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许多青少年有烦躁、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困扰。当下青少年问题的严重性,学校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解决此类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来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问题;理性情绪疗法
一、研究背景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全国青少年课题组对几个城市的青少年的人格和心理进行了调查。紧接着,国家人口计生委和教育部等五部发布了调研报告,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约为3.67亿,受访问者中,84%表示有烦躁、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困扰,其中还有部分群体更为严重(李晓宏,2011)。从结果可看出来,当下青少年问题的严重性。学校常用的那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当下需求,急需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助人方法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二、理性情绪疗法
1.治疗目标和过程
艾利斯自我认为通过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达成以下几个目标:降低失败感提高成就感;变得宽容且抗逆力增强;克服焦虑的能力提升;自我接纳和自我尊重(Albert Ellis,1967)。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着手点是改变患者的非理性信念,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信念来替代非理性信念,只有信念改变才能改变现在的情绪上的困扰,因此他将整个治疗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如下图所示: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本文案例是笔者本人身边亲眼看见的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小胜和笔者是远亲关系,但是平时交际很少,平时的接觸还是比较少的。案主小胜,今年16周岁,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这是他读的第二个初三。父母均为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对他在的学习上能给予的帮助很小,并且在父母眼中,小胜一直是一个很乖巧的小孩。家中共有五个兄弟姐妹,小胜排老五,因此,得到父母给的爱也比较多且较为重。其中,有一个哥哥现在已经考上大学,高中时就读于县二中,三个姐姐都是县一中毕业的,都在一些不太稳定的地方工作。他自己性格较为内向,很少出门和同学们进行玩耍,除了在家学习,最多也就是偶尔看看电视节目,很爱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面。
(二)问题评估
在小胜的认知中,中考只有上县二中才能上大学,考上县一中只能是像三个姐姐一样,成天担心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较差,与朋辈群体缺乏交流,社会网络较为缺乏;复读初三只想着一心报考县二中,其他学校不考虑。
(三)介入目标
首先是要给他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让他明白不是只有县二中才能考上大学,三个姐姐现在所遇到的困境也并不是由于读县一中所造成的,更多地是她们自己的不努力和不上进;其次是帮助他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网络体系,鼓励小胜多与人交往,让他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而不是一味地读书,毕竟读书是要活学活用的,而不是死读书,死读书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也不利于他自己未来的发展。
(四)实施干预
其实通过和小胜的聊天中,我不难发现,他之所以不和别人玩,很大原因市因为他的喜好和大部分同学不太一样,所以他觉得自己很另类,除此之外,他还对自己下誓言一定就只能读县二中。首先,作为社工,我将带他去县一中以及其他的中学看看这些学校他们平时的学习风气怎么样,看看他们每年的上线率怎么样,也去看看那些贴出的红榜里面有没有他心仪的大学。其次,我会跟他进行深入的交流,我会跟他讲解什么是ABC理论,什么是他现在所遇到的情绪困扰的那个不合理信念。紧接着,通过用案例来和他进行辩论,进行驳斥他现在所一直持有的信念,我要告诫他我也不是县二中毕业的,我也一样考上了大学,我现在还在读研,很多目标也许我们不能一步达成但是我们可以分两步来,让他自己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现在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正是因为这不合理的信念造成了他现在情绪上的困扰,造成了他初三复读的这个行为结果,要让他自己提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要让他自己从心底里觉得自己的这种非理性信念要改变,不能一直持续下去,不仅会给现在的自己造成困扰,也会对未来的自己造成困扰。父母的高期望,父母对你的爱,那都是你前进的动力,不应该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最后,我会去不断地鼓励他作出改变,记录一些自己日常的点滴,及时的巩固现有的成果。当他出现情绪波动的时候,我会陪他进行聊天,进行疏导,不断地强化他现在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观念。
(五)效果评估
我总共对他进行了8次服务,给他讲理论,带他出去观察别人的行为,也利用自己身边的上了大学的同学的这种资源来和他交流,让他清楚学习这件事看的是学习风气和为学习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单纯地持有某种信念,也不是带着信念就能成功的。通过这些方式方法,他已经渐渐的做出了一些改变,他逐渐的去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去和同学分享动作片、警匪片带给他的那种满足和喜悦感。对于中考的志愿填报,他也不在执着于非要填县二中,他也已经意识到不是只有二中才能考上大学,也不是每个二中的学生都能上大学的道理。除此之外,他也渐渐的掌握了一些和父母和朋友交流沟通的技巧,也开始懂得父母的期待和爱应该是自己学习的助推剂而不是绊脚石。
四、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综合对策
(一)学校层面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学校的重要组成因素,学校也应当改变传统的大棒教育,设立相对应的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将原来的简单心理教育工作变为以人为本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心理咨询辅导的专业人员。或者学校可以引进优质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快乐舒适的成长空间环境。
(二)社会层面
社会工作机构、公共媒体、志愿者组织都是很好的可以共同帮助青少年的组织,应当共同发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正气的环境,因为他们可以弥补传统的社会支持的不足之处。朋友、父母、老师能给到的支持毕竟都是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但是青少年还要面对整个社会,要有其他的不同的群体站出来,承担这些责任,给他们更多地渠道的支持。努力完善青少年社会网络,整顿学校的风气和社会上唯某一学校论的说法。加强宣传,创建多种渠道,为青少年群体面对心理压力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找到相应的倾诉和解决问题的渠道。
参考文献:
[1]Ellis A,Blum H.L.1967.《Rational training :A new method of facilitating management and labor relations》Psychological Report,20:1267-1284.
