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理解和学习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这节课的线索是比较清晰的:第一部分讲了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第二部分讲了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依据——1787年宪法的制定,第三部分讲了联邦政府的发展——两党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只是学习了英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对于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并不熟悉。这次比赛的准备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而且有固定的材料包,所以在确定思路的时候,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掌握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难点确定为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关于1787年宪法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书本知识归纳总结出来,最主要的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所体现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对于这个问题我先创设情境:在费城召开的1787年制宪会议,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共计116天。在这三个多月中,参会的人几乎每天都在争吵,他们都在争论什么呢?而德高望重的华盛顿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威望来主导这次会议?他为什么只是默默地坐着,不做任何表态呢?我列出了他们争吵的三对矛盾:1.中央和地方的矛盾。2.大州和小州的矛盾。3.南方与北方的矛盾。讲这三对矛盾,主要是让学生自主解决这样三个问题:1.要不要加强中央权力?如果加强中央集权了,那么如何防止权力被滥用?2.大州和小州在国会中的代表名额如何分配?3.要不要废除奴隶制,奴隶到底算不算人?通过争论,把1787年制宪会议上的问题串联起来,告诉学生:当有了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有时候在协商的过程中,妥协也是一种艺术。
  接下来设问: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从中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弊端?既然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导致暴政,那么实行民主制的美国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我们可以选择精英来管理我们的国家,从而引出美国的两党制。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从哪些角度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然后出示材料: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的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的最大化”。
  通过创设情境,我把大问题分解成了一个个小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领会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从而突破重点和难点。这样借助教材分层设置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导入新课】(打出幻灯片)
  美国总统布什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打出幻灯片):《独立宣言》《邦联条例》《联邦宪法》
  师:这是美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三部文献:1776年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什么叫邦联?为什么后来要改为联邦呢?
  邦联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它最大的特点是——松散,即中央权力很小,各州权力很大,这种形势下的美国根本就不像一个国家。那么独立之初的美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探究新课】
  一、立法之因
  (播放一段视频)
  问题探究一:为什么在邦联制下,美国根本不像一个国家?
  师:同学们可以从这样三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中央和各州权责;经济发展;国家安全。
  生:中央和各州权责:中央权力很小,各州权力很大——无权。
  经济发展:商品流通不畅,对外贸易受到影响——无钱。
  国家安全:中央不掌握军队,无法镇压叛乱——无力。
  面对这种情况,只有两种选择,要么13个州联合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并赋予国家最高权力;要么13个州永远独立,继续争吵。
  二、宪法之立
  创设情境: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这次会议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共计116天。在这3个多月里,参加会议的人几乎每天都在争吵,华盛顿作为会议的主持者,默默地坐着,不做任何表态。他们都在争论什么呢?
  (打出幻灯片)
  争论一:中央与地方权力
  有人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对地方行使绝对的控制权,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
  有人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级别越高,距离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的限制。
  师: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1.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生: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这样就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2.加强中央集权后如何防止专制呢?
  生:采用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请学生思考:国会议员、总统、大法官,分别是如何产生的?任期如何?
  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生: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2名,任期6年。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生: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师:那么这三者之间是如何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呢?(多媒体演示)   争论二: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大州和小州在国会中的代表如何分配)。
  大州比如弗吉尼亚州代表认为:尽管各州人民享有同样的自由,但小州在国会里的权力一定要小于大州。
  小州比如特拉华州的代表认为:如果你们想压制小州,你们就会毁掉邦联。
  师: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生:参议员每州2名,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
  争论三:南方和北方的矛盾(要不要废除奴隶制,奴隶算不算人)。
  北方认为,奴隶制是邪恶的制度,给蓄奴州带来了巨大的悲哀和贫困,应该废除奴隶制。奴隶是个人财产,在按人口比例决定议员人数时,不该算在人口中。
  南方认为,南方人口总数的一半是奴隶,如果废除奴隶制,我们就退出邦联。在按人口比例决定议员人数时,奴隶也是人,应该被算在内。
  师: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生:保留奴隶制。
  师:另外,5个黑人折合成3个白人来计算。
  教师归纳:通过上面的三个争论,把1787年制宪会议上的问题串联起来思考,告诉学生当我们有了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协商解决,在协商的过程中有时候妥协也是一种艺术。
  思考:德高望重的华盛顿为什么在会议中一言不发?他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推进会议的进程呢?这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生:如果他发话了,其他人就不敢发表观点了。
  师:很好。在自由的基础上签订宪法,体现社会契约精神。
  问题探究二:美国1787年宪法“妙”在哪里?“特定的历史时期”使它又有哪些不足?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首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该如何来评价历史事件?必须遵循这样几个原则。1.客观原则:我们应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2.全面的原则:应该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历史事件,但要把握主次。3.史论结合的原则:评价时要有史有论,史实要典型,有说服力,结论要客观、准确。
  生: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实行三权分立,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确立了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调动了地方积极性。
  教师补充:在自由的基础上签订宪法,体现社会契约精神。
  三、宪法之憾
  思考:这部宪法有哪些历史局限性呢?
