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统编本童话故事的有效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中编排了不少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从童话的文体特征出发,设计出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童话故事的教学更容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提升童话故事的教学效果呢?依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声情并茂,读读讲讲
  从童话的起源来看,最初的童话是从民间流传、口耳相传开始的。从学生学习童话的特点来看,大都是从听觉开始的,从听故事到读故事、讲故事,他们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产生对童话的依赖与喜欢。因此,在低年级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学生对童话阅读的需要,鼓励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读故事,再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咕咚》一文是一篇情趣盎然、生动曲折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小兔听到“咕咚”一声以后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小动物见了,不明原因也是跟着就跑,紧张极了,后来才明白原来是木瓜掉进水里了,大家虚惊一场。这个童话故事的语言生动形象,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读好故事,再让学生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同伴听,要把小动物们紧张激动的心情形象地讲出来。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事物的习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讲故事的兴致也会更浓厚。
  在教学中,由于童话故事的神秘性与趣味性经常被教师所忽视,以至于童话原有的教学价值被弱化,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读童话、讲童话无疑是可以勾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因而,在这种直觉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童话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
  二、故设悬念,猜猜说说
  微童话因其篇幅短小的特点,文中的每句话常常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句子與句子之间有着明显的跳跃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思维空间,供读者想象。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微童话的特点,在读童话或者讲童话的时候故意在一定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进行猜测、填补,这样教学,可以让童话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小马过河》一文主要讲了小马在过河的时候听到老牛与松鼠的话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回去问妈妈的故事,教育学生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办法,要有主见。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可以制造悬念让学生去猜测,去补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阅读到小马听了老牛的话以后,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听了老牛的话以后,小马的心里会怎样想?他敢过河吗?听了松鼠的话以后呢?你们猜猜,它又会何去何从呢?”让学生去猜测接下来即将会发生的事情,这样的问题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童话文本所隐含的道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心理出发,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故意设计悬念,让学生去猜测,去想象,去填补。如此教学,不仅可以吊足学生的胃口,还最简单也最直接有效,给学生的童话学习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三、设身处地,思思想想
  人们之所以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关键就在于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会以主人的意识自居,把自己看成故事的主角。因此,在童话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善于通过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真正置身于童话文本之中,体验情感,感悟道理,从而使童话中的人物与学生心中的“自我”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狐狸分奶酪》一文主要讲熊哥哥与熊弟弟找狐狸分奶酪,结果俩人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故事,来教育学生遇事不要斤斤计较,斤斤计较反而会吃大亏的道理。在教学这篇童话故事的时候,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与体验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假如自己就是熊哥哥或者熊弟弟,如果自己和哥哥或者弟弟分奶酪的话,心里会想些什么?如此教学,学生就会站在文中人物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自己仿佛就是文中的一个成员,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来思考如何分奶酪的问题,学生也定然会对此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
  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文本体验阅读是促进学生深刻感悟、体验的一种好方法,这样教学,学生不由自主地会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自居,并且随着文本中人物的经历或紧张,或平静,或高兴,等等,从而使学生对童话的理解认识更近一层。
  四、全心参与,议议演演
  童话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趣味性,角色扮演是童话常用的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中融入故事,理解故事,真正走进故事营造的童话世界,让学生在共同参与中自然去经历与体验,以使学生获得对童话中人物的真切体验,提升童话教学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主要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在教学这篇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并把每种小动物的特点画下来,再让学生讨论:“小蝌蚪为什么会把鲤鱼妈妈、乌龟当成自己的妈妈呢?”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最后,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头饰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受会更深刻,学习效果也更显著。
  在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鼓励学生以角色表演的形式融入故事,演绎故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为生动形象地理解故事,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揣摩人物的心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鼓励创作,画画写写
  在低年级童话教学中,随着学生童话阅读量的增多,一种创作童话的意识就不由得会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并且由于学生的天性所致,他们总是习惯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先画下来,再把自己创作的童话讲给别人听。教师要遵从学生创作童话的方式,从而让童话创作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快乐。
  《蜘蛛开店》一文主要以蜘蛛开店的故事告诉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否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在教学这篇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充分的阅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由蜘蛛开店而联想到的内容画下来。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小猴子开店》《小猪开店》《狐狸开店》等这样的图画在学生的笔下一一展现了出来。为了让自己的图画更逼真,学生在每个店里还特意画了几个顾客以及他们出售的商品。于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形式,教师让学生编一个童话故事。这样教学,由于这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角色都是学生自己想到的,他们创编童话的兴致也更浓厚,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低年级童话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地照本宣科,而应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鼓励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画画写写,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提升童话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童话有着童话的优势,教师要充分挖掘童话的教学价值,并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童话情境,真心去感受与体验,以使学生能够从童话故事的阅读与学习中,真正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学习。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用意识,读写结合已经成为教师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一种常用方式。但是,仔細审视这些课堂,就会发现课堂中读写结合的针对性并不强,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难得到真正提升。那么,怎样才能把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  一、研读教材,发现表达秘妙,实现读写结合  对于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来说,仅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
《怕浪费的奶奶》是根据日本作家真珠真理子的绘本《怕浪费婆婆》改编的,可作为四年级上学期的习作例文,我把这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认真阅读例文《怕浪费的奶奶》节选部分,了解通过几件事写人的一个特点这一方法;(2)回忆、再现生活中与家人相处的情景,并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选择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事情来写;(3)学习如何留心生活中的小事,在习作时通过真实小事的具体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课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每个阅读个体的独特体验来说,这话很有道理。但就阅读教学而言,“一个教者,似乎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即对同一文本而言,从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教师往往奔着一个方向——引领学生去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其实,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在训练学生理解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对同一文本的内容进行新的发掘。这时,学生的思维将会被带入到一片新的天空。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以课题提出的问题——
低年级的写话始终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学生写话能力的高低往往会对其日后的习作水平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针对身边的事物难以展开认真细致的观察,明显缺乏思考能力,从而缺乏积累,习作时无从下手,也不具备条理性和逻辑性等,甚至产生了对写话的畏难情绪。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教师在写话教学中应更多地
摘要: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三次实践教学为例,分别分析传统式、网络式以及互动式三种语文教学模式,探索最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以求教学效果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效果;价值取向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不能仅限于教材中的交际专项训练,而应把口语交际教学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捷径。下面笔者主要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顺势
统编本高年级教材选编了很多小说体裁的课文,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在教学小说时,如果教师能紧扣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就能让学生把小说理解得更为透彻。笔者以《金色的鱼钩》为例,谈谈紧扣人物教小说的三个策略。  一、紧贴外貌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吸引读者,所以少不了外貌描写,紧扣外貌描写去教学,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预测阅读,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带着假设和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可以凭借书籍的封面、标题、插图等信息对阅读内容进行简单的推断,在“假设—阅读—验证假设”的过程中,其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极大提升。预测作为一种阅读策略,不能只让学生在课内进行,而要本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阅读目标,让学生运用学过的预测阅读策略进行课外阅读。  一、借助文本教材,引入预测阅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凭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
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不少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这些课文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与教育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或者上成普通阅读课的现象,不能真正凸显出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价值。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才更有效呢?  一、关注课文表达  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
《长城》是一篇说明文,被选编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与其同一单元的还有《颐和园》《秦兵马俑》。对照单元目标,根据文体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笔者尝试换位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来关注奇迹,既而使学生产生探寻奇迹奥秘的动力。  从文本來看,内容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完美。作者围绕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从远到近,再到联想,最后追问,层层推进,逐渐为学生掀开奇迹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