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饮茶茶具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茶文化传播到藏区后作为一种文化产生并发展起来,逐渐形成独有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茶俗文化,生活器具有茶碗、茶锅、茶壶、茶桶、茶罐、茶瓢、火盆等。
  关键词:藏民族;茶;生活;饮茶器具
  藏族生活在“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其国风雨雷雹,每隔日有之,盛夏节气如中国暮春之月,山有积雪,地有瘴气,令人气急,不甚为害。”高寒的高原气候,严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藏民族勇敢刚毅的民族个性,也形成了藏民族独具高原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饮茶。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严寒缺氧,人们需要摄入高热量食物生存,如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等。这些燥热食物不易消化,而茶叶富含茶碱、单宁酸、维生素,具有清热、润燥、解毒等药用功能,恰好弥补藏族饮食中的不足,“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1)饮茶就如同吃饭一样显得重要,“无人不饮,无时不饮”,茶是“生命之源泉,天神所赐的甘露”,由此形成丰富独特的藏族饮茶文化。最初茶在藏区是药用的,《汉藏史集》、《甘露之海》章节都有记载吐蕃赤都松赞赞普在位时出现茶和茶碗,称“诸佛菩萨全都喜爱,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同时介绍了重要的十六种茶及其不同的疗效,对每种茶叶的特点、气味、颜色、口感、功用分别作了详细记载。多病的堆松芒赞普(676—704年)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树枝,扯了几片绿叶放入口中嚼,顿觉神清气爽,于是命大臣找到这种树叶,得知是茶,赞普经常食用身体逐渐好了起来,这则故事蕴含着有关茶的千载信息。“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2)于是茶便成为吐蕃王宫中珍贵的药品,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载:唐德宗时,常鲁公使吐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 鲁公曰:“解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人摆出产于寿州、舒州,顾诸,荆门,昌明的许多种名茶,令常鲁公惊叹。吐蕃王朝的早期,由于汉藏之间贸易不发达,内地输入藏区的茶极少,仅供王室和贵族享用。中原众僧到吐蕃求经传法的同时也将饮茶习俗传到了吐蕃,僧人坐禅“务于不寐, 又多不夕食, 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 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3)茶叶传入吐蕃后是通过吐蕃上层普及于众并逐渐形成饮茶习俗的。茶叶一经传入藏区,它所具有的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受到食肉饮乳的藏族人民的喜爱。
  汉族僧人入藏传法或经吐蕃去印度求法,将内地烹茶的方法和饮茶的习俗直接带到了藏区,故藏族烹茶之法和唐宋时内地烹茶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茶经》记载“初沸则和水量调以盐味,第二沸则量茶当水中心而下,三沸而酌置诸盎”。唐代以前,人们饮茶的方法均为煎制。温庭箔对茶的煎制作这样描述:“茶须缓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素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回边泉涌,累累连珠”,“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此谓煎茶三沸。(4)《格萨尔王传》中的王妃向众英雄敬茶,她的唱词包括茶的源起、酥油茶制作方法、功效等,反映出茶在藏族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饮茶作为一种文化就这样在藏族中产生、普及并发展起来,逐渐形成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
  藏族饮茶普遍采用熬煮方式,煮茶讲究火候,以茶汁呈深褐色,入口涩而不苦为佳。《茶经》所载的烹茶方法是:“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煮之百沸”,“初沸则合水量,调之以盐味,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荚环激荡汤心,则量茶末当中心而下,有倾势若奔涛而溅沫,以所出水止之……酌置诸碗。”至今少数民族地区还保持着这一习俗。藏族喝的茶有酥油茶、甜茶、清茶等,其制作方法各不相同,煮茶时,先在壶中加入冷水,放入适量茶叶烧开,然后用小火慢熬,喝茶时加入适量的盐,这是最普通的茶。最有特色的是酥油茶,酥油茶藏语称 “恰苏玛”,意思是搅动的茶,原料为酥油、茶和食盐加工而成,酥油是从牛奶提炼出来的,先烧开茶水,再将适量酥油放入容器中备用,佐以食盐,放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搅拌茶桶上下搅拌,均匀后稍加热就是可口的酥油茶。酥油茶热量高润肺能御寒,对补充体力缓解高原反应很有效,适合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饮用。藏族饮茶茶具十分讲究,主要饮茶器具有茶碗、茶锅、茶壶、茶桶、茶罐、茶瓢等。
  酥油桶是藏族用来打酥油茶的专门用具,由一个口小腹深的圆柱形小桶和一个带柄的木活塞构成。讲究的酥油茶桶除上下箍以锃亮的铜皮外,甚至外表全用铜、银包裹。桶身上另加数道装饰铜环,刻有吉祥花纹的图案,豪华气派,实用美观。
  茶碗:喝茶需碗,碗就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瓷碗不适合游牧生活,一般以木碗为主,有高足碗和平足碗两种,高足碗仅限于在宗教仪式上使用,平足碗是普通百姓所使用的碗,敞口,口径宽散热快,短座。比较富裕的人家,木碗镶嵌有银边,还配置有纯银的木质碗盖和盘子。瓷碗在藏区格外珍贵,碗内烧有八宝图、七珍图、长寿字样的吉祥图案彩碗尤其喜爱。
  铜茶壶:打好的酥油茶、清茶或奶茶盛放在茶壶里,以便于盛入各自的茶杯中。金属茶壶造型美观,一般都是曲嘴,大口、细腰、广肚,添茶别有一番韵味,这种茶壶容量大,细颈的设计可以减缓壶内热量的散失,讲究的金属茶壶上还镶嵌银、珊瑚、绿松石等为饰品。为了保温所需藏族家庭中都配备成套茶壶和茶炉。陶壶造型与金属壶不同,腹较大,底较宽,上刻压花纹,古朴实用,价格便宜。
  火盆:藏族居住的地方属高寒地带,一年四季都比较冷。火盆是冬日取暖温茶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一般铜制。茶炉也是家庭常用的茶具,铜制的器具轻巧、结实、方便携带,适合游牧生活迁徙驮用,铜器的光泽从外观也给人们心理带来温暖、富足感。
  藏族日常生活饮茶和饮酒都有本民族特有礼俗,饮茶习俗表現为“敬”,以茶礼敬,显现出恭敬、祥和。 “平时在家喝茶各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用他人的碗。喝茶时,碗中的茶不能随便喝干,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满后再喝,最后结束喝茶时也不能全部喝干,而是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之寓意。 ”(5)茶文化的形成是选择、吸收、消化、交融、发展的过程,已扎根到藏族人民的社会风俗、社会礼仪和生活艺术各个方面,从茶礼、茶具、烹茶方式和饮茶习俗等都形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茶文化。
  参考文献:
  [1]《比璞山房罪言》卷六《滴露漫录》江苏教育出版社谈修  明代
  [2]《神农食经》东汉
