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之实验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50-02
  物理是实验科学,课堂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实验教学指的是运用实验法进行教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实验之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让生活物理的理念贯穿于实际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它比我们在课堂上正规地做实验更加富有亲切感。这样开展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如初中物理之浮力教学就是个难点,学生对于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觉得很难掌握和理解。针对于此,我特意鼓励他们课后自制一些相应的简单教具,来辅助知识学习,激发兴趣。这其中有溢水杯,透明盛液筒,简易小弹簧称等等。再如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探究,这些实验的探究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正常进行,那才是对教学起了真正实际的指导作用。而以往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误区:1.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限制了课程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科学过程;2.过于强调科学方法领域中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学科的科学体系、过于强调学生实验活动和教师实验教学的学科严谨性;3.另外,由于为了便于实验管理和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往往要求采用划一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统一的实验步骤,一致的实验结果。有时候甚至为了应付实验开出率的完成情况检查,走过场式地进行实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探究自然和学习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感情。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慢慢厌烦重复性的、估燥性的操作,甚至有的学生还会问既然整个实验过程都确定下来,连实验结果都是老师给定的,有必要进行实验吗的疑问。即使是无可奈何地进行实验,那种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更不用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这种局面确实应该打破了,那我们又能从何入手呢?就从点滴入手解决问题最好,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其实立足根本立足校本就是最好的了。我们实验器材少,完全可以自己想办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能加以利用的器材,丰富课堂教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探究的题目,加强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即使当时没有器材,也完全可以想象出实际动手操作时的情境,然后回家自己找器材,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只要堅持下去,都会有收获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真正把握实验要点
  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其优良的观察力。 在观察活动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不同,观察效果也不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必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机会,一方面增加实验练习课,开放实验室;另一方面,物理学中许多知识原理都蕴含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及劳动等活动中,如果教师不失时机地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那我们就能使学生变被动感知为主动观察,变观察时消极注意为积极观注,主动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自觉灵活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观察周围事物,通过观察来发现知识,通过观察来学习知识。这样,学生观察的习惯可以养成,观察的有序性、准确性、敏锐性等优良品质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
  3有效利用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的基本目的是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科学运用学生实验,动手动脑,综合能力提升,鼓励学生对更多出现的问题做出猜测,培养学生对于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实验,在亲历中,在解除疑问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步渗透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树立起科学世界观,在亲历中体会充满智慧与精神历险的过程,体会科学家的严谨与思维方式,甚至完全可以去尝试体会错误、失败、教训,教师也给他们以机会,给他们以经历,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自我的内驱力,让他们人格上更成熟稳健。培养科学素养,以更积极地心态向科学迈进。这都将是学生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4合理开发物理实验教具
  教师应该大胆合理开发实验教具,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学具来加大探究力度。自制教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5集大家方法与见解,多方探讨科学探究实施的方法
  其实科学探究的方法是很多的,或者说途径很多。比如多进实验室练习操作技能,建立家庭实验室增加兴趣学以致用,引进数字化模拟实验突破难点,反复验证性实验收获成功的体验等等。
  我从来都信奉一句话:假如学生对物理探究都失去了关注研究的兴趣,这肯定是此学科教师的末日,至少也是种内心的恐慌。有句话说的好:学生对任何学科失去兴趣将是该学科老师的灾难。
  无论如何,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验性与操作性,哪个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偏离,如果真正把实验教学进行下去,在探究中进步与成长,这将是教育的最大收获,也是教师最大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字、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那么怎样去把握并恰当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呢?我认为应该在实现教学目的原则下,在保证大字教学的基础上,将小字内容有选择的揉进教学,实现大小字的交融统一,充分发挥小字在历史教学中的
【摘要】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在备课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既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48-01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提
新课程的实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课堂教学是知识与理论的储备,活动课则是知识与理论的深化和扩充,在实践中应用和提高。教材中大量设置活动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47-01  目前,新疆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各地从小抓起,从学前儿童抓起,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懂汉语、说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越来越多。在新疆,汉语还逐渐成为各少数民族适龄儿童择校、入学、中考、高考的选择对象,所以双语活动在新疆愈加活跃。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去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45-02  强调个性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课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人,而不是学科本身”。当今世界,新课程改革已经充分意识到学生是教育之本,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无论是改变课堂教学思路,亦或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有着
【摘要】观察能力是人们在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学好化学的保证,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会观察,就只是看个“热闹”,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本文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化学实验; 观察力; 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49-01  1明确实验观
前言 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arcinoma,PHC)是我国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每年约有137,500例患者死于肝癌,占我国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肝细胞癌(Hepotocellularca
MicroRNAs(miRNAs,miR)是一种长度一般为18至25个核苷酸的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MiRNAs不起到编码蛋白质的作用,但可以通过与特定目的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序列互补结
【摘要】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仅就人类对光的探索过程和光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光;激光;本质;探索;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54-01  我们生活的世界五彩斑斓,绚丽多彩,各种事物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这些都是光的作用。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展现事物绚丽多姿的一面,也为我们提供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