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国维的治学方法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国维作为我国近现代的伟大学者,学贯中西,融会贯通,在我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是一位既有历史眼光又具有世界眼光的学者。《人间词话》在表达方式、审美层面、创作体例上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过程中所秉承的学无新旧、无中西的治学方法,这种治学方法对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王国维 《人间词话》 学无新旧 学无中西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王国维成就卓著,贡献甚多,这不仅取决于他深厚的国学功底,更与他的治学方法密不可分。陈寅恪先生曾在《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对王国维的治学特点给予了高度总结和概括:“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辅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既坚持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积极吸收融汇外来文化,将西方的理论用以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国学术史上有着开风气之先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后来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一、学无新旧,学无中西观点的提出 王国维所生活的晚晴之际,正是西学和中学、新学和旧学不断斗争的时代,“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虽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但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仍然是西学传播的重要阻碍,尤其在学术研究领域,这种斗争尤为激烈。面对学术上的这些斗争,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第一次正确而明确地提出了他学无新旧、无中西的观点:“余正告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王国维不仅提出了学无新旧、无中西的治学观点,而且还对中西学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认为世界上的学问是相通的,并提出了中学、西学应当互相推动,不应厚此薄彼,随意褒贬。他在《国学丛刊序》中提出“于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具衰,风气即开,互相推助”。中西文化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发展必然推动另一方的兴盛,相反,一方落后衰败,另一方也大抵如此,如此客观的认识,反映了王国维对中西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王国维在研究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突破固有弊端,尝试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与中国的思想方法相互印证,体现了他多学博见、和而不同的思想认识,这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精神,更使他在学术研究领域能够突破固有的局限,取得更大的成就。
  王国维还进一步提出了学习西方哲学对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意义。王国维开始接触西方哲学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在日本老师与友人那里了解到康德和叔本华,回国后开始自学哲学,后又转为阅读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是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异日发明广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见的陋儒,固可决也。”(《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他认为能够发扬光大我国传统文化的人一定具有融汇中西的才华是放眼世界的眼光,如果想透彻地了解中国哲学,必然要学习研究西方哲学,将二者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从王国维年普中可以看出,他学习哲学的时间并不长,但影响深远,曾多次发表有关哲学的论文,并且深刻影响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他本来就有很深的国学功底,再加上“有得与西欧学术精湛绵密之助”,使得他在学术研究领域能够贯通古今,融汇中外,在学术研究领域获得了极其卓越的成就。
  二、学无新旧,学无中西方法的运用——以《人间词话》为例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我国近代文论史上的重要著作,它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方哲学和美学的思想洗礼之后,融合传统的文学批评与西方文学批评所进行的诗词评论研究的独创产物,《人间词话》既有对中国传统文论批评的继承,又有对西方文艺批评的借鉴与运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诗词新式批评的开端。
