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來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研究如何科学高效地将爱国主义的种子真正根植到学生们的心中,激发出学生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论述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渗透研究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今天的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它能够在青少年心灵中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地理画卷,使学生对祖国人文和自然地理基本特征历历在目,从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其具有克服困难、振兴中华的决心和信心。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呢?
一、深入挖掘爱国主义素材,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地理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很多。在教学中,我将爱国主义素材进行分类,通过探索,我分成以下几类:物产、资源、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民族风俗、祖国前进步伐。通过分类,在教学时,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就能左右逢源,可以突出讲解某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我还充分运用教材的补充材料教学。补充材料叙述十分详尽,图文并茂,十分丰富。例如,教学藏族,补充材料中,就有很多关于藏区的风俗习惯、物产、旅游景点、建筑文化的介绍,这也是我们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还有为了说明某一景点,运用了一些古诗,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例如,在介绍庐山时,引用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用苏轼这首充分描写庐山的千姿百态的诗,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教学中,我还充分运用地图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地图信息全面,比较直观,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觉,可以形象、活泼把地理信息标注在上面,信息量大。比如,学生看我国山河图,可以直观看到我国的“五岳”,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还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特点,呈阶梯分布,图上颜色清晰,西为高原,东临大海,西高东低,从颜色可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力。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新大陆的发现是东方的黄金,给西方航海家无限的动力,结合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给学生讲历史上伟大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文化的走廊。这无不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与热爱之情。
二、赏析祖国壮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地理》第一、二单元分别从祖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壮丽山河等几个角度对祖国的概况进代写论文行了描述:她位于世界的东方,拥有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位列世界第三);她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56 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她整体上形如一只雄鸡昂首挺立,共分为34 个行政区,台湾、香港和澳门都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我在向学生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饱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自己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来感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想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祖国山河的向往和崇敬之情。同时,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峰,有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有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成就的万里长城等。通过对祖国地理状况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壮丽山河的伟大国家,是一个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热爱的国家,从而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
三、结合时事新闻教学,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常常把地理课堂与时事新闻结合起来教学,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效果很好。例如,在教学中讲到南海时,南海有个钓鱼岛、黄页岛,我利用新闻材料讲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宋朝沈括测量地球子午线的长度,选择中国最南端就是钓鱼岛,日本不顾国际舆论力量,悍然发动军舰骚扰我国南海,随意扣押我国的渔船逮捕我捕渔渔民,我国海洋巡逻舰坚决捍卫我国领海权,对日寇的军舰予以还击,寸土必争,寸权必夺。学生听后心潮澎湃,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保卫祖国,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比较祖国优势,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地理教材,介绍了中国物产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同时,还拥有很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比如,我国有辽阔的土地,优越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类型多样的地形、气候、生物、土壤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中国人的自豪感。在教学中国领土面积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我们的国家大不大呢?当东方的乌苏里江露出鱼肚白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沉沉的黑夜,当北方的漠河还是冰冻三尺时,南方的曾母暗沙已春暖花开,把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的面积加起来,也只相当于我国的领土。”通过生动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认识。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土、石膏、钨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均为世界第一,我国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水杉等动植物。学生听了,心里都十分激动,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就油然而生。
五、利用“问题”素材,强化学生忧患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在讲述地理环境优势的同时,也将一些问题提了出来。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人口增速过快、人口素质不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土地沙化、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教学这些内容,学生忧患意识能够得到增强。但是在设计这些知识教学环节时,如果教师将讲述存在的问题,而没有对产生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途径,那么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就无法得到增强,消极心理就容易产生。所以在对问题进行讲解时,相应的对策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例如,在教学陕北地区农田、牧场遭受风沙侵害情况进行讲解的同时,还要补充一些正能量的爱国故事。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曾经是浩瀚的沙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大批爱国青年为了振兴我国林业,从祖国各地汇集到这里。初期这里黄沙遮日、耕地被大量吞噬,而这些青年不畏艰难、反复试验,最终探索出灌木固沙的方法,这使得流动沙丘得到有效控制,几十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是林带如网、松林苍茫,当前我国采用的主要固沙方法之一就是灌木固沙清。这样教学,增强了学生忧患意识,激发了学生紧迫感和责任感。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和国情乡情教育十分丰富,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利用这些材料,理论联系实际,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也一定能帮助他们树立为家乡、为祖国的建设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新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3(12).