  [3]《汉藏史集》 西藏人民出版社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 陈庆英译  1986、12
  [4]《采茶录》温庭筠  唐代
  [5]《圣明之灵——雪域民俗文化览胜》尕藏才旦 西藏人民出版社  P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音乐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现存的教学发展不仅提供了一定的机遇挑战,还能够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到当下教育活动当中。琵琶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重要代表,其音乐演奏的学习能够有效完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本文通过对当下琵琶教学演奏技巧与教学方式的介绍,使得当下人们能够对琵琶有着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琵琶演奏;训练技巧;教
期刊
摘要:随着舞蹈的不断发展,其种类不断扩增逐渐趋于多样化,舞蹈的传承由古代的歌舞坊发展为现代的专业教学,舞蹈在现代已经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有规模的教学。每个舞者都需要通过不断的舞蹈训练以保证舞蹈表演或者比赛时的舞蹈质量,这也是不断优化舞蹈内容的过程,想要不断提升舞蹈水平就必须不断提升日常舞蹈训练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训练;舞蹈表演;分析  一、舞蹈
期刊
摘要:李叔同是我国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乐歌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和新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权同的一生都怀揣爱国主义情怀,从开始的实践民主救国,到艺术教育救国,再到决心念佛救国,始终以爱国、富国、兴国为崇高理想。文章从李叔同的学堂乐歌创作背景出发,具体论述他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  关键词:李叔同;学堂乐歌,爱国主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长达200多年闭关锁国的局面, 面对战争的失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方面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以及重视,在这之中,美声演唱方法也是人们十分重视的声乐演唱形式。美声演唱方法自从二十世纪自西方传入我们国家以后,始终受到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视,在我国发展到今天已经被人民群众所普遍地接受,本文主要从美声演唱方法未来一段时间在我们国家的多元化发展作为出发点,对发展所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的原则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
期刊
摘要:篆刻是用书体中的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的载体来表现的一门独特艺术,是集汉字书法美、章法布局美、刀法展现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的表现性艺术。它既拥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又在方寸间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之中,篆刻艺术可以说是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篆刻;篆刻发展;印章  根据近年来考古发现,印章制作可追溯到商代时期,此时的印章主要用途用于族系的图徽,一般
期刊
摘要:音乐感觉的培养和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中有的是直接影响,有的则是间接的影响。音乐感觉是一种音乐能力,笔者认为经过学习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关键词:器乐演奏;音乐感染力;培养  一、影响音乐感觉的重点因素  (一)来自家庭的影响  不難发现,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生于音乐世家,自小对音乐耳濡目染,对于音乐的接触要比其他人容易得多,在家庭以及长辈遗传的影响之下,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往往更加简单,对于音
期刊
摘要:塞尚在西方绘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艺复兴给西方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调,但是塞尚却在线条、构图、笔触等多角度在进行着自己的创新,他试图去打破这种既定的规矩。终于,在艺术创作的后期,他探索出了艺术的前进方向,从而使得西方美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开启了20世纪西方绘画的大门。由于塞尚在各个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如何加强高校的通识教育建设,是近期引发广泛讨论的话题。除了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也不啻为一种有效手段。大学法语教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本文拟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对大学法语改革进行新的思考与有益尝试,以期推动会多门外语的通识人才培养工作,满足国家发展需求。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法语教学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由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简称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出行等都有了很大的影响,于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模式,将教学与互联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对诸如平面设计、艺术设计、计算机等一些抽象性的学科而言,“互联网+”的应用对其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仅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为研究,来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已跨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大家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提供了高效和便捷。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坚强保障。本文从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优势入手,对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运用大数据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高校同仁提供些许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