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范围内比重越来越高,在高校教育中,《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过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一些改进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通过阐述这门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再分析《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这门课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教学改革;对外贸易;必要性;措施
高校中的《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是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同学们了解我国有关对外贸易相关理论、政策,以及较为前沿的发展动向的一门学科,因此,这门课程是我国各高校课程设置中独有的,无法从国外的一些教学经验去借鉴,其教学改革得到了国内许多高校的重视。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的系统学习,可以在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贸易实践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向学生提供未来的就业方向相关信息,有利于将来在工作中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主要是通过关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实践的研究,其特点可概括为三点,分别为:展望性、政策性和宏观性,其教学内容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空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一些难度,就例如,当任课老师若仅仅遵循教材中的相关章节进行教学,教材中的内容有滞后性的话,容易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此外,讲授法,一直以来都作为《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而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如果仅仅通过使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学,其效果不理想。一方面,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对学生的自学精神培养是不利的,易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授课内容不易与外贸发展节奏相适应,其知识信息内容也相对滞后,当学生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后,会发现从前课堂学习的内容已滞后,对现实的贸易世界不知从何入手,因此,《中国对外贸易》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加以改革。
二、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在讲授上主要以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为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的顺序逐章节的进行介绍,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在接受上没有较大难度,但是往往出现学生接受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学生很难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来,教师将精心准备的内容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出来,但是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出现了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的局面,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种理论课在以后工作中的作用不大,缺乏应用价值。
(二)教材内容滞后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是针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由于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受国内和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这导致最新的教材也难以紧跟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实际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及时搜集最新的资料和数据补充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将最新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一方面使学生难以养成自主地去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的习惯;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绝大多数的内容是讲述过去时的外贸情况,容易出现学生认为教材的用处不大的现象。
(三)考核方式简单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考查课是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普遍出场形式,其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比较简单。而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及学习努力的方向往往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校对这一课程的考查方式决定的,因此考核方式必须与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因课制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依旧停留在撰写论文或者开卷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阶段上。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客观真实合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也难以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三、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改革措施
(一)拓展学生的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及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上课前,老师可根据课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搜集相关文献和案例,通过电子邮箱或qq等方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但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及对新知识点的不熟悉等各种因素,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老师需要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和问题,合理设计阅读材料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做到有的放矢。在课上,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课前阅读的成果进行分享讨论和展示。
(二)系统讲解基本知识点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中国对外贸易的管制制度,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中国的对外贸易促进制度及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等。以上是该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教师一定要做到系统讲授,但可综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对前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中的一些章节可以进行合理的扩充和删减,做到详略得当。
(三)加入新颖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课程教学在课堂板书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有多种新型教学形式,如利用多媒体,或是师生互动平台等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学生课堂自主讨论法,教师结合所讲内容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先由学生自主讨论,积极发言,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给出评价;微信平台互动,是老师及学生可借助微信平台分享对该课程的教学体会和学习体会,对课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及改进,此方法在课余时间适用。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实现,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配合。国家教育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为该课程编写较为全面的教材并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根据实际现况进行更新。学校也应该在班级规模方面予以配合,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方法改革适合于小班授课,如果班级规模过大则会影响授课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到教学和科研两不误,并积极开拓创新,适时将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改革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对外贸易;必要性;措施
高校中的《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是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同学们了解我国有关对外贸易相关理论、政策,以及较为前沿的发展动向的一门学科,因此,这门课程是我国各高校课程设置中独有的,无法从国外的一些教学经验去借鉴,其教学改革得到了国内许多高校的重视。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的系统学习,可以在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贸易实践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向学生提供未来的就业方向相关信息,有利于将来在工作中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主要是通过关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实践的研究,其特点可概括为三点,分别为:展望性、政策性和宏观性,其教学内容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空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一些难度,就例如,当任课老师若仅仅遵循教材中的相关章节进行教学,教材中的内容有滞后性的话,容易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此外,讲授法,一直以来都作为《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而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如果仅仅通过使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学,其效果不理想。一方面,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对学生的自学精神培养是不利的,易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授课内容不易与外贸发展节奏相适应,其知识信息内容也相对滞后,当学生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后,会发现从前课堂学习的内容已滞后,对现实的贸易世界不知从何入手,因此,《中国对外贸易》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加以改革。
二、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在讲授上主要以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为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的顺序逐章节的进行介绍,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在接受上没有较大难度,但是往往出现学生接受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学生很难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来,教师将精心准备的内容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出来,但是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出现了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的局面,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种理论课在以后工作中的作用不大,缺乏应用价值。
(二)教材内容滞后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是针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由于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受国内和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这导致最新的教材也难以紧跟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实际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及时搜集最新的资料和数据补充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将最新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一方面使学生难以养成自主地去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的习惯;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绝大多数的内容是讲述过去时的外贸情况,容易出现学生认为教材的用处不大的现象。
(三)考核方式简单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考查课是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普遍出场形式,其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比较简单。而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及学习努力的方向往往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校对这一课程的考查方式决定的,因此考核方式必须与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因课制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依旧停留在撰写论文或者开卷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阶段上。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客观真实合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也难以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三、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改革措施
(一)拓展学生的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及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上课前,老师可根据课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搜集相关文献和案例,通过电子邮箱或qq等方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但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及对新知识点的不熟悉等各种因素,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老师需要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和问题,合理设计阅读材料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做到有的放矢。在课上,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课前阅读的成果进行分享讨论和展示。
(二)系统讲解基本知识点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中国对外贸易的管制制度,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中国的对外贸易促进制度及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等。以上是该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教师一定要做到系统讲授,但可综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对前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中的一些章节可以进行合理的扩充和删减,做到详略得当。
(三)加入新颖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课程教学在课堂板书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有多种新型教学形式,如利用多媒体,或是师生互动平台等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学生课堂自主讨论法,教师结合所讲内容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先由学生自主讨论,积极发言,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给出评价;微信平台互动,是老师及学生可借助微信平台分享对该课程的教学体会和学习体会,对课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及改进,此方法在课余时间适用。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实现,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配合。国家教育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为该课程编写较为全面的教材并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根据实际现况进行更新。学校也应该在班级规模方面予以配合,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方法改革适合于小班授课,如果班级规模过大则会影响授课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到教学和科研两不误,并积极开拓创新,适时将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改革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