[2]李晓宏.2011.《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问题;理性情绪疗法
一、研究背景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全国青少年课题组对几个城市的青少年的人格和心理进行了调查。紧接着,国家人口计生委和教育部等五部发布了调研报告,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约为3.67亿,受访问者中,84%表示有烦躁、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困扰,其中还有部分群体更为严重(李晓宏,2011)。从结果可看出来,当下青少年问题的严重性。学校常用的那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当下需求,急需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助人方法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二、理性情绪疗法
1.治疗目标和过程
艾利斯自我认为通过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达成以下几个目标:降低失败感提高成就感;变得宽容且抗逆力增强;克服焦虑的能力提升;自我接纳和自我尊重(Albert Ellis,1967)。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着手点是改变患者的非理性信念,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信念来替代非理性信念,只有信念改变才能改变现在的情绪上的困扰,因此他将整个治疗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如下图所示: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本文案例是笔者本人身边亲眼看见的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小胜和笔者是远亲关系,但是平时交际很少,平时的接觸还是比较少的。案主小胜,今年16周岁,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这是他读的第二个初三。父母均为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对他在的学习上能给予的帮助很小,并且在父母眼中,小胜一直是一个很乖巧的小孩。家中共有五个兄弟姐妹,小胜排老五,因此,得到父母给的爱也比较多且较为重。其中,有一个哥哥现在已经考上大学,高中时就读于县二中,三个姐姐都是县一中毕业的,都在一些不太稳定的地方工作。他自己性格较为内向,很少出门和同学们进行玩耍,除了在家学习,最多也就是偶尔看看电视节目,很爱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面。
(二)问题评估
在小胜的认知中,中考只有上县二中才能上大学,考上县一中只能是像三个姐姐一样,成天担心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较差,与朋辈群体缺乏交流,社会网络较为缺乏;复读初三只想着一心报考县二中,其他学校不考虑。
(三)介入目标
首先是要给他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让他明白不是只有县二中才能考上大学,三个姐姐现在所遇到的困境也并不是由于读县一中所造成的,更多地是她们自己的不努力和不上进;其次是帮助他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网络体系,鼓励小胜多与人交往,让他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而不是一味地读书,毕竟读书是要活学活用的,而不是死读书,死读书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也不利于他自己未来的发展。
(四)实施干预
其实通过和小胜的聊天中,我不难发现,他之所以不和别人玩,很大原因市因为他的喜好和大部分同学不太一样,所以他觉得自己很另类,除此之外,他还对自己下誓言一定就只能读县二中。首先,作为社工,我将带他去县一中以及其他的中学看看这些学校他们平时的学习风气怎么样,看看他们每年的上线率怎么样,也去看看那些贴出的红榜里面有没有他心仪的大学。其次,我会跟他进行深入的交流,我会跟他讲解什么是ABC理论,什么是他现在所遇到的情绪困扰的那个不合理信念。紧接着,通过用案例来和他进行辩论,进行驳斥他现在所一直持有的信念,我要告诫他我也不是县二中毕业的,我也一样考上了大学,我现在还在读研,很多目标也许我们不能一步达成但是我们可以分两步来,让他自己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现在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正是因为这不合理的信念造成了他现在情绪上的困扰,造成了他初三复读的这个行为结果,要让他自己提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要让他自己从心底里觉得自己的这种非理性信念要改变,不能一直持续下去,不仅会给现在的自己造成困扰,也会对未来的自己造成困扰。父母的高期望,父母对你的爱,那都是你前进的动力,不应该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最后,我会去不断地鼓励他作出改变,记录一些自己日常的点滴,及时的巩固现有的成果。当他出现情绪波动的时候,我会陪他进行聊天,进行疏导,不断地强化他现在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观念。
(五)效果评估
我总共对他进行了8次服务,给他讲理论,带他出去观察别人的行为,也利用自己身边的上了大学的同学的这种资源来和他交流,让他清楚学习这件事看的是学习风气和为学习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单纯地持有某种信念,也不是带着信念就能成功的。通过这些方式方法,他已经渐渐的做出了一些改变,他逐渐的去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去和同学分享动作片、警匪片带给他的那种满足和喜悦感。对于中考的志愿填报,他也不在执着于非要填县二中,他也已经意识到不是只有二中才能考上大学,也不是每个二中的学生都能上大学的道理。除此之外,他也渐渐的掌握了一些和父母和朋友交流沟通的技巧,也开始懂得父母的期待和爱应该是自己学习的助推剂而不是绊脚石。
四、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综合对策
(一)学校层面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学校的重要组成因素,学校也应当改变传统的大棒教育,设立相对应的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将原来的简单心理教育工作变为以人为本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心理咨询辅导的专业人员。或者学校可以引进优质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快乐舒适的成长空间环境。
(二)社会层面
社会工作机构、公共媒体、志愿者组织都是很好的可以共同帮助青少年的组织,应当共同发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正气的环境,因为他们可以弥补传统的社会支持的不足之处。朋友、父母、老师能给到的支持毕竟都是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但是青少年还要面对整个社会,要有其他的不同的群体站出来,承担这些责任,给他们更多地渠道的支持。努力完善青少年社会网络,整顿学校的风气和社会上唯某一学校论的说法。加强宣传,创建多种渠道,为青少年群体面对心理压力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找到相应的倾诉和解决问题的渠道。
参考文献:
[1]Ellis A,Blum H.L.1967.《Rational training :A new method of facilitating management and labor relations》Psychological Report,20:1267-1284.
[2]李晓宏.2011.《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