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向郊野寻春去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惊蛰动身,穿越春分这个平分乾坤的时间坐标,进入清明的境界;从小城出发,沿着蜿蜒流淌的湍河,溯流北上,走向富有乡土氛围的郊野,迎接回归的春天。
  东风不寒柳觉早,湍河水暖鸭先知。三月的南阳盆地,乍暖还寒。襟山抱城的内乡母亲河,此时已经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河水新涨,流动着潋滟的波光,凫游着得意的野鸭,倒影着白鷺的身影,畅游着自在的鱼群。挺拔葱绿的芦苇和菖蒲,张扬着湿地植物的生命活力。岸柳依依,惠风中舒展着柔美的肢体,梳理着婀娜的丝条秀发,飞扬着青春的曼妙风采。坡草青青,铺染着生命的原色,契合着青春的韶华。这爽心悦目的“草绿”,是绿色中的极品,我绿色中的最爱。青草,是牛羊们甘美的原生态饲料;草地,是游人最神往的踏青之处。在草地上坐、卧、滚、爬,都是惬意的休闲。几度水荒的北方,当下有一条四季流淌的长河邂逅春天,该能流出多少摄人魂魄的光景与佳话?
  在十里之遥的郊外岔口,我与湍河分手,循着芳草萋萋的土路斜径,步入广袤的田野。久居都市,见惯了钢筋水泥的冷漠,厌倦了声浪沸鼎的嚷扰。此时,置身于春风浩荡的原野,便有了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喜悦。尽管这里不是我故乡的田野,却依然有着亲切的归属感,似乎这片天地里飘逝过我童年的好梦。紫色的地丁花、二月兰,黄色的蒲公英和油菜花,白色的荠菜花,还有其它一些我叫不上来名字的野花,优雅地点缀在芳草织锦的田垄地埂上,叫人有“锦上添花”的感觉。花草间,蜜蜂嗡嗡,彩蝶翩翩。掐一根颀长的葛芭草茎,放入口中咀嚼,鲜美的草汁溢满唇齿,回味绵长。这是我久违了的春天乡野的味道,现在找寻回来是多么的有趣!返青的冬麦,株高盈尺,正拔节孕穗。清风不时吹来,碧波荡漾。从垄上走过,绿浪的涛声不绝于耳。此情此景,犹如立于一块礁石上,聆听大海的低吟浅唱。一望无际的麦田上空,蹁跹的春燕,声声呢喃。于是,韦应物的名句:“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油然从心底吟出,恰如一句贴切的画外音。新雨后的地沟里,有小溪淙淙流淌。宽平的水面处,涟漪层生。一尾一尾的灰黑小蝌蚪,在溪水中结伴而游,摇头摆尾,好生自在!遇见这个我久违了的乡野水景,怎不惊喜?远处洪亮的蛙鸣,也许是蝌蚪妈妈生怕在外撒欢的孩子们走失,而对孩子们发出的慈爱呼唤。我只是袖手旁观,不忍心伤害哪怕最小一只顽皮的蝌蚪!
  “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开”。的确,当下正值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浅草才能没马蹄”,再到“落花轻覆草痕”,次第争荣的草木,日益繁茂;从稚嫩精美的柳穗、杨絮、榆钱,到光鲜清纯的楝叶、槐叶、枣叶,养眼的新绿,目不暇接;从迎春花、李花、杏花的妩媚绽放,到娇艳桃花的落英缤纷,绵延的花事递进成锦簇的花季。有多少清丽的诗句,有多少芬芳的华章,都对这段如歌岁月,作了深情地咏叹。
  置身于这段锦绣年华中,回望去冬的苍茫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去年岁尾之腊月,黄淮大地曾降过两场罕见的暴雪。于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这万籁俱寂的冰天雪地里,王安石那首寒气袭人、孤独笼罩的《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每每在心潮中浮现。荒芜与寂寥、凄冷和绝望的意绪,如烟缭雾绕,包围着我的身心。蛰居斗室,落寞惆怅,便是我的生活写照。“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转眼之间,冬去也,春风又绿湍河岸,似曾相识燕归来,万物复苏,杂树生花,烟雨十里春深。时下的郊野,“杨花落尽子规啼”,“丁壮俱在野”,耕作自此始。生命,又生发了;时间,又开始了。这冬去春来、起死回生的时令巨变,怎能不令人发出“映阶草色自春色”、“无为自有为”的世事感怀呢?
