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态化缺失下的课堂结构探究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学生因接受不正确的教育模式,一直处于感觉被剥夺的病态发展中,传统的秧田型课堂空间形态使学生的本性发挥被忽视,缺乏刺激的不均衡环境使教育者往往只注重个体,使刺激信号不能全方位传至每个学生,或者不能长期稳定地输送刺激源。因此,我们应积极建构一种科学、有效的课堂时空结构,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优化。
  【关键词】课堂结构 课堂时间 课堂目标
  
  一、科学的课堂结构
  1.平均分配学习机会,均衡“刺激源”。
  课堂时间的构成是有限和特定的,学习机会的分配不仅需要技术性的时间分配,而且需要有意识的时间选择。一般地,班干部、本学科学得较好的学生常常会受到老师的偏爱,而那些学业成绩欠佳者、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往往会被搁置一旁。调查显示:有的学生一节课被分配到的机会多达6次,而有些学生一个星期才被分配到一次机会,还有的学生甚至基本上不会被分配到机会。教学行为出现了偏见,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被隔绝。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的满足状况,对学生采取的不同的对待方式,即倾向某些人、冷漠另一些人,会给优生、差生以不同的偏见性的答问机会与反馈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新的知识信息时,首先要注意被引入对象的全体性,把与本学科教材内容相关的最新知识信息准确、清晰地发出,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该知识信息的兴趣和任务感。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全体性,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合理调配角色互动,稳定“刺激源”。
  课堂结构除了教学内容,还涉及课堂空间形态的组合方式,即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群体、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之间交往的空间组合形态。大多数课堂都是传统的“秧田式”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在运作中被分割为两大块,一是教师的空间,二是学生的空间,教师一人位于讲台高位,众多学生则位于讲台低位,且学生前后左右几乎处于封闭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教师课堂教学中心的权威角色,并使其成为课堂空间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控制者。格局构成的单一性造成了师生角色的单一性。在单一、固化的课堂结构下,互动需求呈现弱态,所形成的互动呈现依附结合、依附求助,或松散结合、松散求助。而在多元、流变的课堂空间状态里,师生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和合作者、批判者,互动需求呈现强态,所形成的互动形成相倚合作、建议参与、融洽协商的局面。因此,我们要创建多元的生生交往格局,让固化的静态的课堂空间注入流变的动态的因子,提升学生的角色意识,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在课堂时空结构中的合作共进。
  二、正视“教学生态化缺失”,优化课堂结构
  1.空间位置的重新排列。
  “感觉剥夺”所关注的首先是学生在空间上与刺激源的隔绝,学生的座位远近,处于教师视线的中心或偏远,都决定了教学对学生的刺激度。理性的排位可以缩小学生和刺激源之间的差距,让学生处在被控制区内,既有利于生生竞争,也有利于生生合作。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调整为小组合作式的座位排列,可以从形式上变动座位重新组合成“茶馆式”,也可以座位不变,从人员分配上组成小组的素质排位法。二者均采用组长负责制,组长根据课程表和老师、学习委员的安排,主动及时地组织合作交流型的预习、复习工作,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想办法解决。小组之间有竞争,小组内部既竞争又合作,每个学生有了学习的劲头,每个小组有了小集体自身的竞争力,班级就有了大集体的发展力,实现1+1>2的效果。另外,同一层次内的学生的自由结合,是对其个性和心理的关怀,不仅可以互选对方,还可以带来层次性的思想自由、对话自由、对话的自由、步调的一致,思想的火花也就会撞击出来了。课堂上气氛活跃了,小组成员积极地合作、探讨,活而不乱,问题的探讨在有组织有秩序的情形下可以激烈开展。整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呈现出节奏一致、共同前进的整体性,没有学生会因接受能力、教材难易和教授方式而被隔绝或暂时性隔绝在课堂之外,对课堂教学将会产生非常积极的调控。
  2.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
  “感觉剥夺”所阐述的“外部环境刺激”不仅指空间概念,同时也包括时间概念。而相对于空间,时间是无形的,往往会被教育者忽视。刺激源与学生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教学时间安排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群体在不同教学时段中的不同组合加以重建。教师群体由于拥有较多的时间掌控权,应该从“领导者”转为“合作者”,只对学生施加影响,不要“颐指气使”地绝对控制,只对学生个体学习化过程起适度的引领,不要让学生群体之间零接触。把更多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支配时间获得足够的量,从而完善学生个体在学习领域的“主人”角色,并进一步渗透影响学生的个性、能力等诸多方面。“感觉剥夺”理念下的课堂时空结构不再只是教室的环境和课堂的学习,而是行动的要素。我们应该从那种同质的、确定的、同一的单一关系,转为一种合作多于领导、对话多于独白、平等多于强力、自由多于控制的多元关系,这样才能在多元的角色里占有最多的时间。目前所推行的“361”教学模式就是对时间安排的一种有效调整,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感觉”在时间上的被“剥夺”。因此,新的课堂时空结构使更多师生尤其是身处边缘的学生,不需要过多顾忌教师权威、个人身份等因素,而获得一种自身的话语权,以减少师生认知、情感和人格上的心理阻隔。师生关系与人际互动也得到了重建和重组。
  3.课堂目标的重新定位。
  由于偏态性“感觉剥夺”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诸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学生不能或不完全接受足量的感觉刺激,使得学生已经不能适应教学时空的运转,在自我调控方面出现紊乱状态。因此,帮助学生减少或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主观障碍,获得适合个人的学习风格,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有效,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人文关爱,课堂应以促进学生“无障碍”学习为目标。
  首先,课堂目标应着眼于创造。课堂上教师要设计一些富于创新的活动,让学生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学生的全部体力和智力从松弛状态转入高度紧张状态,需要给予适度、有效的刺激。使学生的意志不衰退,保持智慧火花,借助丰富的课堂活动,在生生和师生之间碰撞,学生的才能就会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惊人的毅力也会随之改变,课堂就会造就杰出的创造型人才。英国中学生从不把教科书带回家,他们的“家庭作业”就是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到图书馆选择一些书看,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助于发明创造的设备和设施。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从事发明创造,社会有对学生发明鉴定的机构,并发给学生发明创造鉴定证书。所以,对于真正的人才,只要给予适度的刺激,就能充分体现课堂时空结构与学生个体爆发力的碰撞。
