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时分布及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较多,而且教学内容还不断地补充和调整。鉴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可以对“概论”课程个别章节展开专题式教学,以便更好地符合教学规律。以“概论”课程的第九章为例,通过实行专题式教学,探索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新路径。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37-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与外交、党建、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其内容丰富,体系庞大,通过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当代的大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加深大学生对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其树立坚定的社会理想与信念。并且伴随着国内外形势政策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体系还在不断地进行补充和调整,教学难度较大,同时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而可对“概论”课程个别章节进行专题式教学方法的尝试,使之能够更好地符合教学规律,更好地调动教师教学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
专题式教学,主要是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整合,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专题制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概论课”中实行专题式教学,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我们就以“概论”课第九章为例,探讨专题式教学在“概论”课教学实践中的成效与路径。
1 “概论”课第九章实行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概论”课所采用的是由高教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根据此教材的内容设置,第九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通过本章的学习,力图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政治理念的设计与政治制度的形成)、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方向以及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通过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比较,从而增进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现实合理性与历史进步性的认同,坚定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信心,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主建设、法治建设的实践中去。按照教材的结构设计,第九章共有三个小节,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从教学内容来看,这一章的,理论性、思想性较强,主要涉及到现代政治文明的一般理论,包括国体、政体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政党制度、民主选举、权力监督与法治建设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其中还关联着中西民主政治制度与实践比较,又相当的理论深度。并且,源自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热门话题是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焦点,因而结合学生思想动态的实际,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与实践逻辑,增进他们对现实政治的认同当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就需要充分地将相关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联系与区别,其中涉及到重大的立场、观点与方法问题,务必通过教师的全面深入的阐述,以强大的理论说服力、思想感召力和现实震撼力来回应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让他们既认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大潮流、大趨势的进程之中,又客观看待当前政治建设实践中的成就与不足,以免陷于盲目的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崇拜之中。
从教材体例来看,这一章基本上循着“基本政治制度架构——法治建设——政体改革”的思路展开,这样的结构设计和内容安排有其相当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条理性和层次性较强,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当代中国政治的重大领域和重要论题。但是,其知识点的分布却相对分散,全部三节内容每一节都涉及到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因而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就却常会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难,并影响教学的效果。尤其是相关知识点的前后重复出现势必会导致讲解中的混乱甚至于重点的不明确(如第一节的“人民当家作主”与第三节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的逻辑承接;第一节的“依法治国”与第二节的“建设法治国家”在内容上的密切关联),如果不对相关内容作出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颠来倒去的重复啰嗦,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陷入概念的迷阵之中,无所适从。
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问题讲解清楚,要让实践状况更为醒目,就需要对第九章的教学内容实行更为集中的专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设计系列专题,整合原有的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理论以便凸显思想的魅力、摆明现实的状况并指出未来努力方向以便导引学生客观公允地评价当代中国政治。
2 “概论”课第九章实行专题式教学的总体思路
如前所述,“概论”课第九章涉及到现代民主理论与民主法治建设实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一个理论性与现实性都很强的章节,需要精心筹划、合理安排讲解思路。
首先,要认真筛选和确定专题。实行专题式教学,筛选和确定专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确定讲授的专题,并不是任课教师随心所欲的行为,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一系列原则。专题的筛选不能无原则地偏离教材体系,专题的确定必须兼顾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专题的确定也不能忽视理论的完整性,片面追求新奇。任课教师在确定专题时,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及理论的完整性同学生的兴趣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此,就要以教材为根本依据,以学生思想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主线,以基本理论的讲解为依托,审慎拟定好“概论”课第九章的专题筛选和确定专题。
