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feng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不能仅限于教材中的交际专项训练,而应把口语交际教学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捷径。下面笔者主要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顺势转化,在延伸故事中交际
  统编本教材中一些课文的结尾会给人意犹未尽之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以文中角色的形式走进文本,深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延伸故事,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如统编本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结尾处写道:“为什么……为什么……我至今还不明白。”学生在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会觉得意犹未尽,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妈妈与“我”,就自己表演老虎的经过进行交际活动。
  妈妈:今天你看起来怎么有点不开心。
  孩子:妈妈,今天我上台表演老虎,可是没有演好,演砸了。
  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具体说一下吗?
  孩子:老师让我演老虎,我……。
  妈妈:没关系,你的表演让大家感到开心快乐了就是最大的成功,我为你骄傲。
  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延伸文本内容,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文中的“我”。在学生有模有样的交际活动中,延伸了故事内容,创编了故事情节,不仅交际能力得到了提升,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能够为大家带来快樂的演出就是成功的演出。
  二、创设情境,在合理补白中交际
  统编本教材中编排了不少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编排详略得当,让文章的中心更为突出,情感更为饱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让文本中隐含的故事情节外显,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口语交际的展开而走向深处。
  如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这句话简单交代了英子从那次掌声以后发生的改变,那么,英子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交际活动。
  英子:早上好,老师!大家早上好!
  同学:英子,早上好!我们一起学习吧!
  英子:好啊!我有个地方老是读不懂,正想向你请教呢!
  (课间十分钟)
  英子:快来,咱们一起玩拍手游戏吧!
  读了《掌声》之后,许多学生对英子的变化感受得并不明显,基于此,教师安排了相应的交际环节让学生从中感受英子的大方、开朗、主动与人交流沟通等,可以让文本中省略的情节清晰出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凸显主旨,在感悟道理中交际
  体会文章中心环节离不开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感悟,这种语言表达与感悟其实也是学生口语交际中的一部分。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真实的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学会交际,学会做人,得言得意。
  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主要以母亲和父亲对“我”写的小诗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来表明这两种评价共同的特点就是“爱”。“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不同的爱,才使“我”看清了现状、走向了成功。可是这种爱,“我”小时候并不懂,是在长大之后才逐渐懂得的,那么小时候,当“我”听到父亲“糟糕透了”的评价之后心里很难受,会怎样与父亲交流呢?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和“我”,再现当时的情境,以让学生在交际中真正体会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
  巴迪:妈妈,你看这是我写的小诗。
  妈妈:巴迪,真的是你写的诗吗?多美啊!精彩极了!
  巴迪:爸爸,这是我写的小诗。
  爸爸: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妈妈:巴迪还是个孩子,他能写出这样的小诗已经很了不起了,他需要鼓励。
  爸爸: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写得更好。我这也是为他好,长大之后他会明白的,你不要把他惯坏了。
  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再现了文本内容,学生在交际中也明白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都是属于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样以交际来促进学生阅读,无须教师过多的讲解与告知,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学文、做人与得言得意的交相辉映。
  四、关注人物,在细化过程中交际
  统编本教材中有一些关于人物描写的文章往往把人物的美好品质隐含在一些细枝末节之中。阅读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对这些细枝末节之处予以忽视,那么学生也就很难真正感受到人物的美好品质。为此,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特点,精心设置交际话题,引导学生在交际话题中真正感受到人物的美好品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军神》一文主要讲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不打麻醉剂的事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刘伯承为了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情愿忍受手术痛苦这种品质,教师可对医生沃克与军人刘伯承的交谈过程进行细化,以让学生在交际中真正感受到人物的品质特点。
  沃克医生:眼部手术必须要打麻醉剂,不打会很痛苦的,你可要想清楚。
  刘伯承: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你想好了吗?做眼部手术需要摘除坏死眼球,剔除烂肉与新生的息肉,那痛苦根本不是可以忍受的。
  刘伯承:我已经决定了,你放心去做吧!