  另外,课堂目标还应以“三维”为准绳。新课程改革要求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三维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学艺术的探究者,当学生知识积累得多了,感觉刺激的渗透力也就强了,学生也可以在“反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习能力和技巧。与这样的教学体系相匹配,师生在长期的良性的“感觉刺激”中科学、合理、有效地管理自己,并不断地循环往复,才能以打破课内外界线为努力方向,建立优化的“跨时空”的课堂结构方案,形成系统的、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和不断的感觉刺激是智力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必然要保持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封闭的环境、“感觉”的剥夺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地为学生创设多元信息交流的课堂环境,以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结构中接受多元的信息刺激,把“学习权”真正地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力的發展与感知觉的丰富在健康、科学、高效的课堂中找到家园。否则,传统的课堂结构会使学生在单一的、封闭的教学中被扼杀,使教育陷入无可挽回的境地。
  
   (江苏连云港新浦中学;22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物理的学习会有些变化,教师如果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加强引导,从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改进,就会让那些本来对物理没有兴趣的学生走进物理,而让那些本来初中对物理学得很好的学生也不会怯学和厌学物理。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法 学法 衔接    许多学生初中毕业时,自我感觉物理学得不错,但进入高中,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渐渐产生了怯学和厌学心理,不少学生发出了“物理难学”
期刊
【摘 要】要培養健全人格的儿童,需要我们幼儿教师的心理是“阳光”,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光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阳光的心态,要有呵护和培育幼儿健康、美好心灵的灵魂,同时保障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之中,令幼儿乐于学习知识技能,并自主发展自我潜能,从而达到培养健全人格儿童的目的。  【关键词】健全人格 阳光    近期,我们幼教中心的姐妹们共同学习了由北京航天大学张焰老师主讲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在如何有效地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问题上,现代数学教育理论首倡“过程化教学”原则,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协调完善的双边活动过程,即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听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过程化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数学能力    一、提倡“过程化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期刊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数学知识系统抽象概括,数学学习没有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那样形象、生动,富有趣味。面对这样的情况,激励性教育尤其重要了。  【关键词】激励 热情 欲望 显得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
期刊
【摘 要】课堂是不可预设的,面对一个个意外生成的“亮点”,教师应耐心倾听,用心处理,适时引导,巧妙点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使课堂呈现“无心栽柳柳成荫”的精彩画面。  【关键词】生成 引导 点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精心设计好的一个问题,学生却答非所问,致使教师都很困惑。面对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我们既要精心预设,更要耐心倾听,用心处理,让每节课都有实效,达到“无心插柳
期刊
【摘 要】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由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儿童对直观的、形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据此,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比较丰富的生活,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兴趣 新思维 快乐作文    作文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因此,我认为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
期刊
【摘 要】平面几何的知识作为工具应用于“线、面、体”问题之中,平面定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线、面、体”教学中,在避免平面定势之“短”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平面定势工具性之“长”,化消极为积极,正确处理好干扰与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线 面 体 平面定势 语言 干扰    思维定势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将新的学习情景归化为旧的学习情景;②扩大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应用范围。因此在“线、面、体”初始
期刊
【摘 要】函数思想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特别是复合函数单调性与最值问题是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本文以实例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设中间变量 分析一致    对于求解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单调性及最值问题,学生往往觉得无从考虑,难于分析。本人通过对大量复合函数题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此类问题可以设置中间变量,再根据基本函数图象的单调性,利用数形结合能准确快捷地解决有关复合函
期刊
【摘 要】正确使用词语,主要是指要正确理解和使用好近义词语,包括近义实词和近义虚词的辨析选用。一般来说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只要考生能准确把握词义,结合实际语境,再根据词语的具体功能,做到“求同”、“辨异”,即找出近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就能选出那个使句意表达更确切、更细致、更生动的选项。笔者以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为例,例析怎样解答此类题目的六字功夫。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传统教学是教师把教材中的既定知识与技能单项传授给学生,学生单项接受讲解与训练,以此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课堂上显得单调、沉闷。新课程要求我们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大力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创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构建 生机 活力 语文 课堂    一、構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课堂上要显现出亮色,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形成平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