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与语文教学并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在此我谈几点看法。
  
  一、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授课型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阵地进行德育渗透。其中,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的情感精华。因此,每次上新课之前,教师应该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把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巧妙地溶于作者简介之中。
  
  1.采用提问启发式。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作者,教师可采用提问启发式,让学生共同回忆作者生平中的突出事迹,并从中得到启迪。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作者是大家熟悉的鲁迅,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学过他的文章。于是,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问学生:鲁迅年轻时本是学医的,可为什么后来要弃医从文,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共同回忆,教师补充,学生会明白,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作为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也应该像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把为社会进步、国富民强而献身作为自己的理想。
  
  2.采用对比式。一个作家在其一生中往往写过不少作品,在讲授作者简介时,教师可以利用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育讲授龚自珍《病梅馆记》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板书他的另一首有名的诗——《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简析本诗后,点明本诗是作者直抒胸臆,大声疾呼要爱才、用才。而课文《病梅馆记》则用的是曲笔,但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则一样——珍惜人才。在此,教师可以作进一步的发挥:作为一名普通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能有勇气这样振臂高呼,几次反复地表明心迹,他那种渴望人才的精神,不正是他关心国家兴亡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吗?
  总之,作者简介这一环,既不能花过多的时间去讲故事,以免喧宾夺主,但又不能忽视这一环,关键在于一个“巧”字。
  
  二、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并列,渗透道德教育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根据一定目的,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它是在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理导人、以境育人的方式中,即在情、形、理、境等因素中实现对人的品质培养。学校不是一个封闭式的庄园,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必然会产生一种关心自己才能和品格发展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其特点就在于灵活性和随意性。要做到这一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势在必行。
  在语文教学中,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较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现在的学生,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欲望,参与意识较浓,总想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针对他们这种心理特征,教师因势利导,既可以培养他们读和说的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实现寓德于教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究竟怎样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1.开展影视欣赏活动。影视片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意境来感染人,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以其直观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师应多开展一些影视欣赏活动。教师应该选择学生乐意观看和值得观看的影视作品作为教材,因为优秀影视作品对于人心灵的净化功能可与语文教学实现相通,从而促进情感交流。如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先放一段本文的配乐电视散文,月色中荷塘画面和抒情的音乐营造了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让音乐电视以它特有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精彩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深情的朗诵,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求知生动,获知愉快,这正是教学的理想境界。这里,音乐电视把静止、平面、单一的课堂优化为活动、立体、多维的情境,从而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独特的教学磁场,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发无穷的想象。当学生在观看影片《药》中夏瑜劝牢头阿义觉醒反遭其殴打时,内心涌动的爱国情感并不是语文教师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当观看电视专题片《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时,学生无不增强自信心,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在抗震救灾中涌现的无数先进事迹也是学生写作引用的好材料。总而言之,影视作品种类繁多,教师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就能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动力。
  
  2.举办小型故事会,将读和说的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的形成相结合。语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故事会,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说。要做到言之有物、会说,必须多读。开卷有益,只有多读,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增长他们的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
  总之,教师针对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读和说的能力培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寓德于乐,寓德于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对8个科14个种作物的栽培试验表明,作物对Cd的耐性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禾本科作物的耐性普遍高于蔬菜类;作物的耐性与体内Cd的平均吸收量无显著相关,而与地上部吸收量所占比例呈显著负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过程的主导,然而传统阅读课教师的串讲串问,繁琐的分析,统一的答案模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这些问题,结合自身实践,对于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探讨。    一、转变师生观念,摆正“
本文通过对契弗短篇小说的梳理,力图解析其创作风格形成的缘由以及创作手法的平实与特异的有机结合,阐明契弗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By combing Chevron’s short
成人教学管理的研究和开发,必须放置在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同等地位上,这是优化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必然要求,从而使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设备、设施的投入得到加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全面、完整发展的人,传统教育以认知为中心的特点,造成学生精神世界的荒芜、个性的残缺不全、综合素质的不完整。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忽略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导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在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引导,让学生的健康情感在学习中得到培养和升华。本文从三方面阐述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正确的引导
叙述了开放式楼宇自控BAS系统的实现要素及其技术特点,并与早期的BAS技术做了比较,最后的结论是:开放式、可互操作控制网络技术将成为今后数年内楼宇控制网络技术的主流。 D
高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实践运用对改善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现状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积极意
摘要: 作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要想让一堂语文课上得精彩,就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巧妙设计问题,鼓励创新。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说话能力培养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品质的改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我们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变化。当回顾改革历程,我们发现新课程的实施缺乏的不是行为,不是策略,而是行动前对价值的肯定,行动后对价值的回顾。这价值就是学生是否发展,我们的课堂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诚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现我就《桥之思》一课的教学谈
在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一个基本的内容,这一内容渗透在学生每一天的学习中。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把指导学生写好字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学生书写不好,除手指、手腕发育不成熟等原因以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得写字的要领,观察字形不细致,因而所写字的笔画、结构、摆放等不好看;二是书写时图快,态度不认真。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要抓好学生的书写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