关键词:地理教学;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渗透研究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今天的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它能够在青少年心灵中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地理画卷,使学生对祖国人文和自然地理基本特征历历在目,从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其具有克服困难、振兴中华的决心和信心。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呢?
一、深入挖掘爱国主义素材,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地理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很多。在教学中,我将爱国主义素材进行分类,通过探索,我分成以下几类:物产、资源、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民族风俗、祖国前进步伐。通过分类,在教学时,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就能左右逢源,可以突出讲解某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我还充分运用教材的补充材料教学。补充材料叙述十分详尽,图文并茂,十分丰富。例如,教学藏族,补充材料中,就有很多关于藏区的风俗习惯、物产、旅游景点、建筑文化的介绍,这也是我们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还有为了说明某一景点,运用了一些古诗,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例如,在介绍庐山时,引用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用苏轼这首充分描写庐山的千姿百态的诗,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教学中,我还充分运用地图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地图信息全面,比较直观,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觉,可以形象、活泼把地理信息标注在上面,信息量大。比如,学生看我国山河图,可以直观看到我国的“五岳”,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还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特点,呈阶梯分布,图上颜色清晰,西为高原,东临大海,西高东低,从颜色可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力。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新大陆的发现是东方的黄金,给西方航海家无限的动力,结合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给学生讲历史上伟大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文化的走廊。这无不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与热爱之情。
二、赏析祖国壮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地理》第一、二单元分别从祖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壮丽山河等几个角度对祖国的概况进代写论文行了描述:她位于世界的东方,拥有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位列世界第三);她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56 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她整体上形如一只雄鸡昂首挺立,共分为34 个行政区,台湾、香港和澳门都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我在向学生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饱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自己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来感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想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祖国山河的向往和崇敬之情。同时,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峰,有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有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成就的万里长城等。通过对祖国地理状况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壮丽山河的伟大国家,是一个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热爱的国家,从而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
三、结合时事新闻教学,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常常把地理课堂与时事新闻结合起来教学,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效果很好。例如,在教学中讲到南海时,南海有个钓鱼岛、黄页岛,我利用新闻材料讲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宋朝沈括测量地球子午线的长度,选择中国最南端就是钓鱼岛,日本不顾国际舆论力量,悍然发动军舰骚扰我国南海,随意扣押我国的渔船逮捕我捕渔渔民,我国海洋巡逻舰坚决捍卫我国领海权,对日寇的军舰予以还击,寸土必争,寸权必夺。学生听后心潮澎湃,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保卫祖国,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比较祖国优势,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地理教材,介绍了中国物产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同时,还拥有很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比如,我国有辽阔的土地,优越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类型多样的地形、气候、生物、土壤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中国人的自豪感。在教学中国领土面积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我们的国家大不大呢?当东方的乌苏里江露出鱼肚白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沉沉的黑夜,当北方的漠河还是冰冻三尺时,南方的曾母暗沙已春暖花开,把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的面积加起来,也只相当于我国的领土。”通过生动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认识。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土、石膏、钨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均为世界第一,我国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水杉等动植物。学生听了,心里都十分激动,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就油然而生。
五、利用“问题”素材,强化学生忧患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在讲述地理环境优势的同时,也将一些问题提了出来。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人口增速过快、人口素质不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土地沙化、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教学这些内容,学生忧患意识能够得到增强。但是在设计这些知识教学环节时,如果教师将讲述存在的问题,而没有对产生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途径,那么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就无法得到增强,消极心理就容易产生。所以在对问题进行讲解时,相应的对策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例如,在教学陕北地区农田、牧场遭受风沙侵害情况进行讲解的同时,还要补充一些正能量的爱国故事。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曾经是浩瀚的沙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大批爱国青年为了振兴我国林业,从祖国各地汇集到这里。初期这里黄沙遮日、耕地被大量吞噬,而这些青年不畏艰难、反复试验,最终探索出灌木固沙的方法,这使得流动沙丘得到有效控制,几十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是林带如网、松林苍茫,当前我国采用的主要固沙方法之一就是灌木固沙清。这样教学,增强了学生忧患意识,激发了学生紧迫感和责任感。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和国情乡情教育十分丰富,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利用这些材料,理论联系实际,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也一定能帮助他们树立为家乡、为祖国的建设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新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