着孩子们写的书法和各种乱七八糟的老物件,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但她听了“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话后,让丛志强给她出主意。
“你可以办个美术馆呀!”看了叶仙绒家储藏室里早年的床、柜以及孩子们的作品后,丛志强兴奋地说。于是,叶仙绒将家里一栋没人住的小楼打扫干净,办起了仙绒美术馆,展出的是老物件和自家孩子的字画。从此,这座原本冷清的院子常有人来参观。叶仙绒又搞起庭院设计,种上花花草草,人们参观完美术馆,会继续参观庭院。
村里一位78岁的低保户,每个月都要编200把笤帚。笤帚换回的钱和领到的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凑够2000元,正好够他妻子一个月的医药费。丛志强了解到这个情况,专门给他设计了一个作品,让他用竹子给孩子围起一个游乐场,做成了大鸟窝的样子,命名为“鸟巢”。这件作品让他获得了一定的工钱。
一次,丛志强到村民袁小仙开的小吃店吃饭,闲聊时问她擅长做什么?袁小仙说啥也不擅长,就会蒸馒头。“蒸馒头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丛志强一边说,一边教她掺入火龙果汁、蔬菜汁等做出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捏出有人有物的一幅画。当特色馒头出笼时,袁小仙惊呆了:乖乖,艺术品原来是这样啊!
一时间,丛志强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大家都来让他出主意,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国自然村260多万个,行政村近70万个,仅靠外援搞艺术,不可行。村民是村子的主人,只有改变村民旁观的现状,激发与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地建设与发展自己的村子,乡村振兴目标才会实现。”
2019年7月,丛志强团队第二次进驻葛家村。这次,他们把工作方式倒过来,不再替村民设计,而是由村民自行设计,团队再提出建议。
开小吃店的袁小仙改了行,她设计、制作的布艺玩偶挂满了工作室,其中一些充满童趣的玩偶是她13岁的小儿子设计的。她说:“我30年前开过裁缝店,现在成了设计师,这些‘丑娃娃’延续了我年轻时的梦想。”
村民们的灵感越来越多,动起手来也愈发主动。村外的竹子长廊里,原本设计了一串风铃,丛志强后来发现这个设计被村民改了。一位72岁的村民在风铃上拉了根彩线。他告诉丛志强,那是为了防止大风吹起风铃伤到人。
丛志强团队的一名人员设计了一个“草船借箭”的装饰作品。结果,村民在施工的时候直接把造型改了,因为“台风天里,那个东西立不稳”。
丛志强播下的种子已悄然萌芽,从农家庭院到公共空间,葛家村蜕变的脚步没有停止。连一些已经废弃的院子也重新发挥作用。一个被命名为“时光场域”的景观由千年古井、百年老墙和近现代的花艺铁门、木门组成;“石童乐”通过石块堆砌、排列,组成花瓣、饼干等形状的设施,供孩子们玩耍嬉戏……
村内一条道路旁有4间棚屋,产权分属4户人家。因年久失修,棚屋破败不堪,大煞风景。在丛志强的建议下,4户人家同意拆除棚屋,进行整合提升。最后,这里成了村民的一个共享空间,丛志强把它取名为“四君子院”。
2019年8月,葛家村宣布成立乡建艺术团。86名村民从丛志强手中接过了乡建艺术家聘书。
“我家的院子改造好后,本来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常有游客来参观,才意识到这个院子不一样。”乡建艺术家之一的村民葛万永高兴地说。他的名气与日俱增,常有村民来找他设计庭院,还有一些外地村干部找到葛万永,请他去当设计总监。
截止2019年国庆节前夕,葛家村打造了40多处赏心悦目的景观,所用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村民们花小钱办成了过去不敢想的事,用艺术化的手段美化、发展了乡村,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一张椅子带来的改变
丛志强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副教授。2019年4月初,他带着“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课题来到浙江宁海县葛家村。村里耕地少,唯有山上的竹林和大片的桂花树是村里值得称道的东西。
看到葛家村的状况,跟丛志强一起来的研究生面面相觑:怎么选择这样一个村子作为艺术乡村的试点?丛志强却说:“现在,国内的设计大多是锦上添花,乡村艺术设计应该为百姓带来更大价值。”
第一步工作是动员村民跟他一起干。但事与愿违:在这个有1600人的村庄里,只有26人来听丛志强的讲座。讲座上,丛志强试着用案例和图片向村民解释要干的事情,可大家听不懂。
在丛志强看来,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乡村的设计95%都是由专家等外援完成,大多数村民只是旁观者。现在,他想把村民变成一个个设计师。只有这样,乡村建设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丛志强发现村民们总是喜欢聚集在老祠堂和小超市门口的一棵古树下聊天。古树下,偌大的场地却没有一把可供休憩的椅子,只零散地摆了几块石头。