  夕阳如胭脂般涂抹在乡村的远林上,翠绿的新叶俏丽动人。时间不早了,该是返回小城的时候了。顺便带走几株野花,几把野菜,裹挟着泥土,散发着野味。这是春天的礼物,郊野的馈赠,值得珍惜。途中,朱自清那段信心满怀、诗意盎然的美文,又在我心中重温:“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民国才女林徽因所心仪的“人间四月天”,犹如一轴山清水秀、莺歌燕舞的春天画卷,正向世人徐徐展开……
  ——选自2018年5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其他文献
他穿着校服,是件单调而干净平整的白色衬衫,左胸上是校徽,小而精致,我想要去看个仔细却又担心太过冒失,便也只好作罢。  他的背包是很普通的匡威黑色经典款,我见过太多人背这款背包,但唯独他让这款背包显得好看而与众不同。  是怎样的好看和与众不同呢?我无法表述,但大概从见过他背这款背包后,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所谓经典的意义——是那种平凡的不凡。  他一个人走着,阳光细细碎碎地透过树叶落在他一丝不苟的发顶。他
期刊
遍地的鸡群在主人的驱赶下,恋恋不舍地回到了院子。  鸭子也无可奈何地,离开它们所喜欢的河畔。  守門的黄狗忽地跳跃起来,扑腾着在地上翻滚。  在爆竹的火光和锣鼓的敲打中。大红色的龙灯穿梭。  大年初六的清晨,弥漫着,烟雾缭绕和震天鸣锣。  尽管下着一丝丝细雨,却怎么也浇不尽乡里人过年的热情与喜悦。  龙尾渐渐消失不见。  家门前的河,突破了冬天冰冷的禁锢,欢畅起来。  拍打礁石,拍打桥梁。拍打着河
期刊
一  我会将你借我的笔还给你的。  唯一可惜的是就算问你借了笔,却还是没有勇气下笔,描出画卷上女子清细的发梢。  是不是因为太患得患失,才会一无所得。  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于回首相视的刹那。  才有了理不清的笔画从纸的一端蔓延到另一端。  密密麻麻。  二  从来没有这样的一季春。  家门前的桃花开的正艳,粉了一树。阳光透过树枝花瓣在地上落下了稀稀拉拉的剪影,随着夹杂暖意的春风缓缓摇动。  我坐于窗
期刊
一  密闭的车里回荡着后摇,摇下车窗把间奏散到风里,带着温度的风全数灌入。  阳光很好,车辆很少。  公路一望无际地向外延展,随性中竟有着少许的孤独,像是决绝的游子。  午后的倦意缓慢地袭来,只是无法入睡。后视镜中的景物匆匆忙忙地倒退,离开我的视野,装点别人的眼睛。  公路下大片的油菜花在阳光下散发金黄的光芒,路途再长都显得愉快。  天很悠远。  时间还很久。  二  大海的潮湿气息像陈旧的刀片,
期刊
买文静,回族,1985年生,在山西省泽州县文联工作,系中国诗歌學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晋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刊》《星星》《散文诗》《北方文学》《边疆文学》等全国20多家公开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百余件,有作品入选《诗选刊》《西部散文选刊》。2018年散文作品获《西部散文选刊》年度精品奖;2018年散文作品获“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大赛“新锐奖”;2019年散文作品获“紫云山杯”全国散文征
期刊
琴弦的震颤,渲出多少年前的悲怆,历史的长卷就此沿着流淌的古筝琴音展开。  狼烟好像还在远方飘荡,不知是风声还是叹息。  是谁在呼唤,谁在悲歌。  低沉。悠远。  就像是一条漫长的河流,  奔腾在时光的峡谷。  忽地崩断。时光蓦地停滞不前,  一切都在琴声中凝固。  秋风瑟瑟。  長乐宫中空无一人。谁曾呼唤,谁曾悲歌。  梦断于长乐宫,被岁月掩饰的记忆  在琴声流淌中重又鲜活。它被赋予了生命,它被赋
期刊
李海宗,字寒石,男,1965年1月生,山西省泽州县巴公镇西四村人。九三学社社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曾在泽州县巴公镇镇政府、泽州县煤炭管理局工作。现任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工会事业部部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晋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晋城市政协常委。  自幼临古帖,少年露头角。天资聪慧,楷师颜柳,间取行草,才思敏捷,学有所成。在爷爷的严格管教下,每天必写三盘仿
期刊
一  夏日老去。  窗外雨纷纷化蝶归去,雁过无回眸,捻灯如白昼。  无声。  是九月的铜钟。  苍茫的江岸升起,星辰陨落为碑刻。  谁能把悲伤唱错,把孤独愈合。  谁来与梦交杯。  二  你相信所有的相遇,皆是久别重逢。  于是你愿意,以一生的缠绵悱恻,换来迟了一个世纪的烟雨黎黎。  来自森林深處的风浸润着叶片上湿漉漉的水气,又在无边的旷野上消耗殆尽。  万缕思绪难泯于水墨,寸寸执念在背影里等成永
期刊
小秋姐有乌黑明亮的大眼睛,两条长长的乌黑油亮的大辫子,骄傲地挂在胸前。小秋姐是玲芳的堂姐,玲芳是我的好伙伴。按辈分,小秋姐应该叫我孃孃,比我晚出生三个月的玲芳要叫我孃孃。玲芳才不叫呢,她天天把我的小名挂在嘴上,一点礼性也不懂。我才七岁,小秋姐已经十八岁了。辈分真是个不讲理的东西,我总不能叫她小秋吧,只好叫她小秋姐,她则直接叫我的小名。我叫小秋的妈妈也叫姐姐。有一次我终于发现了问题,问外婆:“我怎么
期刊
寻着一路粽叶香走在雨后的街巷。  湿漉漉的空气,从房檐落下的雨滴,弥漫在空气中的阵阵粽香。  愈加贪婪地呼吸。  粽香让我忆起了幼时家边的池塘,丛生的纤长芦苇,细细密密,泛着丝丝清新的香,小小的池子竟因这香气而在江南迷蒙的雾气中變得充实,变得丰美。雨后,摘取沾有雨水的芦苇叶,与糯米相包裹,便成了一只只玲珑的粽子。  悬一枝菖蒲,系一个香囊,斟一杯雄黄,品一缕粽香,便是端午。  家院中的木槿抖落一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