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初中物理电学这一知识模块,很多学生表示难学,理解不透,特别是复杂电路的识别更是教学难点。在教法上,教师也都善于采用多种方法来展现电学特点与规律,但教学效果仍不理想。这些问题的化解,需要从电路识别上融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反思,增进学生对不同串联、并联概念的深入理解。基于此,本文从学习难点来探析成因,挖掘电路题的解题路径,以期指导学生逐渐掌握识别电流模型的方法。
分析学生的畏难心理,找准难题症结
初三电路题是欧姆定律应用的基础,也是多数学生畏难的重点。结合教学经验,畏难原因有二:一是面对复杂电路,学生会选择“以貌识图”;二是面对电学问题,学生往往“思维无序”。从学习心理上来看,“以貌识图”是基于学生经验化思维,对电路中的不同电器符号进行形象化判断。如只要在同一条线路上,即理解为串联;在两条线路上,即理解为并联。当然,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形式思维仍占据主要地位,对电路中串联、并联的识图,多陷于形象思维窠臼。我们在对电学知识讲解时,对于串联的概念,往往将其描述为“逐个顺次连接”,对于并联概念,描述为“并列连接”。如此,学生形成思维表象也是正常的。但对于复杂的电路题,教学就要在建立电学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图像符号的表征中,洞悉其規律,增强化解电路题的解题思维。同样,对于思维无序的学生,其在电学知识的掌握上缺乏思路,找不到解题的方法。这些问题的出现,多与学生对串联、并联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有关,对相关电学原理、规则不了解,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畏惧,导致思维混乱。
结合学生畏难心理,优化教学设计
对复杂电路的识别难题,与学生的心理有较大关系。为此,在教学设计上要进行优化。针对“以貌识图”的学生,我们引入典故“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了解“貌似神离”的问题。虽然该典故与电学识图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具有较为妥帖的心理引导意义,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以貌识图”是不正确的。同时,在对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进行分析时,要从电学原理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串联可能在两条线路上,并联也可能在一条线路上。
在电学里,识别电路是最基本的能力,面对复杂电路,在识别前,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方法。如“电流走向”法,根据电学原理,将电流与水流进行类比,让学生联想电流的走向,从正极出发,最终流向负极。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用电器、电流变化等来揭示电路规律。当然,这种方法虽然不够科学,但却最有效。如在电流走向上,“不兜圈”“走近路”,遇到“电流表”时直接走,遇到电压表时不可走。通过最基本的电流分析方法,让学生逐步认识电路的结构与电流方向。然后,结合用电器,引入具体的电路图,分别从局部到整体、整体到局部的思路,来分析串联并联合关系。再通过图示来分析,当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电流表时,可以直接通过,然后根据不同分支,顺着电流基本走向方法回到负极。需要强调的是,在初中物理电路题教学中,不能引入“电势差”概念,只能以“电流走向”来进行形象化类比,来增进学生对电路图的识别能力。对于“电流走向”,可以与水流进行模型类比,让学生从中来理解电流的走向,以及所构成的电路结构,从而确保解题正确。
电路图识读中的教学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问题,挖掘学习难点的原因,然后根据“以貌识图”“思维无序”所反映的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找出化解方法,并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同时,结合电路图的电流走向,以最基本的规律来指导学生认识电路符号,增强复杂电路的识图能力。不过,学生面对复杂电路的学习难点,也并非是个别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大部分学生一遇到复杂的电路题,本能地认为同一线上为串联,并列线上是并联,这样一来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往往造成错误解题。总之,“电流走向”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对“串联”“并联”的内涵进行理解;电路图示只是对电路的一种图像表征,要引导学生从电路的“电流走向”,来逐步挖掘电路题的规律,解决复杂的电路学习问题。笔者通过和一些学生的交流,发现复杂电路识图教学,不能仅限于电路知识的讲解,更要提醒学生掌握“电路识图”的方法,因为学习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对于不同的复杂电路,其中的电路元件可以很多,但解决该题的思路却是一致的,要让学生能够从电路识别的方法中学以致用。
结语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知识中,电路只是基础,还有电功、电磁等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建立在电流基础上的。所以,更要加强学生对电流的理解,让学生能够从电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深入了解电学原理。总之,复杂电路的识图教学只是一个教学难点,但却为我们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找准病症,引入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分析学生的畏难心理,找准难题症结