丛志强有了主意:就从设计一把椅子开始,把村民拉入设计的队伍。做椅子的材料,他选了村里最常见的石头和竹子,这几乎是零成本。结果,这把用石头垒起的椅子,让沉寂多年的匠人有了施展空间,五六个50岁开外的村民参与了这件事情。一位村民告诉丛志强:自己过去是垒石头的石匠,后来人们盖砖混房,没人再用石头了,他的技能被自然淘汰。现在,这个垒石头的活儿又让他重获动力,格外开心。
亲自参与设计制作的石头椅子,一下子让村民焕发了激情。椅子刚做完,还没来得及打扫卫生,就有人挤坐在上面。这是村子公共场所的第一把椅子,后来,这张椅子又被复制到了村里其他不少地方。
村民自己一定得动起来
一把椅子开始让村民对设计作品有了新感受:我们原来也可以当设计师。对丛志强来说,这张椅子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村民们开始接受他,也对他“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的课题有了兴趣。
丛志强听说村口一条小河的河堤有千余年历史,就带人在上面砌了几个画框,取名“千年画廊”。还可以这样创意!村民叶仙绒受了启发,她家里,堆着孩子们写的书法和各种乱七八糟的老物件,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但她听了“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话后,让丛志强给她出主意。
“你可以办个美术馆呀!”看了叶仙绒家储藏室里早年的床、柜以及孩子们的作品后,丛志强兴奋地说。于是,叶仙绒将家里一栋没人住的小楼打扫干净,办起了仙绒美术馆,展出的是老物件和自家孩子的字画。从此,这座原本冷清的院子常有人来参观。叶仙绒又搞起庭院设计,种上花花草草,人们参观完美术馆,会继续参观庭院。
村里一位78岁的低保户,每个月都要编200把笤帚。笤帚换回的钱和领到的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凑够2000元,正好够他妻子一个月的医药费。丛志强了解到这个情况,专门给他设计了一个作品,让他用竹子给孩子围起一个游乐场,做成了大鸟窝的样子,命名为“鸟巢”。这件作品让他获得了一定的工钱。
一次,丛志强到村民袁小仙开的小吃店吃饭,闲聊时问她擅长做什么?袁小仙说啥也不擅长,就会蒸馒头。“蒸馒头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丛志强一边说,一边教她掺入火龙果汁、蔬菜汁等做出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捏出有人有物的一幅画。当特色馒头出笼时,袁小仙惊呆了:乖乖,艺术品原来是这样啊!
一时间,丛志强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大家都来让他出主意,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国自然村260多万个,行政村近70万个,仅靠外援搞艺术,不可行。村民是村子的主人,只有改变村民旁观的现状,激发与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地建设与发展自己的村子,乡村振兴目标才会实现。”
86名村民成为乡建艺术家
2019年7月,丛志强团队第二次进驻葛家村。这次,他们把工作方式倒过来,不再替村民设计,而是由村民自行设计,团队再提出建议。
开小吃店的袁小仙改了行,她设计、制作的布艺玩偶挂满了工作室,其中一些充满童趣的玩偶是她13岁的小儿子设计的。她说:“我30年前开过裁缝店,现在成了设计师,这些‘丑娃娃’延续了我年轻时的梦想。”
村民们的灵感越来越多,动起手来也愈发主动。村外的竹子长廊里,原本设计了一串风铃,丛志强后来发现这个设计被村民改了。一位72岁的村民在风铃上拉了根彩线。他告诉丛志强,那是为了防止大风吹起风铃伤到人。
丛志强团队的一名人员设计了一个“草船借箭”的装饰作品。结果,村民在施工的时候直接把造型改了,因为“台风天里,那个东西立不稳”。
丛志强播下的种子已悄然萌芽,从农家庭院到公共空间,葛家村蜕变的脚步没有停止。连一些已经废弃的院子也重新发挥作用。一个被命名为“时光场域”的景观由千年古井、百年老墙和近现代的花艺铁门、木门组成;“石童乐”通过石块堆砌、排列,组成花瓣、饼干等形状的设施,供孩子们玩耍嬉戏……
村内一条道路旁有4间棚屋,产权分属4户人家。因年久失修,棚屋破败不堪,大煞风景。在丛志强的建议下,4户人家同意拆除棚屋,进行整合提升。最后,这里成了村民的一个共享空间,丛志强把它取名为“四君子院”。
2019年8月,葛家村宣布成立乡建艺术团。86名村民从丛志强手中接过了乡建艺术家聘书。
“我家的院子改造好后,本来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常有游客来参观,才意识到这个院子不一样。”乡建艺术家之一的村民葛万永高兴地说。他的名气与日俱增,常有村民来找他设计庭院,还有一些外地村干部找到葛万永,请他去当设计总监。
截止2019年国庆节前夕,葛家村打造了40多处赏心悦目的景观,所用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村民们花小钱办成了过去不敢想的事,用艺术化的手段美化、发展了乡村,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