  生: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打出幻灯片)
  第13修正案:废除黑奴法案。
  第15修正案:选举权扩大到各个种族。
  第19修正案:女性获得选举权。
  师:这部宪法并不是完美的,但是历史在向前发展,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美国的民主制度通过宪法修正案不断地完善。
  (打出幻灯片)苏格拉底之死。
  师:苏格拉底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当雅典面临强敌时,他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保卫自己的城邦。苏格拉底是道德美与智慧真的化身。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犯有“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参加审判的501位陪审团法官投票表决,结果以360票通过了死刑判决。
  思考: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从中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弊端?
  生:直接民主不好。
  师:既然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导致暴政,那么实行民主制的美国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我们可以选择精英来管理我们的国家。
  四、两党制——驴象之争
  师:驴代表民主党,他们认为驴是聪明和勇敢的象征;象代表共和党,他们认为象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创设情境:今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姆尼VS奥巴马。
  材料一:罗姆尼承诺会创造1200万个新工作岗位,捍卫立国时所奠下的民主自由理念;而奥巴马提出会让美军撤出伊拉克,减轻学生贷款债务。
  材料二:不管是罗姆尼还是奥巴马,他们总要在总统竞选中拼个你死我活。
  材料三:不管罗姆尼和奥巴马如何攻击对方,但是在对中国问题上,他们都要压制中国。
  思考:美国的两党制有什么特点?
  生:1.利民性。
  2.制衡性。
  3.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资产阶级的政党。
  【课堂小结】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演绎这样一段罕见的奇迹,秘密就在于它背后建立起来的健全的政治体制,它所蕴含的“分权与制衡”原则使它的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并保证了美国持续的发展壮大。
  思考:美国宪法体现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权与制衡。
  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分权与制衡。
  各政治派别之间的分权与制衡。
  (打出幻灯片)
  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开国者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刘瑜《民主的细节》
  问题探究三:今天我们了解了美国的民主制,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参与民主呢?(学生分组讨论)
  参与民主等于少数服从多数吗?
  参与民主等于选票的简单相加吗?
  生:我觉得真正民主的国家,每一部分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代表,少数人和多数人一样能得到充分的代表权。
  生:民主绝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它是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决策的过程。
  生:民主不仅仅是选票,选票只是民主的一种形式。
  生:我们的班干部都是我们同学自己选出来的,如果他们干得不好,我们就会让他们下台。
  师:大家刚才说得很好,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公民意识和理性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受全球的癌症发病率迅速增长的影响,肿瘤患者进行PICC穿刺置管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备受关注,如何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经检索国内外文献,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肿瘤患者PICC置管情况和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生活质量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肿瘤;生活质量;PICC;护理干预  [中
【摘 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不仅要关注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更要关注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采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有利于精准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并直观地表达出来,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单元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分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1-0030-04  【作者简介】张晓林,江
【摘 要】2017年版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而在当前的情感教育中存在教育目标模糊、教学体验失真、教学过程简单等问题。基于此,情感教育应立足于课标,站在时代的高度,穿越文本的深度,在学生的期待视域下让学生情感增长真实而可见,以恰当的实施策略完成情感教育目标。  【关键词】情感教育;真实可见;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
【摘 要】以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发展为目标,根据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科特征,依据相关的理论和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尝试通过“四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成长型思维;“四问”;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5-0054-03  【作者简介】周红梅,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江苏
【摘 要】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究竟有没有真正发生?本文选取如皋市第一中学祝存建老师所展示的“基本不等式”一课进行探讨。“让学习真正发生”需要我们将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从聚焦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为聚焦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从学生的学习效能出发,评价教师的教学效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启示我们不仅仅去上一堂高效能的课,更要努力去上一堂有价值的课。一堂高效能的课往往让我们的目光局限在这节课的知识目标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担负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科学编制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发掘传统思想文化、探索有效评价方式等来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52-
【关键词】校本课程;文化推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25-04  【作者简介】韩炳华,江苏省邗江中学(江苏扬州,225009)课程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一、课程开发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版)》首次明确将“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语言
【编者按】分科教学便于教学实施与评价,但是割断了知识的整体性与联系性。而融通教育则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多维度促进学生对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立体化的知能体系。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中国古典诗歌融通教育课程的实践项目研究”及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阶段融通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为研究立足点,以中国古典诗歌为载体,把诗歌与其他学科领域
【摘 要】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本文以《解放战争》为例,从研析课标,紧扣历史发展趋势,宏观建构;大胆取舍,围绕立意甄选史料,见微知著;授之以渔,提供角度拓展思维,以史明智等三个角度阐释如何建构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教学立意;建构  【作者简介】茅丽亚,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它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时的思路及教学
主持人语  进入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流派更多关注的是外语教学的具体实践问题,揭示的是外语教学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最新发现的一些关于课程与语言教学之间关系的内部原理和实践路径。从近40年来被相继译介、引进到我国的西方外语教学流派来看,无论是“交际语言教学”流派(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简称“CLT”),还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流派(The Task-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