  在《军神》一课中,教师让学生以口语交际的形式把手术前沃克医生与刘伯承之间的交谈内容进行细化,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手术需要承受的痛苦以及刘伯承做出这个决定的坚决,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这样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对刘伯承钢铁般的革命意志的感受也更加深刻了。
  五、走进内心,在凸显心理中交际
  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感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呈现出的画面非常温馨,是提升学生言语表达的着力点。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充分利用语言训练与陶冶心灵的特点,让学生把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在交际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灰雀》一文中,列宁虽然猜到鸟是被小男孩捉到了但是他并没有直接说,而是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听了列宁的话以后却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列宁与男孩进行进一步的交际活动,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列宁:你怎么知道灰雀还会回来?
  男孩:我猜是因为灰雀太漂亮
  了,有的小朋友太喜欢了,想和它做朋友,就把灰雀带去他家玩了,玩完以后还会把灰雀送回来的。
  列宁:我想也是,灰雀这么惹人喜爱,它一定还会回到我们中间的。
  在《灰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列宁与男孩进行对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男孩对灰雀的喜爱以及放回灰雀的决定。这样借助交际来显化人物心理,可以让学生真正走向阅读的深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特点,精心提炼交际话题,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在交际中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的双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统编本教材既保持了傳统教材“单元板块”的结构模式,又创造性地设置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同一单元的所有内容都涵盖在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之下。因此,统编本教材的使用倡导打破单篇教学的限制,而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教学单元内容。在实施时,很多时候教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单元教学完毕,应该尝试以“回顾”的方式,重新统整单元内容,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一、统整人文主题
成绩    60年教育辉煌职教改革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正值我国60周年国庆之际,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表了《职教改革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文章。  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60年,也是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展示生机活力,在贡献中发展并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60年。  第一,职业教育的快速
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学习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我想结合自己多年来古诗词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适合小学生诵读的作品以及古诗词教学的指导方法作浅显的归纳。  一、适合小学各学段诵读的作品  1.低年级兴趣为先,培养爱好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
低年级写话教学应从儿童这一视角出发,不仅要用具有鼓励性的语言,还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以自己喜爱的写话方式,或者自主选择写话内容进行写话。只有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燃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才能保证写话质量。就当前的写话教学来看,如何立足于儿童视角提升写话教学的效率呢?  一、基于儿童思维,引导文本仿写  教材中收录的文本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具备较高的鉴赏价值,还是展开模仿的范例。因此,可以充分利用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如何让学生生发阅读兴趣、融入阅读氛围,如何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成为教师议论的热门话题。笔者以统编本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为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以导、读、悟、品为主要步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策略。  一、选取核心词语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阅读课堂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用意识,读写结合已经成为教师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一种常用方式。但是,仔細审视这些课堂,就会发现课堂中读写结合的针对性并不强,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难得到真正提升。那么,怎样才能把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  一、研读教材,发现表达秘妙,实现读写结合  对于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来说,仅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
《怕浪费的奶奶》是根据日本作家真珠真理子的绘本《怕浪费婆婆》改编的,可作为四年级上学期的习作例文,我把这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认真阅读例文《怕浪费的奶奶》节选部分,了解通过几件事写人的一个特点这一方法;(2)回忆、再现生活中与家人相处的情景,并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选择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事情来写;(3)学习如何留心生活中的小事,在习作时通过真实小事的具体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课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每个阅读个体的独特体验来说,这话很有道理。但就阅读教学而言,“一个教者,似乎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即对同一文本而言,从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教师往往奔着一个方向——引领学生去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其实,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在训练学生理解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对同一文本的内容进行新的发掘。这时,学生的思维将会被带入到一片新的天空。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以课题提出的问题——
低年级的写话始终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学生写话能力的高低往往会对其日后的习作水平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针对身边的事物难以展开认真细致的观察,明显缺乏思考能力,从而缺乏积累,习作时无从下手,也不具备条理性和逻辑性等,甚至产生了对写话的畏难情绪。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教师在写话教学中应更多地
摘要: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三次实践教学为例,分别分析传统式、网络式以及互动式三种语文教学模式,探索最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以求教学效果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效果;价值取向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