根据第九章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编排,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和发展道路。围绕这一重点和重心,首先就需要讲清楚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重要范畴讲清楚了,当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体系架构、法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也就显现出来了。 在此,基于精讲适用、精益求精的根本准则,通过调整与补充,第九章的教学确定为以下三个专题:第一个专题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1个课时分布,讲授内容包括市场经济下公民的自由平等与民主法治制度的建构、当代中国政治三大要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第二个专题是当代中国具体的政治制度的具体实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问题,1个课时分布,讲授内容包括人大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以及政治管理实践中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第三个专题聚焦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问题,1个课时分布,讲授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上的人治、德治与法治、现代社会的法治原则以及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困境与出路等。显然,具体在讲授每个专题时,均需要进一步加强其针对性,适当补充一些材料或内容并结合实际或具体案例讲清理论和现实。
其次,要科学设计专题教案。科学地、精心地设计专题讲授教案,是专题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前面以及提及,精讲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作为一个专题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范畴内涵复杂,讲解起来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吃透相关理论。比如,关于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虽然同为“民主政治”,但由于我们的人大制度、政协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有着较大的差别,因而如何讲出我国政治制度既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又凸显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实属不易,尤其需要教师多下功夫。为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补充。比如有关现代政治文明的源起、基本理路与精神实质等,需要教师补充有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等相关理论资料;而在“法治”专题部分,如何区分清楚“法治”与“法制”,以及如何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依法治国的统一也需要教师更多地从实践层面通过有力的案例分析作出论证,教师应在原有教材的内容之上适当以增添有关中国法治建设新进展的重大事件如孙志刚事件、城市拆迁的法治规范等时事资料,以便凸显“中国特色”并让学生心悦诚服。
最后,还要注意各个专题之间的逻辑承接。专题讲授,毋庸置疑有其一定的独立操作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专题之间是完全割裂的,专题与专题之间须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一点在第九章的讲解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现代民主政治基本理论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各个专题之中;而同样,第二、第三专题对现实实践的讲解也都在回应着基本理论的科学性,這都需要教师审慎把握,胸中有数。
概言之,通过对第九章的专题式教学,可以较好地处理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内在逻辑,既富理论深度与思想魅力,又能有效地解答学生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政党观、国家观,增进对党的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也增强其参与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荆钰婷、谭劲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0,(23).
[2]林泰,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那样的多党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3]汪亭友,资本主义宪政的实质、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37-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与外交、党建、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其内容丰富,体系庞大,通过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当代的大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加深大学生对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其树立坚定的社会理想与信念。并且伴随着国内外形势政策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体系还在不断地进行补充和调整,教学难度较大,同时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而可对“概论”课程个别章节进行专题式教学方法的尝试,使之能够更好地符合教学规律,更好地调动教师教学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
专题式教学,主要是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整合,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专题制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概论课”中实行专题式教学,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我们就以“概论”课第九章为例,探讨专题式教学在“概论”课教学实践中的成效与路径。
1 “概论”课第九章实行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概论”课所采用的是由高教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根据此教材的内容设置,第九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通过本章的学习,力图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政治理念的设计与政治制度的形成)、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方向以及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通过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比较,从而增进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现实合理性与历史进步性的认同,坚定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信心,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主建设、法治建设的实践中去。按照教材的结构设计,第九章共有三个小节,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从教学内容来看,这一章的,理论性、思想性较强,主要涉及到现代政治文明的一般理论,包括国体、政体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政党制度、民主选举、权力监督与法治建设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其中还关联着中西民主政治制度与实践比较,又相当的理论深度。并且,源自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热门话题是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焦点,因而结合学生思想动态的实际,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与实践逻辑,增进他们对现实政治的认同当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就需要充分地将相关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联系与区别,其中涉及到重大的立场、观点与方法问题,务必通过教师的全面深入的阐述,以强大的理论说服力、思想感召力和现实震撼力来回应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让他们既认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大潮流、大趨势的进程之中,又客观看待当前政治建设实践中的成就与不足,以免陷于盲目的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崇拜之中。