  首先,在表达方式上,《人间词话》体现了中西结合的批评方法与理念。其中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继承,表现为它仍然沿用了词话这一传统的文论文体,在批评词汇的选择上,王国维对词人及其作品的评论基本沿用了传统印象批评常用的“豪放”“沉着”“神秀”“凄婉”“气象”“神理”“格调”“高致”等概念和术语。如三十六则评论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再如二十七则评论欧阳修《玉春楼》“直需看见洛城花,始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由高”;再如,第十四则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等等,这些批评用语本身具有具象性、模糊性和多义性的特点,非常适合批评家用以表达自己对批评对象的独特感受印象和理解,所以成为了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有的话语表达方式。王国维对这种传统批评的话语表达方式的运用,正体现了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人间词话》不仅仅体现了王国维的中国传统批评方式的继承,更体现了他对西方哲学、文艺美学的运用。他在第一则中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的整部著作都围绕“境界”这一核心范畴展开,并且在具体的评论中,都引用了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如他围绕境界所提出的几个相辅相成的相对概念和术语,“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客观诗人和主观诗人”“洒落与悲壮”“隔与不隔”,从这一系列的理论概念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对西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学习和运用。
  其次,在审美层面上,王国维将中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融为一体。在王国维的西方哲学思想中,对其影响最为深刻的便是康德和叔本华,王国维在吸收了二人关于文艺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思想精华之后,结合自己对传统文艺理论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关于文艺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观点。《人间词话》中的“境界”和“意境”两个概念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情景交融”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对“境界”和“意境”的基本理解。在中国的诗词论史上,严羽曾提出兴趣说,王士祯提出神韵说,兴趣说和神韵说都是对古典诗歌审美层面的认识。但是王国维认为两个学说都只停留在对诗歌审美特征描述的现象层面,而没有对诗歌的本质美学境界进行挖掘,因此进一步提出了境界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王国维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论吸收了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某些观念,叔本华的哲学认为世人没有不受意志驱使的,强调意志的作用,王国维借以来表达诗歌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自我意识在诗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王国维在第六十一则中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务之意,故能与花鸟共优乐”,这种审美原则正是对康德认为审美的规定“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的借鉴与学习。中国传统词学是以“言志说”为论词的纲领和原则,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突破了传统词学理论的束缚,成为词学批评新的基础和标准。王国维的这种批评方式结合了我国固有的文学批评传统与西方的无功利思想,在我国的文论史上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与变革。
  最后,在创作体例上,尽管王国维采用了“词话”这一传统的中国文论文体,但在写作体力上蕴含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人间词话》共一百四十二则,内容广泛,根据叶嘉莹先生的分析,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从第一则到第九则标示了他的评词标准,即把境界作为评词的准则,这可看作是《人间词话》中主要的理论部分。从第十则到五十二则则是按时代先后,对李白至清纳兰性德等历代名家作品所做的个别批评,可算是其批评理论用于实践的部分。”在创作体例或者说在创作方式上,《人间词话》无疑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完美结合的伟大著作,既有理论作为其文学批评的基础,又有实践对其文学批评的印证,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方式。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建树,其次结合作家的创作实际,进一步阐释或者说是验证自己的理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对理论进行一个补充,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紧密结合写作的体例在中国的文论史也可以说是一大创举。另外《人间词话》超越了传统的关于道德评判或者和政治层面相关的层面,试图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对文学作品加以赏析,从而将词学批评推向了美学和艺术哲学的高度。
  三、学无新旧,学无中西治学方法在中国文论史上的意义 在中国学术史上王国维第一个把西学和中学、新学和旧学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既坚持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积极吸收融汇外来文化。叶嘉莹先生曾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评价王国维是“第一个儆悟觉醒而尝试着要为中国文学批评开拓新途径的先锋”。王国维在学习西方哲学、美学及文学中的过程中,看到了东西方文化各有的特征,并尝试着用西方的哲学及批评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从另一个层面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研究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具有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 周锡山.融会中西古今之学而创新说——试论王国维的治学方法和道路[J].文史知识,1997(7).