初三电路题是欧姆定律应用的基础,也是多数学生畏难的重点。结合教学经验,畏难原因有二:一是面对复杂电路,学生会选择“以貌识图”;二是面对电学问题,学生往往“思维无序”。从学习心理上来看,“以貌识图”是基于学生经验化思维,对电路中的不同电器符号进行形象化判断。如只要在同一条线路上,即理解为串联;在两条线路上,即理解为并联。当然,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形式思维仍占据主要地位,对电路中串联、并联的识图,多陷于形象思维窠臼。我们在对电学知识讲解时,对于串联的概念,往往将其描述为“逐个顺次连接”,对于并联概念,描述为“并列连接”。如此,学生形成思维表象也是正常的。但对于复杂的电路题,教学就要在建立电学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图像符号的表征中,洞悉其規律,增强化解电路题的解题思维。同样,对于思维无序的学生,其在电学知识的掌握上缺乏思路,找不到解题的方法。这些问题的出现,多与学生对串联、并联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有关,对相关电学原理、规则不了解,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畏惧,导致思维混乱。
结合学生畏难心理,优化教学设计
对复杂电路的识别难题,与学生的心理有较大关系。为此,在教学设计上要进行优化。针对“以貌识图”的学生,我们引入典故“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了解“貌似神离”的问题。虽然该典故与电学识图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具有较为妥帖的心理引导意义,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以貌识图”是不正确的。同时,在对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进行分析时,要从电学原理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串联可能在两条线路上,并联也可能在一条线路上。
在电学里,识别电路是最基本的能力,面对复杂电路,在识别前,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方法。如“电流走向”法,根据电学原理,将电流与水流进行类比,让学生联想电流的走向,从正极出发,最终流向负极。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用电器、电流变化等来揭示电路规律。当然,这种方法虽然不够科学,但却最有效。如在电流走向上,“不兜圈”“走近路”,遇到“电流表”时直接走,遇到电压表时不可走。通过最基本的电流分析方法,让学生逐步认识电路的结构与电流方向。然后,结合用电器,引入具体的电路图,分别从局部到整体、整体到局部的思路,来分析串联并联合关系。再通过图示来分析,当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电流表时,可以直接通过,然后根据不同分支,顺着电流基本走向方法回到负极。需要强调的是,在初中物理电路题教学中,不能引入“电势差”概念,只能以“电流走向”来进行形象化类比,来增进学生对电路图的识别能力。对于“电流走向”,可以与水流进行模型类比,让学生从中来理解电流的走向,以及所构成的电路结构,从而确保解题正确。
电路图识读中的教学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问题,挖掘学习难点的原因,然后根据“以貌识图”“思维无序”所反映的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找出化解方法,并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同时,结合电路图的电流走向,以最基本的规律来指导学生认识电路符号,增强复杂电路的识图能力。不过,学生面对复杂电路的学习难点,也并非是个别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大部分学生一遇到复杂的电路题,本能地认为同一线上为串联,并列线上是并联,这样一来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往往造成错误解题。总之,“电流走向”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对“串联”“并联”的内涵进行理解;电路图示只是对电路的一种图像表征,要引导学生从电路的“电流走向”,来逐步挖掘电路题的规律,解决复杂的电路学习问题。笔者通过和一些学生的交流,发现复杂电路识图教学,不能仅限于电路知识的讲解,更要提醒学生掌握“电路识图”的方法,因为学习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对于不同的复杂电路,其中的电路元件可以很多,但解决该题的思路却是一致的,要让学生能够从电路识别的方法中学以致用。
结语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知识中,电路只是基础,还有电功、电磁等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建立在电流基础上的。所以,更要加强学生对电流的理解,让学生能够从电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深入了解电学原理。总之,复杂电路的识图教学只是一个教学难点,但却为我们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找准病症,引入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