从教材体例来看,这一章基本上循着“基本政治制度架构——法治建设——政体改革”的思路展开,这样的结构设计和内容安排有其相当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条理性和层次性较强,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当代中国政治的重大领域和重要论题。但是,其知识点的分布却相对分散,全部三节内容每一节都涉及到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因而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就却常会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难,并影响教学的效果。尤其是相关知识点的前后重复出现势必会导致讲解中的混乱甚至于重点的不明确(如第一节的“人民当家作主”与第三节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的逻辑承接;第一节的“依法治国”与第二节的“建设法治国家”在内容上的密切关联),如果不对相关内容作出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颠来倒去的重复啰嗦,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陷入概念的迷阵之中,无所适从。
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问题讲解清楚,要让实践状况更为醒目,就需要对第九章的教学内容实行更为集中的专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设计系列专题,整合原有的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理论以便凸显思想的魅力、摆明现实的状况并指出未来努力方向以便导引学生客观公允地评价当代中国政治。
2 “概论”课第九章实行专题式教学的总体思路
如前所述,“概论”课第九章涉及到现代民主理论与民主法治建设实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一个理论性与现实性都很强的章节,需要精心筹划、合理安排讲解思路。
首先,要认真筛选和确定专题。实行专题式教学,筛选和确定专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确定讲授的专题,并不是任课教师随心所欲的行为,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一系列原则。专题的筛选不能无原则地偏离教材体系,专题的确定必须兼顾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专题的确定也不能忽视理论的完整性,片面追求新奇。任课教师在确定专题时,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及理论的完整性同学生的兴趣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此,就要以教材为根本依据,以学生思想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主线,以基本理论的讲解为依托,审慎拟定好“概论”课第九章的专题筛选和确定专题。
根据第九章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编排,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和发展道路。围绕这一重点和重心,首先就需要讲清楚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重要范畴讲清楚了,当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体系架构、法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也就显现出来了。 在此,基于精讲适用、精益求精的根本准则,通过调整与补充,第九章的教学确定为以下三个专题:第一个专题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1个课时分布,讲授内容包括市场经济下公民的自由平等与民主法治制度的建构、当代中国政治三大要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第二个专题是当代中国具体的政治制度的具体实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问题,1个课时分布,讲授内容包括人大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以及政治管理实践中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第三个专题聚焦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问题,1个课时分布,讲授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上的人治、德治与法治、现代社会的法治原则以及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困境与出路等。显然,具体在讲授每个专题时,均需要进一步加强其针对性,适当补充一些材料或内容并结合实际或具体案例讲清理论和现实。
其次,要科学设计专题教案。科学地、精心地设计专题讲授教案,是专题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前面以及提及,精讲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作为一个专题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范畴内涵复杂,讲解起来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吃透相关理论。比如,关于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虽然同为“民主政治”,但由于我们的人大制度、政协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有着较大的差别,因而如何讲出我国政治制度既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又凸显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实属不易,尤其需要教师多下功夫。为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补充。比如有关现代政治文明的源起、基本理路与精神实质等,需要教师补充有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等相关理论资料;而在“法治”专题部分,如何区分清楚“法治”与“法制”,以及如何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依法治国的统一也需要教师更多地从实践层面通过有力的案例分析作出论证,教师应在原有教材的内容之上适当以增添有关中国法治建设新进展的重大事件如孙志刚事件、城市拆迁的法治规范等时事资料,以便凸显“中国特色”并让学生心悦诚服。
最后,还要注意各个专题之间的逻辑承接。专题讲授,毋庸置疑有其一定的独立操作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专题之间是完全割裂的,专题与专题之间须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一点在第九章的讲解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现代民主政治基本理论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各个专题之中;而同样,第二、第三专题对现实实践的讲解也都在回应着基本理论的科学性,這都需要教师审慎把握,胸中有数。
概言之,通过对第九章的专题式教学,可以较好地处理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内在逻辑,既富理论深度与思想魅力,又能有效地解答学生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政党观、国家观,增进对党的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也增强其参与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荆钰婷、谭劲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0,(23).
[2]林泰,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那样的多党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3]汪亭友,资本主义宪政的实质、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