  作 者:张 欢,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升旗时间快到了,还是未见小林的身影。今天是桐本中队获评江苏省少先队“英雄中队”后的第一次升旗仪式,是全体队员奋力拼搏的新起点,对每个队员来说意义重大。  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接听,一个熟悉的山东口音传来:“孩子已经到校门口,马上就到。”我长舒了一口气:“让孩子上楼梯小心点,我们在教室门口等。”  随着响亮的口哨声,38名队员整齐有序地排好了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整装待发。  “老师,我来迟了。”回头
期刊
《下午茶的大事故》  【英】乔·恩普森著/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推荐:  妈妈给小文一份购物清单,让他去买一些食材。路上,小文不小心把购物清单弄丢了,他带回家几只鹦鹉、一盒老鼠、三只猩猩……最后,小文、妈妈和动物朋友们一起快乐地分享下午茶。这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图画书,作者如魔法师一般,用无边无际的联想、肆意挥洒的色彩,将读者带入一个无拘无束的游戏王国,让平淡的日常活动变成了一个趣味无穷
期刊
莫愁小记者席梓晗  班级足球联赛将在今天下午第三节课开始,我们班要参加今天的角逐,作为足球队的一员,我非常兴奋。比赛即将开始,我默默给自己加油打气:“这场比赛我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夺冠。”  “比赛开始!”裁判一声令下,好似一个点火器点燃了大家的希望之火。  比赛前半场,我们勇敢出击,顺利踢进一个球。第二局,对方前锋用狠狠的眼光盯住我们,好像在说:“上局让你们进球了,这局让你们看看我们的威力。”对
期刊
《小王子》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还记得。”童年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们或许可以从《童年》这本书里面窥见一二。  这本书由玛丽、克劳德夫妇共同编写,他们都是法国知名的儿童作家,获得过许多荣誉。书里面讲了56个孩子童年的故事,及童年对他们日后生活的影响。柯克斯书评说这本书:“镜子般的书唤醒各代人的好奇心。让大人重拾儿时的梦想,让孩子看到成长的意义。”这本不算厚的书,能给我们带来
期刊
1  我班上的孩子正是十二三岁、好玩好动的年龄,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故事。  这天,小琪来到我的办公室,哭得梨花带雨,起因是欣恬因为一件小事误会了她,不仅不听她解释,还故意气她……  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思考如何处理这件事。现在的孩子,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能生硬干涉,但也不能不管不问,否则小小矛盾就可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我眼前浮现出一张哇哇大哭的无辜脸,一个小孩正在生无可恋地哭诉:“我又吃掉
期刊
今天遇见几位教授、博士,和他们在一起,交流的话题都和教育有关。其中,王博士讲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这句话爱上语文  王博士现在教育部门工作。  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问:“泥泞”是什么意思?  农村的孩子胆子小,见识少,几乎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泥泞”的含义,每个人都低着头、屏住气,生怕和老师目光对接后被提问回答。  可语文老师偏偏就点了他的名:你来说说“泥泞”是什么意思
期刊
1.多听孩子说  当发现孩子犯了错,不要只是单方面地训斥指责孩子,应该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即使孩子真做错了,家长也有必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如果家长只是一味批评孩子,可能对孩子构成伤害。2.不旧事重提  当孩子犯了错,家长不要等到事情过去很久,再与孩子旧事重提。这样一方面会勾起孩子的伤心回忆,另一方面也无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建议在孩子犯错后,尽快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趁机和他讲道理,这时孩
期刊
女儿畅和我讲到大一时一件难忘的经历。  她到讲台前做一个课题分享,面对五十几人的灼灼注视,这个害羞又内向的姑娘非常紧张,以致讲得飞快,底下有了轻微的骚动,因为大家听不清。  这个时候,她的英语老师走上讲台,搂着她,贴着她的脸,轻轻地、温柔地告诉她:慢一点,大声一点,我好喜欢听你讲。  妈妈,你知道吗,老师是和我贴着脸说话的。那种感觉我一生都忘不了,怎么会有老师这样和学生脸贴脸地说话。当我发言结束,
期刊
摘 要:宋朝郭忠怒的《明皇避暑图》充分运用了界画的艺术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精致细腻、工整完美的坐落在大山之间的亭台楼阁。整个画面气势庞大,每个细节都描绘得近乎完美。堪称世间少有的杰作。  关键词:郭忠怒 界画 《明皇避暑图》  根据考究,郭忠怒出生于宋代,字怒先,河南洛阳人,是一代神童,七岁就诵读九经,八岁就开始临摹界画作品,后来又成为数学博士,可见其博学多才,擅长于界画、山水、亭台楼阁、宫殿、人
期刊
摘 要: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铁凝《玫瑰门》中的司猗纹是现当代文学中两个经典的疯癫女性形象,二者在人生境遇和性格行为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不尽相同。对两代女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创造的疯癫女性形象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曹七巧 司猗纹 继承 发展  自中国当代以来,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与男性作家们相比,她们更多地将视角转向女性,用作品表达她们对女性的关怀和对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